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motion及愛奇藝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論文名稱: YouTube、Dailymotion及愛奇藝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以閱聽人資源角度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 A Niche Analysis on the Competition among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English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訪客IP:159.65.11.210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張宇涵研究生(外文):ZHANG,YU-HAN論文名稱:YouTube、Dailymotion及愛奇藝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市場之競爭區位分析-以閱聽人資源角度探討論文名稱(外文):ANicheAnalysisontheCompetitionamongYouTube,DailymotionandiQiyi:FromthePerspectiveofAudience指導教授:劉駿州指導教授(外文):LIU,JUN-ZHOU口試委員:李秀珠、李政忠口試委員(外文):LI,XIU-ZHU、LI,ZHENG-ZHONG口試日期:2016-10-06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系所名稱:傳播學系電訊傳播研究所學門:傳播學門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6畢業學年度:105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208中文關鍵詞:Web2.0、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區位理論、YouTube、Dailymotion、愛奇藝、區位寬度、區位重疊度、區位優勢外文關鍵詞:Web2.0、Onlineuser-sharedvideowebsite、nichetheory、YouTube、Dailymotion、iQiyi、broadniche、nicheoverlap、competitivesuperiority相關次數: 被引用:17點閱:3392評分:下載:605書目收藏:12 過去電視的出現成為上一代甚至延續至今的娛樂,因為這種熱媒介的享樂帶給人們愉悅、陪伴、歸屬感等等;但隨著網路世代的演變,線上影音以其更為即時快速;且不受傳統電視觀看受限的收視模式,開啟新一代收看模式。

加上物聯網的加持以及科技環境的進步,更替線上影音拓展出一條康莊大道。

因此許多業者紛紛投身加入線上影音行列;其中,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由於結合社群及影音的特性,更讓閱聽人能在觀看之餘還與他人分享討論。

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究不同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的區位與競爭情形,提供既有業者或是新進業者,甚至是整個線上影音產業目前的產業運作模式,與閱聽人市場競爭態勢。

本研究從閱聽人資源角度出發,採用Dimmick(1993)自組織生態學中區位概念發展而出的區位理論,並利用其中的區位寬度、區位重疊度與區位優勢為分析工具,來探討目前台灣三大最具討論度的線上影音分享平台-YouTube、Dailymotion及愛奇藝的發展利基與競爭優勢。

除此之外,本研究亦納入不同人口變項,進一步比較三平台之間的區位情形,希冀更全面了解不同業者間的的區位市場為何。

本研究主要採取網路問卷調查法,針對同時擁有三個平台一次使用經驗的閱聽人作為調查對象,然在閱聽人滿足獲得部分還加入深度訪談以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緊密性,作為問卷題項的設計。

正式問卷於2016年6月初上線,總計回收81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74%。

從閱聽人對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的滿足獲得因素分析發現,YouTube、Dailymotion及愛奇藝所使用的閱聽人資源包含「個人情感相關面向」、「平台體驗相關面向」、「社群互動相關面向」、「平台設計相關面向」與「平台經營相關面向」。

至於不同閱聽人特性則依性別(男/女)、職業(學生/非學生)、使用頻率(高頻/低頻)與觀看程度(低度/中度/重度)進行區位分析。

綜合本研究結果,發現無論是整體或是不同特質閱聽人,皆以YouTube為通才,Dailymotion居中,愛奇藝為專才者。

然YouTube與Dailymotion在個人情感與平台經營相關面向區位寬度數值相近,因此兩者在此兩面向上區位重疊度競爭較激烈,且在平台經營相關面向上不分軒輊。

至於愛奇藝整體而言區位優勢分數皆最低,因此和YouTube的競爭最合緩;但與同是新進業者的Dailymotion在「平台體驗相關面向」、「社群互動相關面向」與「平台設計相關面向」都是高度競爭。

不過三平台各自仍有其優勢而吸引不同閱聽人,故本研究也進一步根據平台各自特點給予未來市場發展建議,最後也針對學術及實務上提出相關建議。

Peopleareincreasinglyviewing,providing,sharingandrecommendingvideocontentontheInternet.Therefore,thebasicaimofthisresearchistofindconsumersatisfactionononlinevideoplatform.Applyingthenichetheoryanddemographics,thisstudyexaminesthenicheof3popularonlineuser-sharedvideowebsite-YouTube,DailymotionandiQiyiinprovidinggeneralgratifications.ThisstudyconductedanonlinesurveytoexaminethelevelofperceivedgratificationprovidedbyYoTube,DailymotionandiQiyi.Thedatashowedfive-factorsolutionsforthethreeplatforms.Thefactoroneiscalledindividualaffection.Thefactortwoiscalledplatformexperience.Thefactorthreeiscalledcommunityinteraction.Thefactorfouriscalledplatformdesign.Thefactorfiveiscalledoperationplatform.ResultsindicatedthatYouTubeischaracterizedbyabroadniche.iQiyiischaracterizedbyanarrowniche.DailymotionhadsubstantialnicheoverlapwithiQiyi,whichmeansadegreeofsubstitutabilitybetweenthem.TheleastoverlapwasYouTubeandiQiyibecauseYouTubeperformedbestoncompetitivesuperioritywhileiQiyiwasthepoorest.ThehierarchythatemergedindicatedthatYouTubewassuperiortoDailymotion,whichwassuperiortoiQiyi.Finally,displacementtestindicatedthatDailymotionuseddisplacediQiyibutnotYouTubeusedonresourceofoperationplatformdimension.Implicationsanddirectionsforfutureresearcharediscussed. 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研究背景...............................................................................................................3一、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的發展.........................................................................................3二、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現況.............................................................................................4三、各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現況.........................................................................................5第三節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8一、研究問題.....................................................................................................................8二、研究目的.....................................................................................................................8第二章文獻探討................................................................................................................9第一節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服務與產業特性...............................................................9一、Web2.0特性...............................................................................................................9二、線上影音產業特性...................................................................................................14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服務特性與定義.......................................................................19四、小結...........................................................................................................................26第二節生態學與區位理論.............................................................................................26一、生態學定義與應用...................................................................................................26二、區位理論...................................................................................................................28三、區位理論相關研究...................................................................................................39第三節不同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區位分析.................................................................42一、線上影音服務之相關區位研究...............................................................................42二、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相關區位研究.......................................................................46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區位分析...............................................................................51四、小結...........................................................................................................................57第三章研究方法....................................................................................................................59第一節研究設計.............................................................................................................59一、資料蒐集方法...........................................................................................................59二、研究對象...................................................................................................................60第二節問卷設計.............................................................................................................61一、深度訪談的執行.......................................................................................................61二、問卷設計...................................................................................................................67三、問卷前測與題項修改...............................................................................................71第三節問卷執行.............................................................................................................73一、正式問卷施測...........................................................................................................73二、問卷回收與篩選原則...............................................................................................75三、研究統計分析方法...................................................................................................76第四章資料分析..................................................................................................................78第一節樣本描述性分析.................................................................................................78一、受訪者人口特徵描述...............................................................................................78二、受訪者使用線上影音分享平台的經驗分析...........................................................81三、受訪者對YouTube、Dailymotion與愛奇藝的滿足獲得分析..............................87四、受訪者對三個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滿意度及重要性分析...................................89五、小結...........................................................................................................................89第二節由區位理論分析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競爭情形.............................................90ㄧ、閱聽人滿足資源面向的因素分析...........................................................................90二、資源面向的描述.......................................................................................................92三、YouTube、Dailymotion與愛奇藝實際依賴之閱聽人資源...................................94四、由區位理論分析三個線上影音分享平台之競爭...................................................95五、區位寬度、區位重疊度和區位優勢之整體分析.................................................105六、小結.........................................................................................................................107第三節三個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在不同特性閱聽人之區位分析...............................108一、由區位理論分析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在不同人口變項間之競爭.....................108二、由區位理論分析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在不同使用模式間之競爭.....................127三、整體分析.................................................................................................................148第五章結論與建議...............................................................................................................150第一節研究發現...........................................................................................................150第二節研究討論與建議...............................................................................................160一、區位理論面向之探討.............................................................................................160二、從產製端給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業者之思考建議.............................................162三、從接收端給三線上影音分享平台業者之思考建議.............................................166第三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167一、研究限制.................................................................................................................168二、未來研究建議.........................................................................................................169參考文獻............................................................................................................................171中英文網路資料............................................................................................................171中文文獻........................................................................................................................179英文文獻........................................................................................................................189附錄..................................................................................................................................200附錄一訪談大綱............................................................................................................200附錄二正式問卷..........................................................................................................201 中英文網路資料1.Alexa(2016).Thetop500sitesontheweb.Retrievedfrom:http://www.alexa.com/topsites2.Artero,JuanP.(2010).OnlineVideoBusinessModels:YouTubevs.Hulu.PalabraClave,13(1),111-123.Retrievedfrom:http://www.scielo.org.co/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0122-82852010000100008&lng=en&tlng=en.3.BrandNew(2015).NewLogoforDailymotionbyventurethree.Retrievedfrom:http://www.underconsideration.com/brandnew/archives/new_logo_for_dailymotion_by_venturethree.php#.V9939vmSxie4.BusinessWire(2014).OrangeBusinessServicesHelpsDailymotionOptimizeLiveStreamingforItsPartners.Retrievedfrom: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40624006116/en/Orange-Business-Services-Helps-Dailymotion-Optimize-Live5.Comscore(2015).DailymotionhitsnewaudiencerecordinApril2015!Retrievedfrom:http://advertising.dailymotion.com/dailymotion-hits-new-audience-record-in-april-2015/6.Dailymotion(2015).DailymotionAdvertising.Retrievedfrom:http://advertising.dailymotion.com/wp-content/uploads/docs/Dailymotion-Advertising-Ad-Specs-2015.pdf7.Darren,B.(2012).Review:WatchingYouTube:extraordinaryvideosbyordinarypeople.Retrievedfrom:http://www.cjc-online.ca/index.php/journal/article/viewFile/2575/23198.Graham,P.(2005).Web2.0..Retrievedfrom:http://www.paulgraham.com/web20.html9.Hoffberger,C.(2013).Iboughtmyself60,000YouTubeviewsforChristmas.Retrievedfrom:http://www.dailydot.com/entertainment/how-to-buy-youtube-views/10.MacManus,R.(2005)eBaybuysSkype-WebasPlatformimplications.Retrievedfrom:http://www.zdnet.com/article/ebay-buys-skype-web-as-platform-implications/11.MarketingCharts(2008).OnlineVideoUserSegments’ViewingBehaviorVariesWidely.Retrievedfrom:http://www.marketingcharts.com/television/online-video-user-segments-viewing-behavior-varies-widely-3455/12.Marshall,C.(2015).By2019,80%oftheWorld'sInternetTrafficWillBeVideo[CiscoStudy].Retrievedfrom:http://www.reelseo.com/2019-internet-video-traffic/13.O’Reilly,T.(2006).Web2.0CompactDefinition:TryingAgain.Retrievedfrom:http://radar.oreilly.com/2006/12/web-20-compact-definition-tryi.html14.SteveL.(2010).PrivacyConcernsLimitOnlineAds,StudySays.Retrievedfrom:http://bits.blogs.nytimes.com/2010/04/30/privacy-concerns-limit-online-ads-study-says/?_r=115.VanderWal,T.(2007).FolksonomyCoinageandDefinition.Retrievedfrom:http://vanderwal.net/folksonomy.html16.Walker,J.(2005).Mirrorsandshadows:Thedigitalaestheticisationofoneself.Retrievedfrom:http://bora.uib.no/bitstream/handle/1956/1136/mirrorsandshadows-final.pdf?sequence=117.Windekilde,I.,Elkawy,A.A.,Lekov,A.,Adhikari,K.R.,&Portela,M.(2015).Netflix–thenewfaceoftheTVindustry.Retrievedfrom: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Miguel_Pereira7/publication/277311914_Netflix__the_new_face_of_the_TV_industry/links/556728c708aeccd77737831e.pdf18.Ericsson(2015)《2015電視與媒體消費趨勢報告:台灣60%視訊使用者為每日狂看族走到哪看到哪》。

