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復興路,福州煙臺山老建築的修繕實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追求細節,多方監督,樣板先行

煙臺山亭下路修繕前照片/攝於2016年3月

瓦片、磚頭按照老磚老瓦原制式、原尺寸「度身定製」,為和原牆體「無縫對接」甚至遠赴晉江、上海、南京尋源定製、高價採購;

項目聘請古建專家參與定樣、工序驗收、過程監控等長期指導與管控,做到事前、事中、事後質量控制。

……

拿下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改造地塊的萬科,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法,對片區進行保護、整飭與更新,在「原狀恢復」歷史建築的同時,為老建築注入新內涵。

業內人士表示,比起推倒重來,目前的保護、整飭與更新能保留煙臺山特有的歷史文化建築風貌,使之得到延續傳承,也更強調整體人居環境、公共設施的漸進式改善,反映了城市更新理念上的豐富與進步。

細節:材料「私人定製」,傳統匠人修繕

亭下路37-49號與蔡志遠宅修繕後照片

事實上,由萬科負責修復的老建築多為民居,屬於區級文物登記點或保留歷史建築,但萬科在政府嚴格監管下,以文物級別標準進行修繕。

在整體修復過程中,如何讓那些歷史文化符號鮮明的老建築呈現其真實原貌,成為了團隊最為頭疼的事情。

「老洋房的門窗顏色,可能每一任主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款式和顏色,我們研究原有構件不同飾面層,找到最原始的顏色,同時求證原住民,並請專家、工匠對比調色。

」萬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到。

油漆嚴格監控落實每一道工序,如打磨、修補嵌縫、細膩子扒底、墊光油一道、細磨、光油一道、細磨、熟桐油罩面等,確保面漆表面光滑,顏色一致。

看似不起眼的磚頭、瓦片,要求也十分苛刻。

收集購買磚頭、瓦片要求與原磚牆原制式、原尺寸吻合,才能做到與原牆體「無縫對接」。

為此施工單位進場即在福州並至晉江、上海、南京找尋,購得後現場再次篩選,「私人定製」磚頭瓦片。

甚至砌磚時留縫,都精確毫米計算,不宜大於一公分或小於八毫米,控制偏差小於兩毫米,並且及時清理灰縫,用爬釘制縫,縫的深度低於平面一至兩毫米並及時清理牆面砂漿及污染物。

老建築修復「量身定做」,樣板先行管控全程

修繕施工樣板圖(屋頂瓦面鋪設/門窗顏色定樣)

萬科相關負責人表示:「修繕過程不僅僅是修復古建的過程,它更大的意義是保留屬於每棟建築的歷史瞬間。

」因而,片區內的24處文物登記點、19處歷史建築,萬科給每座建築編號逐一進行評估分類,「目前,萬科已經啟動場地內22棟老建築修繕工作。

基本上每個房子都是量身定做,而不是整體換裝。

尤其是萬科領先業內的樣板先行制度,更是成為古建築修復工程的「閃亮點」。

每項工藝、材料須有樣板,驗收合格後方可大面積施工,同時責任到人,做到可追溯性。

譬如,舊牆面修補原勾縫,嚴格按原材料、原制式、原工藝恢復局部樣板段,請相關單位驗收,整改直至合格後再大面積施工。

此外,萬科為煙臺山設置了五方定損及驗收制度。

項目邀請北京清華院、福建清華院、福建建科院等參與過廈門鼓浪嶼、三坊七巷修繕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工作,並由省級專家進行指導、監管、驗收審批指導與工序驗收、參與過程跟蹤、糾正。

同時通過可視化管理,實時監控關鍵工序。

做到每一處細節都經得起推敲和檢驗。

理念:6大原則 指導老建築內外兼修

從接手該項目的那一刻起,萬科團隊便深知,煙臺山不僅是福州的城市名片,更多了一份傳承歷史文化的責任以及城市記憶。

針對煙臺山修復,萬科遵循了6大原則力求還原煙臺山每一棟老建築的「原汁原味」。

尤其是,當萬科入場之後,看到地塊內的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築已破損嚴重,出於社會責任,將保護及搶修文物作為首要事來做。

  • 安全性原則,修繕後確保建築的結構安全及使用要求;

  • 不改變文物原狀原則,保存原來建築的制式結構以及材料工藝技術;

  • 最小干預原則,儘可能多的保留文物原有價值信息;

  • 可逆性原則,修繕過程中不得不使用的新材料技術,必須可逆;

  • 可識別原則,修繕的材料技術等,在不改變文物原狀下要求有所標識;

  • 尊重傳統,保護建築文化多樣性原則。

福建省著名古建築專家阮章魁老師表示,「所謂古建築的價值保護,是復原,更是取捨。

古建築作為建築與文物的結合體,兼具二者的特質。

尤其是其歷史價值,是唯一且不可再生複製的。

據了解,對煙臺山片區的改造,萬科以突出建築本體為核心原則,在尊重現有自然環境、不改變現有環境視覺特徵的前提下,為老建築注入新內涵,延長了欣賞、體會煙臺山的時間。

同時通過在這些空間中植入更多的展示性內容,使關於煙臺山的文化信息得到更豐滿的傳達。

對話:煙臺山,福州歷史街區改造新範本?

  • 關鍵詞 新舊融合

新與舊的融合,在很多城市的城市更新項目中都有所體現。

譬如,同樣由萬科在廣州負責建設和運營的永慶坊,在強化嶺南建築特色風貌特徵的基礎上,引入眾創辦公、長租公寓、教育培訓等新產業,保留和還原傳統歷史建築的同時,帶動產業創新。

上海哥倫比亞公園,作為萬科在上海的首個城市更新項目,是歷史保護建築和工業保護建築同時進行的改造工程,實現「歷史建築保護+文創產業聚集+存量資產增值」目標。

根據規劃,萬科改造的煙臺山範圍包括24處文物登記點、19處歷史建築、13條風貌保護街巷,占地面積約830000平方米。

根據方案,萬科將賦予老建築新功能,譬如博物館、文化藝術空間、複合生活美學空間等,實現藝文化與社會化,不僅賦予舊建築新的生命,也體現了當代人的建築智慧,延續歷史建築所包含的文化血脈、精神傳承。

  • 關鍵詞 「死守」與「活用」

事實上,福州的歷史建築,如林森公館被開闢成福州首家全公益繪本館免費向外開放;滙豐銀行福州分行作為倉山區文化館;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橋南公益社」則開闢成「煙山清風書場」。

文物主管部門負責人表示:「文物因其特殊的文化印記和保護要求,要用好、用活並不容易。

在保護歷史文化符號的同時,賦予文保建築公共服務的功能,真正實現了文化遺產的全民共享。

而萬科對煙臺山的更新、保護和整飭,則恰到好處的將國內外一線城市對古建築的保護使用理念引進福州。

在保護和使用中放大延續了煙臺山的歷史價值。

此舉無疑是舊城「活化」的重要範本。

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最終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會是什麼模樣?我們拭目以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口天后宮:修繕比重建 更加無可替代

原標題:天后宮:海口網7月29日消息(記者吳雨倩)城市更新是為了讓老化的城市恢復生命力,也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今天(28日)下午,在「歷史文化名城(鎮)的保護與發展」分論壇上,中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