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傳(第2版) | 誠品線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唐明皇(西元六八五年至七六二年),又稱唐玄宗,原名李隆基,因謚曰「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所以自唐朝後期起常稱「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人文史哲
歷史
唐玄宗傳(第2版)
唐玄宗傳(第2版)
作者
許道勛/趙克堯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唐玄宗傳(第2版):關鍵特色★本書運用豐富歷史資料,客觀真實地敘述唐玄宗的帝王生涯、歷史功績和過失,從中揭示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演變過程。
★對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本書運用豐富歷史資料,客觀真實地敘述唐玄宗的帝王生涯、歷史功績和過失,從中揭示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演變過程。
◎對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介紹甚詳,對李、楊的愛情傳說,進行了系統的清理和分析。
◎如何評價唐玄宗以及楊貴妃,仍是唐史研究的重要課題。
根據可靠的史料,做出客觀的評價,翔實分析唐玄宗與楊貴妃功過是非。
早期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
但晚期因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又誤信奸人如李林甫、高力士、楊國忠和安祿山,任由他們把持朝政,最後引發「安史之亂」,從此唐朝由鼎盛時期轉入衰弱時期。
唐玄宗李隆基(六八五-七六二),出生在神都洛陽,唐睿宗第三子,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
本書著重探討唐玄宗之所以成爲盛唐君主的社會條件,揭示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生活的歷史緣由。
從其生平,可以看到整個時代的風貌,展現各種各樣的羣體集團、事件制度、經濟生活、方伎科學、宗敎迷信、禮儀習俗、社會心理等等。
至於史料的發掘,力求在廣度與深度上有所突破,總滙異說,考辨事實,以求真為宗旨。
本書末章〈唐明皇與楊貴妃傳說的歷史〉,試圖淸理形形色色的獵奇故事是怎樣編織起來的。
其中,是假是真,略予說明。
讀者由此會明白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流芳千古的歷史原因。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作者簡介許道勛(1939-2000)浙江平陽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考取研究生,196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國唐史學會、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員。
著有《唐太宗傳》、《唐玄宗傳》、《貞觀政要今注新譯》、《中華文化通志‧經學志》,另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趙克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導讀引言第一章靑少年時代帝胄之家,幼年封王父皇被廢,初次「出閣」磨難少年再次「出閣」,初入長安少有抱負第二章誅滅韋后勢力韋后之黨擅權任潞州別駕前後誅韋氏之黨擁戴睿宗卽位政變勝利的原因第三章監國前後以功建儲,長兄相讓「景雲繼立,歸妹怙權」「太子監國,君臣分定」監國以後的鬥爭第四章正式卽位,