上網日期:2015年11月5日,取自:https://www.ericsson.com/tw/news/20151105_video_254740126_c19.ETtoday東森新聞雲(2013)《Google台灣:YouTube黃金時段使用率首度超越電視》。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203/303346.htm20.Inside(2016)《DMA報告:2015台灣數位廣告量成長19.6%、行動廣告成長115.4%居冠》。

上網日期:2016年4月29日,取自:http://www.inside.com.tw/2016/04/29/taiwans-digital-ad-revenues21.MIC研究報告(2016)《線上影音平台愛奇藝發展現況與進軍台灣市場之分析》。

上網日期:2016年7月19日,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3068&rtype=freereport22.MIC研究報告(2016)《風向轉變中國大陸多管齊下嚴控線上影音》。

上網日期:2016年5月18日,取自:https://mic.iii.org.tw/micnew/Industryobservation_MIC02views.aspx?sqno=19023.T客邦(2013)《2013YouTube台灣使用行為分析,年輕人看YouTube頻率勝過看電視》。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techbang.com/posts/15940-2013-youtube-taiwan24.T客邦(2015)《台灣網友愛看YouTube,每人每月看66次》。

上網日期:2015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techbang.com/posts/24786-youtube-10-years25.T客邦(2016)《Dailymotion來台:推動內容合作,將會有更有台灣味的台灣版頁面》。

上網日期:2016年4月1日,取自:http://www.techbang.com/posts/42327-dailymotion-launch-taiwan-version-high-level-to-promote-cooperation-plan#_=_26.Yahoo!奇摩新聞(2013)《Youtube月點閱人數已達10億》。

上網日期:2013年3月25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youtube%E6%9C%88%E9%BB%9E%E9%96%B1%E4%BA%BA%E6%95%B8-%E5%B7%B2%E9%81%9410%E5%84%84-013900854--finance.htmlYahoo!奇摩新聞(2015)《「武媚娘傳奇」是如何燒熱追劇市場?》。

上網日期:2015年4月10日,取自:http://yahoo-emarketing.tumblr.com/post/119752596006/武媚娘傳奇是如何燒熱追劇市場3C新報(2016)《要求用戶關閉Adblock,《富比士》網站卻跳出惡意廣告》。

上網日期2016年1月14日,取自:http://3c.technews.tw/2016/01/14/forbes-malware/3C新報(2015)《YouTube十週年慶,推慶生網站考驗網路影片流行知識!》。

上網日期:2015年7月1日,取自:http://3c.technews.tw/2015/07/01/youtube10/工業研究院(2014)《IEKView:搶佔眼球的戰爭—從中國大陸線上影音平台自製內容發展趨勢談起》。

上網日期:2014年5月29日,取自:http://ieknet.itri.org/hk/news/news_more.aspx?actiontype=rpt&indu_idno=3&domain=43&rpt_idno=729169637工業研究院(2016)《2016十大ICT產業關鍵議題》。

上網日期:2016年2月3日,取自: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nt/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mmID=620605426331276153&SSize=10&SYear=2016&Keyword=&MSID=707246230323432252文化部(2012)《2012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出版。

上網日期2014年7月7日,取自:https://www.bamid.gov.tw/files/15-1000-1056,c267-1.php文化部(2013)《2013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產業》,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出版。

上網日期:2015年7月7日,取自:https://www.bamid.gov.tw/ezfiles/0/1000/img/9/24280204.pdf天下雜誌(2015)《數位生活大調查》。

上網日期:2015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0197天下雜誌(2015)《分你錢、讓你賺,YouTube收視獨強的秘密》。

上網日期:2015年7月21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9363天下雜誌(2016)《劉靜雯:台劇低迷的轉機?創新、實驗與文化價值》。

上網日期:2016年7月15日,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85/article/4523天下雜誌(2016)《愛奇藝台灣開台掀OTT大戰》。

上網日期:2016年3月30日。

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5490#王文君(2004)《初探Ontology》。

上網日期:2004年7月,取自:http://myweb.ncku.edu.tw/~ftlin/course/CAAD/CourseInformation/document/Ontology.pdf尼爾森(2015)《六成九全球消費者認為面對面互動正被電子互動所取代台灣消費者黏手機吃飯以及與家人相聚時使用手機觀看視訊比例世界第一》。

上網日期:2015年4月9日,取自:http://www.nielsen.com/tw/zh/press-room/2015/news-taiwan-digital-landscape-20150407.html艾默生網絡能源(2012)《英特爾封包資料處理(IntelPacketProcessing)白皮書》。

取自:https://www.artesyn.com/computing/assets/enabling_workload_consolidatio1366739089.pdf阿里研究院(2016)《阿里巴巴研究院:以消費者為中心的C2B,是「互聯網+時代」下一個商業模式》。

上網日期:2016年1月8日,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1393437cea3呂紹玉(2015)《YouTubeRed每月$9.99,終於等到無廣告、離線收看、背景播放》。

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2日,取自:http://technews.tw/2015/10/22/youtube-red-lunch-on-10-28-in-us/何國華(2015)《YouTube:以頻道為主思維必須調整》。

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上網日期:2015年1月22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6/2015/01/youtube.pdf股感知識庫(2015)《Google財報解讀:YouTube是真正的亮點》。

上網日期:2015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stockfeel.com.tw/google%E8%B2%A1%E5%A0%B1%E8%A7%A3%E8%AE%80%EF%BC%9Ayoutube%E6%98%AF%E7%9C%9F%E6%AD%A3%E7%9A%84%E4%BA%AE%E9%BB%9E/林淑惠(2015)《台灣青少年愛用影音平台看影片》。

上網日期:2015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16000079-260204科技產業資訊室(2015)《C2B商業模式的核心思維與未來發展》。

上網日期:2015年2月3日,取自: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0670科技產業資訊室(2015)《O2O時代一個平台將代表一個產業》。

上網日期:2015年1月16日,取自:http://iknow.stpi.narl.org.tw/post/Read.aspx?PostID=10568科技新報(2016)《愛奇藝隆重開台,卻無在台客服、申訴管道》。

上網日期:2016年5月1日,取自:http://technews.tw/2016/05/01/iqiyi-no-customer-service/翁書婷(2015)《Yahoo攻影視OTT成績初現,武媚娘傳奇破1800萬次瀏覽》。

上網日期:2015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7636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線上影音、App使用成長隱私擔憂日增》。

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NEWS4/139.pdf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5)《2015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

上網日期:2015年5月,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150901e.pdf域動行銷(2014)《2014年第一季台灣網路、行動調查數據報告》。

上網日期:2014年4月29日,取自:http://www.clickforce.com.tw/newspaper/Report/2014Q1.pdf娛樂重擊(2014)《低調登台,來勢洶洶的愛奇藝》。

上網日期:2014年12月26日,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7216娛樂重擊(2016)《愛奇藝「分甘同味」是哪一味?授權影音平台崛起的重要性》。

上網日期:2016年4月21日,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4549娛樂重擊(2016)《【娛樂重擊產業系列報導】(網路篇)/Netflix、愛奇藝襲台本地影音平台與內容準備好了嗎?》。

上網日期:2016年1月19日,取自: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20259動腦新聞(2013)《YouTube亞太區10大廣告三大吸睛元素》。

上網日期:2013年10月4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19200#ePLDlwce動腦新聞(2014)《2014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結果公布》。

上網日期:2014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PublicContent.aspx?ID=20603動腦新聞(2014)《影音網站使用狀況9月什麼變動?》。

上網日期:2014年12月5日,取自:http://m.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1118&sort=動腦新聞(2015)《影音廣告沒新梗?你該知道KnowmyBrand》。

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5日,取自:http://m.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ID=22688&sort=#GvVFkD5C動腦新聞(2015)《[專訪]全球第二大影音平台Dailymotion:免費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上網日期:2016年3月2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071動腦新聞(2015)《新「視」代來臨新型態網路自製節目怎麼做?》。

