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地攤買的寶貝,99%是假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家有寶貝嗎?趕緊拿給專家免費鑑定一下!」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惠州市博物館契合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推出一系列文博惠民活動。

現場活動包括廣東省文物鑑定站專家免費為市民鑑定文物、惠州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圖片展、惠州市民間收藏文物展以及惠州市本土文化創意產品展等。

最有趣味的當然是鑒寶環節,專家免費為100多名市民鑑定200餘件寶貝。

10位市民捐贈了29件文物

活動當天,有10位熱心市民向博物館捐贈了29件文物。

惠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巫革輝為其頒發文物捐贈證書。

活動現場,市民觀看到「保護文化遺產,守護精神家園——— 惠州市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圖片展」,再現了惠州歷史文化遺存。

另外,惠州市博物館派出代表團赴梅州參與「國際博物館日」廣東省主會場的宣傳推廣活動,在助力主會場宣傳活動的同時,展示惠州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蘊。

惠州市文廣新局局長朱偉思表示,近年來通過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加大文博場館建設力度,在完善提升既有場館宣教服務能力的同時,新建了葛洪博物館等多個專題博物館或紀念館,極大地提升了惠州文博事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市民帶來的寶貝仿品比例大

「專家,你趕緊幫我看看這個寶貝吧!」啟動儀式後,省文物鑑定站專家為市民免費鑑定文物。

這三名專家分別是廣東省文物鑑定站副研究館員、陶瓷鑑定專家許建林,廣東省文物鑑定站副研究館員、玉器雜項鑑定專家趙敏,廣東省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史學碩士吳生道。

活動現場,共有100多名市民拿著200餘件珍藏的寶貝給專家鑑定,大多是玉器、瓷器、書畫等物品。

經過專家初步鑑定,贗品幾率比較高。

趙敏認為,昨日鑑定物品仿品比例大。

「市民在街邊地攤購買的寶貝,99%以上是假的。

買東西撿漏心態別太強,建議感興趣的市民多去博物館看看真的藏品是什麼樣的,學點專業知識。

不要聽別人講故事,故事都是編出來的。

鑒寶個案

A

真品

78歲老爺爺有塊辛亥革命圓盤 鑒寶活動上,南都記者被一名身穿綠色軍裝的爺爺吸引了。

這位老爺爺叫羅日天,來自梅州,今年已是78歲高齡,他曾於1958年參軍。

「我很喜歡文物,天天都去圖書館。

」讓羅日天感到高興的是,專家鑑定他帶來的圓盤是1942年的辛亥革命圓盤。

博物館保安收藏的寶貝有價值 前來鑑定寶貝的市民絡繹不絕,連博物館的保安盛先生也來湊熱鬧。

專家鑑定他的寶貝為解放初期出口創匯階段的藏品,「這一對瓶子不錯,屬於銅胎掐絲琺瑯,值得收藏。

」旁邊圍觀的市民嘖嘖稱奇,在博物館呆久了,保安的眼光也不一樣。

「宜子孫」長命鎖出自清代60歲的周先生帶來一塊長命鎖玉石,上面寫著「宜子孫」。

專家鑑定後說是清代的玉,有一定收藏價值。

「我有20多年的收藏經驗了,家裡還有好多好東西。

」除了這塊玉,他還帶了一個看上去很不起眼的碗。

專家從形、釉、胎鑑定該藏品是宋代民用碗。

「看玉要注意造型、紋飾,每個時代有自己的特徵,還要看雕工,以前的技術與現在的技術有區別,老的玉還有層包漿。

B

仿品

這隻碗是仿北宋的汝窯「這隻碗是北宋的,是個寶貝!」鑑定還沒正式開始,李先生就悄悄地向南都記者透露幾句「內幕」!他拿著的碗,是老爸當年在河南做生意時戰友送的。

不過,專家鑑定是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仿北宋的汝窯,是仿品。

帶來5幅書畫都是仿品「這畫好有年代感啊!會否是真品呢?」劉先生帶來5幅書畫作品,引起大家圍觀。

但比較可惜的是,專家鑑定後認為都是仿品。

「這一幅落款是唐伯虎的畫,細節經不住推敲。

山沒有層次感,字也沒有濃淡的變化,懷疑是印刷品,因為印刷品是缺乏神采。

采寫:南都記者 黎秀敏

實習生 魏秋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