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就挖墓?青海「九層妖塔」盜墓案告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訊】在青海省都蘭縣的荒漠戈壁上,分布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吐蕃墓葬群,距今大約1000多年的歷史。

其中規模最大的古墓葬——血渭一號大墓,被當地民間稱為「九層妖塔」,也成為盜墓分子覬覦的對象。

近日,隨著青海警方偵破「3·15」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追繳回被盜掘的全部646件文物,千年歷史的熱水墓群又恢復了昔日的寧靜。

8月2日拍攝的都蘭熱水墓群環境。

(圖片來源:新華社)

「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

鑲嵌綠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紋的馬鞍金飾……近日,在警方和文物部門的合作下,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告破,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繳獲涉案文物600餘件,其中不乏精美的一級、二級和三級文物。

都蘭縣警方展示追繳回的文物。

(圖片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19日報導,柴達木盆地東南端的都蘭縣作為曾經的古絲綢之路南路重鎮,曾是吐谷渾古國、吐蕃王朝的統轄地,縣境內的熱水鄉血渭草場共有封土墓300餘座,其中,熱水血渭一號大墓結構獨特,被民間稱為「九層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偉,被譽為「東方金字塔」。

這裡曾出土的金銀器、玉器、絲織品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實物例證,一度引起轟動效應,也吸引了不法之徒的貪婪目光。

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馬永明介紹,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警方提供了都蘭縣被盜掘出土的文物將被倒賣的線索。

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警方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並於6月11日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其中包括該案中實施盜掘的犯罪嫌疑人王建韜、韓萬里。

從3月到7月,涉及實施盜掘、幕後出資、聯繫銷贓、倒賣文物等各個環節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網打盡」,646件被盜文物也陸續追回。

「要想富,就挖墓」

大陸央視報導,據警方介紹,這一系列案件中,山東、河南等外省人出資、出「技術」、找銷路,青海本地人出力、保障「後勤」。

他們彼此勾結又相對獨立,形成了盜販文物的黑色鏈條。

據警方透露,在盜墓團伙準備銷贓時,甚至有賣家的報價高達1億8000萬元(人民幣,下同)。

在熱水墓群血渭一號墓東側一平台處,隨處可見被盜掘的探坑。

「出資人」孫某林交代,這些大坑就是他看著挖掘的,挖到「貨」後就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個隔擋,上部用土將盜洞回填,探坑填埋。

「周邊都是無人區,大墓被盜後也很難被人發現。

警員在盜掘現場查看。

(圖片來源:新華社)

《北京青年報》20日報導,據了解,盜販文物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

「要想富,就挖墓,一夜變成萬元戶。

」在看守所里,被抓獲的A級通緝犯罪嫌疑人韓萬里說,在家鄉,盜墓曾被視為發財致富的捷徑。

「我知道盜墓是犯法的,但是我沒想到這麼嚴重。

終止盜墓之患 需全民共同守護

「『盜墓筆記』最好只出現於小說,不要在現實中上演。

」對於網民的觀點,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蔡林海表示認同。

他表示,這批文物以器具、飾品兩大類為主,一些文物上的紋樣反映都蘭地區當時的社會風貌,傳遞文化生活信息,精美絕倫。

蔡林海稱,盜墓案一旦發生,一些損失永遠無可挽回。

蔡林海同時說,盜掘行為破壞了該古墓葬的完整性,改變了墓葬內文物的原有保存環境。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物一旦改變原有狀態,其位置、時間和相互的關係等重要信息將無法復原,文物的研究價值會大打折扣。

中國國家文物局督察司負責人表示,這個案件的發生,暴露出在案發前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文物安全主體責任尚需強化,韓萬里將盜墓視為發家致富的捷徑就是縮影。

「對墓群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沒有認識到位,古墓葬安全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打擊盜墓行為不徹底,安全防護措施還不得力。

新華網19日刊發評論稱,打擊文物犯罪須多管齊下 。

文章稱,為防止文物被盜,各地文物機構應摸清地下文物「家底」,市場監管等機構加大對非法文物市場的執法與監管力度,海關高高築起防止文物流失的堤壩,警方也要更加精準、有效打擊文物犯罪……只有方方面面的力量久久為功、合力亮劍,斬斷存在於非法文物市場的利益鏈條,罪惡陰影方能煙消雲散。

盜墓之患,終將止於全民的共同守護。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