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財(凈慧法師) - 黎蘋- udn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七件事加在一起,就是我們學佛人的精神財富,就是我們通向聖人境界的資糧,故名七聖財。
我們天天講修行,到底修什麼呢?就是要修信、戒、聞、捨、慧、慚 ...
Contents...
udn網路城邦
黎蘋 (到舊版)
一枝禿筆,一些靈感,成就一篇篇心情記事....
文章相簿訪客簿
七聖財(凈慧法師)
2014/04/1706:31
瀏覽207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人生都有種種追求。
世間的人多注意身外的財富,精神生活比較貧乏。
出家人淡漠名利,以修道為本。
對於身外的財產,佛陀在世的時候是三衣一缽,乞食為生。
佛教傳到中國,到了今天,生活方式同佛陀時代有了根本的區別。
現在的出家人,若與佛陀時代的比丘相比,幾乎個個都是富翁,有哪一位出家人沒有十幾二十件衣服啊,有哪個出家人沒有三百五百塊錢呢?佛陀時代的比丘,過的是一種真正清貧的生活,除了三衣一缽以外,別無長物。
在家信佛的人,與出家人不一樣,為了贍養父母,供養家庭,維持生計外,還要供養三寶、救度貧窮,所以,必須如法求財。
不如法求財,世間的責任和義務就無法完成。
在家眾如果不能如法求財,社會就不能進步。
在家要求財,但是一定要記住是如法求財。
除此之外,在家人還要注意內心的法財,要讓內心世界不斷充實,精神財富也和身外財富同樣增長。
只有內心財富增長了,外在的如法求財,才有保障。
佛經上講,學佛的人,有七種財富,叫七聖財。
這七種財寶是:信、戒、聞、捨、慧、慚、愧。
有了這七種財寶,我們就能夠從凡夫的地位進到聖賢的地位。
有了這些資糧,我們就有了轉凡為聖的條件。
所以這七種功德叫做七聖財。
本來慚和愧是一種心理狀態,不屬於財富,但是慚愧能夠守護信、戒、聞、捨、慧,使它們能夠不斷地增進。
所以,佛教把慚、愧兩種善法比作守護財富的人。
財富固然是財富,守護財富的人同樣也是財富。
所以就把慚、愧和前面的信、戒、聞、捨、慧,一併叫做聖財。
首先說信。
一切善法都因信心而成就。
沒有信心,一切善法都無法生起。
由於有了信就能持戒;能持戒就能止惡;能止惡就可以奉行眾善;要奉行眾善就必須多聞,多聞才能分辨善法和惡法。
多聞生智慧。
我們的智慧,從三個方面來,所謂聞、思、修。
聞包括聽聞和自己閱讀佛經這兩種,這在三種般若中,叫做文字般若,在三慧中,叫做聞慧。
第二個來源叫做思慧。
思慧即觀照般若。
通過聞法和看經,然後如法思維,如理作意。
這樣就能夠增長智慧。
第三叫做修慧,聞、思之後,根據自己體會到的道理,付諸實踐,進行修為,在修為當中又能夠產生如實的智慧。
這就是實相般若。
三慧和三種般若,是我們成就一切世間善法和出世間善法的根本保證。
沒有智慧,一切善法無從生起。
能聞才能捨。
捨什麼呢?捨身外之物,捨內心的煩惱。
修行的過程就是一個捨的過程。
只有捨才能前進。
不捨第一步,第二步就邁不出去。
捨不僅僅是布施方面的捨,修行方面,捨初步,進二步,捨二步,進三步。
比如說,地上菩薩,捨初地才能夠進到第二地,捨二地才能進到第三地。
修四禪八定亦復如是,捨初禪進二禪,捨二禪進三禪,不斷往前走,捨到最後才能得大解脫。
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
在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把煩惱死死地抱住不放,不肯捨:無事找事,沒有氣生要找氣生,天下本無事,偏偏覺得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這叫自找煩惱。
很多事情都是自找煩惱。
當然拿身外之物去行布施,也是一種捨。
行布施能夠使我們的貪心逐漸淡化。
因為布施就是對治貪心。
貪心越大,煩惱就越多,修行就難以進步。
所以這貪、嗔、癡,必須在修行的過程中,要一點一點地去捨。
捨一點,就進一步。
能捨就能生智慧。
反過來,有智慧就能捨,是一種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信、戒、聞、捨、慧這五件事是依次第而來的,這五件事就是財寶,是我們到彼岸的資糧,能夠幫助我們從此岸度到彼岸。
這五種財寶能救濟我們的貧窮~~善法的貧窮。
慚愧就是守寶的人,守護這五種財寶。
有慚有愧,就會增長信心,有慚有愧就能夠持戒,有慚有愧就會行捨,有慚有愧就能增長智慧。
