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窯青瓷特點造型你了解多少--對雞首壺你認識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到它們,時間仿佛回到千年之前,那跪禮對飲,縷裊青煙,舞步輕紗……猶若夢境,亦真亦幻。

時過境遷,雖渭水遠去,落日臨安,然今見越瓷,其神其韻,依然留存著古老爛燦的文明。

一、越瓷的特點

越窯青瓷,歷史悠久,是中國古代南方青瓷窯,窯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餘姚、慈谿、寧波等地。

因這一帶古屬越州,故名。

主要特點:胎骨較薄,施釉均勻,釉色青翠瑩潤,光彩照人。

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貢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種重要的貿易陶瓷。

同時與唐代精美工藝品和文苑藝術交相輝映,在工藝美術領域裡開創了一個新的世界。

二、越瓷的造型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青瓷造型豐富多彩。

東晉的青瓷造型偏重經濟實用,到了南朝,器型演變得挺拔修長、瘦俏輕盈。

眾多六朝青瓷以日常用品為主流,罐、壺、碗、盂、盒、洗、水注、缽、硯、熏、爐、尊、燈、虎子、瓶、盞等是常見器形。

還有的青瓷器皿取動物形象作為造型的局部或整體,優雅別致,妙趣橫生,大大改變了漢代及以前陶瓷大部分都是簡單的罐、碗、壺等造型單調的局面,同時又將實用器形雕塑化,諸如:臥羊、熊尊、鳥盂、虎形、獅形插座,融觀賞實用於一體。

1、千恣百態的人物塑像

青瓷的人物塑像雖沒有秦始皇陵陶俑那樣的雄偉氣魄,也沒有唐三彩俑那般的華麗色彩,但它卻以小巧玲瓏的造型,變化萬千的儀態和豐富深遂的內涵而在古代雕塑藝術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千恣百態的青瓷人物塑像多出現於青瓷佛寺罐和塔式罐上。

三國西晉時期,塔式罐上的群體胡俑,造型尤其生動活潑,常見有雜耍、舞蹈、跪拜或佇立等情形,姿態靈活多變,形象十分生動而和諧。

2、妙趣橫生的動物造型

越窯青瓷所塑造的動物造型在寫實的基礎上又被予以合理的藝術誇張,注重神情的刻畫和風韻的表現,其中虎、雞、羊、熊、獅、兔等為常見的造型。

與此同時,還有羊、龍、獅、熊、鴿、兔、鴛鴦、小鳥、蟾蜍等,這些圓雕動物製作細緻,形貌傳神,其中浙江慈谿出土的蟾蜍硯滴、上虞出土的雙虎枕和鴛鴦注子為越窯青瓷中的精品,它們令現代人不得不驚嘆古代窯匠們的設計能力和精湛的工藝水平。

三、當代名家越窖作品展示

1、雞首壺

雞首壺是六朝青瓷的代表造型之一。

雞首壺又稱雞頭壺、天雞壺,名稱得自於壺嘴流部的雞首形裝飾。

雞首壺最早出現於西晉時期(公元265~316年),由浙江地區的越窯首先創製。

一般為深盤口,細頸,鼓腹,平底。

雞首昂立於肩部,器柄粗壯有力,有的柄端呈龍首型。

這種造型出現於東晉晚期,以後逐漸流行。

關於雞首壺的用途,根據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和當時煮茶的方法,用雞首壺盛茶的可能性最大。

「雞」與「吉」諧音,雞首壺的出現,也是人們對吉祥安寧生活的祈望。

2、香薰壺

香薰是一種焚香用具。

薰體呈球形,薰爐上部鏤雕透氣孔,焚香時香氣可從鏤孔處徐徐散出;令人想起香菸裊裊,濃香四溢的的愜意情景。

越窖香薰壺的造型端巧琳麋,製作精緻,是為了適應當時的貴族子弟「無不薰衣剃面,傳粉施朱」的生活習俗而生產的,屬於貴族使用的高級用具。

3、羊尊壺

晉朝青瓷多見動物,或器皿上動物匍匐,這是當時的風俗所致,同時還有原始巫術圖騰崇拜流行的緣故,如「羊者祥也,鹿者祿也。

」羊尊壺的造型優美,栩栩如生,釉色亮麗,同時作為吉祥物被歷代所收藏家推崇,更是如今古瓷收藏家們夢寐以求的寶物。

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青瓷之美,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一件件翠色慾滴的青瓷,分明就是「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的風骨寫照。

