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0本(必備書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文化,於世界為先進。

——錢穆

一個人必確定了他的人生才得往前走動,多數人也是這樣;只有昭蘇了中國人的人生態度,才能把生機剝盡死氣沉沉的中國人復活過來,從裡面發出動作,才是真動。

中國人不復活則已,中國而復活,只能於此得之;這是唯一無二的路。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

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

——《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

小編為您帶來關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0本書,分為24類,每類5種。

一、 蒙學

1.《三字經》: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蒙學經典,被奉為中國古代蒙學經典之首

《三字經》採用三個字一句的形式,對自然、社會、歷史、古代經典、學習的重要性等展開全面的介紹,意思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且易於背誦。

童聲初啼,便是向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

2.《千字文》:中國古代歷時最久的蒙學經典,一千四百年前編寫的書法教材

一千個字,字字不重複、通篇押韻,歷代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樂於書寫的內容

舉凡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政治、軍事、建築、動物、植物、處世之道等等,可謂無所不包。

《尚書固實》中記載,梁武帝教王子們練習書法,命殷鐵石從王羲之的書法中拓出一千個不重複的字,每個字一張紙,雜亂無序。

梁武帝把周興嗣召來令其將這一千字編排成韻文。

周興嗣花了整整一晚時間,把這一千字編排成韻文呈獻給梁武帝,勞心勞神以致鬢角的頭髮都變白了。

此後,遂有《千字文》面世。

3.《幼學瓊林》本書是系統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極佳讀物,堪稱「國學瓊林」

被譽為「袖珍的百科全書」,涵蓋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哲理和智慧。

內容囊括了社會生活中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婚姻家庭、朝廷文武、服飾飲食、技藝製作、釋道鬼神、醫術占卜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 「幼學」:

  • 「瓊林」:

《幼學瓊林》原名《幼學須知》,又名《成語考》《故事尋源》,由明末西昌人程允升編著。

4.《增廣賢文》:一部古代格言警句集;是故事,是叮嚀,是經驗和忠告;讓你讀懂世事複雜、人性弱點,習得處世對策,領悟人生真諦。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

該書通俗易懂、文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填補了以往蒙學讀物重知識教育、重行為指導而缺乏說理論證的空白,為中國古代蒙學經典增添了多姿多彩的篇章。

5.《笠翁對韻》:一部講授對仗、用韻知識的啟蒙讀物;現代語文教育不可或缺的啟蒙讀物。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

  • 「對韻」:

  • 對仗:

  • 押韻:

《笠翁對韻》是由笠翁創作的關於怎樣對仗、用韻的啟蒙讀物。

笠翁即李漁,明末清初著名的學者、戲劇家,浙江蘭溪人。

《笠翁對韻》是他仿照清代學者車萬育的《聲律啟蒙》而編寫的。

二、讀書

6.《古今名人讀書法》:不僅是讀書法方法,更是一部中國人閱讀的歷史,一部國學指導教材

7.《儒學·書院·社會——社會文化史視野中的書院》:中國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組織

我國書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國的大學研究院。

譬如南菁書院,它所出版的書籍,等於外國博士所做的論文。

書院之廢,實在是吾中國一大不幸事。

——胡適

書院萌芽、肇始於唐代,定型、興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最終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歷史舞台。

8.《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余嘉錫先生在目錄學領域的主要著作。

余先生認為目錄學的根本意義在於「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9.《中國的類書、政書和叢書》

「我國古籍中還有不少大部頭的書,其本身不是工具書,但因部頭太大,一般並不要求人們從頭到尾把它們讀完,往往是利用它們翻檢材料的,所以,它們也就有了工具書的性質。

10.《詩言志辨 經典常談》:研究《詩經》和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之作。

因為這本書(《經典常談》)的引導,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 葉聖陶

  • 《詩言志辨》:從「詩言志」的意念為中心。

  • 《經典常談》:白話文通俗流暢的典範,讓古文更為親近、熟悉。

三、詩

11.《詩的八堂課》:中國人的世界是舌尖上的世界,中國人的詩也是舌尖上的詩 —— 中國人與生俱來地能夠品味詩的味道。

通往學詩入門與詩學進階的八堂課:

(1)博弈:寫詩就是下棋?下棋是理性上的競爭,奕棋型的詩人必須是精算師,要耐心地從眾多的可能性中追求最佳。

比如卞之琳。

(2)滋味:詩歌也許能給我們這個時代元素的甜,本來的美。

(3)聲文:語音與某種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物性掛鈎,這是公開的秘密。

(4)肌理:詩是活的有機體,可以全方位地感知,從滋味到味覺,到聲音的聽覺,再到肌理的觸覺。

(5)玄思:「哲理詩」文本基本上跟包裝紙一樣,一打開就有一個乾乾淨淨的哲理放在裡面。

(6)情色:碩人其頎,衣錦褧衣……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7)鄉愁:哲學是一種鄉愁,是一種無論身在何處都想回家的衝動。

