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這一重大發現震撼全國!國內屬首次,世界也罕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厲害!三明又有重大考古發現!

中國社科院、福建省博物院和明溪縣博物館考古團隊近期宣布:

在明溪縣南山遺址4號洞(測定遺址年代為距今53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層上發現了上萬顆炭化稻穀,表明南山遺址古代先民已經掌握了相對較發達的農業生產方式,這意味著我國首次發現會「種田」的穴居人。

長期以來,學術界認為居住在洞穴里的人類,只會採集、狩獵,或從事初級農業生產活動。

而這一系列考古新發現顛覆了這一觀點。

明溪南山遺址(資料圖)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任研究員趙志軍說,炭化稻穀旁發現了大量狗尾草和飄拂草,這些都是典型的農田雜草,說明這些稻穀不是收集或交換得到的,而是南山先民自己種的

「因為只有自己種的,才會在收穫的時候把農田雜草一起帶回來


考古團隊對南山遺址人骨的研究顯示,南山先民患有齲齒、牙結石、牙釉質脫落等口腔疾病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王明輝說,這些是非常典型的農業社會人群才會有的特徵,進一步佐證了南山先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農耕技術

種種新證據表明,南山遺址是已經進入到相對比較發達的農業生產階段的洞穴遺址。

趙志軍表示,這不僅在我國屬於首次,而且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見

他說:「國外偶爾也有發現在洞穴里蓋房子居住的先民,但那些實際上仍是住在建築里的人。

而南山先民真正以洞為家,是嚴格意義上的穴居人。

對南山遺址的正式考古發掘始於2012年。

除了大量炭化稻穀外,已發現墓葬8座,大型蓄水池2座,灰坑十餘個,近百個柱洞,以及陶、石、骨器千餘件,取得了重要的學術成果。

11月5日,中國東南及環太平洋地區史前考古團隊130多名專家,到明溪考察南山古人類文化遺址。

南山遺址新石器時代陶片(資料圖)

稻(資料圖)

南山遺址位於明溪縣城關鄉坪埠村東面約500m,遺址由南側1—4號洞穴和岩廈、山頂全部及東坡、北坡構成。

遺址總面積約18萬㎡。

1986年發現,經1988年、2005年、2006年、2012年、2013年5次考古發掘和山頂鑽探,共發掘面積約820㎡,鑽探面積約50000㎡。

先後在3號洞和4號洞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居住遺蹟和豐富的文化遺物,共發現墓葬5座,其中新石器時代墓葬4座,商周時期墓葬1座,數個史前人類活動面、火塘等遺蹟,其中泥質磨光黑陶、白陶數量豐富、獨具特色,為福建省內所罕見。

並在山頂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區和青銅時代大型建築基址遺蹟,共發現蓄水池2個,墓葬3座,灰坑數十個,以及一批柱洞等重要遺蹟。

南山遺址經試掘和鑽探現已知面積達近50000㎡,是福建省第一處洞穴和曠野相結合的史前文化遺存,也是福建省一處地層保存最好、文化內涵豐富、時代跨度大(從舊石器晚期、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的立體型文化遺址。

山頂、洞穴發現的文化遺物、遺蹟獨具特色,是該時期三明乃至福建省內考古學文化的標杆。

對於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探討閩西北地區古人類生存活動,遷徙演變、人群互動交流等課題,將有重大的學術意義和科研價值。

南山文化是閩西北地區所命名的第一個考古學文化,填補了福建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缺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1988年,南山遺址被評為福建省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1989年9月,明溪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明溪南山遺址考古發掘作為福建省首個「考古創新工程」列入國家級考古發掘項目。

2013年,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源:新華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