上游深閱讀丨古城牆遺址啟動修復 市民年底可去「穿越」宋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重慶又一段古城牆遺址將「活起來」。

昨日,重慶晨報記者從渝中區文管所獲悉,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牆及城門保護工程昨日啟動修復,將於年底完工。

未來,市民可在城牆頂部漫步。

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牆遺址地處下半城核心區域,文物遺存30餘處,包含城門、城牆、道路、排水溝、水池、井、柱洞等各類遺蹟,其中太平門、人和門兩座城門遺址是重慶城門遺址的典型代表。

渝中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段城牆殘長約546米,夯土甃石結構,是重慶古城牆遺址中保存較好的城牆段之一。

該段城牆呈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露明城牆6段約482米,掩埋城牆4段約64米。

綜合考古調查、發掘、碳十四測年及文獻記載分析,該段城牆遺址始建於南宋明初,明代晚期、清代、民國經過多次修補。

該負責人透露,未來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將建步行系統,市民可以沿著該段城牆頂部漫步。

步行系統將保留城牆原有步行通道約476米,還將新增一段長約20米、寬度不小於2.5米的步行通道。

其中,太平門城牆段對外步行接口共有兩處,分別接白象街和四方街。

對於已毀城牆走向,將在白象街人行地面以及太平門城門前廣場設置已毀城牆地面導引線兩段,總長度為233米。

此次保護修繕的目標,首先是要確保城牆城門結構安全。

保護修繕過程中,將按原樣恢復缺失樓梯、樓梯踏步,按原樣補齊、恢復雉堞(古代城牆上掩護守城人用的矮牆,也泛指城牆),還將對風化嚴重的石材進行加固、對石材表面進行封護。

其中,將對太平門遺址以及人和門遺址進行局部復原保護。

還將對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牆進行原狀保護,根據後期城牆遺址帶的展示需求,對現存城牆段上部進行鋪裝。

在展示方面,該負責人介紹,將恢復太平門內溝通上下城之間的通向白象街的台階。

同時,考慮到城牆修繕後將作為遊覽通道使用,為保障遊人安全會按照城牆原有雉堞形式新做護欄。

太平門

被發現的是太平門內城門 消失的外城門未來將被復建

△太平門及附近的城牆。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近5米高、寬4米多的太平門古城門其實只是太平門的內城門,工作人員說,鐫刻有「太平門」三個大字的外城門,即瓮城城門,早已在歷史的車輪中不復蹤影。

但是,在未來太平門的修復工作中,這個外城門也將被復建。

遠期規劃將復建太平門外城門

據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專家介紹,與通遠門一樣,太平門也是以瓮城的方式建造。

也就是說,完整的太平門有兩道城門,如今發掘出土的老城門是內城門。

在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所製作的太平門復原想像圖中,瓮城城門和太平門城門之間呈現90度的直角,也就是說,人們穿過瓮城城門之後,需要向左轉個彎,才能順著太平門城門進入重慶城中。

經過考古發掘,專家們已經知道太平門的內城門高4.9米、寬4.4米。

遺憾的是,人們在老照片中見到的太平門瓮城城門大小,已經無從得知。

在一些老照片上看到的城門,赫然刻有「太平門」三個大字。

「而在太平門內城門的門額上,銘刻的是『擁衛蜀東』四個字。

」工作人員表示。

渝中區文管所工作人員說,在對太平門的考古發掘工作中,它們在巨大的城門洞上,找到了五個小洞,它們開鑿的年代與城門修築的年代相符,也就是說,它們是當年的城門建造者留下的。

那麼這五個小洞的功用究竟是什麼呢?工作人員說,這些洞是用來插橫木的,「根據同類型的考古發掘以及現存城門的構造推斷,太平門曾經有一扇巨大的外城門,這些小洞上所插入的橫木,就是為了用來閂門的。