(8)死亡:死亡是接近巔峰時刻的生命,「得到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

12.《唐詩三百首》(精編本):被譽為「中國文學之美的典範」

唐詩是一座豐富的文化寶庫,濃縮了當時最為樸實的生活場面和最為先進的思想精粹。

通過閱讀唐詩中對於唐代人民生活的描寫,可以了解唐代的時代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策略等時代特徵,感受文化的自由開放和各種思想的交匯融合。

13.《詩經選》:重回「詩經世界」,再塑民族精神,「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李山四注《詩經》

14.《唐詩綜論》:中國的文化就是以詩歌傳統為中心的文化,因此才真正成為詩的國度。

盛唐氣象是飽滿的,蓬勃的,正因其在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是充沛的,它誇大到「白髮三千丈」不覺得誇大,細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壺」不覺細小。

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的說明了整個春天的世界。

—— 林庚

在新詩當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

—— 現代詩人廢名

《唐詩綜論》分三組:唐詩高潮、唐詩遠音和談詩稿。

15. 《談藝錄》中國一部集傳統詩話之大成的書,也是第一部廣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學來詮評中國古典詩學詩藝的書。

以中國古典詩歌、詩論為切入點,融中西於一體,貫古今為一家

凡所考論,頗采「二西」之書,以供三隅之反,蓋取資異國,豈徒色樂器用,流布四方,可征氣澤芳臭。

故李斯上書,有逐客之諫:鄭君序譜,曰「旁行以觀」。

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

雖宣尼書不過拔提河,每同《七音略序》所慨:而西來意即名「東土法」,堪譬《借根方說》之言。

非作調人,稍通騎驛。

——錢鍾書

四、詞

16.《唐宋詞舉要》:62位詞人的219首詞,一部匯聚才、膽、識、力的唐宋詞選本。

「中國好書」入圍圖書,中山大學中文系指定教材。

17.《詞史》:我國第一部通代詞史,一代詞學大家劉毓盤先生的代表作。

20世紀20年代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史的四部權威性著作:劉毓盤《詞史》、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黃季剛《文心雕龍札記》、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

《詞史》是中國詞學史上的第一部通代詞史,它既是第一部,又是有繼承和有創見的。

—— 劉揚忠

18.《李清照詩詞選》:近半個世紀研究「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集成」之作。

  • 「一代詞宗」夏承燾說「易安心事岳王知」

  • 本書更貼近清照的種種內心隱秘,從而繹出李易安的諸種「心事」

(1)《晚唐五代詞選》

(2)《柳永詞選》

19.《宋詞三百首》(精編本):讀宋詞,品人生百味。

  • 宋詞是繼唐詩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它兼有文學與音樂兩方面的特點。

    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叫作「詞名」,依調填詞叫「依聲」。

    根據詞作內容與情感表達的不同,他們被後人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

  • 宋詞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與唐詩、元曲相互輝映,同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直到今天仍一直吸引著廣大的讀者,許多名篇名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

20. 《休閒宋詞鑑賞辭典》:在「休閒」的狀態和心境下,獲得有益的人生啟迪

本書選錄宋詞400餘首,按題材分為十六類,從自然山水到社會人生,從歷史時空到夢幻天地,跨越鄉村與都市,出入邊塞與宮廷,涉及宋代社會文化生活和詞人情感心靈的各個層面,取材廣泛,內蘊豐富,一類一風景,一詞一世界,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五、曲

21. 《中國古典戲曲故事七篇》:了解古典戲曲的入門書

本書收集了張友鸞先生根據中國古典戲曲故事撰寫的七部中篇說部。

包括《十五貫》,《魔合羅》、《救風塵》等。

這些作品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間,曾在上海《新民晚報》上連載;現在將七部作品彙編成一集,是為《中國古典戲曲故事七篇》。

22. 《元曲三百首》(精編本):豐富的民間故事,展現深刻的社會現實。

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湯顯祖《牡丹亭》

元曲,是一種與唐詩、宋詞三足鼎立的文學體式,包含散曲和雜劇兩大類,其中散曲又分為小令和套數兩種。

元曲的產生和宋詞一樣起於民間,後經樂師、文人之手而形成嚴密的格律定式。

23. 《元曲故事大全》:「大抵相當於一部全元雜劇」

本書收錄了元人戲曲作品近200部,搜集元人雜劇及部分明初雜劇162出,它綜括了《元曲選》和《元曲選外編》的所有內容。

24.《齊如山國劇論叢》文明國之劇園,國家最為注意

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藝術飲譽世界,這一成績有賴於齊如山在其背後的鼎力支持。

《齊如山國劇論叢》除選收了齊氏具有代表性的劇學著作,還首次整理集合了散見於報刊、雜誌中的單篇文章。

閱讀本書不僅可以收穫關於京劇方方面面的知識,還可以看到當時戲界的小掌故、趣談。

先生的語言生動鮮活、京味十足。

25.《盧前曲學論著三種》:通才型學者、 「江南第一才子」,撰寫了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戲曲通史

