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742《靜思妙蓮華》一歷識田永為道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七聖財有多個版本,謹採其中一版本,此財為成聖、成佛的資糧。
高明智感恩合十 ... 不是少數的人,是普天下,多麼多的國家,多麼多的慈濟人。
奈普敦智慧平台
線上讀書會-薰法安心讀書會
首頁
關於奈普敦
如何使用平台(影片介紹)
贊助
智慧探索
管理
>
時間管理
目標管理
自我管理
領導
>
領導修練
團隊建立
管理新知
修己
>
情緒智慧
克己復禮
樂在工作
安人
>
夫妻關係
親子關係
人際關係
健康
>
健康管理
壓力管理
素食主義
表達
>
簡報技巧
有效溝通
衝突管理
問題
>
感情問題
財務問題
職場問題
創新
>
創新思維
趨勢觀察
創新手法
教育
>
教育現場
老師心聲
翻轉教育
學習
>
讀書心得
標竿學習
訊息分享
生活
>
APP推薦
素食餐廳
生活常識
智慧修行
慈濟
>
證嚴上人
>
與法相會討論區
慈濟人文
大愛節目
修行
>
修行實踐
說法傳法
如何學佛
經典
>
妙法蓮華
無量義經
其他經典
環保
>
環保議題
節能減碳
成功案例
線上讀書會
法華心香讀書會
>
法華心香宏觀導讀及精華集
靜思法髓讀書會
薰法安心讀書會
靜思法髓品書會總目錄
2021教育團隊訓練總目錄
教育志工讀書會
人才培育讀書會
智者大師讀書會
感恩緣來讀書會
包羅萬象讀書會
自我驅動讀書會
訪視志工讀書會
戒所志工讀書會
見習志工讀書會
如何經營讀書會
線上學習
生涯慧命成長班
>
目標管理(智慧)
時間管理(價值)
健康管理(尊嚴)
關係管理(幸福)
長處管理(成長)
空中佛學精進班
>
菩薩52位階
三十七助道品
法華經
藥師經
地藏經
八大人覺經
靜思法髓妙蓮華序品經藏演繹
法華經裏的七個故事
法語法雨
四法四門四合一
>
團隊理論基礎
文章報導集錦
真實個案研討
奈普敦週刊
奈普敦週刊2021
奈普敦週刊2020
奈普敦週刊2019
奈普敦週刊2018
奈普敦週刊2017
奈普敦週刊2016
奈普敦週刊2015
奈普敦週刊2014
奈普敦週刊2013
探索教育團隊
探索教育訓練員培訓
>
探索訓練員初階班(北區)
探索訓練員初階班(雲嘉)
探索訓練員初階班(南區)
探索教育訓練員中階班
>
中階班(中彰區)
中階班(北區)
探索教育訓練員進階班
>
探索教育訓練員進階班作業
青年軟實力培訓
>
青年軟實力(北區)
青年軟實力(中區)
管理能力培訓課程
桌遊帶領培訓課程
>
撈法寶說故事
善知識來開路
勸素愛地球
探索教育團隊簡介
>
探索教育-歷史緣起
探索教育-理論資料
探索教育-遊戲影音
探索教育-照片檔案
探索教育-故事點滴
社區組隊任務(限訓練員)
>
骨捐中心25周年共識營2018
台南合心共識營2018
文山和氣團隊訓練2018
雲嘉區探索教育體驗營2018
任務紀實專區
奈普敦學習顧問
達成任務培訓課程
>
目標管理研習會
有效領導研習會
執行紀律研習會
策略規劃研習會
共享願景研習會
變革管理研習會
管理循環研習會
人文價值研習會
組織學習研習會
建立團隊培訓課程
>
有效溝通研習會
衝突管理研習會
教練技巧研習會
授權技巧研習會
激勵管理研習會
知人用人研習會
建立信任研習會
解決問題研習會
優質團隊研習會
發展個人培訓課程
>
人際關係研習會
時間管理研習會
自我驅動研習會
壓力調適研習會
自我認知研習會
情緒智慧研習會
當責人生研習會
創意思考研習會
志工精神研習會
講師專區
講師及訊息公佈專區
>
高明智專欄文章
陳映月專欄文章
謝旻樺專欄文章
郭淑雲專欄文章
賴裕鈴專欄文章
蔡啟章專欄文章
李蕙妙專欄文章
劉翠薇專欄文章
熊雪妙專欄文章
李淑伶專欄文章
簡素霞專欄文章
王天生專欄文章
周濟噰專欄文章
教案討論專區
資源分享專區
5/19/2021