上網日期:2015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1988凱洛媒體(2015)。

《線上影音出租服務,隨時給你好戲看》。

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6日,取自:https://twncarat.wordpress.com/2015/11/26/%E5%B0%88%E9%A1%8C%E5%A0%B1%E5%91%8A%EF%BC%9A%E7%B7%9A%E4%B8%8A%E5%BD%B1%E9%9F%B3%E5%87%BA%E7%A7%9F%E6%9C%8D%E5%8B%99%EF%BC%8C%E9%9A%A8%E6%99%82%E7%B5%A6%E4%BD%A0%E5%A5%BD%E6%88%B2%E7%9C%8B/175凱絡媒體(2016)。

《專題報告:社群直播影音:數位互動行銷新趨勢》。

上網日期:2016年3月10日,取自:https://twncarat.wordpress.com/2016/03/10/%E5%B0%88%E9%A1%8C%E5%A0%B1%E5%91%8A%EF%BC%9A%E7%A4%BE%E7%BE%A4%E7%9B%B4%E6%92%AD%E5%BD%B1%E9%9F%B3%EF%BC%9A%E6%95%B8%E4%BD%8D%E4%BA%92%E5%8B%95%E8%A1%8C%E9%8A%B7%E6%96%B0%E8%B6%A8%E5%8B%A2/馮景青(2015)《台灣上網人口達1883萬人上網率80.3%》。

上網日期:2015年8月27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827004663-260412搜狐科技(2013)《揭秘愛奇藝PPS整合細節:吸取優酷教訓》。

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7日,取自:http://it.sohu.com/20131017/n388350001.shtml創媒體(2015)《YouTube的造訪人次比活躍使用人數多出3.5倍》。

上網日期:2015年4月3日,取自:http://blog.beamedia.co/post/115348384575/youtube%E7%9A%84%E9%80%A0%E8%A8%AA%E4%BA%BA%E6%AC%A1%E6%AF%94%E6%B4%BB%E8%BA%8D%E4%BD%BF%E7%94%A8%E4%BA%BA%E6%95%B8%E5%A4%9A%E5%87%BA35%E5%80%8D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3)《2013年8月台灣網路影音流量報告》。

上網日期:2013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0_14_13.html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4)《2014年1月台灣網路影音流量報告》。

上網日期:2014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3_13_14.html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5)《創世紀雙週刊第48期》。

上網日期:2015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reports/%E5%89%B5%E5%B8%82%E9%9A%9B%E9%9B%99%E9%80%B1%E5%88%8A%E7%AC%AC%E5%9B%9B%E5%8D%81%E5%85%AB%E6%9C%9F-20150915/#more-12287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5)《2015年1月台灣網路影音流量報告》。

上網日期:2015年4月1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x/news/news_04_01_15.html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5)《2015年12月台灣網路影音流量報告》。

上網日期:2016年2月18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comscore%E8%88%87%E5%89%B5%E5%B8%82%E9%9A%9B%E4%BE%9D%E6%93%9Acomscore-video-metrix%E5%85%AC%E4%BD%882015%E5%B9%B412%E6%9C%88%E5%8F%B0%E7%81%A3%E7%B6%B2%E8%B7%AF%E5%BD%B1%E9%9F%B3%E6%B5%81%E9%87%8F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6)《2016年04月台灣網路活動分析報告》。

上網日期:2016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ixresearch.com/news/comscore%E8%88%87%E5%89%B5%E5%B8%82%E9%9A%9B%E4%BE%9D%E6%93%9Acomscore-mmx%E6%95%B8%E6%93%9A%E5%85%AC%E4%BD%882016%E5%B9%B404%E6%9C%88%E5%8F%B0%E7%81%A3%E7%B6%B2%E8%B7%AF%E6%B4%BB%E5%8B%95/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16)《網路上的眼球:2015年臺灣網路使用概況回顧》。

上網日期:2016年3月6日,取自:http://rocket.cafe/talks/52680曾俐穎、陳人傑(2015)《眼球經濟新藍海:影音OTT平台產業發展模式之研究》。

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上網日期:2015年8月31日,取自:http://www.ttc.org.tw/userfiles/file/20150903/20150903055744_88013.pdf陳其璐(2016)《線上影音平台大戰展開便利性改變觀片習慣》。

上網日期:2016年5月5日,取自: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id=0000468630_AN370NY32EJH4U1Y17EZ8張右承(2015)《先別管跨境電商了,你聽過C2B模式嗎?》。

上網日期:2015年6月8日,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1323139cea3黃彥達(2007)《Web2.0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

上網日期: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digitalwall.com/scripts/display.asp?UID=378黃翔祺(2001)《淺談P2P的商務模型》。

上網日期:2001年5月2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6685電子工程專輯(2015)《連網智慧型電視使用者調查:YouTube最受歡迎》。

上網日期:2013年6月28日,取自:http://archive.eettaiwan.com/www.eettaiwan.com/ART_8800686777_480702_NT_6ca9a57d.HTM遠見雜誌(2016)《加強在地連結,愛奇藝靠韓劇、新片強攻台灣市場》。

上網日期:2016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10373_1.html遠見雜誌(2014)《黃金八點檔光環不在!告訴你收視新時代的5大趨勢》。

上網日期:2014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gvm.com.tw/webonly_content_3515_1.html遠傳電信(2016)《台灣消費者觀看線上電影行為大調查影音世代的付費電影平台首選friDay影音》。

上網日期:2016年5月25日,取自:https://www.fetnet.net/cs/Satellite/Corporate/coNewsReleases?aid=3000009684360愛立信(2015)《愛立信行動趨勢報告》。

上網日期:2015年6月3日,取自:https://www.ericsson.com/res/site_TW/docs/Ericsson%20Mobility%20Report%20June%202015_%E6%84%9B%E7%AB%8B%E4%BF%A1%E8%A1%8C%E5%8B%95%E8%B6%A8%E5%8B%A2%E5%A0%B1%E5%91%8A.pdf愛奇藝(2015)《愛奇藝PC月用戶達3.25億,持續領跑全網視頻市場》。

上網日期:2015年7月23日,取自http://www.iqiyi.com/common/20150727/53b3ab0ec275bc0f.html愛奇藝營銷研究院(2016)《在線視頻半年報告:愛奇藝壟斷全網數據榜首》。

上網日期:2016年8月2日,取自:http://www.ichiyi.com.tw/?p=73030資策會(2008)《2008台灣網友線上影音娛樂行為初探》。

上網日期:2008年4月14日,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asp?docid=CDOC20080414001&pag=people資策會(2009)《網路娛樂以線上影音為消費主力65%網友曾經使用社交網站》。

上網日期:2009年12月9日,取自:https://mic.iii.org.tw/micne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se02.aspx?sqno=214資策會(2011)《台灣有超過580萬人使用寬頻數位影音服務數位影音市集商機浮現》。

上網日期:2011年7月6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7124#資策會(2016)《資策會FIND:I.D.E.A.S.五大趨勢掌握創新創意的實踐法則串聯顧客、群聚及產業鏈》。

上網日期:2016年8月2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895潘家鑫(2016)《台灣如何反攻大陸OTT》。

上網日期:2016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16000454-260109維基百科(2013)《Dailymotion》。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14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Dailymotion鄭伊廷(2016)《影音是未來趨勢,3大面向剖析Facebook影音行銷成效》。

上網日期:2016年4月6日,取自:https://www.smartm.com.tw/article/32323030cea3鳳凰網財經(2015)《愛奇藝移動端月度覆蓋超1.7億再創視頻行業歷史》。

上網日期:2015年6月10日,取自: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610/13768533_0.shtml數位時代(2006)《影片是搜尋引擎的新戰場》。

上網日期:2006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188數位時代(2012)《一張圖看社群網路性別大車拼》。

上網日期:2012年7月5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3801數位時代(2013)《百度斥資3.7億美元收購PPS,將與愛奇藝合併》。

上網日期:2013年5月8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7673數位時代(2013)《YouTube台灣觀看時數年成長6成,影響力直逼電視》。

上網日期:2013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0297?fb_comment_id=1417412441827000_109620#f3bb3c5f980f954數位時代(2015)《[蘇麗媚]忘掉海量內容吧!》。

上網日期:2015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column/view/id/36283數位時代(2015)《2016年度趨勢「O形消費」研究發表》。

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253數位時代(2015)《大陸網路影音免費又好看怎麼辦到的?有商業價值嗎?》。

上網日期:2015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765數位時代(2016)《[專訪]全球第二大影音平台Dailymotion:免費是我們最大的優勢!》。

上網日期:2016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071數位時代(2016)《我們就是「台」—全球第二大影音平台Dailymotion在台正式開站》。

上網日期:2016年3月3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9079數位時代(2016)《揭露英雄榜!2016網路服務流量100強》。

上網日期:2016年2月27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8788熊艷紅(2005)《重新審視媒介生態理論》。

上網日期:2005年12月21日,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2328/56261/3961744.html劉育孜(2014)《電子商務新模式─O2O模式》。

上網日期:2014年8月,取自:http://www.mjib.gov.tw/FileUploads/eBooks/b908ffc45d52403bb6d343433aed230c/Section_file/f50cf7d8a8cb4c80bb13bfb3b064a0d5.pdf劉文良(2012)《電子商務與網路行銷—第四版》。

基峰出版社。

取自:http://epaper.gotop.com.tw/pdf/AEE034200.pdf劉文良(2014)《網路行銷:3A時代來臨—第四版》。

基峰出版社。

取自:http://epaper.gotop.com.tw/pdf/AEE033400.pdf聯合新聞網(2015)《黏YouTube台灣逾9成網友用過》。

上網日期:2015年7月22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240/1070397-黏YouTube-台灣逾9成網友用過聯合財經網(2016)《兩岸人物/愛奇藝龔宇好脾氣得人心》。

上網日期:2016年4月3日,取自: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1605666聯合財經網(2016)《台灣第一個原生影音程序化廣告平台OneADSpeed快買》。