本書以《中國戲劇概論》、《讀曲小識》兩書為主體,兼收《中國戲曲所受印度文學及佛教之影響》、《劇曲和散曲有怎樣的區別?》《讀道藏中之自然集》等十餘篇近年未曾再版過的論著

六、儒

26.《論語》:「一部中國人人人必讀的書。

不僅中國人,將來此書,應成為一部世界人類的人人必讀書。

推薦讀物:

(1)《勸讀論語和論語讀法》(錢穆)

(2)《論語初級讀本》(錢遜等編,國際儒學聯合會 組編)

(3)《兒童論語一百句(拼音插圖本)》(錢遜等編,國際儒學聯合會 組編)

(4)《論語(中日文對照)》劉德潤 劉淙淙 編注

(5)《孟子初級讀本》(儒學經典初級讀本系列)

(6)《論語集注》

27.《孟子》:被譽為「儒家學說代表作、傳統散文寫作之高峰」。

孟子(約公元前372—約前289),名軻,字子輿,魯國人。

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他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思想,與孔子並稱「孔孟」。

後世追封孟子為「亞聖公」,尊稱為「亞聖」。

本書共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推薦讀物:

(1)《孟子初級讀本》(儒學經典初級讀本系列)

(2)《孟子譯註》(精編本)

28.《大學·中庸》:南宋朱熹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合為「四書」。

《大學》作為「四書」之首,是儒學重要的思想載體。

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政治的合法性依據,在中國古代廉政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推薦讀物:

(1)《大學中庸初級讀本(漢英對照)》

(2)《論語·大學·中庸》(精編本)

(3)《國子監官韻誦唸·大學》

(4)《國子監官韻誦唸·中庸》

29.《荀子》:春秋戰國時期繼孔孟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精通《詩》《禮》《易》《春秋》,李斯、韓非、浮丘伯等皆曾受業為弟子。

《荀子》是戰國末期荀子所撰,共二十卷,三十二篇。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很好的治國理念。

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

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推薦讀物:

(1)《荀子》(諸子現代版叢書)

(2)《荀子譯註》(精編本)

30.《傳奇王陽明》: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孫中山、西鄉隆盛、稻盛和夫的精神偶像。

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哲學家,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之一。

通俗而不失品位,嚴謹又兼具趣味,《百家講壇》最純粹的學者 。

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國家主席習近平

問我是不是原汁原味地還原王陽明,我做不到,但是我講的每一點都有史料依據。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王陽明的兩種性格仍有啟發作用,一是他始終不渝地追求生活目標;另一個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董平

董平以其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形式,從王陽明被廷杖這一場景開始,把他的14個月懷胎的傳奇降生、17歲當「落跑」新郎、「格」竹子而致生病、金蟬脫殼避開錦衣衛追殺、虛虛實實剿滅宿盜、不到十天平定嚴重軍事叛亂等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王陽明雖為文臣,卻屢建軍功;功勳卓著,卻不被重用;深受謠言攻訐,卻保有光明峻偉的人格;轉戰南北、九死一生,卻創立了中國古代思想界的最後一座高峰,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

七、釋

31.《中國佛教史》: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寫就的佛教通史

一九二九年, 胡適寫成了《荷澤大師神會傳》, 蔣維喬出版了《中國佛教史》, 之後, 整個三十年代成了中國佛教研究的黃金時代。

——葛兆光

32.《歐陽竟無內外學》:佛學為內學,把一切非佛學歸之為外學;內學重個人內心的修煉和解脫,外學以世俗事實作論證。

33. 《古譯佛經寓言選》:由我國古典文學專家張友鸞先生晚年親自選錄並注釋

寓言從《百喻經》《大莊嚴論經》《賢愚經》《大智度論》等多部經典漢譯佛教中取材,選取的寓言具有現實意義與教育意義。

作者引經據典,注釋可靠權威,編寫的按語結合當代現實生活,分析精闢。

34.《佛學研究十八篇》(校點本):梁啓超晚年佛學代表作的彙編

  • 倘若有人問佛教經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話包括它嗎?我便毫不遲疑答道:「無我,無所。