20210519-742《靜思妙蓮華》一歷識田永為道種
0評論
ReadNow
741._一歷識田_永為道種.pdfFileSize:151kbFileType:pdf下載檔案
741._一歷識田_永為道種_逐字稿,簡校版_.pdfFileSize:187kbFileType:pdf下載檔案
惟智薰法香影片26分鐘
惟智薰法香心得20210519-靜思妙蓮華742集.pdfFileSize:4394kbFileType:pdf下載檔案
薰法香心得札記(二○一四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五)今日心得只整理九識與七聖財
七聖財有多個版本,謹採其中一版本,此財為成聖、成佛的資糧。
高明智感恩合十
此版本為20210519最新版,可以與上面2014板搭配使用。
20140829晨起薰法香如是我聞思(逐字稿,簡校版) 得解之由遠聞廣劫長時是故慶幸獲大善利得解由是近聞譬喻希有之法解佛心懷獲開悟之善利 很慶幸,我們能夠聽到佛法。
其實現在能夠聽到的佛法,我們要感恩過去,應該是很長久的時間,就已經種下這個緣。
有了緣的累積,所以我們才有這個因緣,在同一個道場,共同修行,共同接觸佛法。
同樣在佛法中,那最真實妙法,現在開始來聽、來說。
不是少數的人,是普天下,多麼多的國家,多麼多的慈濟人。
一大早,就像在美國,現在這個時間,美國有不同的時差。
他們卻很精進,希望跟台灣一樣,也是一大早四點多的時間起床,也是用當天一大早四點多的時間,天未亮就要出門,集會在一個地方,同樣精進共修,同樣沒有秒差。
那個時間他們也在聽經,雖然我說(法)的這個時候,在台灣天才亮。
美國他們也是一樣,選天剛要亮的時候,但因時差的關係,他們現在是下午或是晚上。
這「絕對有時差,但是沒秒差」,這樣不知道大家了解嗎? 很感恩資訊組,應全球所要求的時間,就適應他們的時間,把訊號送出去。
不管他們現在是中午,還是晚上,他們所「選擇」的是,「還是清晨一早的時間」。
雖然這個時間,我們(這裡)這樣的感受,同樣地,他們慢半天,也是早上同樣時間的感受,慢我們二十幾個小時。
不過他們還是用早上的時間,時間同樣,卻是空間不同。
這種「同在一個地球上,時間有時差,但我們的心沒有秒差」。
同樣的感受、同樣的聽法,這個不就是很長久以前的緣?不知道幾生世所結來的緣,所以我們能同在一個地球上,在這大空間裡,距離雖然離很遠。
時間有時差,卻能夠沒有秒差,不可思議! 這都是我們過去生,「遠聞廣劫長時」。
很長久、很長久以前,有那個因緣,所以我們能夠這樣得解。
「得解之由」,能夠現在來聽,現在瞭解這個因緣。
「因由」是來自「長遠廣劫」以前的時間,譬如現在,我們能夠知道佛陀的時代。
「舍利弗、須菩提、迦旃延、迦葉、目犍連」等等,他們也是這樣說,從長遠劫以前,那怕是佛陀在無數劫以前,不斷修行,成佛!現在在佛的面前,受佛教化,這都是過去的因緣而來。
過去的因緣是這樣,我們現在的因緣,同樣也是這樣。
「真理、法」,經歷千古而不變,這叫做真理。
我們要相信,長遠劫以來的因緣。
佛陀的時代是這樣,我們現在,還有未來長久的時間,也都一樣。
這有這樣的因緣,我們就要「慶幸」,「獲大善利得解」;這個時候,我們要很慶幸,因有過去的因緣,大家有緣再集合在一起,同時聽這一部經。
要很歡喜,能得到這樣的大善利,「聞佛法」。
同樣的道理,須菩提他們也很歡喜,雖然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不瞭解大乘法。
現在已經完全相信、理解了,所以他們就譬喻,「由是近聞」,因為最近才開始聽到,其實佛陀過去說法,已是四十多年。
過去在《阿含》、《方等》、《般若》,他們聽這麼多的經,佛陀對無數人開講,有些根基較小的人,就跟他說小法。
「根基較利」-大根機的人,就跟他說大法。
這是時間,任何一個時間,大小法兼用,是因為對機不同。
從開始他們就聽,一直到「法華會」的時候,才真正「大開解」。