鏟除奸黨「太子合作天子」誅滅太平公主及其黨羽七月事件的性質與影響第五章安定政局,鞏固皇權「再三禍變」的歷史敎訓「姚崇勸不用功臣」諸王外刺,終保皇枝整頓禁軍,防止「禍變」第六章「依貞觀故事」——開元前期尋求「安國撫人之道」「任賢用能」求諫與容納抑制奢靡,移風易俗「貞觀之風,一朝復振」第七章好大喜功——開元中期重新起用張說爲相「萬歲」聲中的封禪蘭殿千秋節「人君德消政易」張九齡與「開元之治」第八章「怠於政事」——開元晚期及其以後委政李林甫寵信高力士踏上昏庸之路「開元之治」的反思第九章完善立法與行政法典「以寬仁爲理本」刪輯格式律令編撰《唐六典》酷吏復活,寃案屢起第十章括戶之舉與賦役改革「積歲淹年」的逃戶問題前期的安撫措施宇文融與括戶舉措組織措施括戶的意義與影響第十一章開天盛世,海內富實富民、「致肥」的經濟思想「開元之盛,漢、宋莫及」天寶繁華,「氣盛而微」第十二章楊玉環身世楊氏家族册爲壽王妃壽王與廢立太子之爭武惠妃之死第十三章從女道士到太眞妃驪山相會度爲女道士李白詩讚太眞妃第十四章正式立爲貴妃事前的安排賜以「貴妃」推恩楊門外戚與皇權第十五章兩次「出宮」風波天寶五載的風波「妒媚」天寶九載的風波再次「出宮」的原因第十六章「三千寵愛在一身」專寵楊貴妃愛情的基礎「殊艷尤態」與時世妝豪侈生活第十七章歌舞姻緣霓裳羽衣曲胡旋舞藝術伴侶第十八章太眞「仙子」與道敎「精修」與「嚴奉」「七月七日長生殿」「平生服杏丹」第十九章楊國忠與天寶亂政「因緣椒房之親」「楊國忠終成其亂」「金鷄障下養爲兒」安祿山陰謀造反第二十章「祿山一呼,四海震蕩」安祿山范陽起兵洛陽淪陷戰略戰術的比較暫時對峙的形勢潼關失守第二十一章楊貴妃之死從「始懼」到逃跑望賢宮前的悔恨馬嵬驛事變誰是後臺生死之謎第二十二章蜀郡的流亡生活父子分道揚鑣奔赴成都的路上「遜位其子,豈其志哉」反省與追念第二十三章暮年悲涼,遺恨綿綿兩京光復,父子相會重返舊宮,思念貴妃幽禁西內,遺恨綿綿人生一夢,死葬泰陵第二十四章唐明皇與楊貴妃傳說的歷史唐人評說開天治亂之殊《長恨歌》與李楊愛情故事的昇華五代以後的史評與傳奇現代新小說與新傳記後記附錄唐玄宗大事年表
商品規格
書名/
唐玄宗傳(第2版)
作者/
許道勛趙克堯
簡介/
唐玄宗傳(第2版):關鍵特色★本書運用豐富歷史資料,客觀真實地敘述唐玄宗的帝王生涯、歷史功績和過失,從中揭示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演變過程。
★對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9789570530063
ISBN10/
9570530065
EAN/
9789570530063
誠品26碼/
2681130119008
開數/
18K
級別/
無
語言/
中文繁體
頁數/
712
裝訂/
精裝
試閱文字
產品試閱:第一章青少年時代 唐明皇(西元六八五年至七六二年),又稱唐玄宗,原名李隆基,因謚曰「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所以自唐朝後期起常稱「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
他誕生那天,正是「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
①戊寅卽初五。
唐玄宗多次說過:「朕生於仲秋,厥日惟五」。
②後來,每年八月初五定爲「千秋節」,這是盛唐時期全國性的喜慶大節日。
垂拱元年八月五日,換算成西曆,就是西元六八五年九月八日。
帝胄之家,幼年封王隆基出身於李唐王朝的皇室之家,用古代詩人的話來說,也算是與常人殊異的「龍種」。
曾祖父是唐太宗,祖父是唐高宗,祖母是武則天,父親是武后嫡親的小兒子唐睿宗李旦。
這樣顯貴的帝胄之家,對於李隆基的生活道路與性格特徵有著深刻的影響。
嬰兒隆基呱呱墜地時,唐王朝已走過了六十八年的歷程。
這近七十年,明顯地分爲三個階段:武德開創時期,貞觀、永徽大治時期,武則天轉變時期。
奔騰向前而又曲折多變的時代潮流,正在把唐王朝推向它的黃金時代。
唐玄宗畢生七十八年的歷史固然是他自己譜寫的,但是他決不能隨心所欲,而只能在先輩們歷史活動的基礎上進行。
唐高祖創業的情景似乎太遙遠,沒有給李隆基留下多少的追念。
而在他的心目中,楷模則是曾祖父唐太宗。
開元初期,以曾祖父的事業爲榜樣,出現了「貞觀之風,一朝復振」的盛況。
