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夫人墓最快8月發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5年11月16日,文物保護人員正在對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進行清理修復工作。

圖/視覺中國

西漢海昏侯墓發掘現場。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主墓發掘、棺板已開,位於江西南昌遠郊的海昏侯墓考古工地,如今已回歸了沉寂。

但在白色的文物保護用房內,工作人員仍在忙碌,考古發掘、保護與研究並未停止。

6月5日,新京報記者從江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國家文物局已經批准了對海昏侯夫人墓的發掘,目前他們正在對發掘方案進行完善,發掘工作最快8月開始。

發掘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考古領隊楊軍稱,夫人墓的發掘最快將在八九月開始,由於夫人墓的體量與海昏侯墓相當,發掘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在海昏侯墓園內可以看到,海昏侯墓和侯夫人墓占據了墓園最高亢、中心的位置,西為海昏侯墓,東為侯夫人墓。

其他墓葬與車馬坑則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它們周圍。

現在夫人墓已經用黑色遮陽布遮蓋起來,部分區域長出了荒草,封土靠近頂部的位置,能看到中間有一個幽深的盜洞。

2011年,海昏侯夫人墓曾被盜墓賊「光顧」。

現在盜洞已經被鋼架和木板保護起來。

竹簡或有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

發掘之外,文物保護也在同時進行。

在16攝氏度、恆溫恆濕的文物保護用房內,墓中出土的5000多枚竹簡已經進行了剝離、清理,目前靜置於水中。

清理竹簡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竹簡的文保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流程,首先是發掘階段的提取,再是保護階段的清理、剝離和洗簡、加固、脫色等程序,最後才是用高清照片來進行文字釋讀。

楊軍說,現在竹簡正處於保護階段。

在竹簡剝離後,工作人員曾經進行了一次初期的紅外掃描。

在這次掃描中,他們辨認出竹簡中有《論語》、《易經》、《禮記》、《孝經》等儒家經典,還有《六博棋譜》、《悼亡賦》及養生類醫書。

此次發現的《論語》,專家推測為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其中有一篇《知道篇》,在現行《論語》中沒有,這一發現被網友戲稱「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論語》更新」。

但楊軍說,竹簡的保護階段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是由荊州文物保護中心完成。

之後他們將交棒給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中心,來完成竹簡的開放性釋讀。

但據工作人員估計,最快也要到明年年初才能開始。

焦點1 侯夫人墓內會有什麼東西?

談到海昏侯夫人墓,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海昏侯夫人是誰?

據史書記載,劉賀有16位夫人,她們為他生下了22個孩子,11個男孩,11個女孩。

但關於劉賀正室的信息,則寥寥無幾。

有一條記載是,在山東昌邑時,他有位夫人是當時大臣嚴延年的女兒,但據專家分析,這位夫人在山東已過世。

主墓中出土的奏牘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在一份當時海昏侯夫人給太后的奏牘寫有這樣的字樣:「海昏侯夫人,妾待,昧死再拜上書太后陛下」。

楊軍認為,這個「待」應該是這位夫人的名字。

2011年,夫人墓被盜,盜墓賊接著盜海昏侯主墓,被村民發現而未果。

楊軍分析,盜墓賊先盜夫人墓,一方面是因為夫人墓表面的封土看起來更大,另一方面是他們不清楚漢朝以右為大的尊卑體系。

他認為,「盜墓賊應該是盜夫人墓得手了,盜到了東西,才想到回來盜主墓。

」因此,一些考古人員認為,夫人墓中的狀況可能不容樂觀。

但墓中的具體狀況,以及侯夫人的身份等細節,都要發掘後才能了解。

這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焦點2 劉賀的牙齒里藏著什麼秘密?

揭開棺蓋,考古人員發現,雖然骸骨保留不多,但劉賀的牙齒卻相對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漆面罩之下,他的上下齒緊密咬合在一起,牙齒上方,還能辨認出小部分鼻骨痕跡。

攜帶著劉賀DNA的牙齒,已經於2016年被送往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進行檢測。

它被稱為「非常非常重要的發現」,因為牙齒所攜帶的信息可能是驚人的。

首先,它可能可以幫助尋找到劉姓皇室的後代。

此技術的原理是,Y染色體永遠是父子相傳的,子代能完整地繼承父代的Y染色體主幹而不受混血影響。

楊軍說,「現在我國所有劉姓DNA資料還是蠻齊全的,但是這些DNA的資料裡面,搞不清楚哪一個是劉邦和漢武帝傳下來的皇室血統。

有了海昏侯的牙齒就可以實現了,他是正宗的皇室成員,漢武帝的嫡親的孫子。

據工作人員介紹,DNA技術曾多次在考古中使用。

2009年,河南安陽曹操墓深陷真假紛爭,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就曾聯合宣布,向全國徵集曹姓男性參與Y染色體檢測,用DNA技術解答「曹操墓」真偽之爭。

除了遺傳信息之外,楊軍稱,牙齒還可透露更複雜的信息,比如海昏侯去世時的年齡、平時的食物喜好、疾病狀況,甚至可以恢復他的形象。

「這是屬於生命科學領域的事情,理論上肯定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很複雜,所以需要時間。

焦點3 失傳的《齊論語》意味著什麼?

在主墓出土的眾多竹簡中,海昏侯考古團隊公布了兩張竹簡圖片。

這是他們在做紅外掃描時的發現。

這兩張竹簡為同一支簡的正反面。

竹簡正面寫有「智道」,反面寫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雲者,三日。

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漢代「知」、「智」互通,由此可知,「智道」即為「知道」,這枚竹簡上書寫,就是《齊論語》第二十二篇的篇題——「知道」。

在古代,流傳的《論語》包括三個版本,《齊論語》、《魯論語》和《古論語》。

分別是在齊國舊地流傳、魯國舊地流傳、用古文字所寫。

《齊論語》和《魯論語》、《古論語》最大的區別是多了兩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

而現行的《論語》,是西漢末年的安昌侯張禹把《魯論語》和《齊論語》綜合後的版本,《齊論語》到漢魏時就失傳了。

所以人們至今不知,《知道篇》和《問王篇》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楊軍說,如果到釋讀時確是如此,那在整個中國學術界、可能在世界學術界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辛德勇則認為,《知道》一篇的發現,主要是可供人們了解《齊論語》這一部分獨特構成的內容,價值較為有限。

「假如在今後的清理過程中,除《知道篇》和《問王篇》之外,還可以發現其他一些《齊論語》內容的話,或許會有更為深刻、同時也更富有學術內涵的意義。

新京報記者 羅婷 江西南昌報導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今天我們把目標轉向西漢海昏候墓

從2014年首次考古成果的公布,到2015年獲評年度「十大考古發現」。西漢海昏候之墓早以牽動著考古人員的心,每一次的發掘都是一次密碼解讀。漢廢帝劉賀(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漢朝第九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