是為了什麼開解呢?過去又是為什麼,怎麼沒去理解到?過去大家都認為,我顧我自己就好。
佛陀是在教大根基,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的人,這跟我沒關。
所以沒有用心,沒啟發他們的心。
一直到《法華經》的時候,佛陀就開始針對,常常隨佛陀的弟子,這樣對機,讚歎佛。
過去、現在佛的智慧,讚歎人人本具真如本性,提起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接下來就是「授舍利弗的記」,舍利弗可以成佛,未來要經過無量劫,很長久的時間,也可以成佛。
但他在這麼長的時間,就要不斷廣度眾生,因緣成熟也可成佛,名為「華光如來」。
大家聽到了,是啊!長遠劫的時間,也是佛陀用這樣長遠劫的時間,行菩薩道度眾生,以身作則而成佛。
現在跟舍利弗說,未來的長遠劫,行菩薩道之後,也可以成佛,就是華光如來,廣度的眾生會很多。
因為這樣,所以須菩提等,開始啟發這念信心。
雖然年紀老了,其實舍利弗年紀也很大了,年齡大家都差不多。
現在舍利弗竟然被佛陀授記,未來廣行菩薩道,無量劫以後可以成佛。
舍利弗可以這樣,我也可以,我若現在發心,未來我一直行菩薩道,最後同樣也可以成佛。
這就是從開始,從了解到「佛慧」人人具有。
從相信,舍利弗都可以受佛記,何況說我們大家,所以信心大解,深信解悟,開始啟發了這念的信心。
所以現在聽佛的法,真的是希有的法,「解佛心懷」,已經體解了佛的心。
原來佛陀成佛之後,無非就是要指點我們,開示我們,開我們的心門,讓我們見到如來真如的本性。
只是我們自己不會開,還是沒心想開,所以關閉了心門。
儘管佛陀向很多種根基(的人說法),有的根基成熟了,就直接講發大心,行菩薩道,成佛的方法。
他們體會瞭解,是因他們是根基成熟的人。
這些人根基成熟,也要經過久遠劫,生生世世,同樣隨佛修行、聽法。
這輩子再遇到佛,佛陀就向他們說「大乘法」,他們就能體解,馬上接受,能夠行菩薩道。
何況還有很多助佛道場的法身菩薩,就像「觀音、文殊、彌勒」很多很多的菩薩,這些都來助佛道場。
所以這些都是修行者的典範,「菩薩道要怎麼走?看地藏菩薩怎麼發心」;「文殊菩薩已經是七佛的導師」,教過七尊佛,成佛的導師。
同樣再回歸娑婆,在釋迦佛的道場現身,也是做人人修行的典範。
「觀世音菩薩,過去正法明如來」,也是成佛,但他還是同樣來人間,同樣倒駕慈航,做行菩薩道的典範。
所以在釋迦佛的道場,也有已經成佛,再倒駕慈航的菩薩,來示範。
也有將要成佛的「彌勒菩薩」,來啟動,在現在《法華經》的,從還沒成佛,未來「當成佛」,與過去已成「龍種上尊王佛」,教過了七尊佛的文殊菩薩,一個問,一個對答。
看看這部「法華會」,是多麼殊勝,有這麼多過去成佛的菩薩,倒駕慈航來護釋迦佛的道場。
《法華經》還有未來「將要成佛的彌勒菩薩來啟問」,有過去成佛「七佛的導師」,現在「文殊菩薩這樣來回答」,這是在。
我們要很重視,這《法華經》是多麼的殊勝。
在佛陀一生的施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經典。
尤其法華經,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來到人間,同樣是「五時施教」,同樣也要適應眾生的根基。
這樣一步一步來施教,卻是「最後還是一定要說《法華經》」,佛陀要入滅以前,《法華經》就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講完了《法華經》他才能取入滅度」,這就是每一尊佛同樣的方向。
現在釋迦佛也已經開講法華經,從就我們就要知道這部經,因緣非常殊勝。
未成佛,已成佛,開始啟動,智慧第一僧團中的長老,舍利弗做「當機者」,請佛開講《法華經》,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現在的,也是四位人人所知識的「大比丘」,僧團的領導者,表達過去自己疏忽了,佛陀所說的法。
