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空無思想與養生意義探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經》初見於600卷《大品般若經》,文字通俗簡約,義理玄妙深邃,問世以來廣受世人推崇,光芒一度蓋過《般若經》,遂被從中擇取而單成一經,始成字數最少的佛教經典。

史載《心經》前後共有譯本十多種,嘆惜收於《大藏經》的漢譯本僅餘七種,其中名氣最盛、流傳最廣的當屬玄奘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該經全文260字,附上標題不過寥寥268字;短小精悍、文意精確、便於持誦是其一大特點;傳至今日已被翻譯成日、韓、越、梵、藏、蒙、英、法、德等多種文字,聞名海內外。

《心經》是眾生學習佛法之綱要,其主張萬法皆空、心無掛礙的思想放之四海而皆準,天下有情不分職業,不分老少,皆可從中受益,以此堅定正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心經》不僅包羅豐富的佛教空無智慧,還詮釋微細的養生思想,也稱得上是一本「養生經典」。

佛教修行是境、行、果的實踐過程。

何謂境行果?據《佛學大詞典》:「境為所觀之境,行為修斷之行,果為所得之果。

」[1]通俗來說,境是眾生修行過程所觀察的境地,行是進行聞思修、斷除煩惱的思想行為,果是斷除煩惱的結果。

《心經》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開經明義,引導眾生修行甚深的般若智慧法門(行),觀照身心五蘊皆空(境),度脫一切苦厄(果),到達究竟地,這是對佛教境行果的簡明詮釋。

《心經》揭示的般若空無思想,是芸芸眾生的苦海明燈和修心獲益的養生寶典。

然而,慧根羸弱的凡夫並不了解《心經》的微言大義,執著金錢名利,貪慕榮華富貴;終日患得患失,焦慮不安。

殊不知,他們執著的這個所謂「實有」當體即空,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虛無不實。

眾生修為不到般若境地,不能明了佛教「五蘊皆空」的真諦,所以在「苦厄」的漩渦中往復徘徊,不能自拔。

金錢、財富如果「實有」,又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幸福」,那為什麼業已擁有的那些人還會有煩惱和不幸呢?中國有句古語:「腰纏萬貫,每日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寢不過六尺。

」依佛教的說法,眾生業力不同,福報大小各異,你貪圖再多,若無業力消受,只能徒增煩惱,勞損身心。

所以,眾生要懷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的平常心,在大喜大悲前寵辱不驚,安然處之。

這是佛陀的養生智慧。

有人生疑:我們所看、所觸的外境分明真實不假;五蘊皆空,到底哪裡空呢?《心經》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直言色空一體不二。

「色」是什麼?佛教認為:「色」包羅宇宙萬有,大至星河、小至微粒,肉眼可見的、肉眼不見的,都是色;山河大地、樹木花草是色,書桌、電腦、茶杯,甚至細胞、微生物,皆是「色」,總之,我們執著的一切「有相」皆是「色」的虛假外現。

《心經》將「有相」色和「無相」空說成不一不二,對常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謬論」。

要理解這句話,須先了解什麼是佛教所說的「空無」?這要從佛教的「緣起性空」和「諸行無常」說起。

(一)緣起性空

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皆因緣而生,又因緣而滅;非憑空而有,非單獨存在,須依靠眾緣和合而「假有」存在,無實體,無實相。

因無「實相」的恆常存在,所以《心經》主張色空一體不二。

《中阿含經》曰:「若此有故彼有,若此生故彼生,若此無故彼無,若此滅故彼滅。

」[3]《中論》又曰:「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4]佛教緣起講究四緣和合:當四緣和合時,生現「色」的「假有」;四緣離散,「假有」消失,又何來「色」的實有?所謂四緣,即親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

土壤播種,種子便是親因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會得豆,種豆不會得瓜,這由事物的內因決定。

從外因來說,種子成長需土地、陽光、雨水、肥料、人工等外在條件合力作用,此即增上緣;沒有增上緣,單有內因作用,種子依然不能生長和結果。

所緣緣是心識生起的條件,其所緣對象是外境,如眼識生起要有色境,耳識生起要有聲境,諸如此類,以此類推;沒有所緣的客體,又哪來的「假有」?等無間緣是指心念相續,前念剛過,後念又起,相續不斷。

總之,眾緣和合,眾生執著的「假有」「色」即生現;眾緣離散,「色」即消失。

(二)諸行無常

佛教認為,世間萬物無常變化,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沒有絕對的靜止,沒有一成不變的存在,萬物永遠處於遷流不息的變化中,花非花、樹非樹。

我們日常生活的所見所得,無不瞬息萬變;此刻所見,非彼時所現,萬事萬物永遠不在一個靜止狀態。

拿地球來說,我們說地球靜止,實際地球的自轉、公轉時時都在發生,只不過我們肉眼凡胎,感受不到罷了;除此之外,地球內部如煮沸的液體,也時時驅動著表層運動;大地平沉、海河上升,哪個不是地球運動的結果?新衣穿得久了會髒、會破,直到破損而遭淘汰,此舊衣還是彼新衣嗎?按佛教的觀點,衣服當體即空,無實體、無實相,只因眾生執著,才現「假有」的存在。

以我們身體來說,人的身體由60萬億個細胞組成,無時無刻不在分裂和死亡中變化,永遠不在一種靜止形態,所以人乃至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在「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中遷變流轉,哪來的那個我們執著的「色身」呢?