所以慚、愧這兩種善法對於前面講的信、戒、聞、捨、慧,能夠起到保護的作用,所以也是屬於財寶。
這七件事加在一起,就是我們學佛人的精神財富,就是我們通向聖人境界的資糧,故名七聖財。
我們天天講修行,到底修什麼呢?就是要修信、戒、聞、捨、慧、慚、愧這七種善法。
修此七種善法,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並最終迴向佛道。
所以這七種聖財,應該說是我們離苦得樂、成聖成賢的根本方法,是我們修行的具體內容。
我們每天在這裏打坐,如果慚愧心具足,必須能保持一種精進的力量。
能精進,一切事都好辦,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
沒有精進,就是隨眾打混,過了一天又一天,沒有進步。
所以說世間有二健兒~~兩個最有力量的男子漢:一慚二愧。
有慚愧的人就有力量。
為什麼呢?因為總感到自己的不足,總是要發奮圖強,總是要向著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所以,我希望僧俗二眾,要不斷地來培養自己的慚愧心,使這兩種善法能夠在我們的心地紮根。
天天應用它,天天生起慚愧心,那樣,我們就能天天邁步向前,成就善法,成就修行。
我們要開悟,就必須依靠慚愧這兩位最有力量的健兒,推動我們前進。
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懂得這些道理。
懂得了這些道理不是目的,還要把這些道理認真地加以應用,真正地做到如說而行。
自己在用的時候,再說給同行的人聽,這就叫做自利利他,自覺覺他。
引用: 文生心
回覆
推薦引用
有誰引用
我要引用
引用網址
列印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天地歲月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加入好友
推薦部落格
訂閱關注
留言給他
歡喜自在的~黎蘋
甜橘藝術黎蘋的隨意窩
黎蘋的痞客邦
prev
9月(1)
8月(1)
4月(1)
3月(5)
2月(1)
1月(6)
12月(4)
11月(1)
10月(3)
9月(1)
8月(3)
7月(3)
5月(1)
4月(2)
3月(1)
2月(2)
12月(2)
11月(2)
9月(2)
8月(5)
7月(11)
6月(4)
5月(1)
4月(2)
3月(5)
最新發表
最新回應
最新推薦
熱門瀏覽
熱門回應
熱門推薦
一字不說
練功夫
愉悅
愛的存在
最好的時光
最好的禮物
植樹調息
洋蔥蘋果沙拉,酸甜清腸開胃高纖維,效果佳口感也不差
自製球場名吃:蔥椒煎義大利香腸堡
北關海潮公園
十一月
奇特的名畫密秘
白浪淘淘
開始想念
與孤單的心靈同在(8)百味雜陳---@37~@40
簡單的幸福
部落格推薦:155
等級:8
點閱人氣:26,209,305本日人氣:82
文章創作:2,106 相簿數:12
▲top
本部落格刊登之內容為作者個人自行提供上傳,不代表udn立場。
刊登網站廣告︱關於我們︱常見問題︱服務條款︱著作權聲明︱隱私權聲明︱客服
Poweredbyudn.com
延伸文章資訊
- 1七聖財:: 千佛山雜誌
七聖財,就是信、戒、慚、愧、聞、捨、慧。財者,如世間的珍寶、財產,或者說資糧。此七種資糧,能將人往生於人道、天道,享受富貴快樂;也能做為出世間成佛成菩薩、 ...
- 2名極貧窮。」 【涅槃經】曰:「有七聖財,所謂信、戒、慚
七聖財為信、精進、戒、慚愧、聞捨、忍辱、定慧。」 【法句經】說:「信財、戒財、慚愧亦財,聞財、施財、慧為七財。」 信信是一切善行的根本,我們能對佛法生起信仰的 ...
- 3信戒施聞慧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佛陀表示優秀的在家佛教徒應該要具足信、戒、施、聞、慧,俗稱「在家五法」:. 信具足:堅固信佛。 戒具足:持守五戒。 施具足:清淨布施。 聞具足:聽聞受持佛法。
- 4七聖財(凈慧法師) - 黎蘋- udn部落格
這七件事加在一起,就是我們學佛人的精神財富,就是我們通向聖人境界的資糧,故名七聖財。我們天天講修行,到底修什麼呢?就是要修信、戒、聞、捨、慧、慚 ...
- 5七聖財_百度百科
又作七財、七德財、七法財。謂成就佛道之七種聖法。即信、戒、慚、愧、聞、施、慧等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資助成佛,故稱為財。“信財戒財舍施財,聞財慚財有愧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