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開漢代諸侯大墓是種怎樣的體驗?|有故事的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古墓頂蓋板的出現,意味著距離墓室就不遠了。

大墓裡面究竟是什麼樣子,裡面究竟埋藏了多少奇珍異寶?大家都很期待。

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930個作品

作者:趙芬明

原題:《村莊下面的千年王陵》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華北平原一個小村莊的大街上閃過幾個人影。

他們徑直來到一座大土包前,悄悄合計了一會兒,便拿起鐵鍬吭哧、吭哧地挖起來。

不遠處傳來幾聲狗叫,在漆黑的夜裡顯得詭異而神秘。

這幾個人是什麼來路?他們在這裡瘋狂的挖什麼?

這個小村莊叫「陵上寺」,提起這個村子,有些奇怪。

村子中央聳立著一個山樣的土包,山包頂上,稀稀拉拉地散落著幾戶人家,山包下全是民宅,將其圍在當中。

傳說這裡是王侯的陵墓,究竟這裡有沒有古墓?是不是王侯?誰也不知道。

翌日天光放亮,村民們看到山包北側的平地上多了一個大坑。

第二天下半夜,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這夥人又開始在原地挖掘。

這次挖得很快,早晨起來大家看見坑裡面有一汪黑水,深不見底,大坑邊上還散落著幾塊黑乎乎的木頭。

有明白人看出門道:「哎呀,這夥人是盜墓賊呀!你們看這棺材板都挖出來了。

這要是把寶貝偷走了,咱們村的風水就破了。

」大夥一聽,這還得了,敢動老祖宗的東西,這不是誠心害我們嗎?沒二話,報案吧!

❖❖❖

盜墓的消息傳到縣裡,文物部門和公安部門都來了。

調查了一番,原來是幾個村民幹的好事。

也甭廢話了,直接拿人,幾個傢伙被請進了局子。

犯罪嫌疑人是抓到了,接下來的工作怎麼辦?這就是文物部門的事了。

縣文物保管所把這件事逐級上報到省里,於是剛剛從曲陽回來的李恩隊長就接到了命令:「帶領人馬去陵上寺搶救發掘!」

為啥考古人總是跟在盜墓賊屁股後頭跑,等盜墓賊把好東西都拿走了,再去檢點破爛?

這是因為好多古墓已經列入了省級、或者市級保護單位,一般以保護為主,有課題研究的時候報批國家局,經過審批撥款才能開挖。

主動申請的話,效率和時間是個沒譜的事,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

另一方面,雖說列入了保護單位,可涉及到縣裡就不好辦了。

資金是個大問題,縣文保所是個清水衙門,沒油水,大家的工資全靠財政撥款。

往往這些古墓都處於偏僻地區,你叫人家保護看守怎麼也得開點工資吧?一年下來咋也得出5、6千塊大洋,而這些錢從哪裡出?上邊又不撥款,縣文保所根本就拿不起。

那些年有膽子大的盜墓賊,竄到文保所庫房裡偷古董,神不知鬼不覺,很長時間後才發現:庫房的文物沒了。

這是為啥?有的文保所連看門的老頭都養不起,監控設備就更甭提了。

所以文物不丟才怪呢!

而一旦古墓被盜,事情就好辦了。

媒體一曝光,地球人都知道了,領導也重視了,資金也有了,審批也快了許多,這叫「搶救性發掘。

這次陵上寺古墓被盜,和前一次曲陽王處直墓被盜差不多是一個版本,所幸的是,這次警察叔叔很給力,抓到了盜墓分子。

這些盜墓的傢伙是本地人,不是很專業,所以也沒造成多大損失。

此番去考古還是李恩帶隊,一位善於啃硬骨頭的考古專家。

文保所老大昌宏安頓好我們的住所,又領著大家參觀了文物。

其中有一個錯金銅豹,碗口大小,平底,渾身布滿了花紋,採用的是錯金工藝。

銅豹是蹲坐的姿勢,昂首張口,形態逼真,甚是漂亮。

拿在手裡挺沉,打眼一看就是漢代的席鎮,和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挖出來的一模一樣。