③ 祖父唐高宗也無緣見過面,在隆基出生前一年八個月就逝世了。
然而,「永徽之治」卻給他留下美好的歷史回憶。
高宗親政的永徽年間(西元六五○年至六五五年),繼續推行輕徭薄賦政策,罷除軍役與土木營建,留意救災,平抑糧價;繼承任賢致治政策,尊禮輔相,穩定政局;強調求諫,開獻書之路,集思廣益;制訂《唐律疏議》,以完善封建法制。
顯而易見,所謂「永徽之治」實質上是「貞觀之治」的延續。
就在永徽六年(西元六五五年),發生了一起對隆基家族和唐朝歷史都有深遠影響的事件,卽武則天被立爲皇后。
武氏是一個很有本領、權術的女性。
她躋身宮闕,從昭儀到皇后,是靠了各種有利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利用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原來,唐高宗卽位初,大權操於元舅長孫無忌之手。
長孫無忌在維護「永徽之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爲宰相三十年,竊弄威權,天下畏其威。
這樣,唐高宗深感處處受制約,要想加強皇權,必須削弱相權。
對於長孫無忌這個長輩兼恩人的重臣,不能平白無故地剝奪其權力,也難以物色另一大臣與之抗衡,只能通過特殊手段來解決矛盾,而廢原來的王皇后、立武昭儀則是解決這一特殊矛盾的較好送徑。
因爲武則天「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④短短幾年就已成爲高宗理政的得力助手。
爲了達到當皇后的目的,她更是費盡心機,挫敗力保王皇后的長孫無忌集團,使皇帝與元舅的特殊關係遭到破裂。
武后旣立,就毫不手軟地把國舅貶逐於黔州,以至「逼令自縊而死,籍沒其家。
」⑤這樣,以廢立皇后爲契機,揭開了皇權與相權鬥爭的序幕;終以長孫無忌之死,宣告了皇權對相權的勝利。
歷史常常喜歡捉弄人。
唐高宗以立武后加強皇權,結果他本人卻成了名義上的皇帝,一切大權掌握在武后手裏。
西元六五九年,長孫無忌被貶逐後,「自是政歸中宮」。
⑥過了一年,高宗患風疾,政事始由皇后處決。
皇后權勢與皇帝無異,當時稱爲「二聖」。
西元六七四年,「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
次年,由於唐高宗風疾愈來愈重,「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
」高宗甚至準備下詔令讓天后「攝國政」,有人反對才作罷。
⑦總之,終高宗之世,武則天以皇后身分操持權柄長達二十四年,展現了女政治家的傑出才能。
皇后執政是超越封建政治常軌的事,必將改變李唐王朝的歷史進程。
而對於武后的子孫們包括李隆基來說,這種局勢卻是他們賴以發迹乃至登上皇位的客觀條件。
果然,西元六八三年冬,唐高宗因病逝世於東都洛陽(後改神都)。
武則天就把自己的兒子李顯推上皇帝寶座,卽唐中宗。
可是,中宗卻沒有摸透母親的意圖,自作主張,依恃皇后韋氏及其外戚集團。
這是太后武則天所不能容忍的。
西元六八四年春,當了不到兩個月皇帝的李顯被廢黜了,改封廬陵王,幽於別所。
同時,武則天立小兒子豫王李旦爲皇帝,卽唐睿宗。
睿宗雖貴爲天子,實際上是傀儡。
「政事決於太后,居睿宗於別殿,不得有所預。
」⑧這標誌著武則天以太后身分親臨朝政,向著當女皇帝的預定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就在那皇位急劇變動的年代裏,隆基誕生於神都。
母親是竇氏,她出身高門,曾祖父是唐朝開國重臣竇抗。
追溯歷史,隋末李淵任弘化郡留守時,妻兄竇抗曾跑來勸說起兵。
唐王朝建立後,竇抗地位顯貴,「高祖(李淵)每呼爲兄而不名也,宮內咸稱爲舅。
」⑨竇抗的孫子,名叫孝諶,也就是李隆基的外祖父,歷任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等職。
孝諶有個女兒,「姿容婉順,動循禮則,睿宗爲相王時爲孺人,甚見禮異。
」⑩西元六八四年深秋,已當了半年皇帝的睿宗,特地册立竇氏爲德妃。
次年仲秋,生下一個男孩,取名隆基。
可見,細論李隆基的父系與母系,還是有點遠親的血緣關係呢。
隆基有衆多的同父異母的哥哥與弟弟,他本人排行第三,時人親切地稱之爲「三郎」。
大哥名叫成器,其母劉氏是唐初名臣劉德威的孫女。