總之,緣起性空和諸行無常,讓我們直入色空不二的真諦境界,了解萬法皆空的佛法大義:原來眾生執著的「色」原本就是「假有」的存在。

社會上一些人為了金錢、名利,不願停歇盲目追逐的腳步,把金錢、名利當作人生的唯一坐標,甚至不擇手段,忽略了親情大義、忽略了身心健康。

在佛教看來,財富、名利本是無常流變的空相,人生的大起大落因眾生的掛礙而不自覺地被其空相所羈絆,就如一張無形大網,你進去了,就再也難以脫身而無法自拔,最終將自己弄得身心疲憊、健康永去。

《心經》的色空不二思想,正是對治世人的顛倒妄想——當你執著時,當你苦惱時,何不翻翻《心經》,去尋找解脫身心的答案?

有人感慨《心經》的空無思想是讓世人放棄物質追求和人生理想的消極出世思想,於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都為不利。

我們認為佛法再為精妙,其所緣的客體對象仍然是世間的有情眾生,脫離了這個客體,再精妙的思想也無所附著,無所教化,它於身心有益,是積極的入世思想。

當你執著世間的燈紅酒綠,佛法讓你適可而止、潔身自好,告訴你物質的實相是空,不要無節制地追求;當你看破「紅塵」,佛法又讓你重新振作,了解生命的真諦,告訴你人生在世的價值所在,不可逃避生活。

這就是《心經》空無思想的玄妙之處,它諄諄善誘,又慈祥可嘉。

佛陀的教法自誕生之日起,就秉承著依照有情眾生的資質方便而教的開明法則,所以,佛教從來都是方便之法,也是平等不二之法,它不執著一成不變的陳規舊律。

眾生執無,佛法講有;眾生執有,佛法說無。

它不單對凡夫而言,也不單對聖人所說,世間眾生皆能從佛法大義中獲利受益。

比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是針對凡夫執著所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是針對聖人執著而言。

前者如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都是凡夫境界;後者如十二因緣(無明,老死,省略了中間的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等十因緣)是緣覺境界、四諦(苦集滅道)是聲聞境界、「無智亦無得」則是針對菩薩境界而言。

在佛陀眼裡,眾生與聖賢是不二的、無分別的,分別的只是因著他們的根機去教導的方法。

《心經》說:「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對佛法門外漢而言,這話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讓人費解、不知所云。

什麼東西「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生和滅、垢和凈、增和減是事物發展的極端兩面,二者都不,自然落入中道。

這是佛教空無思想的圓融之處,它告誡眾生不要痴迷功名利祿而作無盡追逐,也不要萎靡不振、消極逃避而錯失個人的進步、社會發展的大好時機。

「諸法空相」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大前提。

前文由色受想行識皆空,得出萬法皆空的佛教真理;既然萬法原本不生,也就意味著本自無滅。

《入楞伽經》對「不生不滅」有絕佳解釋:「一切諸法若離作者及因,是故不生,以無作者故,是故我說諸法不生……觀一切法自相同相無體相故,是故我說諸法不滅。

」[5]同樣道理,垢因凈而有,垢不生,何來凈之有?增因減而有,增不生,又何來減之有?推演到世人生活,財富、名利是眾生執著的色有,若沒有空無的反向論證,就沒有色有的依存前提。

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是自然法則,眾生不要為一時之得而忘乎所以,也不可因一時所失而痛哭流涕。

《道德經》有云:「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6]有和無是萬法的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總之,我們執著的一切「有相色」「無相色」都是虛假外現,不要在「有和無」的漩渦中無謂掙扎、自我迷失。

無論短期的人生沉浮、還是長遠的老病死苦,都終將化為泡影而塵歸塵,土歸土。

故《金剛經》有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心經》總結道:「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因為萬法皆空的道理,菩薩依靠甚深修行到達智慧彼岸,證得內心坦蕩無礙,遠離種種顛倒夢想,最終到達究竟的涅槃境地。

凡夫眾生雖不及菩薩的修為,但能認識其中的道理,獲益也是無窮。

荀子云:「欲不可去,求可節。

」[7]眾生若不能自抑貪慾,那麼節制貪慾也不失為一種方法。

有多少人在追逐財富和名利的「假有」中迷失了自己?把不具「實相」的財富、名利等「色」奉為一生追求,忽視或丟棄了身體這個「有相」色和心靈這個「無相」「色」。

眾生不僅執著「色」,並且還在色中因個人好惡而作著揀擇。

退一步從養生角度而言,即便我們做不到證悟般若的空無思想,那麼關照「身心」,並對這個色體的適度保養,也未嘗不是一件可取的事情。

面對「色」的種種誘惑,要合理利用《心經》的般若空無思想,平衡協調各種「色」體的複雜關係,不要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要放下對功名利祿的種種掛礙,遠離掛礙所帶給我們的種種顛倒;用正確的心態看待財富,看待名利;時時調適心態,處處反省自己。

這就是《心經》空無思想帶給我們的養生智慧。

【注 釋】

[1]丁福保編:《佛學大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

[2]〔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3]《中阿含經》卷四十七。

[4]《中論》卷四。

[5]《入楞伽經》卷四。

[6]《道德經》第十一章。

[7]〔戰國〕荀子:《荀子正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