那麼這扇城門究竟有多大?工作人員說,應該與現存城門的大小相符,也就是說,這扇門巨大到近5米高、超過4米寬。

而它的主要功用就是防禦試圖從城門進入的敵人。

門洞最早可能封堵於民國時期

太平門被發現時,門洞早已被大小不一的石塊封堵得嚴嚴實實,那麼太平門被廢棄究竟是在何時呢?工作人員說,太平門作為城門的功能消失,應該是在民國時期潘文華擔任重慶市長期間。

據史料記載,1926年北伐開始,潘文華被委任為重慶督辦,行武出身的他覺得重慶更像是一處重要的軍事交通要塞,而不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在潘文華看來,「以重慶市區30餘萬人口,僅以高低斜曲之十三四平方公裡面積容之,其擁擠自難避免,若非另圖新區,則無法解決。

1929年重慶正式建市,潘文華成為重慶市長,隨即開始實施計劃已久的拓城大計。

潘文華將眼光首先瞄準了作為重慶母城唯一陸路通道的通遠門。

通遠門連接著重慶主城與外界。

西可到成都,北可通廣安、達縣,但門外卻是一望無際的墳冢,是數百年來市民祖宗安息的場所。

想把幾十萬座墳墓遷走建新城,比登天還難。

他們當中不乏袍哥,態度強硬:「誰敢動墳,老子跟他拚命。

」為了拓城,潘文華任命旅長郭勛祺出任遷墳局局長,並持槍在手,放出狠話:「誰敢阻擋,槍不認人。

」這才驚退民眾,開始陸續遷走通遠門外的墳墓。

而根據文獻記載,太平門被封堵,也就是在這一時期。

太平門附近曾是重慶昔日「解放碑」所在地

△修復後的太平門效果圖。

如今我們看到的太平門遺址,修建於明代,它的建造者是明朝初期重慶衛指揮使戴鼎,但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專家們發現,城牆和城門並不是建成後就一直維持原樣到它們被廢棄,在隨後的歷史裡,重慶城的執政者們,對太平門及附近城牆進行過兩次大修。

「太平門是十七門之首。

」工作人員說,處於重慶府署所在地的太平門,因其是整座城市的政治中心,自宋末定位後便一直沒有變動過。

因此,重慶的城門按過去的數法是以太平為首,依序按反時針方向繞城一周。

而太平門附近的繁華,在重慶開埠時期達到了頂峰,這和門內白象街的興起息息相關。

《市中區志》如是寫道,「城區最繁華的商業區在下半城,原重慶府署改建的商業場(白象街附近)成為重慶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這裡各大商鋪洋行並起,百貨、銀樓、當鋪、錢莊一應俱全,相隨而生的還有做工的袍哥與行幫。

人們將各色貨物通過水運運至重慶,在這條並不寬敞的街道上忙碌地交易。

白象街曾集重慶城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於一身。

1886年這裡成立了重慶最早的有線電報局,1891年重慶開埠後,英、美、日等都在這裡開設洋行,形成「金融街」,隨後報關行、運輸行等也在此設立。

到了20世紀30年代,捷江公司、清光公司、太古公司、日清公司、怡和公司、平平公司、招商局等都在白象街。

白象街還是重慶近代報業的發源地,人文薈萃。

其原街15號是1897年宋育仁主辦的《渝報》和1924年肖楚女任主筆的《新蜀報》報社舊址。

1938年老舍曾移居白象街《新蜀報》報館;1922年,陳毅在重慶《新蜀報》任主筆,和報社同仁在白象街社址前合影;1938年《大公報》遷到重慶後,《大公報》第二任總編輯王芸生便居住在白象街的一個小寓所里;1941年「皖南事變」後,周恩來在白象街舉行愛國工商界人士座談會。

人和門

如今唯一留存的閉門 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門」

太平門從被發現開始,就一直受到高度關注,可你知道,在它的500多米外,還存有重慶古城「九開八閉十七門」中唯一的一座閉門嗎?這座閉門,就是此次也納入修復範圍的人和門。

老重慶的城門,為什麼偏偏是十七座呢?難道真的是有那麼多進出需要?