上網日期:2016年8月16日,取自: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0/1899438-%E5%8F%B0%E7%81%A3%E7%AC%AC%E4%B8%80%E5%80%8B%E5%8E%9F%E7%94%9F%E5%BD%B1%E9%9F%B3%E7%A8%8B%E5%BA%8F%E5%8C%96%E5%BB%A3%E5%91%8A%E5%B9%B3%E5%8F%B0OneAD-Speed%E5%BF%AB%E8%B2%B7中文文獻卜小蝶、張映涵(2012)。

網路影音休閒之遊歷行為探析。

圖書資訊學刊,10(2),39-74。

王小惠、余俊穎(2003)。

多媒體影音網站之價值體系初探。

教學科技與媒體,63,14-24。

王正德(2006)。

寬頻網路與數位內容發展前景與關連之研析。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王文良、黃勝彥、劉安琪(2005)。

汽車行銷區位選擇之研究─以某日產汽車為例。

育達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王于齊(2013)。

數位電視體育頻道之創新特質與品牌忠誠度研究─以愛爾達體育台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王沛娣(2003)台灣廣告成長與經濟發展之關聯性研究:1962-2002。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王櫻儒(2009)。

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動機、使用行為及其相關性之探討。

亞洲大學碩士論文。

王鉦勻(2007)。

網路使用者的分享行為及社群忠誠度對於Web2.0網站使用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無名小站為例。

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王政欽(2007)。

網際網路使用者對網路電話接受度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王威翔(2009)。

探討線上影音分享網站之使用行為意圖研究—以YouTube為例。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王怡茗(2002)。

兩岸女性網站行銷策略之研究。

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王宗松(2011)。

閱聽人網路廣播電視台IPTV之收聽行爲與電子商務關聯探討。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方秋三(2007)。

YouTube使用意願與人格特質差異關係之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江靜之(1998)。

從「利基理論」探討衛星/有線電視對無線電視之影響。

輔仁大學碩士論文。

江佳霖(2006)。

閱聽人價值觀與收視韓劇的相關性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朱錦忠(1999)。

生態學。

台北:高立。

吳文俊(2004)。

從區位理論探討我國數位有線電視頻道規劃與使用者滿意度。

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吳品儀(2011)。

檢視台灣電視產業模仿同形現象—以綜藝談話性節目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吳明媛(2008)。

從遙控器到滑鼠—以生活型態取向探討網民對「網路電視」、「影音網站」的使用。

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9)。

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

台北市:五南。

吳奕德(2008)。

YouTube使用因素與使用者行為之研究。

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吳公伯(2005)。

企業策略與產業聚群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商數位相機廠商為例。

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吳筱玫、周芷伊(2009)。

Tagging的分類與知識意涵:以flickr首頁圖片為例。

新聞學研究,99,265-305。

吳志光(2008)。

數位內容發佈策略分析:賽局理論的應用。

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呂坤原(2013)。

以情境分析法探討台灣IPTV產業服務定價策略。

傳播與管理研究,11(2),79-126。

呂寶麟(2005)。

寬頻影音串流媒體之應用與服務—龍馬寬頻媒體之個案研究。

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邵培仁(2001)。

傳播生態規律與媒介生存策略。

新聞界,5,26-27。

李政忠(2004)。

網路調查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

資訊社會研究,6,1-24。

李政忠(2016年6月)。

以「競合」與「區位建構」的觀點重新檢視區位理論的媒體資源階層架構。

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舉辦之「2016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國立中正大學。

李廷芳(2012)。

YouTube:宅經濟下網民的創業核彈術。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4日,台北市:丹陽文化。

李芳齡(譯)(2016)。

平台經濟模式:從啟動、獲利到成長的全方位攻略(原著GeoffreyParker,MarshallVanAlstyne,SangeetPaulChoudary)。

出版日期2016年4月8日,台北市:天下雜誌。

李孟訓、林維儀、顏慧美(2006)。

田尾地區花卉產業供應鏈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6,23-42。

李岳昇、王嵩音(2014)。

印刷雜誌、數位雜誌與行動數位雜誌之市場區位理論分析。

資訊社會研究,28,35-65。

李秀珠(1998)。

市場競爭對台灣無線電視之影響:從節目區位談起。

廣播與電視,3(4),143-160。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

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

新聞學研究,72,27-54。

李秀珠、王佩華、江靜之(1998)。

巿場競爭與媒體表現之相關性研究。

論文發表於世新大學舉辦之「1998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世新大學。

李如璇(2006)。

誰提供了資訊—論網路無償資訊給予。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李世清(2006)。

從區位理論探討全國電台、地方電台及網路電台之市場競爭情形—由閱聽人資源角度分析。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李季鴻(2005)。

數位影音內容整合商之行銷策略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有仁、張書勳、林俊成(2011)。

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意圖之研究。

資訊管理學報,18(1),53-75。

李晉緯(2009)。

以利基觀點看數位資訊平台的競爭關係—以新聞資訊內容為例。

南華大學碩士論文。

李郁青(2010)。

論傳媒外部性類目及其因應對策:傳播的觀點。

論文發表於南華大學舉辦之「2010傳媒的公共性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

李潔玉、蔡麗夢(2010)。

CNTV發展策略:媒介生態位的視角。

今傳媒,10,57-61。

李慶長、張銀益、蔡聰源、陳主慶、胡俊之(2011)。

影音分享網站之享樂價值模型研究。

北商學報,20,99-122。

林宇玲(2014)。

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

新聞學研究,118,55-85。

林孟潔(2006)。

行動電視產業之發展策略。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林柏州(2011)。

網路電視、無線數位電視與有線電視之重要性及滿意度分析。

嶺東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林承賢(2004)。

近五年來台灣傳播學界博碩士論文使用網路問卷研究方法之後設分析。

資訊社會研究,6,25-57。

林承賢(2005)。

網路問卷調查回收率影響因素之初探分析—以1999~2003年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林怡臻,宋榛穎,楊茹閔(2011)。

台灣廣播電台之新科技資源運用與策略聯盟研究:以資源基礎觀點分析。

論文發表於國立交通大學舉辦之「2011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交通大學。

林燕秋(2008)。

影音分享網站的閱聽人線上展演行為之初探性研究。

論文發表於世新大學舉辦之「2008年圖書資訊暨傳播學進行中論文發表會」,世新大學。

邱凡魁(2010)。

應用技術接受模式探討IPTV服務使用者滿意度程度—以台灣網路電視經驗為例。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邱露槿(2012)。

影響PPStream網路電視使用意圖因素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金琛(2015)。

大數據時代視頻網站營銷策略分析—以愛奇藝為例。

論文發表於義守大學舉辦之「2015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義守大學。

周孝慈(2012)。

從需求,分享觀點探討影響線上影音網站黏著度相關因素之研究—以YouTube影音平台為例。

臺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周昇輝(2007)。

影音部落格使用行為之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周倩、林華(1997)。

電腦網路與傳播問卷調查。

論文發表於世新大學舉辦之「1997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世新大學。

洪妍涵(2008)。

以TAM2理論探討Web2.0網站使用者之行為。

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郭久蓁(2005)。

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4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

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唐士哲(2006)。

尋找共享的政治:網際網路與全球公共財。

傳播與管理研究,6(1),79-100。

唐朝緯(2006)。

從產業鏈價值的角度探討我國IPTV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許文宜(2009)。

我國數位電視平台生態模式之探討。

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許峻誠(2001)。

網頁風格與視覺要素對設計評價影響之研究—以企業網站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許麗玲、何晉滄、黃文楷(2008)。

探討Blog使用者持續採用行為之研究—以期望確認理論為基礎。

資訊管理學報,15(4),1-26。

許琦雪(2015)。

OTT競爭下有線電視產業的危機與轉機—跳脫傳統電視框架。

台北市:NCCNews。

黃品慈、李秀珠(2013)。

不同類型IPTV之市場競爭:從區位理論檢視PPStream、土豆網與Youtube之競爭。

中華傳播學刊,24,207-241。

黃國峯、周文卿(2015)。

Web2.0之價值共創模式。

創新與管理,11(3),1-27。

黃皓傑(2002)。

線上社區資訊共享與交換行為之研究:以MP3論壇網站為例。

論文發表於世新大學舉辦之「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世新大學。

孫秀蕙(1998)。

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

廣播與電視,3(4),1-20。

耿慧茹(2004)。

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

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高妮霠(2007)。

Web2.0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高振偉(2005)。

台灣數位影音業者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與核心資源分析。

元智大學碩士論文。

夏春祥(2015)。

傳播的想像:論媒介生態學。

新聞學研究,125,143-174。

連寶如(2003)。

台灣寬頻影音媒體策略聯盟與競合模式之初探。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莊克仁(2009)。

IPTV發展趨勢及其推廣策略之研究。

銘傳大學廣電系。

陳立輝(2008)。

消費者對於電影觀賞商品之使用行為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陳詩瑩(2009)。

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行為研究—以YouTube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陳宜芳(2007)。

WEB2.0影音平台體驗特性對使用意圖影響之研究。

中原大學碩士論文。

陳韋伶(2002)。

影音內容網站經營模式與關鍵成功因素分析。

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陳志萍(2012)。

影音分享網站之個人印象管理研究。

廣告學研究,37,79-104。

陳恒安(2014)。

科學生態學發展歷史中的多元思維樣式。

科技醫療與社會,19,177-223。

陳佩宜、盧麗淑(2010)。

網路行銷行爲模式之調查研究。

設計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181-190。

陳婷玉、王舜偉(2004)。

邊緣的媒體或賺錢的產業?—廣播賣藥節目的媒介生態分析。

傳播與管理研究,4(1),59-84。

陳玉霖(2002)。

數位影音產業在寬頻時代下之經營模式。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泳霖(2012)。

以資源基礎觀點分析台灣壹傳媒集團多角化經營。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陳碧祥(2011)。

以網路為研究媒介之研究倫理問題新挑戰:85-97學年度教育類論文之分析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27-67。

陳奕方(2014)。

以消費者的資源角度分析新舊通訊科技的區位競爭。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陳灯能(2004)。