也表達自己年紀大了,現在啟發他們的大心。
所以在,所聽到的「希有之法」,對佛陀的心懷,大家都瞭解了,佛佛道同。
現在這個時候來發心,「獲開悟之利益」,開始發心,開始對行菩薩道用心,這輩子就要好好開始,從這樣的起點,生生世世行菩薩道。
這是他們現在,開始接受大乘妙法,那念心歡喜的表達。
所以前面的文這樣說 經文:「譬若有人,年既幼稚,捨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 「年既幼稚」,就是表示所見還很淺,還沒有很深入。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念心,譬喻就像很幼稚的孩子,很頑劣,捨離父親到外面去流浪。
很久很久不知要回來,經過多久?或十、二十至五十歲,表示可能也經過「行十善業,生在天道」,可能天福享盡,在人間善惡雜揉,所以再入於五道中。
「『二十』就是再來人間,『善惡都有在做』,惡若越多就在『地獄、惡鬼、畜生』,『平平』就再來『人間』,『十善業完整』就在『天堂』」,所以這用「五十」來譬喻。
我們昨天有說過「五蘊」,我們人人都有五蘊。
「色、受、想、行、識」,每一天我們這個身體,帶著我們的感受,每天做事情、對人等等,都有很多感受。
這每一樣,有時牽引我們去做十善,牽引我們去行十惡,所以「五蘊就有具足五十」,這是譬喻五十。
「或十、二十、五十」雖然這數字是這樣,裡面所包含的道理,大家要聽清楚,也要牢記喔! 記得,「十」是譬喻在哪裡?「天道,十善業升天」;「二十」是人間善與惡,造十善就再升天堂,造十惡那就要墮入「地獄、惡鬼、畜生」。
所以這些全部在人間,光是在身體裡面,每天每天都在「五蘊」-「色、受、想、行、識」裡面,每一樣都能驅使我們做十善業、十惡業,所以我們日常生活是要多麼用心! 經文:「年既長大,加復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
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 經文簡釋:「年既長大」;喻原有之大乘心發動。
過去所發菩提心,一歷識田,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此喻有習種性。
慢慢年紀大了,在這段時間,從幼稚離開,一直到這麼多歲,「五十,表示歷盡滄桑,這樣再加上窮困」,已經是很貧困了。
我們「心裡已經沒有法了,全都是煩惱無明,真正落魄」。
「馳騁四方」,就是到處流浪四方,所以「以求衣食」,只是求一頓飽就好。
「漸漸遊行」,居無住處,所以何去何從?慢慢向著本國回來。
這段文也要用心聽,意思就是說,「年既長大」,譬喻原有之大乘心啟動了。
現在已經較成熟,已經年紀老邁,在佛的身邊已經四十多年。
雖然過去聽的都沒有入心,不過還是在佛的身邊。
雖然對大乘法還沒很瞭解,但現在已經開始啟動了。
這原有的大乘心,原來都已經有的,我們人人本具。
人人本具佛性,那所以現在已經啟動,原來的佛性。
已經啟動過去所發菩提心,過去見到佛的時候,已經起歡喜心,就要跟著佛修行,也期待可以成佛。
「那初發心」,過去見佛歡喜的初發心,那個菩提心,已經也開始啟動了。
也已經「一歷識田」,「識田」我們要稍微瞭解,到底有幾個「識」? 「九識」:眼耳等六意識、七阿陀那識、八阿賴耶識、九阿摩羅識 「識」,普通典經都差不多說到「第八識」,但是我一直跟你們強調「第九識」,其實這在《法華》中,或者是《唯識》大乘法中,有時候會提到「九識」,到了「第九識就是成佛的識」,那就是「清淨無染的識」。
第一就要從「眼、耳、鼻、舌、身、意」,這樣稱為「六識」,六識常常在說。
除了六識,我們面對外面的境界,每天用「五蘊心」,利用這「六識」,緣著外面的境界,去造作十善,或者十惡。