    」再省略也可以僅回答兩個字:「無我。

    」因為「我」既「無」,「我所」不消說也無了。

  • 怎樣才能理會得這「無我」境界呢?我們為措辭便利起見,可以說有兩條路:一是證,二是學。

  • 佛教所說的叫作「法」。

    倘若有人問我:「法」是什麼?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就是心理學。

35.《等不等觀雜錄》:現代中國佛教復興之父,中國佛學的中興之祖

中國佛學重昌關係最巨之一人。

——太虛

故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係,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會。

——梁啓超

八、道

36.《老子》:被譽為「萬經之王」的偉大著作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推薦讀物:

(1)《道德經譯註》

(2)《老子今注今譯》 (陳鼓應 註譯)

37.《莊子》: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體現浪漫主義藝術風格,是道家學說的典範之作。

《莊子》又名《南華經》,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

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魯迅評莊子文章

意出塵外, 怪生筆端。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

推薦讀物:

(1)《莊子譯註》(精編本)

(2)《莊子今注今釋》

38.《周易》:中國古典哲學的源頭

中國典籍中,世界各國學界翻譯和解釋《周易》的數量僅次於老子。

推薦讀物:

(1)《周易今注今譯》

(2)《周易》(國學經典規範讀本,馮國超譯註)

(3)《朱熹易學研究》

(4)《易傳與道家思想(修訂版)》

39.《中國道教史》:第一部道教史著作

惟各教皆有其歷史,而道教無有也。

——傅勤家

40.《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作者的心靈與詩人的生命交會的結晶

《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篇幅不大,但卻是一部詩人李白的全面研究,舉凡政治生活、思想趣向、文學創作都論涉到了。

其中很有一些敏銳的觀察,並且作了專題的闡發。

九、國學

41.《中華國學》:所謂「中華國學」,是指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當代生活具有深刻影響的學術思想

本書是作者在南開大學講授「中華國學」課程的實錄。

,其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如易學、儒學、道學、兵學、法家之學、陰陽五行與醫學、人才學、道教內丹和外丹之學、佛教唯識學和禪學、史學等。

通過本書的閱讀,不僅可從宏觀上了解或把握中國傳統學術的精髓,也可獲得寶貴的人生智慧,從而使人生更有意義。

42.《國學概論》:以清代學術界盛行的《榖梁傳》作為思想核心

講述「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勢」

學術本無國界。

「國學」一名,前既無承,將來亦恐不立。

特為一時代的名詞。

——錢穆

本書將我國古代學術,按每一時代學術思想、主要潮流,略加闡發,使讀者了解兩千年來學術思想流傳變遷的趨勢,可使今人獲知70年前學者對當時學術思想的一種看法,亦可作為一種資料閱讀。

43.《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新校本)未完成卻影響深遠的名著,講演出來的一本書,看書如同在聽其講學,一本書讀懂300年學術史。

晚明的20多年,清代,民國12年,是為300年。

本書原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間,梁啓超在清華等校講授「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課程的講義,成書後共分十六講。

中國國家圖書館普通古籍閱覽室藏有題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的「清華學校講義」一冊,現存第一至十二講(第十二講未完)內容,經過與當時聽講者回憶的對照,應即為梁啓超在清華學校的講義原本。

44. 《國學讀本》: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生前主編的最後一部著作

該書不同於傳統的經史子集編纂,分文學、歷史、哲學三編,以閱讀學習經典為主,有導讀、注釋、評析,輔以中外名家評論,配有參考書目。

45.《迎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文化的走向

  • 孔子的真價值,卻無寧在他那剛強,熱烈,勤奮,極端積極的性格。

    這種性格卻又有一種極為特殊的面目,即是那強有力的生命力並不是向外侵蝕的,卻是反射到自身來,變成了一種剛強而無害於人,熱烈而並非幻想,勤奮卻依然從容,極端積極而絲毫不計成敗的偉大雄厚氣魄。

  • 玉所代表的美感是頗高等的,不稚弱,不瑣碎,不淺薄,不單調,不暫時,不變動不居,不死滯不前。

    在人格上能與之符合者,也恐怕只有孔子而已。

    ……玉和孔子代表了美育發達的古代中國。

李長之先生對於中國文化有著一整套的看法,《迎中國的文藝復興》則是他探討中國文化走向的文章集。

十、文

46. 《休閒古文鑑賞辭典》:立足文化背景,探索精神內涵

本書精選200餘篇古代散文,按「山水名勝」、「藝苑擷英」等12子目,分門別類加以介紹。

注釋擇善而從,簡明扼要。

尤其每篇的賞析與一般拘泥於原文的點評不同,而是立足於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與探索作品的精神內涵,並與原文相映成趣,給讀者以極大的精神享受。

47. 《古文觀止譯註》(精編本):領略中國古代散文精粹的絕佳選擇

《古文觀止》的作者是清初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乘權、吳調侯叔侄倆,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文學讀本。