啥叫席鎮?顧名思義,席鎮就是壓蓆子的重物。

漢朝的時候,大家聚餐會客的時候,都坐在蓆子上。

據說當年漢高祖劉邦去姑爺家裡就是「箕」坐在蓆子上。

「箕」則是指「簸箕」一樣叉開雙腿。

其實這是一種很無禮的姿勢,顯示出高祖狂放不羈的性格。

蓆子是用竹條或者葦子條編成的,四邊角容易翹起來,為了舒展,就拿重物壓上。

沒錢的人家估計用石頭或者磚塊當席鎮;有錢的主就用高級的金屬飾件。

再厲害一點的就用這種豹子,從形制來看,這種錯金銅豹等級很高,至少是諸侯王家裡用的物件。

❖❖❖

第二天一早,昌宏領著考古隊一行人開赴工地。

汽車出了縣城,沿公路一直朝東開去。

估摸一個多小時之後,公路右側綠樹掩映處有個村莊,昌宏用手一指:「那個村子就是。

汽車拐彎下了公路,不多時來到村口。

一戶人家門口站著個黑胖的中年漢子。

昌宏和他打招呼:「小鎖,你幹啥呢?」黑臉漢子笑著回答:「哦,張所長啊。

沒事瞎轉悠唄!」

昌宏走到近前問:「放回來了?」這個叫小鎖的黑臉漢子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腦袋說:「嘿嘿,放回來了。

「這回還挖不?」昌宏說。

「不挖了,不挖了,這回打死我也不挖了。

」小鎖一連聲的說。

昌宏順手指了指李恩說:「這是考古隊的李隊長,想問你點事。

你們在這個大坑裡面挖出啥來了?」

小鎖回答說:「可別提了,啥他媽的也沒挖到。

裡面除了木頭就是是黑水。

「木頭?啥樣的木頭?」李隊長接過話茬。

小鎖邊說邊比劃:「哎呦,底下的木頭可大了,比房梁還粗啊,挖了半天都沒挖出一根,橫七豎八一摞一摞的。

聽了小鎖的話,李隊長就試著問他:「想在考古隊干不?」

「想啊,您看我行嗎?」小鎖望著李隊長說。

李隊長上下打量了小鎖一番說:「我看行啊,不過有個條件啊。

「啥條件?只要您讓我干,啥條件都行。

」小鎖急切的說。

「從今往後,你不能再私自參與挖古墓。

」李隊長嚴肅的說道。

「這您放心,如果我再去挖墓,叫我不得好死。

」小鎖一臉的真誠。

大夥聽了都笑了起來。

「那好吧,從今天開始,你就負責看著這個大坑。

過幾天我們就進場,有誰再來挖土,你趕緊向我們報告。

當然了,每天都給你開工資。

」李隊長交代小鎖。

「您就放心吧,我保證干好。

」小鎖下決心說道。

往前不遠,果然出現一個鍋底似的大坑,足有5、6米深,坑邊還散落著幾根長短不一的黑木頭。

李恩蹲下身仔細查看,又站起身朝坑底望去,正如小鎖說的一樣,坑底是一汪黑水,深不見底。

大坑南邊是一座大土包,小山丘一般,直徑200多米,沿著旁邊的小路,我們登上山頂。

上面有十幾戶人家,稀稀拉拉,顯得十分破敗。

黃草泥抹就的牆面,外面還包裹著成串的草簾,一層壓一層看上去好像蓑衣。

這是當地一種獨特的建築工藝,能防止雨水把牆面沖毀。

不但如此,還有保暖的功能,這樣的房子住起來冬暖夏涼,唯一的缺陷就是怕火,一旦燒起來,那是:死孩子的眼睛——沒救了。

再看那些屋裡面空空如野,原來大多數人家都已經遷到山下去了。

不遠處偶爾躥出一條野狗,「汪汪」叫上幾聲,平添了幾分淒涼。

❖❖❖

幾天之後,我們考古隊進駐陵上寺。

像陵上寺這樣的大土包,縣裡還有很多。

漢代的時候,這裡是河間國的都城,諸侯王在這裡經營了一百多年,歷代死去的國王和貴族都埋葬在這裡。

那個時候,王陵的墓葬都很奢侈。

墳塋上是小山一樣的封土堆,凸顯出王家的氣派和與眾不同。

然而如此搶眼也很容易招來盜墓賊,這些王陵大多數都被盜墓的君子光顧過。

眼前這座封土規模不小,看樣子墓主人非富即貴。

要挖這個王陵,首先得搞清楚它的結構和位置。

這就像打仗一樣,事先偵查敵情,看看對方的火力點分布,再制定計劃,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雖然大家知道王陵就壓在大土包下面,但土包太大,陵墓的開口在哪也無從知曉。

