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民:做歷史文化的守望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李寧民,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天水市博物館館長,甘肅省文物保護工程評審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1984年畢業於甘肅省農業機械學校,後在天水市委辦公室、宣傳部工作。

2002年開始擔任天水市博物館館長、黨支部書記。

多年來,他為龍城天水奉獻了自己的青春,也為天水市博物館的建設、運行嘔心瀝血。

走進博物館,專訪李寧民,他忙碌的工作狀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讓記者深深感受到了一個文博人的執著與堅守。

做歷史文化的守望者

——訪天水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

□記者 裴婷婷

讓古建築留住歷史

比,博物館的管理者,大概會被認為是在從事著一份與文物古蹟沉默相守的簡單工作。

可李寧民說,雖然棲身在沉默的歷史塵埃中,但他們卻相當忙碌,收藏早已不是唯一的要務,維護古建築,展覽和輸出其文化價值,都成為管理者肩上的重要擔子。

初見李寧民,他有著知識分子獨有的傲骨,言談舉止間就像推動著歷史的年輪,帶著我們一路風景一路歌,回到了當初他為之奮鬥的年代。

「有人說,博物館是物化的歷史文化,那麼博物館館長就是歷史文化的守望者。

」李寧民告訴記者,古建築維修保護是一項十分枯燥的工作,天水當地的古建築不僅是歷史遺蹟,更是傳統文化的見證。

所以,當他面對當時的伏羲廟和胡氏古民居(南宅子)時,唯一的想法就是要積極保護維修。

天水伏羲廟是祭祀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為了維修伏羲廟,李寧民多方奔走呼籲,最終於2004年啟動了伏羲廟保護維修工程。

經過3年多的努力,廟區的面積由6600平方米擴大到30000多平方米,伏羲廟的歷史格局得到恢復。

胡氏古民居(南宅子)建於明萬曆十七(1589)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直由居民和單位占用,年久失修,古建築病害相當嚴重。

2004年,南宅子移交天水市博物館管理,面對諸多困難,李寧民扎在南宅子裡一戶一戶做工作,一點一點湊資金,儘自己的全力去開展古建築保護維修。

最終,李寧民爭取到了中央和省、市文物保護、旅遊基礎建設項目10多項,資金4686.3萬元,一步步將天水伏羲廟建成了世界華人尋根祭祖的聖地和著名旅遊景區,南宅子籌建為西北民俗文化的博覽園。

讓文物傳承保留下來

博物館收藏著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來的珍貴寶藏,因此不管是考古隊辛苦挖掘出土的,還是通過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一旦確認其價值,就要把它悉心保護起來。

可萬事萬物都有一個自然風化的損耗過程,歷史越悠久的文物,它的軀體就越脆弱,而博物館可以做的,就是讓這個過程變慢。

「一張宋代的畫,如果不被特別保護的話,根本無法保持原本的樣貌。

你們只看到文物殘存的靜止模樣,但不可能知道我們為之付出的心血。

」李寧民說,保護文物的第一關,就是要摸清收藏的道兒,要用很多辦法來延緩它衰敗,運用自然科學中的學問來對抗時間,這實際上是很繁重的工作。

博物館有專門的收藏保護部門,來研究怎麼防濕、防霉、防塵、防蟲,目的就為了讓文物衰敗的過程變得微乎其微,能讓這些寶藏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在工作中,李寧民不斷加大館藏文物的保護力度。

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國家文物局批准天水市博物館為館藏文物二級修復資質等級。

2009年,經國家文物局考核評估,天水市博物館榮列全省首批四個國家二級博物館行列。

讓更多的人參與文物保護

藏品是博物館開展工作的基礎,也是衡量一個博物館建設的標準。

在開展南宅子保護維修工程時,李寧民發現隨著城市搬遷改造,有大量的古民居遺存被拆除,這讓他很是心痛。

為了儘可能地保護這些遺存,他帶領工作人員,四處搶救收購。

這幾十年來,李寧民通過多種形式徵集文物,搶救民族文化遺產,豐富館藏。

現如今,館藏已經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書畫古籍、民俗文物和古錢幣等,共計38989件。

隨後,他積極申報讓市博物館、南宅子民俗博物館免費開放,主持挖掘整理、申報,使「太昊伏羲祭典」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積極爭取,加大宣傳力度,使伏羲廟祭祀活動升格為由甘肅省人民政府主辦,成為國內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祭伏羲活動。

「普通市民來博物館就是看陶瓷、看石頭、看青銅器,沒有美的造型便興致寥然。

以前的博物館注重對文物的收藏與研究,並沒有注重讓大家真正了解文物。

」李寧民告訴記者,讓博物館、民俗館免費開放,就是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讓後代子孫對這些文物重視起來。

他相信館藏能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走馬觀花的驚奇感。

保護歷史文化是一種情懷

短短几年,天水市博物館就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50多項。

原黨和國家領導人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等先後來博物館視察。

2006年天水市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表彰為全國「鄭振鐸—王冶秋文物保護工作先進單位」,李寧民作為全國唯一的先進單位代表在大會上進行了先進經驗的介紹。

兢兢業業的奉獻,讓李寧民在2005年就被國家文物局和中國文物學會授予「中國當代文博專家」,併入選《中國當代文博專家志》,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檔案備案工作先進個人;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選為甘肅省領軍人才,享受專門津貼,同年當選首屆「奉獻天水2009十大人物」;2011年,被中共甘肅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甘肅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甘肅省文物局表彰為「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2012年,被中共甘肅省委授予「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2年7月1日,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工作者」;2013年2月19日被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李寧民說,博物館承擔著古文化遺址保護的職責,但文物保護僅靠文博人是遠遠不夠的,這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

「天水市博物館不僅承載著天水歷史,更是我們所有天水人『根』的情懷,希望市民和遊客能夠多多關注我們,保護歷史,用心去感受歷史文化帶給天水的獨特魅力。

記者手記

每一座博物館,都是城市的文化地標之一,市民追尋博物館的足跡,就可以在那裡讀懂一座城的歷史。

作為博物館人,李寧民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著天水的歷史文物,多年來致力於枯燥的文博工作,與全館人員一起發掘和整理歷史,維修古建築,把天水歷史的文明和美麗真實還原,將龍城最傳統的印記記錄了下來。

如今,已過天命之年的李寧民依然堅守在一線,用自己專業知識和過硬的技術能力保護著珍貴的古蹟。

他說,他想把文物的韻味留在天水,留在天水人最深厚的鄉土記憶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