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漢代陶俑「會師」秦始皇帝陵!三萬中外觀眾爭睹秦漢陶俑「大比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展廳內,表現漢代宮廷娛樂生活的一組漢代陶俑活靈活現。

今天(8月7日)上午,首次以秦漢陶俑為主題的原創展——《跨越時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與漢景帝陽陵出土陶俑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幕,該展展期一年。

展覽薈萃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精品文物141件(組),以秦漢陶俑對話的陳列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兩座皇帝陵的發掘成果,以及秦漢時期政治、軍事、經濟等內容。

展覽為秦陵與漢陵、秦漢陶俑的比較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人們可以辨源識流,從中感受秦漢文化的傳承、變化與發展。

《跨越時空的邂逅——秦始皇帝陵與漢景帝陽陵出土陶俑展》,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漢景帝陽陵博物院主辦,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今年承辦的又一重要臨時展覽。

酷暑難耐的今天,秦陵博物院內,滿是打著遮陽傘的遊客,人們摩肩接踵地湧入陳列大廳,爭相參觀這一秦漢陶俑展。

龐貝出土文物特展和雲南滇國青銅文展等幾個展廳內,遊客也是熙熙攘攘。

秦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透露,盛夏以來,來此參觀的中外遊客每天超過3萬人。

8月7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陳列大廳內遊客摩肩接踵。

12組秦漢陶俑「相對而望」,隔空「對話」

從春秋時期開始,作為一種替代活人殉葬的偶像,俑逐漸成為中國古代喪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秦漢時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秦陵出土的秦兵馬俑、漢陽陵出土的漢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陶俑形象。

它們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徵,高超的工藝水準,將秦漢時期陶俑製作的工藝美術推上了頂峰。

記者看到,展廳展出的秦陵陶俑,有常見的鎧甲軍吏俑、鎧甲武士俑、跪射武士俑、百戲俑,還有幾種特別陶俑——跪姿持物俑、戰袍武士俑、鎧甲御手俑、騎兵俑、袖手俑。

一個展櫃里還躺著一尊身體與腳踏板分離的秦代武士俑。

秦陵出土的騎兵俑。

秦陵出土的鎧甲御手俑。

秦陵博物院社會教育部講解員馬靈芝告訴記者,這件臥式陶俑是專門從破碎陶俑中挑選出來進行展示的一件武士俑,目的是讓觀眾了解秦俑出土時的狀況,觀眾可從腳踝斷裂處看到秦俑的製作工藝。

她說,秦始皇帝陵出土的
秦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6米、1.98米,最低的1.70米,斷裂處一般都是最細的腳踝處。

這件躺在展櫃里的秦代武士俑,整個身子與腳踏板分離了。

觀眾參觀這件躺著的秦代武士俑。

據了解,此次展覽是對漢陽陵漢代陶俑的一次充分展示,這批陶俑的主人是西漢第4代皇帝——漢景帝劉啟。

記者看到展品中既有著衣式的負重俑、彩繪侍女俑和彩繪武士俑,還有彩繪的騎兵俑和塑衣式的文吏俑、跽坐侍女俑、拱手跽坐侍女俑。

3件陶俑身上還裹著厚厚的泥巴,完整再現了出土時的情景。

漢陽陵出土的著衣式負重俑。

這件漢代陶俑身上仍然裹著出土時的泥巴。

漢陽陵出土的彩繪陶塑衣式文吏俑。

展廳中央的一個圓盤上,展示著漢陽陵出土的一些樂舞俑,有的折腰、有人甩袖,有的在敲擊樂器,表情非常祥和。

這些陶俑姿態不同、功能不同,旁邊還有陶質的編鐘、石質的石磬等樂器。

馬靈芝說,「這組漢俑表現的是漢代宮廷娛樂的生活,它與旁邊連年征戰的武士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秦俑和漢俑是兩個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俑,一個反映了秦代依法治國,崇尚武力,一個則反映了西漢『文景之治』盛世。

她告訴記者,漢陽陵漢俑中騎兵俑的顴骨很高,以前人們誤認為它是女兵,其實是少數民族俑,體現了漢代對少數民族的包容。

這些騎兵俑胯下騎著馬,後來因為年代久遠木頭做的馬朽掉了。

旁邊的對話內容是:漢俑征服過秦沒有征服過的土地,踏過秦沒有走過的地方。

這件漢陽陵出土的騎兵俑胯下的木馬,因年代久遠早已朽掉了。

漢景帝陽陵出土的騎兵俑。

記者了解到,這些土與火塑造出的陶質軀體,製作的時間相差不到百年,但出土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個個高大雄壯,肅穆的神情和威嚴的目光,仿佛使人感受到大戰將至的壓抑氛圍;而漢陽陵的各類陶俑一般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其多變的造型和輕鬆的神情,讓人體會到的則是一種瀰漫於眉宇間的愉悅和煙火人間的溫馨。