《古文觀止》所選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體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發展的大致輪廓和主要面貌,是一部縱橫交美,兼具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好文選。

48.《大一國文讀本》:「看你點得對不對,即知你的國文程度」

陳師是史學大家,在選文外,別有寓意,其選文傾向於史學的痕跡很明顯。

他所選內容,是當時大部分學生能大致了解的故事。

通用各系科,既可使他們探求故事緣起,又能增加若干歷史知識,更能學到作文的章法。

——著名史學家來新夏

《大一國文讀本》是由陳垣先生任輔仁大學校長期間自選、自編、自校的稿紙鈔本《國文讀本》和各年度《國文讀本》以及所附《論孟一臠》合併而成,由其哲孫陳智超先生整理修訂並導讀。

49.《文心雕龍札記》對《文心雕龍》這部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文學理論專著作了細緻入微的剖析

一般研究者多認為,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作為現代學科的確立,是以黃侃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課程並最終寫成《文心雕龍札記》為標誌。

50.《中國俗文學史》: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先聲和經典之作

此書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對中國歷代歌謠、民歌、變文、雜劇詞、鼓子詞、諸宮調、散曲、寶卷、彈詞、子弟書等民間文學作了系統的梳理,材料豐富,引證廣博,為俗文學史一本劃時代的名著。

十一、史

51.《史記(白話本)》: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

《史記》研究界翹楚、中國《史記》研究會會長、北京《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張大可最新《史記》白話本翻譯力作,學術性與普及性相結合。

《史記》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三千多年的歷史。

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52. 《國史大綱》(上、下) :在民族危亡時期, 用以喚醒國魂、禦敵救國的佳作

錢先生的中國學術思想史研究博大精深,並世無人能出其右。

——楊聯陞(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有漢學界第一人之譽)

這是一部中國通史,因用大學教科書體例寫成,不得不力求簡要,僅舉大綱,刪其瑣節。

53.《國史要義》 :先生文史學之晚年定論

公精於禮,言史一本於禮。

——熊十力

吾國之禮,相當於外國之法,裁製君權,不亞於他國憲法。

——柳詒徵

本書站在維護中華傳統文化的立場上,引證大量史料,從史原、史權、史統、史聯、史德、史識、史義、史例、史術、史化十個方面對中國史學傳統做了全面回顧,闡述了作者眼中中國史學的精義所在和基本特徵。

54.《岳飛傳》: 為中國歷史人物傳記的寫作樹立了標杆,中國20世紀宋代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只要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自然就會太平!這個答案,成了千百年來傳誦極廣的名言。

——鄧廣銘

55.《史學要論》:20世紀中國史學上最早面世的史學理論著作之一

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奠基之作

十二、 哲

56.《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

他在逆流而上,頂著全盤西化的狂瀾,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

他不愧為現代儒學思想的第一人,是現代新儒家的源頭活水。

——胡軍(北大哲學系教授)

57.《中國哲學史大綱》:由經學轉向的創始之功

梁啓超贊其「凡關於知識論方面,到處發見石破天驚的偉論」。

在傳統中國,經學凌駕於所有的學術之下,而胡適的這部中國哲學史,將其當成獨立學科,將經學與之剝離開,因此馮友蘭說「在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適創始之功,是不可埋沒的」。

中國哲學史的近代化,其實也就是學術轉型,由經學范型轉向西學範例,由此可見胡適的創始之功的意義。

58.《理學綱要》:一本書了解理學

中國無純粹之哲學,凡講哲學者,其意皆欲措之人事者也……《理學綱要》計十五篇,乃民國十五年予在上海滬江大學講《中國哲學史》時所手編之講義也。

——呂思勉「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家」之一

59.《新唯識論》:「識」或「本心」乃宇宙之本體、萬化之根源,「體用不二」

宇宙萬象剎那頓變,都不暫住,猶如幻化,故曰無常。

——熊十力

60.《論道》中國現代哲學中系統最完備、最富有創造性的本體論專著

關於道的思想我覺得它是元學的題材。

我現在要表示我對於元學的態度與對於知識論的態度不同。

研究知識論我可以站在知識底對象範圍之外,我可以暫時忘記我是人。

凡問題之直接牽扯到人者我可以用冷靜的態度去研究它,片面地忘記我是人適所以冷靜我底態度。

研究元學則不然,我雖可以忘記我是人,而我不能忘記「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我不僅在研究對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結果上求情感的滿足。

——金岳霖

十三、子

61.《諸子百家邏輯故事趣談》:介紹並解讀的諸子百家邏輯學的大眾化讀物,趣談諸子百家經典,體味中國古代邏輯學之精華。

中國古代諸子百家為我國文化貢獻了具有深遠影響的精神財富,從中可以體會到諸子百家邏輯思想智慧。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台灣東吳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墨子學會副會長,中國邏輯學會原副會長孫中原教授以平實、幽默的語言解讀諸子百家經典,為讀者描繪出一幅精美的中國邏輯學發展畫卷。

