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藏醫院將於10月份啟動古籍影像整理工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資料圖)

本網訊(記者 李海霞)在去年「門孜康」建院100周年之際,自治區藏醫院編纂完成的《雪域藏醫藥歷算大典》作為獻禮圖書正式首發,使許多原本收藏於宮殿和寺廟的珍本,流散於民間的孤本、善本以及部分譯自漢文的珍本古籍得以首次面世,其學術研究和收藏價值舉世罕見。

大典分為藏醫藏藥、天文歷算、文集三種。

其中,藏醫藏藥83卷,天文歷算46卷,文集1卷。

46卷天文歷算典籍,是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中心的工作人員耗費11年時間完成的。

古籍出版告一段落 編撰任務尚屬首次

藏醫藥學是世界四大傳統醫學之一,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包含了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沒有一個專門搜集、整理、收藏、研究藏醫藥文化的大型研究中心來保護和傳承,因此諸多藏醫藥古籍文獻在流傳過程中出現了底數不清、破壞嚴重的問題,為了搶救這些被破壞的古籍,自治區藏醫院便從2006年開始了古籍搜集、整理、搶救等工作。

昨日上午,記者再一次走進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看到天文歷算專家們依然在為古籍整理工作忙碌著,因為接下來他們要著手珍貴古籍影像資料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據悉,在挖掘、研究、整理、出版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以忠實文獻原貌為原則,採用了影印(彩印)方式,直接以搜集來的藏醫藥古籍文獻為母本進行影印複製,利用非接觸古籍掃描儀的方式,直接在電腦上進行掃描、排版、修補、列印工作,充分體現了古籍文獻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在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記者看到了已出版的天文歷算典籍,誰也想不到,這樣精美的典籍背後竟是無數人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這項工作我們從2006年就開始做了,能在建院百年之際作為獻禮,所有人都感到自豪和驕傲。

」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所長次多說。

「目前,出版工作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們將進行影像資料的整理和出版,這項工作預計將於10月份啟動。

需要將已經整理出來的古籍刻錄在光碟上,傳輸到網絡上,以供更多人了解和學習。

」次多介紹,「不過,古籍搜集整理工作同步也要進行,因為有很多是我們目前沒搜集到的,還需要再去挖掘。

據了解,編纂收錄《雪域藏醫藥歷算大典》的藏醫藏藥和天文歷算古籍文本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這樣做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藏醫藥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

」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專家說。

整理一本古籍 需花費1個月時間

據悉,由於藏醫藥古籍文獻分布零散、範圍廣,導致搜集工作難度加大,哪裡有消息就得去哪裡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

「搜集需前往各大寺院、農戶家,拜訪名醫和學者。

」次多介紹,「我們搜集到了很多稀世罕見的孤本、絕本,有一部分是連老藏醫都未曾見過的,非常有研究價值。

10多年來,他們做的工作便是搜集、整理、挖掘、搶救。

搜集是所有工作的基礎,也是最難的一部分。

因為資料分布在民間、寺院等地,非常零散,為了尋求珍貴的古籍,工作人員幾乎利用了所有的渠道,跑遍了全國。

有時候會遇到私人收藏而不願意出手的,工作人員只好「軟磨硬泡」。

「我們出去搜集時直接背著掃描儀等工具,遇到私人收藏的,就直接把辦公點設在人家家裡,為的就是使這些散落民間的珍貴古籍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做搶救性工作。

」次多說。

據悉,這一次的搜集中,他們發現了很多天文歷算的極珍貴本,非常有價值,如天文歷算珍本《諸曜極顯明燈》《歷算論·孩童入門》等。

但是幾乎所有的珍貴古籍都是手寫版的,有些還是用古藏文書寫的,需要逐字逐句去看去翻譯。

「最多的時候整理一本古籍用了1個月時間,那是一本用古藏文書寫的,相對來說要費力一些。

」該研究所專家說,「一般情況下在一本典籍上要耗時10—20天,要求我們全部熟讀,並掌握中心,再做翻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