知識生態理論的建構與實證。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陳玫蓁(2007)。

由長尾理論觀點探討數位內容通路業者的經營方向。

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陳靖旻(2008)。

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

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陳啟榮(2011)。

淺談調查研究法。

教育趨勢導報,42,125-133。

陳韻如(2011)。

廣告影片置入應用於YouTube平台的廣告效果之研究。

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翁于珣(2009)。

網路電視導入一對一行銷模式之研究—以中華電信MOD為例。

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翁秀琪(2011)。

什麼是「蜜迪亞」?重新思考媒體/媒介研究。

傳播研究與實踐,1(1),55-74。

翁晨語、黃惠萍(2016)。

以延伸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和數位生活型態探討LINETV的使用行為。

論文發表於中正大學舉辦之「2016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正大學。

張藝馨(2013)。

國小學生實施網路化教學評鑑與教師自評比較之研究—以台灣閩南語課程為例。

中華大學碩士論文。

張晶雅(2012)。

網路電視收看之動機及滿意度研究—以電視新聞節目及新聞為限。

樹德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張原誠(2012)。

虛擬社群意識與社群忠誠度對持續使用行為及推薦傾向影響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

創新與管理,9(4)。

張逸如(2008)。

生活型態與網路電視使用意願之研究。

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張意曼、陳柏宏(2003)。

從區位理論的觀點探討電子報與傳統報紙在內容上的異同:以中時報系之電子報與報紙為例。

傳播與管理研究,2(2),209-230。

張錦梅(2008)。

影響使用者利用YouTube分享影片因素之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張麗萍(2010)。

Web2.0價值共創的商業模式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張舒斐(2016)。

新媒體內容產製之研究:以中國大陸視頻網站為例。

論文發表於中正大學舉辦之「2016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中正大學。

康力平(2012)。

線上影音閱聽人投入與擴散閱聽人特徵關聯性因素之初探。

世新大學碩士論文。

梁朝雲、陳佳珩、許育齡(2008)。

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參與動機與工作型態之研究。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6(1),81-109。

梁文耀、林玉菁、李冠賢(2008)。

價值鏈建構與評估模式。

資訊管理學報,15(3),181-202。

崔明軍(2006)。

弱勢群體的媒介權益—媒介競爭中的外部性問題。

東南傳播,22-24。

崔保國(2003)。

媒介是條魚—理解媒介生態學。

中國傳媒報告,2(2),17-26。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5)。

104年持有手機民眾數位機會調查報告。

彭璧玉(2006)。

組織生態學理論述評。

華南師範大學。

馮震宇(2007)。

掌握Web2.0趨勢創造價值,能力雜誌,613,22-33。

馮建三(2015)。

公共政策與(新)媒介財政。

傳播文化與政治,1,101-141。

單香萍(2010)。

第三代行動電話新進業者定價策略網內互打免費個案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詹子君(2015)。

從區位理論探討線上新聞平台—Yahoo!奇摩、Facebook與LINE之間的情形。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詹佳琪(2001)。

虛擬社群成員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葉志良(2015)。

我國線上影音內容管制的再塑造:從OTT的發展談起。

資訊社會研究,29,49-97。

葉乃靜(2016)。

大學生觀看線上影音節目之隨興休閒資訊行為研究。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1(2),106-126。

葉英斌、葛正雲(2004)。

點對點音樂網站消費者行為與經營模式分析。

育達學院學報,8,171-198。

葉建伸(2005)。

影音網站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YouTube及無名小站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楊佩樺(2008)。

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之使用行為調查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楊文華、梁朝雲、周文修(2008)。

台灣行動電視服務的關鍵成功因素與其發展策略。

新聞學研究,96,87-127。

溫深淵(2007)。

新電信服務的競爭優勢。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熊回香、王學東(2010)。

面向Web3.0的分眾分類研究。

圖書情報工作,54(3),104-107。

蔣安國(1994)。

我們印刷媒介媒介生態與行政管理政策初探。

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舉辦之「1994年傳播生態學術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

鄭貴月(2008)。

從「區位理論」探討傳統電波廣播、線上播音與隨選播音之競爭情形—由節目內容資源角度分析之。

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鄭弘毅(2010)。

網路電視使用者沉浸體驗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劉柏立、陳清河、許文宜、王怡惠、李淑華、許千惠(2015)。

新興媒體內容治理架構之探討。

台灣經濟研究院。

劉昀峰(2012)。

電影院、電視頻道與線上收看平台作為動畫電影觀賞管道之區位分析—閱聽人資源角度之探討。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

劉建宏(2009)。

慈善組織區位決策與網路效果。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劉怡玟(2004)。

點對點檔案分享軟體使用行為之研究。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劉仲矩、許雅筑(2013)。

數位影音網站價值衡量指標重要性與性別差異之研究。

東吳經濟商學學報,80,53-80。

蔡幸如(2007)。

網路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蔡坤哲(2007)。

台灣寬頻影音匯聚網站之核心資源與競爭態勢分析。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蔡雨軒(2008)。

數位影音加值效果之研究—以戲劇類型影音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蔡健民(2004)。

台灣廣告音樂拼圖:深度訪談十位廣告音樂人。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蔡志鴻(2003)。

數位內容整合廠商之經營管理研究以數位內容加值服務產業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蔡婉晴(2005)。

網路電視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蔡明春、鄭青展、劉立婷、張雅媛(2007)。

互動電視申辦動機之研究—以中華電信MOD為例。

華人前瞻研究,3(2),1-16。

蔡佩融、許蔡清崇、解天、陳敬杰(2006)。

影響台北地區大學生使用影音部落格之因素。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學士論文。

黎育熙(2009)。

網路資訊搜尋之信任度對消費意願的影響—以民宿為例。

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樊祖燁、劉芳梅、齊忠勇(2014)。

社群網站之關係品質、資訊分享意願與購買意願對忠誠度影響之研究—以Mobile01為例。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7(1),1-19。

潘競恒、王千文、陳敦源(2014)。

電子治理與Web2.0社群網站使用行為之實驗研究。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未出版。

潘邦順(譯)(2000)。

大眾傳播理論(原著DenisMcquail.)。

出版日期:2000年1月1日,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賴祥蔚(2010)。

媒介經濟學的特性與政策回應。

中華傳播學刊,18,267-278。

盧育鼎(2009)。

生活型態、生產性消費者與整合型科技接受程度—以台灣參與YouTube網站為例。

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韓菊美、林綱偉(2012)。

環境識覺之問卷實施方法研究。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9,291-317。

鍾佩君(2013)。

有影無隱?影音傳播隱私管理測量研究:以影音社交網站YouTube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鍾蔚文、劉駿州(1994)。

台灣電視節目興衰的歷史邏輯:媒介生態學初探。

論文發表於國立中正大學舉辦之「1994年傳播生態學術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

戴莉盈(2009)。

探討線上付費型影音平台、電影院與電影頻道之競爭關係。

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舉辦之「2009飆心立藝:應用媒體藝術暨文化創意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簡志峰(2003)。

點對點環境下使用者分享行為之研究。

東吳大學碩士論文。

簡嘉威(2010)。

有線電視MSO發展數位化之關鍵成功因素:以中嘉網路的資源整合運用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羅文坤(2008)。

影音網站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YouTube及無名小站為例。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譚永宗(2012)。

網路群眾外包對共同創造價值塑造之探討。

銘傳大學碩士論文。

蘇健華(2007)。

Web2.0發展介紹。

資訊社會研究,13,1-124。

蘇旭恬(2012)。

中華電信Hichannel網路運動頻道觀賞者使用動機、滿意度及運動涉入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蘇鑰機(1992)。