秦俑和漢俑在表現形式上有何不同?馬靈芝告訴記者,從直觀上來看,秦俑高大,平均在1.80米左右,漢俑一般五六十厘米,基本上是秦俑的三分之一;從神態上看,秦俑神情莊嚴、肅穆,因為秦代依法治國,連年征戰的這些秦俑表情自然凝重一些,而漢俑非常輕鬆愉悅,有人間煙火的溫馨,可以看出它們對生活的嚮往和積極向上。

兩者在神態、神情上有些差別。

她說,秦俑和漢俑的製作時間相差不到百年,也就是七八十年的時間,為何會產生如此大的差別呢?通過12組秦俑和漢俑的「對話」,

語言風格也迎合了年輕觀眾的喜愛,有時還用到了網絡語言「顏值」,通過它們的對話,觀眾可從中找尋到它們的差別。

漢陽陵漢俑活靈活現,從葬豬羊何其多?

王學理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研究員,原漢陽陵考古隊隊長,從事秦物質文化和秦漢考古研究多年,成果頗豐。

今天下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王學理告訴記者,漢陽陵的這些著衣式漢俑再現了漢代人的藝術形象,由於它們長期深埋地下,年代久遠 ,衣物腐朽脫落、木臂成灰,出土時就變成了缺胳膊的「裸體俑「了。

雖然人們看到它們一絲不掛,無所謂表里,但反璞歸真、變拙為巧的結果,反倒呈現出人體美的藝術本色來。

漢陽陵出土的一組動物俑陣。

他說,陽陵漢俑雖然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但身體各部分基本合乎比例,只是腰部和腹部、股部略顯長些。

為了糾正視平線以下物體被壓縮而產生的形變,藝術家有意做了誇張性的處理,但身體細部的塑繪卻極其精到。

形神兼備,賦色淡雅,構成了陽陵塑繪衣飾陶俑的一大特點。

展廳中央的上下兩層動物俑陣,陣容浩大,生動地反映了「文景之治」盛世的「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細看有彩繪的陶馬、陶牛、陶綿羊、陶山羊,還有陶公豬、陶狼狗、陶家狗、陶公雞,這些動物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讓人目不暇接。

部分動物俑。

部分動物俑。

漢陽陵從葬豬羊為何多?大量的家畜家禽從葬漢陽陵,是什麼用意?王學理研究員告訴記者,馬、牛是力役型動物,馬用以駕車、乘騎,是軍中不可缺少的資源,更是邊地人民生活中的代步工具。

即使在內地,也不會輕易地被食用。

牛用作犁田、運輸外,還是肉食對象。

豬是純粹的肉食動物,而雞和狗都具有食、用兩種作用。

但是應該看到,作為供應宮廷的府庫—御府,以及貴族的從葬坑,存放這些動物絕不是為了役使或繁殖,食用是第一位的,主要用於祭祀和肉食。

展廳中的動物俑陣(上層)。

漢朝在繼承秦朝各項制度的基礎上,經過漢初幾位皇帝的勵精圖治,特別是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採用「休養生息」等措施鼓勵和發展生產,終於開創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為西漢開通「絲路」、開疆拓土,實行「大一統」以及漢人、漢語、漢族等國家和民族認同感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秦奮發、激昂的精神特徵也被包容、務實的漢所繼承並發揚,整個西漢的歷史展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昂揚鬥志和進取精神,塑造了出中華民族綿延2000餘年樂觀奮進、勇敢自信的文化氣質。

有專家指出,這些歷史背景和精神風貌的變化投射到秦始皇帝陵和漢景帝陽陵陪葬的這些陶俑身上,就使得它們展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神態特徵和表情變化。

此次秦漢陶俑展覽,將這些相隔不到百年的秦俑和漢俑通過兩兩相望的形式展示出來,通過它們定格了2000多年的形態和神情的對比,會讓人最直觀的感受到最為純粹的秦人和漢人及背後所蘊含的時代特徵。

文:文匯報駐陝記者韓 宏

圖:韓 宏

編輯製作:韓 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