於是李隊長決定用考古隊帶來的「秘密武器」,「洛陽鏟」。

剷頭用精鋼打造,一米左右,鏟子呈半圓形,有20公分長。

後面安上木桿就可以用來鑽探,扎到地下再提上來的時候,能帶上一截土壤。

專業的考古人士,通過這些土壤的顏色和硬度,就能分析出地下埋藏的是啥東西。

不但如此,通過鑽探,考古隊還能推算出墓葬的深度,寬度和形狀。

說起這種洛陽鏟,還有來頭。

河南洛陽曆朝歷代,都有以盜墓為營生的人。

尤其是三國時期,曹操為了擴充武備,購買軍火,還特意成立了專業的盜墓機構,美其名曰:【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專門負責挖去貴族墓葬裡面的寶物。

在中國的古代,挖墳掘墓乃是:「十惡不赦」之罪。

但曹操卻反其道而行之,確實有點不同大眾的梟雄之氣。

解放後,政府處理了一些最大惡極的盜墓賊。

又留下了一些盜墓技術水平高的,罪惡小的盜墓賊,讓他們「改邪歸正」,傳授考古隊的工作人員,為新中國的考古事業做貢獻。

『洛陽鏟』雖然精準,但也有致命的缺點。

如果碰到沙層、水層或者石頭就徹底失去作用。

這次來陵上寺,就準備用這種洛陽鏟探一下地底下的虛實,沒想到碰到了大麻煩。

這裡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又臨近渤海灣,土質沙性很大,土層厚,下探7、8米土質都沒有變化。

尤其是達到一定深度的時候,地下水就冒了出來,鏟子無法下探。

這樣一來,考古鑽探的利器「洛陽鏟」在此地完全失去了作用,成了「廢器」。

初戰不利,鑽探失敗!

❖❖❖

第二天上工路過一家農戶,看見有院子裡幾個壯漢,抬著一根長長的鐵管子往地下戳。

李恩隊長就問身邊的小鎖:「這夥人幹啥呢?」小鎖回答說:「打井。

大夥聽了都十分好奇,李隊長一時興起,就對大家說:「走,咱們進去看看。

幾個人隨著小鎖進了院子,只見這幾個漢子,先在地上挖個一尺多深的小坑,將裡面倒上水,再把那根長長的鐵管抬過來豎起。

這根鐵管有兩寸多粗,八、九米長,下面是一個錐形的鐵尖。

其中一個漢子拿過了兩隻鐵卡子,把另一根短鐵管固定在長管上,看起來好像十字架。

大家抬起長管上下聳動,一邊往下扎一邊喊著號子:「嗨喲、嗨喲!」隨著幾個壯漢的喊叫,鐵管漸漸深入地下,越來越深。

隨著鐵管上下插動,土坑裡的水上下翻飛,嘩、嘩直響。

又有漢子在一旁不斷的往坑裡加水。

不一會的功夫這根鐵管全部隱沒在地底下,隨後幾個壯漢把這根鐵管拔出來,一個小洞出現在面前。

他們再將事先準備好的,稍細點的井管子,順著孔洞插進去固定好,安上井頭,咔嚓、咔嚓的壓起來。

不一會一股水流出來。

到此這井就打好了。

從開始扎孔到出水,前後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看罷多時,李恩一拍巴掌說道:「用這種方法來鑽探大墓或許能行呢!」大家聽了連連稱是。

一問,原來這種工具叫「老頭樂」。

大家七手八腳的把「老頭樂」抬到考古工地,先前打井的幾個漢子如法炮製,沒一會的功夫地下傳來「咚、咚」的聲響。

「是木頭!」帶頭的漢子叫道。

李恩忙把管子抽出來,用尺子測量,好傢夥8米多。

有了經驗就好辦了,大家又依次在四周鑽起孔來,在20多米的範圍之內都發現了木頭。

這究竟是何人的墓葬,竟然如此的豪華氣派?