62.《墨子今注今譯》: 全方位理解墨家典籍要義

魯迅說,墨子是「中國的脊樑」,傳奇式的偉大英雄。

楊向奎說,墨子個人的成就,等於整個希臘。

《墨子》是公元前5至3世紀墨家著作的總集。

墨家是先秦諸子百家的重要一家,曾與儒家並盛,同稱顯學,後一度中絕,近現代又受重視。

63.《孫子兵法》:世界上第一部系統地軍事專著、「百代談兵之祖」

反映了目前學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採用了「導讀加圖說」的全新經典解讀方式

列舉歷史上相關的著名戰例,幫讀者正確理解和運用《孫子兵法》中的思想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不戰而屈人之兵。

  • 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64.《韓非子》:既是一位思想家,還是一位大文學家,戰國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韓非子》作為一部散文集,成就遠遠超過了戰國早期其他諸子的語錄體散文,是先秦說理散文論辯藝術的優秀代表。

《韓非子》在中國思想上、文學上和史學上都具有重要價值和地位,其書在後世流傳也較為廣泛,對中國古代社會乃至於整個漢語文化圈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65.《呂氏春秋》:總晚周諸子之精英,薈先秦百家之眇義。

一人之立,尚需精神;一國之力,何能無精神而自行?

耽於功利,惑於途說,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所謂中國者竟何謂乎?

——《呂氏春秋集釋》自序

十四、政治

66.《先秦政治思想史》:經歷對西方文明懷疑後重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該書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被編入英國出版的「國際文庫」。

1922年10月下旬,梁啓超往東南大學講授中國政治思想史,11月21日突發心臟病停講。

後將講稿整理為《先秦政治思想史》。

書中分析了儒、道、墨、法四大政治思想流派的哲學觀點與政治主張,論述了統一、寢兵、教育、生計、鄉治、民權等頗具時代意義的話題。

67.《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前書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諸方面分析構成隋唐制度的歷史因素,上溯漢魏南北朝、推綱挈領地說明中古歷史衍化變遷的脈絡。

後書對唐代政治史作了極為精闢的論述。

68.《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重點剖析了兩千年來中國兵員的組成、兵制和兵文化

探討了中國古代中央與地方的關係、文官與武官的關係、士大夫與流氓的關係、家族制度與國家架構的關係、皇族血統退化與中國國力盛衰的關係、中國歷史的分期問題等,由此引申出他對中國歷史的全新解釋。

作者把注意力放在中國古代軍隊的人員組成上,認為這是決定中國軍隊戰鬥力、乃至決定中國國力的一個重要因素。

69.《中國政治思想史(全兩冊)》:中國政治思想學奠基之作,運用西方實證治學方法,全面考量和分析中國政治思想史,開創中國政治思想研究新局面

富強為國策之主幹,君主為國政之中心。

毀滅宗周,解散封建之政治離心力,至此竟轉化為促成集權專制之向心力。

始皇之統一,不過因勢利導,以一王全局之專制,代七雄分地之集權而已。

——蕭公權

70.《中國民治論》

民治國家,人民對於所有政事,皆負有莫大之責,而國家興亡,亦惟全國人民是賴,此吾人今日談民治學不可不從根本上徹底以研求民治國必須之要件也。

——鮑明鈐

十五、法律

71.《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是一部法制史,也是一部社會史,學術界的開新之作,研究中國法律和中國社會的必讀參考書,被認為是關於中國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

本書從法律和社會的角度研究中國歷史。

這一專著探賾發微,獨闢蹊徑,書中涉及家族、婚姻、巫術及宗教,既是一部法制史,也是一部社會史,成為學術界的開新之作。

他認為,中國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其主要特徵表現在家族主義和階級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識形態的核心和中國社會的基礎,是中國古代法律所著重維護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秩序,在法律上占有極為突出的地位。

72.《九朝律考》:近代法律史學的奠基作之一,作者程樹德為中國近代法律史學科的奠基人之一。

故黃帝之治也,置法而不變,使民安其法者也。

——《管子》

本書搜集了唐以前已經散失了的法律、科令、格式、刑名以及相關史料,並作了綜合的考訂與論述,在中國古代法律史史料的搜集整理方面具有重要貢獻。

本書包括漢律考、魏律考、晉律考、南北朝律考、隋律考,對研究唐以前中國法律的變遷沿革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資料。

73.《尋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梁治平先生的成名作,分析中國古代法傳統的由來,探究制度背後的文化依據。

