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文物保護留住歷史記憶傳承文化遺產助推文旅融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留住歷史記憶 傳承文化遺產 助推文旅融合

——蘭州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紀實

圖為修繕中的金崖鎮三聖廟

圖為剛竣工不久的金天觀九天門

圖為清光緒年間金崖驛站文書

白塔山「拱抱金城」俯黃河、三台閣「蘭山煙雨」潤金城!

蘭州,兩山夾峙,一水奔騰。

城市在山之間、水之畔,緩緩地伸展自己的身軀。

有河的滋潤,有山的護衛,曰固若金湯之城。

蘭州,兩千多年來攬黃河之浩蕩,倚蘭山之逶迤,自古為「內」、「外」衢通之要塞,經濟、文化之交匯之地。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發達的經濟,賦予這座名城重要的歷史使命。

蘭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大自然饋贈的資源,加上先民的智慧,這裡文化遺產留存眾多。

兩千多年前,四面八方的先民們在這裡選山麓水濱,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農耕漁獵,創造了燦爛的黃河文化,在華夏大地上燃起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

文物,既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其神秘和高深,只可供仰視和膜拜。

如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彩塑陶鼓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打擊樂器。

出土於紅古區的馬家窯類型彩陶瓮,高63厘米,肩寬56厘米,為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彩陶器。

「伏龍坪東漢紙」是我國迄今出土的最早墨跡紙之一,也是「蔡倫紙」的珍貴實物證據,已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蘭州市博物館。

這些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能替代的寶貴財富,是蘭州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一基本市情的重要物證。

面對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我們並不滿足於孤芳自賞,抱殘守缺,而是積極發掘其內在的價值,開發利用,以使其「增值」。

為此,在蘭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蘭州的文物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蘭州的歷史文化遺產有了進一步認識,意識到文物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文物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具備旅遊資源的所有功能。

特別是近幾年來,蘭州市的文物工作者堅定不移的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工作方針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挖掘文物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發揮文物資源的優勢,努力開創文物保護利用和旅遊事業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3月初的蘭州市文物局2018年度全市文物工作會議上,市文物局透露將制定《蘭州市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實施五泉山建築群部分古建築及金崖三聖廟等9個工程項目,積極推進「歷史再現」工程實施,新建10個各類博物館。

記者在連日的採訪中發現,2018年蘭州市文物保護工作主要聚焦在消除險情保護、修舊如舊還原方面。

建章立制

保護文物步入新常態

蘭州歷史文化悠久,文物遺存資源豐富,類型多樣,保存整體良好。

全市共發現各類不可移動文物861處,其中,古遺址458處,古建築204處,古墓葬6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111處,石刻及其他21處;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0處,市縣級文保單位201處;現有各類博物館70家,其中,文化部門直屬博物館、紀念館12家,還有數量眾多的行業、民辦、專題和鄉村記憶博物館或紀念館、陳列館;市縣博物館共有藏品18987件,一級品105件、二級品225件,三級品1141件。

「豐富的古蹟遺存不僅見證了蘭州區域內每一個地方的歷史變遷,更彰顯了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

」市文物局負責人說,「保護文物是每一個文物工作者重大責任與使命,尤其在進入新時代後,加大文物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推動歷史文物保護工作也步入了『新常態』。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蘭州市認真組織完成蘭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摸清了蘭州市文物資源家底。

在完成文物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市文物局紮實推進文物保護「四有」工作,文物保護單位管護體系健全、標識檔案基本完整、保護範圍明確,文物保護基礎工作強化。

所有文物保護單位公布之後及時樹立文物保護標誌。

建立健全了四級文物保護責任體系,落實了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管護機構和文保員。

完成了全市國家和省、市、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劃定工作公布工作,並已制定文物點保護措施。

完成了蘭州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長城遺址記錄檔案編制工作,基本完成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記錄檔案的編制工作,已啟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檔案編制工作。

挖掘價值

提升歷史文化品味和形象

蘭州市近年積極組織相關縣區和重點文物單位,大力挖掘文物價值,提高了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等級。

站在黃河南岸,舉目北望,黃河鐵橋,白塔山公園建築群,白塔寺渾然一體,盡收眼底,有「河橋遠眺」之稱。

穿過黃河鐵橋,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築群,迎面聳立,飛檐紅柱,參差綠樹叢中,這是自一九五八年建圓時在坍塌的古建築廢墟上重建的,總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