❖❖❖

考古大幕即將徐徐拉開,幕後的主角兒將閃亮登場。

通過用「老頭樂」鑽探,李恩心裡有了底。

先把封土堆劈開一部分,了解上面的堆積,再把暴露的地面推平,鏟得乾乾淨淨,好像鏡子面一樣。

一個大墓的形狀就顯露出來了,這是一座「甲」字形的墓葬,坐西朝東,東邊的墓道有50多米長,西邊的墓室有30多米,好傢夥,果然是個大墓。

大墓上面的封土全部去掉之後,山一樣的大土包僅僅切去一個小角。

難道這裡不止這一座大墓?封土之下還有其他古墓?隊長李恩又派一撥人用「老頭樂」去封土四周鑽探,果然在南面農戶院子裡又發現了一處。

看來李隊長先前的推斷是正確的,此地很可能是王侯的家族墓地。

鑒於古墓位於村民的家裡,涉及到拆遷問題,只好暫時擱置,先挖開眼前這座大墓。

隨著考古隊員一層層的揭露,大墓的形狀顯現出來。

大墓修建的十分精緻,墓邊上寬下窄,整整齊齊,平整如鏡,下到2米多深的時候,墓壙陸續出現了二層台,三層台。

這兩層土台兩米多寬,一是為了修墓時往上倒土,二是防止大墓塌方。

東邊是斜坡式的墓道,有3米多寬,從地表一直延伸到8米多深的墓室。

仔細清理之後,墓道兩側壁上有十幾個柱洞,對稱分布。

這是為了墓主人下葬時,搭建「天棚」而設置的。

原來古人認為去世的人要去陰間,屬於「陰事」,自出殯之後不能見天,所以要在墓道之上搭上棚子,靈柩到達墓道之後,除去罩衣,再從棚子下穿過,安放在墓室裡面。

我負責清理墓道的工作,經過仔細清理,竟然在墓道底部發現了兩道車轍印痕。

這說明墓主人的棺槨是用車子運到墓地,再通過墓道慢慢滑到墓室里去的。

當清理到墓道中腰的時候,在南側壁上發現了一個長方形的側室,挖去泥土之後,一堆陶罐、陶盤等器物出現在眼前,仔細觀察罐子裡面還殘存著各種糧食的顆粒。

原來這裡是墓主人的「倉庫」,從遺留的痕跡來看,這個側室是用木板搭建而成,如今木結構已經腐朽成灰,僅留下痕跡。

墓道很快就清理完畢了。

最難發掘的是墓室,這裡是安放墓主人棺槨的地方,不但規模大,而且很深。

❖❖❖

三個月過去了,墓室裡面的填土終於清理完成。

您要問了:你們考古為啥這樣慢呢?您可能不知道啊,這可不是建築挖土方,用幾台挖掘機,吭哧、吭哧幾下子就幹完了。

考古完全是人工操作,一鏟子一鏟子挖,任何的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哩。

下掘到7米的時候,黑漆漆的木頭顯露出來,大家還沒來得及高興,地下水湧出來,工作面上一片泥濘。

最要命的是,墓壁的沙土隨著水流慢慢垮塌,如果時間久了,就會塌方,到那時不但考古工作不能進行,搞不好還可能造成傷亡。

以前挖古墓從來沒碰到過這樣的情況,這次的大墓太深了。

隊長李恩只好在墓室四周挑出排水溝,再調來兩台抽水機,輪流抽水。

又灌滿好多沙袋,把墓邊死死的靠住。

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墓室頂部的蓋板顯露出來,這古墓如果是漢代的,距離現在也有1500多年了。

木頭還沒有腐爛,真是個奇蹟。

蓋板的出現,大大的鼓舞了考古隊員的士氣,我們加快了挖掘的進度。

可是新的困難又來啦,地下水不斷湧出來,沒法操作,只好搭起架子,蹲在木板上慢慢的清理。

墓室的雛形逐漸顯露,20多米見方的面積,全部用木頭搭建而成,規模宏大前所未有啊。

正當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意外出現了。

頂部蓋板西北角發現一個大洞。

洞口犬牙交錯,明顯是盜墓者用斧子硬生生砍出來的。

俗話說:「十墓九空」!看到這個情況大家心裡「刷」的就涼了。

隊長李恩安慰大家:「大夥別泄氣啊,即使被盜了,咱們也要搞清楚墓葬的結構,說不定還能有意外發現呢!」

❖❖❖

把蓋板清理完成之後,逐塊揭取。

發現每塊蓋板之上刻有凹槽,鑲嵌在一起,揭開來看,上面還有墨書的字體,蒼勁古樸,竟是正宗的漢隸。

木蓋板一共三層,每塊木板上面書寫著編號。

比如第一層刻著:「甲中二十」。

第二層刻著「乙中十二」……

原來第一層是「甲層」,二層是「乙層」,三層是「丙層」。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理念,甲、乙、丙、丁乃是天干,一般是奇數;子、丑、寅、卯是地支,代表偶數。