作者以反思和批判的態度運用現代概念,有意識利用古今中西概念之間的種種差異,在避免歷史研究中常見的種族中心主義和現代中心主義的同時,達致對歷史更切近真實的理解和解釋。

74.《中國法制史概要》:公認的法制史名著,堪稱以近代部門法理論研究法制史的經典性著作,被法學界譽為開專題史研究之先的著作

本書與傳統法制史研究重考據不同,著重按照法律門類系統梳理史料,其關於中華法系演進的理論獨成一家。

75.《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回顧數千年來心血造指之寶貴財產,不惟不至紛失,且更進一步力采歐、美之所長,斟酌損益,以創造斬新宏偉之「東洋法系」

距今百年餘年以前,東亞大地之文化殆無不以中國為惟一之微源地,而東亞諸國家亦咸兢兢以追隨中國為當務之急,法律特其一端耳。

——楊鴻烈

作者從中國法系在世界法系中的位置講起,論述了中國法系的內容和範圍,並對中國法律在朝鮮、日本、琉球、安南的影響為核心內容展開敘述。

本書對於了解中國法律在東南亞諸國家的影響,以及對於研究中國法律史的學者、學生和相關從業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本書已於20世紀30年代出版,此次再版請專家學者寫有長篇評論文,並附上作者學術年表。

十六、生活

76.《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本書從讀書生活、住與行、衣與食、聚會結社等方面詳細論證了中國古代士人的組成結構及其分化。

77.《華夏飲食文化》:探求古人生活的真相

本書以歷史學、哲學、文化學、民俗學的大視角,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我國飲食文化加以探討,重點介紹了各時代的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調、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情況,並論述了不同階層人群的飲食生活。

78.《從中醫看中國文化》:了解中醫,是認識生命、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入口。

中醫不只是看病把脈的技術。

中醫與儒道是國學的一體兩面、不可偏廢。

常聽到的一些名言,其實都是來自中國的醫學經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後工乃精,醫者舍方書何以為療病之本。

——《世醫得效方·序》危亦林

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養生要集》張湛

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

——《備急千金要方》孫思邈

79.《古代器物溯源》:著名考古學家、民俗學家宋兆麟先生四十多年研究中國古代各民族生活勞作工具研究成果的集成

作者在書中圖文並茂地介紹了50餘種中國古代曾經被廣泛使用的器具,如彈、弓、弩、鹿笛等,並對其使用和流傳情況進行了詳細考證,學術性高,可讀性強。

80.《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系統化工程的開山之作,它為歷史研究提出了以實論史的新方法

這部從服飾角度以實證史的編寫項目,是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轉型的一個重要標誌。

以實物為展示主體,以文獻為背景資料深入淺出地為讀者揭開傳統服飾文化發展的面紗。

——王亞蓉

十七、科學

81.《爾雅注證:中國科學技術文化的歷史紀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中國博物學的典籍祖本

本書通過自然科學研究的視角,選取百餘幅反映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的精彩圖片,力求拉近歷史的距離,證實書中那些古代事物存在的真實性和可信性。

作者還提出《爾雅》反映了古人以「真、善、美、和」為社會關係、人際交流的道德標準和文明準則,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82.《千年一筆談》:用文化普及科學,《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記載了科技方面的很多「世界第一」。

中國古代科技取得了很多世界領先的成就,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古代科技很少被記錄下來流傳至今。

作者除了書寫《夢溪筆談》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之外,還把沈括和《夢溪筆談》放在北宋歷史大背景中,結合北宋政治經濟的大環境和沈括家庭教育的小環境來概括沈括和《夢溪筆談》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

83.《文明的滴定: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一次影響世界的自問自答,李約瑟本人對「李約瑟問題」的回答

「李約瑟問題」:

「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在中國(或印度)文明中發展,而只在歐洲發展出來?」以及「為什麼從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5世紀,在把人類的自然知識應用於人的實際需要方面,中國文明要比西方文明有效得多?」

荷蘭著名科技史家弗洛里斯·科恩(H.Floris Cohen)評價說,在20世紀的學術史上,鮮有一個樸素的問題能夠引出如此壯觀的成果。

  • 中國人天生就傾向於場論,這種偏愛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人很早就形成了關於海潮原因的正確觀念。