從生態學觀點探討傳媒的共棲和雜交現象。

傳播與社會發展,149-167。

英文文獻Albarran,A.B.,Chan-Olmsted,S.M.,&Wirth,M.O.(Eds.).(2006).Handbookofmediamanagementandeconomics.Routledge.Albarran,A.B.,&Dimmick,J.W.(1993)Anassessmentofutilityandcompetitivesuperiorityinthevideoentertainmentindustries.Journalofmediaeconomics,6(2),45-51.Armstrong,A.,&Hagel,J.(1996).Netgain:Realprofitsfromvirtualcommunities.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Boston,MA.Barton,K.M.(2013).Whywewatchthemsinganddance:Theusesandgratificationsoftalent-basedrealitytelevision.CommunicationQuarterly,61(2),217-235.Baek,H.,&Hwang,H.J.(2014).MeasuringGratificationofSocialMediaUseinKazakhstanUsingNicheTheory.InternationalJournalofMultimediaandUbiquitousEngineering,9(12),453-462.Benevenuto,F.,Rodrigues,T.,Almeida,V.,Almeida,J.,&Ross,K.(2009).Videointeractionsinonlinevideosocialnetworks.ACMTransactionsonMultimediaComputing,Communications,andApplications(TOMM),5(4),30.Benevenuto,F.,Duarte,F.,Rodrigues,T.,Almeida,V.A.,Almeida,J.M.,&Ross,K.W.(2008,October).Understandingvideointeractionsinyoutube.InProceedingsofthe16thACM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pp.761-764).ACM.Bergemann,D.,&Bonatti,A.(2010).Targetinginadvertisingmarkets:implicationsforofflineversusonlinemedia.TheRANDJournalofEconomics,42(3),417-443.Blakeborough,D.(2012).WatchingYouTube:ExtraordinaryVideosfromOrdinaryPeople.Canad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37(2).Blanchard,A.L.(2007).Developingasenseofvirtualcommunitymeasure.CyberPsychology&Behavior,10(6),827-830.Bondad-Brown,B.A.,Rice,R.E.,&Pearce,K.E.(2012).InfluencesonTVviewingandonlineuser-sharedvideouse:Demographics,generations,contextualage,mediause,motivations,andaudienceactivity.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56(4),471-493.Bouwman,H.,Dijk,J.van,Hooff,B.vanden,andWijngaert,L.vande(2002).ICTinorganisaties,Adoptie,implementatie,gebruikeneffect.Amsterdam:Boom.Bunge,M.(1977).TheFurnitureoftheWorld(OntologyI).SpringerNetherlands.Burgess,J.,&Green,J.(2013).YouTube:Onlinevideoandparticipatoryculture.JohnWiley&Sons.Carroll,G.R.(1985).Concentrationandspecialization:Dynamicsofnichewidthinpopulationsoforganizations.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262-1283.Cha,J.(2014).Usageofvideosharingwebsites:Driversandbarriers.TelematicsandInformatics,31(1),16-26.Cha,J.(2009).Televisionversustheinternet:acomparativeanalysisoftraditionalandnewvideoplatformsinsubstitutability,perceptions,anddisplacementeffects.UniversityofFlorida.Cha,M.,Kwak,H.,Rodriguez,P.,Ahn,Y.Y.,&Moon,S.(2007,October).Itube,youtube,everybodytubes:analyzingtheworld'slargestusergeneratedcontentvideosystem.InProceedingsofthe7thACMSIGCOMMconferenceonInternetmeasurement(pp.1-14).ACM.Chan,K.W.,&Li,S.Y.(2010).Understandingconsumer-to-consumerinteractionsinvirtualcommunities:Thesalienceofreciprocity.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63(9),1033-1040.Chang,J.,&Lewis,C.(2011).TowardsaFrameworkforWeb2.0CommunitySuccess:ACaseofYouTube.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inorganizations,9(2),1-14.Chang,H.H.,&Chuang,S.S.(2011).Socialcapitalandindividualmotivationsonknowledgesharing:Participantinvolvementasamoderator.Information&management,48(1),9-18.Chen,Y.,&Xie,J.(2007).Cross-marketnetworkeffectwithasymmetriccustomerloyalty:Implicationsforcompetitiveadvantage.MarketingScience,26(1),52-66.Cheng,X.,Liu,J.,&Dale,C.(2013).Understandingthecharacteristicsofinternetshortvideosharing:AYouTube-basedmeasurementstudy.IEEETransactionsonMultimedia,15(5),1184-1194.Cheung,M.Y.,Luo,C.,Sia,C.L.,&Chen,H.(2009).Credibilityofelectronicword-of-mouth:Informationalandnormativedeterminantsofon-lineconsumerrecommenda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13(4),9-38.Chyi,H.I.,Yang,M.J.,Lewis,S.C.,&Zheng,N.(2010).Useofandsatisfactionwithnewspapersitesinthelocalmarket:Exploringdifferencesbetweenhybridandonline-onlyusers.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87(1),62-83.Cox,A.M.(2008,September).Flickr:acasestudyofWeb2.0.InAslibProceedings(Vol.60,No.5,pp.493-516).EmeraldGroupPublishingLimited.Cristobal,E.,Flavián,C.,&Guinaliu,M.(2007).Perceivede-servicequality(PeSQ)Measurementvalidationandeffectsonconsumersatisfactionandwebsiteloyalty.Managingservicequality:Aninternationaljournal,17(3),317-340.Davies,J.(2006).Affinitiesandbeyond!Developingwaysofseeinginonlinespaces.E-LearningandDigitalMedia,3(2),217-234.Deng,Z.,&Luo,L.(2007).AnexploratorydiscussofnewwaysforcompetitiveintelligenceonWEB2.0.InIntegrationandInnovationOrienttoE-Society,2,597-604.SpringerUS.Dimmick,J.W.,McCain,T.A.,&Bolton,W.T.(1979).MediaUseandtheLifeSpan:"NotesonTheoryandMethod".The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23(1),7.Dimmick,J.W.,&Rothenbuhler,E.W.(1984a).Competitivedisplacementinthecommunicationindustries:newmediainoldenvironment.InR.Rice(Ed.),Thenewmedia:communication,research,andtechnology.BeverlyHills,CA:Sage.Dimmick,J.W.,&Rothenbuhler,E.W.(1984b).Thetheoryoftheniche:quantifyingcompetitionamongmediaindustries.JournalofCommunication,34(1),103-119.Dimmick,J.W.,Patterson,S.J.,&Albarran,A.B.(1992).Competitionbetweenthecableandbroadcastindustries:Anicheanalysis.JournalofMediaEconomics,5(1),13-30.Dimmick,J.W.(1993).Ecology,economicsandgratificationutilities.InA.Alexander,J.Owers,&R.Carveth(Eds.).Mediaeconomics:Theoryandpractice(pp.135–156).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Inc.Dimmick,J.(1997).Thetheoryofthenicheandspendingonmassmedia:Thecaseofthevideorevolution.JournalofMediaEconomics,10(3).Dimmick,J.,Kline,S.,&Stafford,L.(2000).Thegratificationnichesofpersonale-mailandthetelephonecompetition,displacement,andcomplementarity.CommunicationResearch,27(2),227-248.Dimmick,J.(2003).Mediacompetitionandcoexistence:Thetheoryoftheniche.Mahwah,NJ:LawrenceErlbaum.Dimmick,J.,Chen,Y.,&Li,Z.(2004).Competi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traditionalnewsmedia:Thegratification-opportunitiesnichedimension.TheJournalofMediaEconomics,17(1),19-33.Dimmick,J.,Feaster,J.C.,&Ramirez,A.(2011).Thenichesofinterpersonalmedia:Relationshipsintimeandspace.NewMedia&Society,13(8),1265-1282.DiVita,G.,Chinnici,G.,&D'Amico,M.(2014).ClusteringattitudesandbehavioursofItalianwineconsumers.Calitatea,15(S1),54.Ding,Y.,Du,Y.,Hu,Y.,Liu,Z.,Wang,L.,Ross,K.,&Ghose,A.(2011,November).Broadcastyourself:understandingYouTubeuploaders.InProceedingsofthe2011ACMSIGCOMMconferenceonInternetmeasurementconference(pp.361-370).ACM.Duggan,M.(2013).Photoandvideosharinggrowonline.PewResearchInternetProject.Ellison,N.B.(2007).Socialnetwork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scholarship.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13(1),210-230.Elton,C.S.(2001).Animalecolog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Echols,A.,&Tsai,W.(2005).Nicheandperformance:Themoderatingroleofnetworkembeddednes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6(3),219-238.Feaster,J.C.(2009).Therepertoirenichesofinterpersonalmedia:Competitionandcoexistenceattheleveloftheindividual.newmedia&society,11(6),965-984.Figueiredo,F.,Almeida,J.M.,Gonçalves,M.A.,&Benevenuto,F.(2014).Onthedynamicsofsocialmediapopularity:Ayoutubecasestudy.ACMTransactionsonInternetTechnology(TOIT),14(4),24.Finamore,A.,Mellia,M.,Munafò,M.M.,Torres,R.,&Rao,S.G.(2011,November).Youtubeeverywhere:Impactofdeviceandinfrastructuresynergiesonuserexperience.InProceedingsofthe2011ACMSIGCOMMconferenceonInternetmeasurementconference(pp.345-360).ACM.Geerts,D.,&DeGrooff,D.(2009).Supportingthesocialusesoftelevision:sociabilityheuristicsforsocialTV.InProceedingsoftheSIGCHIConferenceonHumanFactorsinComputingSystems(pp.595-604).ACM.Georgakopoulou,A.(2011).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Pragmaticsinpractice,9,93.Gerbarg,D.(Ed.).(2008).Televisiongoesdigital.SpringerScience&BusinessMedia.Gill,P.,Arlitt,M.,Li,Z.,&Mahanti,A.(2007,October).Youtubetrafficcharacterization:aviewfromtheedge.InProceedingsofthe7thACMSIGCOMMconferenceonInternetmeasurement(pp.15-28).ACM.Goldfarb,A.,&Catherine,T.(2011).Substitutionbetweenofflineandonlineadvertisingmarkets.JournalofCompetitionLawandEconomics,7(1),37-44.Greer,C.F.,&Ferguson,D.A.(2015).Tabletcomputersandtraditionaltelevision(TV)viewingIstheiPadreplacingTV?Convergence:The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toNewMediaTechnologies,21(2),244-256.Greenberg,B.S.(1974).GratificationsoftelevisionviewingandtheircorrelatesforBritishchildren.Theusesofmasscommunications:Currentperspectivesongratificationsresearch,3,71-92.Grossman,L.(2006).Bestinvention:YouTube.TimeMagazine,November7.Ha,L.,&Fang,L.(2012).Internetexperienceandtimedisplacementoftraditionalnewsmediause:Anapplicationofthetheoryoftheniche.TelematicsandInformatics,29(2),177-186.Han,E.J.,&Suh,B.M.(2010).CompetitiveAnalysisamongInteractiveBroadcastingMediainKoreaAffectedbytheIntroductionofIPTV:AdoptingtheNicheTheory.TheJournalofSocietyfore-BusinessStudies,15(4),219-244.Haridakis,P.,&G.Hanson(2009).SocialInteractionandCo-ViewingWithYouTube:BlendingMassCommunicationReceptionandSocialConnection.JournalofBroadcastingandElectronicMedia,53(2).Hannan,M.T.,&Freeman,J.(1989).Organizationecology.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Halvey,M.J.,&Keane,M.T.(2007,September).Analysisofonlinevideosearchandsharing.InProceedingsoftheeighteenthconferenceonHypertextandhypermedia(pp.217-226).ACM.Heath,L.,&Gilbert,K.(1996).Massmediaandfearofcrime.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39(4),379-386.Hellman,H.,&Soramäki,M.(1994).CompetitionandcontentintheUSvideomarket.JournalofMediaEconomics,7(1),29-49.Hoegg,R.,Martignoni,R.,Meckel,M.,&Stanoevska-Slabeva,K.(2006).OverviewofbusinessmodelsforWeb2.0communities.ProceedingsofGeNeMe,2006,23-37.Hoffman,D.L.,&Novak,T.P.(1996).Marketinginhypermediacomputer-mediatedenvironments:Conceptualfoundations.TheJournalofMarketing,50-68.Hsu,C.L.,&Lin,J.C.C.(2015).Whatdrivespurchaseintentionforpaidmobileapps?–Anexpectationconfirmationmodelwithperceivedvalue.ElectronicCommerceResearchandApplications,14(1),46-57.Jackson,J.D.(2013).Streamingscreens:YouTubeandredefiningculturalproduction.Madison,UniversityofWisconsin.Joinson,A.N.(2008).Lookingat,lookinguporkeepingupwithpeople?:motivesanduseoffacebook.InProceedingsoftheSIGCHIconferenceonHumanFactorsinComputingSystems.1027-1036.Katz,E.,Blumler,J.G.,&Gurevitch,M.(1973).Usesandgratificationsresearch.ThePublicOpinionQuarterly,37(4),509-523.Kayany,J.M.,&Yelsma,P.(2000).Displacementeffectsofonlinemediainthesocio-technicalcontextsofhouseholds.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44(2),215-229.Kaplan,A.M.,&Haenlein,M.(2010).Definitionandclassificationofsocialmedia.BusinessHorizons,53(1),1-15.Kilduff,M.(1992).Thefriendshipnetworkasadecision-makingresource:Dispositionalmoderatorsofsocialinfluencesonorganizationalchoic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2(1),168.Kline,S.J.,&Rosenberg,N.(1986).Anoverviewofinnovation.Thepositivesumstrategy:Harnessingtechnologyforeconomicgrowth,14,640.Keen,A.(2008).TheCultoftheAmateur:Howblogs,MySpace,YouTube,andtherestoftoday'suser-generatedmediaaredestroyingoureconomy,ourculture,andourvalues.BroadwayBusiness.Kehagias,D.D.,Giakoumis,D.,Tzovaras,D.,Bekiaris,E.,&Wiethoff,M.(2010).AnAmbientIntelligenceFrameworkfortheProvisionofGeographicallyDistributedMultimediaContenttoMobilityImpairedUsers.InMobileTV:CustomizingContentandExperience(pp.99-119).SpringerLondon.Lange,P.G.(2009).VideosofaffinityonYouTube.In:P.SnickarsandP.Vonderau(Eds.)TheYoutubeReader(pp.228–247).Stockholm:NationalLibraryofSweden.Lee,Y.C.(2011).CompetitiverelationshipsbetweentraditionalandcontemporarytelecommunicationservicesinTaiwan.TelecommunicationsPolicy,35(6),543-554.Lee,E.J.&Overby,J.W.(2004).Creatingvalueforonlineshoppers:Implicationsforsatisfactionandloyalty.JournalofConsumer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andcomplainingbehavior,17,54.Leal,R.P.,Martin,E.,&Cachinero,J.