即使修建墓葬也用此數。

蓋板的出現,大大的鼓舞了考古隊員的士氣,我們加快了挖掘的進度,把保存較好的木板浸泡在藥水裡保護起來。

當三層木蓋板全部清理完成之後,眼前的一幕讓大家驚呆了。

墓室四周是用10厘米見方,90厘米長的黃心柏木砌成的牆體。

「黃腸題湊」。

隊長李恩驚叫一聲。

「黃腸題湊」是指西漢一種僅次於皇帝的喪葬規格。

也就是說,這裡的墓主人肯定是諸侯國王。

以前聽說過「黃腸題湊墓」,比如北京的「大葆台漢墓」、「老山漢墓」。

可是誰也沒親眼見過,現如今這「黃腸題湊」就擺在眼前。

這種墓葬,費時、費力而且花費巨大。

首先墓坑之大絕無僅有,墓室開口一般都在30米左右,墓道長超過56米之多,深達10米左右,這是多大的土方量啊?

從墓底到墓頂全部用木材修建。

先說墓底的基座,採用20厘米見方,3米長的油松木錯茬鋪砌,榫卯結構,相互咬合渾然一體,共四層。

(天三地四,應了天陽,地陰的理念。

木基座上面四周用黃心柏木壘砌牆體,內外兩圈,成「回」字形狀,中間有廊道相同。

木牆四角也是榫卯搭接,層層壘砌,大概一人多高,粗粗算來也有上萬根。

也就是說要砍伐近萬棵粗壯的柏樹,工程之巨駭人聽聞。

不但如此,墓室中心,也就是安放梓宮的位置,甚為華麗,木質的地板,木板造成的牆壁上面再飾以各種圖案的彩繪。

中間安放幾十道漆的棺槨,棺槨之內再放棺材。

棺材和槨箱之間三尺多寬的縫隙全部用奇珍異寶填塞。

假如此墓沒有被盜挖,那麼出土的金銀財寶可要用車載斗量呢。

這也難怪李恩吃驚得合不攏嘴。

墓頂三層蓋板揭取之後,最為搶眼的是中間棺槨的位置。

雖說棺槨已經倒架,但上面黑漆和紅色硃砂彩繪,依然鮮亮無比,好似新的一樣。

槨室四周有四根大木柱,雖然已經朽斷,但兩端包裹粗壯的鐵柱頭依然完好,凸顯出當年非凡的氣勢。

❖❖❖

我和國平負責清理南邊的迴廊,這裡應該是放置隨葬品的地方。

工人老海哥,把一塊拳頭大小好像石頭的東西用鐵鍬鏟起來扔到二層台上。

我看著那個東西有些異樣,心想:墓室裡面怎麼會有石頭塊呢?就對二層台上的國平說:「你把那塊東西拿來我瞧瞧。

當我把石頭一樣的東西接到手裡,感覺沉甸甸的,放到排水溝里沖洗。

當包裹的泥土褪去之後,周圍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不約而同地喊道:「馬蹄金!」

原來這是一塊真正的漢朝「馬蹄金」。

形狀和馬蹄子相差無幾,所以而得此名。

這塊馬蹄金通體金黃,光芒四射,和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馬蹄金一模一樣,後來用天平稱重,整整460多克。

當然,此時海昏侯的墓還沒有發現呢!

