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花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漢就存在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該節日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地區到全國各地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美食——元宵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命名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為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元宵節歷史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花燈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又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
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
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
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習俗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後,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
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
蘇征安息,蠟出龍川。
斜暉交映,倒影澄鮮。
"描繪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
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
據《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彩,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餘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台有八里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上元節,皇帝特許開禁三天,稱為"放夜"。
沿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彩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
"遊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餘里。
"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燈燭齊燃,鑼鼓聲聲,鞭炮齊鳴,百里燈火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