越窖青瓷千年多的發展史,造就了璀璨多姿的青瓷文化。

青瓷以敦厚的造型、拙樸的顏色和清淳的藝術風格給中國悠久的陶瓷史、手工業史增添了古樸而華美的思想內涵。

雞首壺是指以雕塑雞頭為裝飾成壺嘴的瓷壺,創製於三國時期,盛行於兩晉、南朝,進入隋代雞首壺更加修長俏麗,雞頭以雕塑精美逼真而著稱,唐以後,雞首壺便被酒注子(執壺)所取代。

考古資料顯示雞首壺是三國中晚期越窯、甌窯燒制的一種新產品。

起初,雞首壺多數是在小小的盤口壺的肩部,一面貼雞頭,另一面貼雞尾,頭尾對稱,雞頭為實心,完全是一種裝飾。

東晉時期雞首壺,盤口較小,細頸,壺腹圓鼓,肩部雕塑雞頭,雞頭上有冠,下有頸,雞頭呈空心狀,通壺腹而成流嘴,雞尾變成彎曲的把手,有的把手上端飾龍頭,成為一種器型優美的酒壺。

南朝時期,雞首壺器身修長,口頸加高,造型更加適合於實用。

雞首壺是現在人的叫法,這種器物在六朝時並不叫雞首壺。

1972年南京化纖廠東晉墓出土一件雞首壺,其底部銘刻「罌主姓黃名齊之」,雞首壺在東晉時稱作「罌」。

漢·王充《論衡·譴告》說:「釀酒於罌,烹肉於鼎」,劉伶《酒德頌》有:「先生於是方捧罌承槽」,雙手捧罌在酒床的流槽下接酒,說明雞首壺是盛酒器。

鎮江揚中永鑫堂收藏有幾件六朝時期雞首壺。

今選出兩件介紹如下:

東晉越窯青釉點彩雞首壺,高19厘米,口徑8.1厘米,腹徑15厘米,底徑9厘米。

盤口,長頸,鼓腹,平底,肩部飾雞首,對稱處飾一柄,柄高於壺口,兩側設環形系。

口沿、柄部、雞冠上均點有褐彩,褐彩相間交錯,和諧自然,疏密得體,打破了青釉單調的格局。

胎淺灰色,全器施釉,底部無釉,器型優美。

越窯主要產地在浙江上虞、餘姚、紹興等地。

東漢中晚期,成功燒制出成熟的青釉瓷,領青釉瓷創燒風氣之先。

南朝洪州窯青釉蓮瓣紋雞首壺,高21厘米,口徑7.5厘米,腹徑17厘米,底徑10厘米。

高盤口,長頸,溜肩,鼓腹,平底。

肩部飾雞首,雞首雙目圓瞪,高冠,流嘴呈管狀,與壺身相通,對稱處為龍首柄,柄高於口沿,兩側設橋形系。

腹部刻劃覆蓮紋,蓮瓣較短,刻劃線條流暢,簡潔明快。

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的影響也已滲透到陶瓷手工業領域。

就像這件青釉蓮瓣紋雞首壺,極好地反映了這一時代的題材特徵。

這是因為蓮花為「佛門聖花」,蓮花在佛教中地位很高,蓮瓣的形象幾乎無器不有。

胎灰色,較疏鬆,施釉不到底,釉色青中泛黃。

洪州窯位於江西省豐城市,1992年—1994年考古工作者在豐城市贛江與贛江相通的清豐山溪、藥湖岸畔的山坡和崗阜地帶發現洪州窯遺址31處,始燒年代於東漢晚期,東晉、南朝進入興盛期,唐代中期達到鼎盛,至晚唐、五代逐漸衰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雞年最應該看的藝術品——雞頭壺

雞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家禽,很早就與人們的經濟生活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雞的國家之一,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如河北武安磁山、江西萬年仙人洞中,就曾出土過家雞祖先——原雞的雞...

你可知六朝青瓷,南北朝青瓷賞析(多圖)

東晉以後,南朝歷經宋、齊、梁、陳四個朝代。這一時期,北方以鮮卑人為主的政權交相更替,戰亂頻仍。以南京為中心的江南地區相對較為安寧,經濟、文化、科技、藝術達到了空前繁榮,因為延續了三國東吳、東晉等...

六朝青瓷對中國瓷器發展的貢獻

六朝青瓷在中國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漢代瓷器創造的成就,下為隋唐青釉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礎,在中國古代陶瓷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東漢以後,是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接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