正當大家高興的時候,隊長李恩也顧不得地上的積水,咕咚一下子坐到泥巴里,嘴裡喃喃的說:「完了,完了!」

原來剛才李恩揭取槨蓋板之後,在下面發現了兩顆牙齒。

這意味著,槨蓋板和底板,在重力的作用下,擠壓成一體,槨室里沒有空間,揭取蓋板之後,裡面空空如野。

也就是說,這個古墓早期被盜光了。

像這種「黃腸題湊」的古墓,修建完成之後,至少一百年之間不會腐朽倒塌。

這期間如果有人進入墓室,盜取寶貝要容易很多。

所有隨葬品都擺放在那裡,盜墓者看得是一清二楚,根本不用再費勁巴力的挖,只要把這些寶貝逐個裝到囊中就行了。

這就叫「早期被盜」。

所以早期被盜的古墓,大多數是空殼,啥也沒有。

如果是後期被盜,墓室倒塌,或者泥土淤塞,盜墓賊還要像老鼠似的,在墓室里挖洞,難免有遺漏,所以考古人還能檢點「洋落」。

大家七手八腳把隊長李恩攙扶起來,好生安慰又送到上面。

❖❖❖

我和國平清理墓道和墓室的結合部位,瑞林看到上方地面有裂縫,李恩局囑咐他到上面看著,防止塌方造成傷亡。

國平穿著水靴子趟在水裡,正忙著找邊框。

忽然聽到瑞林高喊:「快跑!」

話音未落,上方一塊幾十立方米的土塊轟然倒塌。

我離得遠些,猛然跳開,國平沒來得及撤退,就被埋在土裡,僅露出半個身子。

「塌方了,快救人。

」我急切的高喊。

四周的人圍攏過來,用手瘋狂的挖土,廢了好大勁才把國平從土裡拽出來。

國平臉上煞白,坐在地上喘息。

李恩趕過來,察看傷情,所幸並無大礙,這才鬆了一口氣。

雖說考古的結果讓大家很失望,但工作還得進行下去。

大家按部就班的繼續挖掘,在槨室里又有了新發現。

這是一塊玉璧,有盤子一般大小,中間有圓孔,上面布滿了「谷紋」,這塊圓形的玉璧和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一模一樣。

這玉璧保存完好,表面呈青灰色,從質地上看,應該是崑崙玉。

玉璧的出土極大的鼓舞了考古隊員的士氣,也算是對大家受傷的小心臟一個意外的安慰吧。

玉璧的旁邊是一件玉璜,也是青灰色,採取鏤空的工藝,工匠巧妙的運用技巧,把玉璜雕刻成夔龍的式樣。

夔龍傳說是一條腿的龍,異常兇猛。

玉璜紋飾清晰流暢,簡潔奔放,兀顯出「漢八刀」高超的雕刻技法。

我接著清理,在發現玉璧不遠處,一件粉紅色的東西映入眼帘。

撥開泥土,是個獅子。

這獅子像核桃一般大小,通體紅色,晶瑩透剔,乃用琥珀雕刻而成,這紅色的琥珀被稱為「血琥珀」,是琥珀當中的極品,世間少見。

這獅子雖小,卻是活靈活現,形態逼真,堪稱難得的藝術精品。

所有出土的寶貝是不能挪動位置的,否則就失去了考古的意義,必須完整地記錄它出土時的狀態,再錄像、照相、畫圖之後才能提取。

除了槨室裡面出土的各種寶貝,迴廊裡面還發現了好幾個澡盆大小的銹綠色器物,看樣子好像青銅器。

無奈這些東西腐朽太嚴重啦,只剩下模糊的痕跡,很有可能地下水含鹼量高,把這些金屬器物全部腐蝕掉了,畢竟一千多年了。

從墓葬的形狀和挖出來的寶貝來看,這座「黃腸題湊」大墓是漢朝河間諸侯國王,確定無疑。

那麼漢朝河間國王有15位,這墓主人究竟是哪一位?

有人說他是第三代河間獻王劉德,據說劉德是一個文學愛好者,死了之後肯定要隨身攜帶幾卷愛不釋手的書籍(竹簡),可為啥古墓當中沒發現竹簡之類的東西?難道是被盜墓賊偷去啦?那年頭竹簡恐怕也賣不了幾個錢,偷它幹嘛?要回家生火做飯吧,還濕淋淋的,不如干木頭來到舒服。

墓主人究竟是誰?在盜墓賊的「照顧」之下,這座古墓也成了千古之謎了。

除非再把相鄰的另外幾個漢墓挖出來看看,可是誰又能保證那幾個古墓沒被盜墓賊「照顧」過呢?

責編:糖糖、萬虛舟

本文版權歸屬有故事的人,轉載請與後台聯繫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更多好故事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識別關注

人人都有故事

| 故 | 事 | 的 | 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主編:嚴彬(微信 larfur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扶風姚家西周墓地考古發現大量珍貴文物

記者今天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去年11月至今年12月以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周原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位於陝西省扶風縣的周原遺址東部邊緣的姚家墓地進行了考古...

穿越時空 守望遺忘的歷史

任何一件事情的發生都有一個開始,無論是好是壞,而九原崗北朝壁畫墓的發現卻有著一段令人唏噓感嘆的開始。事件的開始由「盜」這個討厭的字眼帶來,而這個字伴隨著墓葬發掘的始終。九原崗墓群是忻州市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