睿宗居藩時,劉氏爲妃。
睿宗卽位初,劉氏爲皇后,而年僅六歲的成器以嫡長子身分被立爲皇太子。
二哥名叫成義,其母柳氏係掖廷宮人。
生母雖然卑微,但由於成義初生時被視爲「西域大樹之精」,(11)所以得到武后的喜歡,仍列於兄弟之次。
至於幾個弟弟,一是隆範,母親崔孺人;二是隆業,母親王德妃。
範、業兩弟比隆基略小一歲,都在垂拱三年(西元六八七年)以前出生。
小弟弟隆悌,其母是宮女,出生較晚,卻早年夭折。
總之,唐睿宗有六個兒子。
垂拱三年(西元六八七年)閏正月,(12)除了皇太子成器外,其他皇子均封王,如成義爲恒王、隆基爲楚王、隆範爲衞王、隆業爲趙王。
當時,隆悌尙未出世。
而從隆悌死後,健在的五個合稱「五王子」。
據唐玄宗回憶說:「……嘗號五王,同開邸第。
遠自童幼,洎乎長成,出則同游,學則同業,事均形影,無不相隨。
」(13)這種和睦的兄弟關係,對於後來的政治爭起了良好的作用,避免了「推刃同氣」之類現象。
關於隆基的幼童生活,記載的都是零星的片斷。
像他這樣的皇子多得很,誰會料到二十幾年後他當皇帝,所以好事者還來不及編造「龍鳳之姿」的離奇故事。
幼小的隆基是平凡的,不過,史稱「玄宗生而聰明睿哲」,(14)也是事實。
大槪他長相漂亮,聰明伶俐,天眞活潑,頗得祖母武則天的喜愛。
據說,隆基始封楚王時,虛齡三歲,實足不到一歲半,武后抱著他在神都宮殿高樓上眺望,忽然,一不小心,將嬰孩墜落地下。
左右侍者驚呆了,慌忙跑下扶抱。
而小隆基「怡然無虧損之狀,則天甚奇之。
」(15)此事不見於正史,是否虛構,不得而知。
北宋編纂《册府元龜》時,將這個故事列入《帝王部·神助》類,其意圖在於貶斥武則天的「篡唐」,並把唐玄宗的帝業歸結爲「神助」的結果。
這當然是別有用心。
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幼時的隆基長得逗人喜愛,祖母武則天時常抱著他玩耍。
在唐睿宗當皇帝的幾年裏,隆基因楚王的地位而顯得尊貴,再加上武后的喜歡,也就更加得寵了。
父皇被廢,初次「出閣」 好景不長。
李隆基的命運隨著其父睿宗被廢而處於淡泊的境遇。
他六歲那年,(16)西元六九○年,宮廷裏發生了一場所謂「革命」事件。
六十七歲的老祖母竟以驚人的魄力與勇氣,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以唐爲「周」,改元「天授」,尊號爲「聖神皇帝」。
武則天經由數十年的奮鬥,跨越重重政治障礙,最終如願以償,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很多封建史家對武周「革命」競起口誅筆伐,其實,這是不公正的。
歷史上宮廷政變知多少,皇帝豈能一姓專有?評價帝王的功過,不可囿於男尊女卑的封建史觀,應當看其對社會發展起了促進或者阻礙作用。
就此標準來衡量,武則天執政期間採取的政治經濟措施,基本上是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她不失爲地主階級的女政治家。
旣然武則天自己稱帝,建立了周朝,原來的李姓皇帝怎麼辦呢?處置方法還算得體。
降唐睿宗爲皇嗣,賜姓武氏;宣布皇太子成器及隆基諸皇子爲皇孫,也一律由「李」姓改爲「武」姓。
雖然睿宗本來就是傀儡,毫無實權,降爲皇嗣並無實質性的影響,但喪失名義上的「皇帝」,畢竟是不愉快的事。
對於隆基來說,武周「革命」所造成的急劇變動,不能不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陰影,而且必定會改變他未來的生活道路。
父皇被降黜以後,隆基諸兄弟再也不能住在禁宮裏了。
天授二年(西元六九一年),他們便紛紛「出閣」。
(17)所謂「出閣」,本來是指皇室諸王出就藩封。
隆基生於神都內宮,三歲時封楚王,因年幼依舊住在內宮。
如今,父親從皇帝寶座上下來了,他和兄弟們也就被遷出皇宮,美其名曰「出閣」。
這裏所謂「出閣」,並不是指出就藩封,而是在神都(洛陽,武則天統治全國的政治中心)另外「開府置官屬」,每月初一和十五日仍要到朝堂拜見女皇武則天。
初次「出閣」,前後不到兩年。
隆基七八歲了,略懂世事,看到了一些深宮裏無法看到的東西,「出閣」對於他增長知識卻大有好處。
據記載,就在「出閣」那年,有一次,隆基在官屬擁扶下,來朝堂拜見祖母,車騎「嚴整」,十分威風。
當時擔任宮中禁衞的金吾將軍武懿宗,是武則天伯父武士逸之孫。