Á.(2009,July).InternetTVbroadcast:whatnext?InDigitalTelecommunications,2009.ICDT'09.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p.71-74).IEEELeung,L.,&Wei,R.(2000).Morethanjusttalkonthemove:Usesandgratificationsofthecellularphone.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77(2),308-320.Lievens,B.,Vanhengel,E.,Pierson,J.,&Jacobs,A.(2010).DoesMobileTelevisionEnhanceaNewTelevisionExperience?.InMobileTV:CustomizingContentandExperience(pp.81-96).SpringerLondon.Lindstädt,N.,&Budzinski,O.(2011).Newspapervs.OnlineAdvertising–IsThereaNicheforNewspapersinModernAdvertisingMarkets?OnlineAdvertising–IsThereaNicheforNewspapersinModernAdvertisingMarkets.Lin,C.S.,Wu,S.,&Tsai,R.J.(2005).Integratingperceivedplayfulnessintoexpectation-confirmationmodelforwebportalcontext.Information&management,42(5),683-693.Li,S.,Glass,R.,&Records,H.(2008).Theinfluenceofgenderonnewtechnologyadoptionanduse–mobilecommerce.JournalofInternetCommerce,7(2),270-289.Li,Sarrina,S.C.(2001).Newmediaandmarketcompetition:Anicheanalysisoftelevisionnews,electronicnews,andnewspapernewsinTaiwan.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45(2),259-276.Li,N.S.(2013).GratificationsobtainedfromtelevisionshowsonInternetTVandconventionalTV.(Doctoraldissertation,IOWASTATEUNIVERSITY).Liu,C.,&Arnett,K.P.(2000).ExploringthefactorsassociatedwithWebsitesuccessinthecontextofelectroniccommerce.Information&management,38(1),23-33.Lowry,P.B.,Romano,N.C.,Jenkins,J.L.,&Guthrie,R.W.(2009).TheCMCinteractivitymodel:Howinteractivityenhancescommunicationqualityandprocesssatisfactioninlean-mediagroups.Journal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26(1),155-196.MacDonald,C.M.(2013).Learningandteachinginformationarchitecture:ThecurrentstateofIAeducation.Bulletin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40(1),28-35.Marwick,A.E.&boyd,d.(2010).Itweethonestly,Itweetpassionately:Twitterusers,contextcollapse,andtheimaginedaudience.NewMedia&Society,13(1),114-133.Mann,F.,Mahnke,R.,&Hess,T.(2012).Findyourniches:Aguideformanagingintermediaeffectsamongcontentdistributionchannels.InternationalJournalonMediaManagement,14(4),251-278.McLuhan,M.&McLuhan,E.(1988).LawsofMedia.London:UniversityofTorontoPress.McLaughlin,M.,Nam,Y.,Gould,J.,Pade,C.,Meeske,K.A.,Ruccione,K.S.,&Fulk,J.(2012).Avideosharingsocialnetworkinginterventionforyoungadultcancersurvivor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8(2),631-641.McQuail,D.,Blumler,J.G.,&Brown,J.R.(1972).Thetelevisionaudience:Arevisedperspective.Mediastudies:Areader,271,284.Miller,P.(2005).Web2.0:Buildingthenewlibrary.Ariadne,(45).Milliken,M.,Gibson,K.,O'Donnell,S.,&Singer,J.(2008).User-generatedonlinevideoandtheAtlanticCanadianpublicsphere:AYouTubestudy.Mitchell,A.S.,O’Hara,K.,&Vorbau,A.(2010).Socialpropertiesofmobilevideo.InMobileTV:CustomizingContentandExperience(pp.207-233).SpringerLondon.Moon,J.W.,&Kim,Y.G.(2001).ExtendingtheTAMforaWorld-Wide-Webcontext.Information&management,38(4),217-230.MunizJr,A.M.,&O’Guinn,T.C.(2001).Brandcommunity.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27(4),412-432.Newkirk,C.D.,&Forker,T.(2007).DoesYouTube’sbrightpastmeanacloudyfuture.IntellectualProperty&TechnologyLawJournal,19(1),1-6.Newman,M.W.,&Landay,J.A.(2000).Sitemaps,storyboards,andspecifications:asketchofWebsitedesignpractice.InProceedingsofthe3rdconferenceonDesigninginteractivesystems:processes,practices,methods,andtechniques(pp.263-274).ACM.Nightingale,V.(2006).Photoblogging:anexplorationinagencyonlin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MassCommunicationResearch,Cairo,July,23-29.Oblinger,D.,&Oblinger,J.(2005).IsitageorIT:Firststepstowardunderstandingthenetgeneration.Educatingthenetgeneration,2(1-2),20.Odum,E.P.,&Barrett,G.W.(1971).Fundamentalsofecology(Vol.3).Philadelphia:Saunders.Odlyzko,A.(2003,September).Privacy,economics,andpricediscriminationontheInternet.InProceedingsof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commerce(pp.355-366).ACM.O'Reilly,T.,&Battelle,J.(2009).Websquared:Web2.0fiveyearson.O'ReillyMedia,Inc.Padmanabhan,V.N.,Wang,H.J.,Chou,P.A.,&Sripanidkulchai,K.(2002).Distributingstreamingmediacontentusingcooperativenetworking.InProceedingsofthe12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Networkandoperatingsystemssupportfordigitalaudioandvideo(pp.177-186).ACM.Paolillo,J.C.(2008,January).StructureandnetworkintheYouTubecore.In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Proceedingsofthe41stAnnual(pp.156-156).IEEE.Parasuraman,A.,Zeithaml,V.A.,&Malhotra,A.(2005).ES-QUALamultiple-itemscaleforassessingelectronicservicequality.Journalofserviceresearch,7(3),213-233.Papacharissi,Z.,&Rubin,A.M.(2000).PredictorsofInternetuse.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44(2),175-196.Peterson,R.A.,&Berger,D.G.(1975).CyclesinSymbolProduction:TheCaseofPopularMusic.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40(2),158-173.Pittman,M.,&Sheehan,K.(2015).Sprintingamediamarathon:Usesandgratificationsofbinge-watchingtelevisionthroughNetflix.FirstMonday,20(10).Purcell,K.(2010).Thestateofonlinevideo.Washington,DC:PewInternet&AmericanLifeProject.Ramirez,A.,Dimmick,J.,Feaster,J.,&Lin,S.F.(2008).Revisitinginterpersonalmediacompetitionthegratificationnichesofinstantmessaging,e-mail,andthetelephone.CommunicationResearch,35(4),529-547.Randle,Q.(2003).GratificationNichesofMonthlyPrintMagazinesandtheWorldWideWebAmongaGroupofSpecial‐InterestMagazineSubscribers.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8(4).Ratliff,J.D.,&Rubinfeld,D.L.(2010).Onlineadvertising:Definingrelevantmarkets.JournalofCompetitionLawandEconomics,6(3),653-686.Rogers,E.(1995).DiffusionofInnovations.FreePress,NewYork.Rogers,R.P.,&Woodbury,J.R.(1996).Marketstructure,programdiversity,andradioaudiencesize.ContemporaryEconomicPolicy,14(1),81-91.Roodt,S.,&Peier,D.(2013).UsingYoutube©intheClassroomfortheNetGenerationofStudents.IssuesinInformingScienceandInformationTechnology,10,473-487.Rubin,A.M.(1983).Televisionusesandgratifications:Theinteractionsofviewingpatternsandmotivations.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27(1),37-51.Rubin,A.M.,&Bantz,C.R.(1987).Utilityofvidéocassetterecorders.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30,471-485.Sato,A.(2012).TheYouTubephenomenon:YouTubestarseliminatingstereotypesinnewmedia.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Seol,H.,Park,G.,Lee,H.,&Yoon,B.(2012).DemandforecastingfornewmediaserviceswithconsiderationofcompetitiverelationshipsusingthecompetitiveBassmodelandthetheoryoftheniche.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SocialChange,79(7),1217-1228.SimonR.(2012).Acomparativeanalysisofvideo-sharingplatformswithafocusonYouTubeandDailymotion.SkemaBusinessSchool.Strangelove,M.(2015).Post-tv:Piracy,Cord-cutting,andtheFutureofTelevision.UniversityofTorontoPress.Sauter,T.(2013).‘What’sonyourmind?’WritingonFacebookasatoolforself-formation.NewMedia&Society,16(5),823-839.Saxena,M.,Sharan,U.,&Fahmy,S.(2008).Analyzingvideoservicesinweb2.0:aglobalperspective.InProceedingsofthe18thInternationalWorkshoponNetworkandOperatingSystemsSupportforDigitalAudioandVideo(pp.39-44).ACM.Silk,A.J.,Klein,L.R.,&Berndt,E.R.(2001).TheEmergingPositionoftheInternetasanAdvertisingMedium.Netnomics3(2),129-148.Sinclair,J.,&Cardew-Hall,M.(2008).Thefolksonomytagcloud:whenisituseful?.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34(1),15-29.Slobodchikoff,C.N.,&Schulz,W.C.(1980).Measuresofnicheoverlap.Ecology,1051-1055.Sorenson,O.,McEvily,S.,Ren,C.R.,&Roy,R.(2006).Nichewidthrevisited:Organizationalscope,behaviorandperformance.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7(10),915-936.Stewart,D.W.(1981).Theapplicationandmisapplicationoffactoranalysisinmarketingresearch.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51-62.Stafford,T.F.,Stafford,M.R.,&Schkade,L.L.(2004).DeterminingusesandgratificationsfortheInternet.DecisionSciences,35(2),259-288.Sundar,S.S.,&Limperos,A.M.(2013).Usesandgrats2.0:Newgratificationsfornewmedia.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57(4),504-525.Susarla,A.,Oh,J.H.,&Tan,Y.(2012).Socialnetworksandthediffusionofuser-generatedcontent:EvidencefromYouTube.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23(1),23-41.Tanase,G.C.(2015).MarketingtheBusinessOnlinewithYoutube:TheFutureisNow.RomanianDistributionCommitteeMagazine,6(4),26-29.Tu,C.H.(2002).Theimpactsoftext-basedCMCononlinesocialpresence.Thejournalofinteractiveonlinelearning,1(2),1-24.Tucker,C.E.(2012).Theeconomicsofadvertisingandprivacy.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30(3),326-329.Ulin,J.(2013).Thebusinessofmediadistribution:Monetizingfilm,TVandvideocontentinanonlineworld.CRCPress.VanderHeijden,H.(2004).Useracceptanceofhedonicinformationsystems.MISquarterly,695-704.Wang,J.(2013).Factorsinfluencingsocialnetworkingwebsiteloyalty.InformationTechnologyJournal,12(3),545.Webster,J.G.(1984).Cabletelevision'simpactonaudienceforlocalnews.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61(2),419.Webster,J.,Trevino,L.K.,&Ryan,L.(1993).Thedimensionalityandcorrelatesofflowinhumancomputerinteraction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9(4),411-426.Welbourne,D.J.,&Grant,W.J.(2015).SciencecommunicationonYouTube:Factorsthataffectchannelandvideopopularity.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Wheeler,K.S.(2015).Therelationshipsbetweentelevisionviewingbehaviors,attachment,loneliness,depression,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GeorgiaSouthernUniversity.Wirtz,B.W.,Schilke,O.,&Ullrich,S.(2010).Strategicdevelopmentofbusinessmodels:implicationsoftheWeb2.0forcreatingvalueontheinternet.LongRangePlanning,43(2),272-290.Wimmer,R.D.,&Dominick,J.R.(2006).Masscommunicationresearch:anintroduction.Belmont,CA.Winland,C.(2015).Anexplorationofbinge-watchinganditseffectsoncollegeacademics.Wattenhofer,M.,Wattenhofer,R.,&Zhu,Z.(2012).TheYouTubesocialnetwork.Yang,C.,Hsu,Y.C.,&Tan,S.(2010).Predictingthedeterminantsofusers'intentionsforusingYouTubetosharevideo:moderatinggendereffects.Cyberpsychology,Behavior,andSocialNetworking,13(2),141-152.Yang,F.,&Wang,Z.(2009).Amobilelocation-basedinformationrecommendationsystembasedonGPSandWEB2.0services.database,7,8.Yoo,C.Y.(2011).Modelingaudienceinteractivityasthegratification-seekingprocessinonlinenewspapers.CommunicationTheory,21,67-8.Young,D.G.(2013).Laughter,learning,orenlightenment?Viewingandavoidancemotivati-onsbehindTheDailyShowandTheColbertReport.JournalofBroadcasting&ElectronicMedia,57(2),153-169.Yu,C.S.(2011).Constructionandvalidationofane-lifestyleinstrument.InternetResearch,21(3),214-235.Zentner,A.(2010).AdvertisingintheInternetAgeandtheSurvivalofTraditionalMedia–AnEmpiricalAnalysisUsingaPanelofCountries.ZhuD.L.(2005).Web2.0andIdeasforInformationTransmission.Chinainformationpreview,(11),59-61.Zhao,L.,&Lu,Y.(2010).PerceivedInteractivity:ExploringFactorsAffectingMicro-BloggingServiceSatisfactionandContinuanceIntention.PACIS,93.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台灣網路寬頻影音媒體策略聯盟與競合模式之初探 2. 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 3. 網際網路使用者對網路電話接受度之研究 4. 虛擬社群成員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5. 數位影音產業在寬頻時代下之經營模式 6. Web2.0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以線上影音分享網站為例 7. 數位內容整合廠商之經營管理研究-以數位內容加值服務產業為例 8. 寬頻網路與數位內容發展前景與關連之研析 9. 應用資料探勘技術於媒體使用行為之研究-以2004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 10. 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 11. 從區位理論探討我國數位有線電視頻道規劃與使用者滿意度 12. YouTube使用因素與使用者行為之研究 13. 網路電視使用動機、行為與滿意度之關聯性研究 14. 網路問卷調查回收率影響因素之初探分析-以1999~2003年台灣博碩士論文為例- 15. 網路使用者的分享行為及社群忠誠度對於Web2.0網站使用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無名小站為例   1. 中文文獻卜小蝶、張映涵(2012)。