「所造做過之後,就會經過第七識;阿陀那識」,這「第七識」它就是「思」,前面的「六識」就是「想」;外面的「相」映在我們的「心」裡,過之後就納入我們的「心田」,「種子就放入心田裡,所以稱為思」,「思就是從前面的『六識』,去緣那個『境』,如照相機攝入影像,叫做『相』,『相』去用『心』叫做『想』,這『想』再深入,納入我們的『心田』;把外面『善的種子』放在『田』的裡面,『惡的種子』也是放在這裡面。
所以這一片的土地,就是緣著外面的境界,他就開始慢慢思考,歡喜的我要追求,不歡喜讓我生氣、憎恨,我就累積報復。
所以愛恨情仇,都是放在『第七識』裡面,等待時機,時機一到,『欲念的心起』,開始造作。
因緣到了,遇到怨恨、仇的人,開始用心去計謀,開始做出了『十惡五逆』的事情。
這是我們經過『阿陀那識』,第七識就是在『心田』裡面不斷去耕作、去造作,讓很多事情不斷發散出去。
」 「做之後的結果,那『種子』就像,『秧苗』若插於田中,開始秧苗變成『稻子』,稻子成熟我們就要割稻,名稱就叫『稻穀』,稻穀就要『藏起來』,藏在哪裡?就是『第八識』。
所以善惡的結果就是在第八識」,這第八識有善與惡。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是在這第八識,「第八識隨著我們的善惡業的因緣,去受生、受報」。
凡夫都是用到第八識,修行也是都在這個地方。
因為我們在修行,我們有因緣聽到佛法,我們發心來修行。
雖然名稱是在修行,但對法還沒透徹瞭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善惡雜揉」。
還是一直在造煩惱,雖然修行瞭解道理,要少欲知足。
但是無明煩惱,塵沙惑我們還沒斷,還沒乾淨,所以我們還在「阿賴耶識」,差不多才用到這裡。
若我們能進步,再向前前進,煩惱都斷盡,就像是「舍利弗、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他們煩惱都已經斷盡了。
現在開始,啟發他們的大心了,這叫做「一歷識田,從凡夫六識、七識、八識都經歷過來,心都已經清淨,開始要啟發大心,已經接近了九識,都瞭解,不受污染了,這叫做一歷識田。
清淨無污染的第九識。
」 「永為道種,故能重得遇佛良緣」,現在已經接近了第九識,其實這才是我們真正的「道種智」,「道種就是智慧」,道種智就是佛智;「道種智、一切智,這都是佛智」,佛智清淨,這是一種清淨的智慧。
所以「重得遇佛」,已經開始接近真如的這個緣。
這就是譬喻「有習種性」,我們現在雖然才開始斷了煩惱,現在才開始啟發有習種性;「有習」,有機會開始接近真如的本性,來體會了佛的心意。
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加復窮困」;未曾修慧謂:無七聖財名窮。
年紀已經大了,到了五十,這樣的經過「加復窮困」,過來的時間,已經年紀越來越大,感覺到老邁。
過去這麼長的時間,在五趣流轉,這段時間真的很長。
所以既然老邁了,又再窮困。
這是在譬喻一個人的人生,小時候離開富有家庭,長大在外面流浪。
現在已經年紀大了,又一無所有,這就表示「加復窮困」。
意思就是說「未曾修慧」,過去只是達到「智」,還沒達到「慧」。
他們在修行期間,「智」,大家都知道了,是「分別智」,只是知道「這不能犯到,那不能做」。
還沒到達「眾生平等」,還沒到達「體解佛陀所說,人人能成佛」,他還沒去理解,人人能成佛,所以「未曾修慧」。
*「七聖財」為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
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名極貧窮。
為五濁八苦所燒名困。
沒有「七聖財」名叫做「窮」,在過去的修行中,所缺少的就是七聖財。
什麼是七聖財?那就是信,因信不深,精進不夠,戒雖然有修,還沒有到達「大戒」的程度。
「慚愧」,過去的修行還沒有起慚愧心,別人這樣精進,我們只停滯在那地方。
這就是還沒啟發,還沒有慚愧心,聽法還沒有到喜捨的程度,在人群中不堪忍。
因不堪忍,所以定慧不夠,這就是欠缺。