工作人員說,其實按當時重慶的地位和重慶城的規模,並不需要設那麼多城門,最終建了十七座,只是順應風水,講求生克,應「九宮」、「八卦」之象而構築的,以示「金城湯地」的含義。

而在最初興建時並沒有閉門的說法,只是有八門是專供力夫挑兩江河水入城的水門。

後來,城內火災頻生,官府認為是水門洞開不能制克火星之故,便將八道水門統統封閉,這才最終有了「九開八閉」十七門的說法。

從人和門可以看到,閉門其實並不是「門」。

從城牆外側看,那城「門」只是把城牆向里收縮進去了一點點,有卷拱,有門的立柱,像一個門的樣子,但那「門」里卻被條石塞滿,依然是城牆,並不能通往城裡,因而並不是門。

從城外看,那閉門向城牆裡凹進去了一部分,城牆就有了變化;加上那城門所呈的圓形卷拱形狀,也給那單調的硬線條的城牆增添了些許柔軟。

這樣的閉門只有重慶城才有。

重慶古城是《管子》一書中 築城方式的典型代表

重慶古城牆極具地域特色。

渝中區文管所工作人員介紹,中國古代城市營建有兩種模式:其一常見於北方平原城市,如西安、開封等;其二常見於南方山地城市,比如重慶。

重慶古城牆是《管子》築城思想的典範

從築城理念來看,《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

國中九經九維,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這種城池多為方形,城牆多用磚砌築,設有四門,城內設有中軸線,講究左右對稱,常見於北方平原城市。

而在《管子》一書中,曾這樣描寫過另外一種築城方式——「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規矩,道路不必中準繩。

」這種築城理念營建的城池往往因地制宜,平面形狀多為不規則形,城牆多用石頭砌築,城門結合地形變化而設,數量不一,城內不講究對稱,依山就勢設計城址布局,常見於南方山地城市。

工作人員說,由此可見,重慶城就是《管子》築城思想的典範。

依山傍水而建的重慶城,陡峭的山崖成為了城牆的組成部分,奔騰的江水成為了最好的護城河。

所有的城牆都是因地制宜用巨大的石頭修築而成,石頭不僅砌成了城牆,也築成了堅如磐石的一座座城門。

古代重慶城以崖為城以江為壕

在近些年一系列對重慶古城牆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專家們逐步明確了重慶城的築城理念和思想。

工作人員說,「金城湯池,城堤一體」是歷代築城者的指導思想。

重慶古城城牆充分利用渝中半島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和兩江環抱的地理優勢構築,東西最大高差達155米,雄偉、峻拔,史家譽其「石城削天,字水盤郭」。

同時,城內布局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勢特點形成上、下半城的城市空間格局,極具山城特色,而太平門至人和門段城牆遺址正是下半城的重要一環。

工作人員說,古城牆夯土甃石,與明代以來城牆夯土甃磚傳統有著明顯區別,牆體外高內低、多數無內牆的設計,也是山地城池獨有的地域特色。

雖然重慶城本就踞險而守,但是築城者們還是為城門修築了完備的瓮城,重城重壕的防禦思想從頭至尾貫徹在了重慶古城牆的修築之中。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陳翔 攝影 甘俠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哦,太平門原來是這個樣子

太平門因木竹市場得名「太平門」的名字是怎麼得來的?市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秘書長吳濤介紹,太平門外以前是木竹市場,「太平」二字,是祝福木材貨運水路平安順利之意。從太平門入城即進入白象街,經四方街到魚...

千廝門儲奇門兩座城門位置鎖定

繼人和門、太平門城門逐一在城市建設中浮出水面,古重慶城九開八閉十七門的具體位置也有了線索。昨天,在「保護與傳承——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2015年度業務科研成果匯報會」上,關於重慶古城牆的系列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