網路影音休閒之遊歷行為探析。

圖書資訊學刊,10(2), 2. 王小惠、余俊穎(2003)。

多媒體影音網站之價值體系初探。

教學科技與媒體,63,14-24。

3. 呂坤原(2013)。

以情境分析法探討台灣IPTV產業服務定價策略。

傳播與管理研究,11(2),79-126。

4. 李孟訓、林維儀、顏慧美(2006)。

田尾地區花卉產業供應鏈管理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26,23-42。

5. 李岳昇、王嵩音(2014)。

印刷雜誌、數位雜誌與行動數位雜誌之市場區位理論分析。

資訊社會研究,28,35-65。

6.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

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

新聞學研究,72,27-54。

7. 李慶長、張銀益、蔡聰源、陳主慶、胡俊之(2011)。

影音分享網站之享樂價值模型研究。

北商學報,20,99-122。

8. 林宇玲(2014)。

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

新聞學研究,118,55-85。

9. 唐士哲(2006)。

尋找共享的政治:網際網路與全球公共財。

傳播與管理研究,6(1),79-100。

10. 黃國峯、周文卿(2015)。

Web2.0之價值共創模式。

創新與管理,11(3),1-27。

11. 夏春祥(2015)。

傳播的想像:論媒介生態學。

新聞學研究,125,143-174。

連寶如(2003)。

台灣寬頻影音媒體策略聯盟與競合模式之初探。

國立中正大學碩士 12. 陳志萍(2012)。

影音分享網站之個人印象管理研究。

廣告學研究,37,79-104。

陳恒安(2014)。

科學生態學發展歷史中的多元思維樣式。

科技醫療與社會,19, 13. 陳碧祥(2011)。

以網路為研究媒介之研究倫理問題新挑戰:85-97學年度教育類論文之分析研究。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27-67。

14. 翁秀琪(2011)。

什麼是「蜜迪亞」?重新思考媒體/媒介研究。

傳播研究與實踐,1(1),55-74。

15. 張原誠(2012)。

虛擬社群意識與社群忠誠度對持續使用行為及推薦傾向影響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

創新與管理,9(4)。

  1. YouTube用戶生成的內容對購買意向和分享意願的影響 2. 線上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之閱聽人收視行為分析兼論與Youtube之差異 3. Youtube病毒行銷不病毒行銷不?探討Youtube平台上影響口碑宣傳與品牌偏好平台上影響口碑宣傳與品牌偏好因素研究 4. 影音網路素人操作使用者自創內容之經營模式研究-以YouTube為例 5. YouTube使用因素與使用者行為之研究 6. 影響使用者使用數位音樂平台因素之研究-以iTunes、KKBOX、YouTube為例 7. 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行為研究-以YouTube為例 8. 消費者對於線上影音的廣告態度:以YouTube為平台的實證研究 9. 境外OTT網路影視服務平台之內容產製策略分析:以愛奇藝台灣站為例 10. MyYouTube:根據影片的評論者與使用者的喜好推薦YouTube影片 11. 新媒體,新愉悅:以媒體愉悅理論探索YouTube素人創作者自製微電影行為 12. 影音平台在台灣發展挑戰研究─以LINETV為例 13. YouTube之運動行銷研究-以世大運為例 14. 從「價值主張」探討OTTTV小資女會員付費的發展與策略:以愛奇藝、KKTV為例 15. 電視、網路影音及行動影音平台做為電視劇觀看管道之競爭區位分析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