武懿宗「忌上(玄宗)嚴整,訶排儀仗,因欲折之」。
隆基責罵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騎從!」武則天得知此事,「特加寵異之。
」(18)這個故事當是信史,反映了李隆基的英武倔強的性格。
但是,如果認爲「吾家朝堂」是指李唐王朝,隆基已有復興李唐的朦朧意識,那就錯了。
試想,武則天剛剛稱帝,睿宗及其諸子賜姓武氏,女皇統治正處於極盛時期,舉國上下沒有發生像過去徐敬業反抗那類事件。
可見,復興李唐尙未提到日程上來。
在七歲孩子的心目中,「吾家朝堂」就是指祖母武則天的殿堂。
當時,祖母與孫子的關係雖然已由親熱漸趨冷淡,但還沒有出現裂痕,所以隆基不可能有改變祖母統治的閃念。
假使眞的是指李家王朝,武則天是決不會「特加寵異」的。
「寵異」的原因在於對隆基果敢性格的讚賞。
而且,所謂「寵異」,無非是一種驚奇情緒,跟幾年前的寵愛是大不相同的。
其實,上述故事倒是反映了武則天的兒孫們與侄子們之間的矛盾。
也就是說,「吾家朝堂」卽封建最高統治權力今後由誰來繼承。
武則天稱帝,一方面以睿宗爲皇嗣,另一方面重用武姓侄子,封武承嗣爲魏王、武三思爲梁王。
武承嗣權勢顯赫,「自爲次當爲皇儲。
」(19)就在隆基兄弟「出閣」前不久,有一批人打著民意的幌子,「請立武承嗣爲皇太子。
」這種活動遭到一些大臣的抵制。
例如,李昭德說:「皇嗣,陛下之子。
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爲萬代業,豈得以侄爲嗣乎!」(20)傳子還是傳侄?這對於女皇帝來說確實是個難題。
武則天終究屈從於「傳之子孫」的傳統觀念,沒有讓武承嗣當「皇儲」。
但是,武氏侄子的實力地位急劇上升,給皇嗣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回顧永昌元年(西元六八九年)正月初一,萬象神宮祭拜時,武后初獻,睿宗亞獻,太子成器終獻。
及至長壽二年正月初一(西元六九二年十二月三日),萬象神宮祭拜時,女皇武則天初獻,魏王武承嗣亞獻,梁王武三思終獻。
在這樣隆重的禮儀上,皇嗣沒有出場,說明其處境已是十分不利的了。
少年的隆基未必能理解父親睿宗地位沉浮的政治背景,但對武家新權貴們的咄咄逼人的氣焰還是感受到的。
所以,「吾家朝堂,干汝何事」的斥罵,決不是偶然而發的,而是內心憤怒的傾洩。
活動
【買書送米】圖書滿千贈米一包(海外訂單恕不參加)
延伸文章資訊
- 1唐玄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亦是盛唐著名的政治家。玄宗在位44年(712年-756年在位),其后退居太上皇共6年, ...
- 2唐玄宗傳(第2版) | 誠品線上
唐明皇(西元六八五年至七六二年),又稱唐玄宗,原名李隆基,因謚曰「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所以自唐朝後期起常稱「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
- 3唐玄宗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他一生的經歷有多豐富?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第三子,唐朝第六位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共45年。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 ...
- 4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洛陽,唐朝第九代皇帝、盛唐著名的政治家、詩人、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作曲家,文化學者、醫學家。
- 5唐玄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亦是盛唐著名的政治家。玄宗在位44年(712年-756年在位),其後退居太上皇共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