    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人說過,沒有遠距離物理接觸的超距作用是可能的。

  • 中國數學的思想和做法永遠是代數式的,而不是幾何式的。

  • 公元8世紀初,當一行和梁令瓚第一次發明這種時鐘時也有同樣的情形出現,這比帶有立軸橫杆式擒縱機構的第一批歐洲機械鐘早了6個世紀。

那麼,李約瑟本人對於這個思索了一生的問題給出了何種答案呢?可以說,他對此問題的最完整表述都包含在了這本《文明的滴定》中。

84.《科學與玄學》:如何認識以張君勱、梁啓超為代表的「玄學派」和以丁文江、胡適、吳稚暉為代表的「科學派」之間的「科玄論戰」

我以為中國如果想在世界學術上有點貢獻,對於人類知識總量的基礎上有點增加,則非從純粹科學上著手不可。

就是要謀科學在中國有真正的實用,也須從此著手。

——羅志希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玄學?科學和玄學的關係怎樣?作者以獨立的思想綜合西洋思想界研究的所得,用剝蕉抽繭式的討論法,去說明科學與玄學本身的性質、其所研究的問題、所用的方法、所具的特長、所受的限制等方面,使讀者把最近代科學與玄學的地位和關係認清楚,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仍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85.《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典籍》:看中國古代科技典籍,了解中國古代的偉大科技成就

據統計,僅中國古代醫藥學的著作就有萬種以上,數學著作也有上千種,農學著作近400種。

十八、經濟

86.《孔門理財學》:「以義理財之科學」中國學者在西方刊行的第一部中國經濟思想名著,中國人第一次以西方現代經濟學語言,向世界學者全面展示中國古代儒學經濟思想的重要著作。

本書是一部思想史、經濟史、制度史,甚至是財政史。

在陳煥章博士這本博學而令人愉悅的書中,有大量的內容人們將會引述。

——凱恩斯

站在康有為的現代改革派的立場上描述儒家學說。

——馬克思·韋伯

中國學者在西方刊行的第一部中國經濟思想名著,也是國人在西方刊行的各種經濟學科論著中的最早一部名著。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首任會長鬍寄窗

87.《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也許是迄今為止任何西文書籍中有關中國歷史發展方面的最卓越的著作」(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李約瑟)

88.《中國經濟原論》:本書首倡「中國經濟學」概念,是「影響新中國經濟建設的10本經濟學著作」之一

本書是著名經濟學家王亞南的代表作。

1940年至1945年,王亞南在中山大學經濟系擔任《高等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本書是這一時期教學和科研相結合的產物。

89.《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也許是迄今為止任何西文書籍中有關中國歷史發展方面的最卓越的著作」(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李約瑟)

本書是作者1934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論文,用英語寫的。

闡述水利系統對中國歷史的經濟區影響,乃至對政治區域發展變化的關係,開創性提出「基本經濟區」概念。

90.《第四種國家的出路》:「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以人口密度和職業分派為標準,將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分為四種類型

國內社會學者之注重經濟因素者,以吳景超、喬啟明二氏為最著。

吳氏倡導工業化運動,以為惟有工業化,始可提高人民的生活。

——孫本文

吳景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社會學家,《第四種國家的出路》是其代表性著作。

在這部著名的社會學著作中,作者提出了"發展都市以救濟農村"的理論。

作者以人口密度和職業分派為標準,將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分為四種類型。

中國屬於第四種類型,即人口密度頗高,但在農業中謀生的比例也較高。

中國人要提高生活程度就必須開發資源,實現工業化,公平分配,控制人口數量。

十九、藝術

91.《藝境》「融貫中西藝術理論的一代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唯一自選的文集

92.《如是清涼》:囊括了王健先生35年姑蘇扇藝的創作精華,代表著蘇州文人扇這門傳統手工藝的藝術巔峰,其器物之美、工藝之精、文化內涵之豐贍,在本書中細細呈現、娓娓道來。

傳統的蘇州制扇行分工精細,扇骨、扇面、扇刻,制扇人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專攻一項,各司其職,最後由專門的扇莊負責協調、採購、組裝和銷售。

王健則以非凡的天賦與超常的努力打破了界限,成為極為罕見的能夠「獨立成章」的制扇人,不僅扇骨、扇面、扇刻兼擅,而且將各門技藝融會貫通,並博採現代藝術的優長,創造出了眾多前代所無的形制,尤其在扇頭設計上,更是新意迭出,極大地拓展了蘇州文人扇的審美疆域。

93.《舊石器時代之藝術》這種藝術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這種作品是真正老字號的古物

惟所謂「黑影」者,即只塗出對象之影,或用黑色,或用紅色,不必一定都是黑色。

——裴文中

從有人類以來,藝術始見於舊石器時代末期,在末期以前,藝術作品是沒有的。

今天我們讀到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的這部著作,恍然發現,原來在幾萬年前,我們的遠祖就有了了不起的藝術。

本書更附有大量精美插圖,圖文相參,對舊石器時代末期的藝術做出了精當的描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39本經典(非常值得收藏)

文化學術上的「高樓大廈」,只能一磚一石地去壘。一個國家之所以偉大,在於開放和包容,無論何時,如果想走得更遠,必須先看得更遠,而想看得更遠,就得站在巨人的肩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江藍生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