2011年,成功申報白塔山建築群、五泉山建築群等8處市縣(區)級文保單位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成功申報金天觀、蘭州府城隍廟等5處省級文保單位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成功申報天齊廟、河口古民居等5處市、區級文保單位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正積極籌劃第八批國保申報工作。

搶救修繕

重點文物保存完整

近年來,市文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爭取文物保護項目和資金,實施一批文物保護工程,及時消除文物險情,全市重點文物保存狀況獲得極大改善。

緊抓國家和省上文物保護政策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項目及補助資金,組織實施了一批文物保護工程。

2011年至目前,市文物部門爭取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1.634億元,實施青城古民居、金天觀、蘭州府城隍廟、五泉山建築群等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維修保護工程和「三防」設施保護工程;實施魯土司衙門舊址、明肅王墓、紅城感恩寺等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規劃編制項目;實施了蘭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永登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設施建設等博物館文物保護項目。

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 「講」好活著的「歷史」

近年來,市文物局組織縣區文物部門深入挖掘整理全市各類博物館建設資源,落實推進文化遺產「歷史再現」工程。

截至目前,蘭州市建成行業、非國有及鄉村記憶博物館等各類博物館共70家。

圍繞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各博物館紀念館不斷深化免費開放,市文物部門積極指導各博物館、紀念館創新舉辦各類活動、拓寬服務渠道和形式,在做好館內陣地工作的同時,積極「走出去、引進來、送下去」,開展形式多樣的展覽活動,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涵,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和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通過組織開展免費開放博物館績效考評工作,推動了各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深化免費開放,不斷提升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

加強了對國有博物館、「鄉村記憶」、非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建設管理工作進行實地細化指導,具體包括展覽提升改造、文物保管利用、藏品管理規範、「鄉村記憶」、非國有博物館備案等各方面,有效促進了蘭州市博物館、紀念館健康發展。

目前,榆中縣博物館完成展覽提升改造工程並對外開放;永登縣博物館新的基本陳列建成開放;西固區博物館的金城文化博物館、鮮卑文化博物館已完成建設,等待開館;皋蘭縣博物館已完成展覽製作招標;甘工委紀念館新的基本陳展完成陳展大綱和形式設計並通過省文物局批覆。

強化文物安保

健全責任體系

目前,蘭州市基本健全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保護網絡體系,市文物局與縣區文物部門及文物管護單位層層簽訂文物保護目標責任書;市、縣區文物部門每年按時開展年度(季度)巡查工作,相關文物單位落實自查工作,並及時開展節日安全檢查、消防安全檢查等專項檢查工作。

每年舉辦文物保護培訓班,對全市文物部門和重點文物單位有關負責人進行文物安全培訓,提升文物安全管理和執法等方面能力。

組織實施了五泉山、白塔山建築群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防、消防、防雷等技防項目,基本形成重點文博單位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安全防範體系;通過提高安全管理等基礎工作水平和實施技防工程,蘭州市已實現館藏文物絕對安全和野外文物基本安全的目標。

傳承利用

讓文物資源「活」起來

「搶修文物古蹟的同時,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激發文物生命力,讓寶貴文物『活』起來。

」多年來,市文物局在認真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同時,十分重視對文物的合理利用,使之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特別是近兩年來,蘭州市全方位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工作。

每年充分利用國際博物館日和中國文化遺產日等重要節日,舉辦文物保護宣傳活動;積極利用媒體推廣介紹蘭州市重點文物資源、文物保護優秀工作人員、文物保護亮點工作和文物保護知識。

同時,地面文物方面,則絕大多數為古建築和與名人有關的建築,市文物局在保護的前提下,文物工作者根據文物的現狀、知名度、可看性、可游性及周圍環境和交通情況等,進行了開發利用工作。

目前這些文物史跡、文保單位,主要由文物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相繼開闢為不同類型的專題性博物館、陳列館和文化旅遊點等,以不同形式對外開放,為金城增添了新的光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藏文物保護成果顯著

原標題:讓雪域明珠更加燦爛「十二五」時期,中央累計安排資金16億元,支持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及博物館建設,比「十一五」時期增長了180%。各對口支援省市文物部門累計落實援藏文物保護資金1.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