我們若要將七聖財能夠具足,「信」就要很深信,「精進」就要不畏懼,要勇猛精進。
在人群中廣度眾生,不受眾生煩惱來污染我們,這才是真精進。
「守戒」,不管他是在污泥中,五濁惡世中也不怕。
同樣入五濁惡世,不受濁氣所污染,這才是真正「無漏的戒」,這也叫做「戒財」。
「慚愧」,要時時有慚愧(的心),「慚已愧人」要要常常保護我們自己,「欲念、憎恚不要遇境就生起來」,不要!「應該對自己時時要縮小,對別人要尊重,這叫做慚愧心」,這就是「聖財」。
聽,聽法要用心聽,聽之後我們要懂得喜捨,就是布施,造福人群,這也是財。
我們法入心來,才能夠「忍辱」,在芸芸眾生中,就要會忍辱。
「人群中修行,個人有個人的習氣,你要心寬念純,要善解包容,在人群中不起懈怠的心,所以必定要忍辱」。
這樣才會是我們「修行的財」,才會得到「定慧」,「戒、定、慧三無漏學」,這樣我們才不會退失道心,這叫做「七聖財」。
須菩提他們自己發露懺悔,這七項我們都沒用心。
所以說起來「信」根不深,「精進」不透徹,這種三無漏學沒盡,常常就顧自己斷煩惱,不顧他人等等,這全都是欠缺,所以叫做「窮困」。
因為我們欠缺了這七種聖財,聖財就是法,就是虧欠了成佛的方法。
所以「彼諸眾生,不護此故」,對這些眾生,我們就是沒去發這個心去庇護,對我們自己的修行,也在漏失中。
這種的漏失,就是逃避,所以前面說,「聞法疲倦」。
聽法聽很久了,所以生出了疲倦的心,所以他就不精進。
度眾生,救眾生不歡喜,沒有起歡喜的心,因為這樣「名極貧窮」。
所以常常說,我們慈濟人,在還沒聽法以前,大家就已經播「七聖財」,我們同樣在人群中,付出還要說感恩。
慚愧慚愧,懺悔懺悔,常常對人縮小自己,尊重他人,這種已經都在人群中做了。
現在聽了之後,已經知道,這些法我們都有在力行。
我就在這七聖財中,開始幫助我們慧命成長。
「七聖財若是欠缺,就是極貧窮」,就是在「五濁八苦」中,叫做困。
就已經困在這個範圍裡面,在五濁惡世裡面,受這八苦,八苦應該都知道了,「生、老、病、死、怨憎恚、求不得、愛別離、五蘊熾盛」,這全都是人間的苦,就是因為缺少了這七聖財。
經文簡釋:「馳騁四方,以求衣食」;馳騁四方:輪回四生,奔馳騁走於生老病死險道。
因為這樣「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在這中間四方追求,僅求一頓飽。
這表示我們「輪迴四生,四方馳騁」,就是在「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叫做四生。
所以馳騁四方,以求衣食,就是這樣在生活,在這四生裡面,這樣「生死、死生輪迴六道」裡面。
所以我們受盡了很多「生老病死,在人間的險道陷阱」。
所以我們學佛要很用心,在時間中,好好把我們的心顧好。
修行是歷劫以來所結的緣,現在趕快把握在未來長久的時間,我們也有成佛的那一天。
我們才能夠有「法財」,法的財富,才能滋潤我們的慧命,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回總目錄
Share
0評論
發表回覆。
Details
說明
薰法安心讀書會,輕鬆體解上人法。
這是薰法香心得的平台,惟智拋磚引玉,期待人人再接再勵。
封存檔
三月2022
二月2022
一月2022
十二月2021
十一月2021
十月2021
九月2021
八月2021
七月2021
六月2021
五月2021
四月2021
三月2021
二月2021
一月2021
類別
全部
RSS訂閱
首頁
關於奈普敦
如何使用平台(影片介紹)
贊助
智慧探索
管理
>
時間管理
目標管理
自我管理
領導
>
領導修練
團隊建立
管理新知
修己
>
情緒智慧
克己復禮
樂在工作
安人
>
夫妻關係
親子關係
人際關係
健康
>
健康管理
壓力管理
素食主義
表達
>
簡報技巧
有效溝通
衝突管理
問題
>
感情問題
財務問題
職場問題
創新
>
創新思維
趨勢觀察
創新手法
教育
>
教育現場
老師心聲
翻轉教育
學習
>
讀書心得
標竿學習
訊息分享
生活
>
APP推薦
素食餐廳
生活常識
智慧修行
慈濟
>
證嚴上人
>
與法相會討論區
慈濟人文
大愛節目
修行
>
修行實踐
說法傳法
如何學佛
經典
>
妙法蓮華
無量義經
其他經典
環保
>
環保議題
節能減碳
成功案例
線上讀書會
法華心香讀書會
>
法華心香宏觀導讀及精華集
靜思法髓讀書會
薰法安心讀書會
靜思法髓品書會總目錄
2021教育團隊訓練總目錄
教育志工讀書會
人才培育讀書會
智者大師讀書會
感恩緣來讀書會
包羅萬象讀書會
自我驅動讀書會
訪視志工讀書會
戒所志工讀書會
見習志工讀書會
如何經營讀書會
線上學習
生涯慧命成長班
>
目標管理(智慧)
時間管理(價值)
健康管理(尊嚴)
關係管理(幸福)
長處管理(成長)
空中佛學精進班
>
菩薩52位階
三十七助道品
法華經
藥師經
地藏經
八大人覺經
靜思法髓妙蓮華序品經藏演繹
法華經裏的七個故事
法語法雨
四法四門四合一
>
團隊理論基礎
文章報導集錦
真實個案研討
奈普敦週刊
奈普敦週刊2021
奈普敦週刊2020
奈普敦週刊2019
奈普敦週刊2018
奈普敦週刊2017
奈普敦週刊2016
奈普敦週刊2015
奈普敦週刊2014
奈普敦週刊2013
探索教育團隊
探索教育訓練員培訓
>
探索訓練員初階班(北區)
探索訓練員初階班(雲嘉)
探索訓練員初階班(南區)
探索教育訓練員中階班
>
中階班(中彰區)
中階班(北區)
探索教育訓練員進階班
>
探索教育訓練員進階班作業
青年軟實力培訓
>
青年軟實力(北區)
青年軟實力(中區)
管理能力培訓課程
桌遊帶領培訓課程
>
撈法寶說故事
善知識來開路
勸素愛地球
探索教育團隊簡介
>
探索教育-歷史緣起
探索教育-理論資料
探索教育-遊戲影音
探索教育-照片檔案
探索教育-故事點滴
社區組隊任務(限訓練員)
>
骨捐中心25周年共識營2018
台南合心共識營2018
文山和氣團隊訓練2018
雲嘉區探索教育體驗營2018
任務紀實專區
奈普敦學習顧問
達成任務培訓課程
>
目標管理研習會
有效領導研習會
執行紀律研習會
策略規劃研習會
共享願景研習會
變革管理研習會
管理循環研習會
人文價值研習會
組織學習研習會
建立團隊培訓課程
>
有效溝通研習會
衝突管理研習會
教練技巧研習會
授權技巧研習會
激勵管理研習會
知人用人研習會
建立信任研習會
解決問題研習會
優質團隊研習會
發展個人培訓課程
>
人際關係研習會
時間管理研習會
自我驅動研習會
壓力調適研習會
自我認知研習會
情緒智慧研習會
當責人生研習會
創意思考研習會
志工精神研習會
講師專區
講師及訊息公佈專區
>
高明智專欄文章
陳映月專欄文章
謝旻樺專欄文章
郭淑雲專欄文章
賴裕鈴專欄文章
蔡啟章專欄文章
李蕙妙專欄文章
劉翠薇專欄文章
熊雪妙專欄文章
李淑伶專欄文章
簡素霞專欄文章
王天生專欄文章
周濟噰專欄文章
教案討論專區
資源分享專區
UA-112405693-1
延伸文章資訊
- 1成就佛道的七種聖法-七聖財 - 牟尼佛法流通網
- 2七聖財:: 千佛山雜誌
- 3恭喜發財 - 法鼓山電子報
因此,佛法教人重視的是「七聖財」,即是信、戒、慚、愧、聞、施、慧等七種道德的、心靈的、精神的、永恆的財產。 「信」是自信,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是信人, ...
- 4悲智印記 - 慈濟精進資源網
人身是載道器,七聖財,又稱作「七法財」,這七種法對修行者而言,是滋潤慧命的財富。 悲智印記20170114 - 法身慧命的資糧. 求富饒得富饒.
- 5發七聖財@ 愛灑人間 - 隨意窩
佛教裡有慈濟慈濟就是佛教上人言:即使抽骨作筆、用髓當墨、以皮肉為紙,亦無法道盡對所有志 ... 有了佛法之七聖財,不只現世得利益,將來亦靠它超凡入聖,永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