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養家 食養生 戲養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地處山西省稷山縣馬村的宋金墓群早已聲譽鵲起,上世紀70年代開始發掘,2001年被定為國家文物保護保單位。

當地發現墓地總計30餘座,其中最重要的是馬村段氏墓地,發現14座,發掘9座,據記載屬北宋晚期到金代前期。

埋在地下的大型華麗磚雕建築群是其最大亮點,有極高的考古價值。

沿台階而下,拐過彎便是長長的主通道,兩翼輻射著通道,極像電影里地道戰的場景。

通道左右連接著各個墓室,大小不一,但形制相近,仿四合院,皆夫婦合葬。

墓葬都是南北向,由墓道、墓門、墓室構成。

能參觀的4個墓道為斜坡或階梯。

雕刻華麗的門樓狹窄,只能低頭斜身進入墓室。

在這裡,我們看到能工巧匠用他們手中的鐵刀之筆,在磚上「寫」下異彩紛呈的詩章。

斗拱飛檐,雕花隔扇,線條流暢,細膩逼真,展示出一個活脫脫的金代民居。

墓室平面為長方形或正方形,砌有棺床,上面穹隆頂。

墓室四壁一般為前廳後堂、左右廂房的四合院布局。

墓壁屋面筒瓦抱溝,勾頭滴水飾獸面或花草圖案。

每幅雕刻都有一個寓意,每幅雕刻無一雷同。

有一幅磚雕是油漆朱門,門縫微開,一中年婦人探頭側身,手扶門邊,那眼神仿佛在說:主人在休息,莫要驚擾。

一招一式,活靈活現地把人物景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還有一處磚雕,雕著段氏主人端坐院中看戲。

段主人雙手抱拳,衣著像是布料裁剪縫製的那麼柔和清晰,平視的兩眼炯炯有神,仿佛在洞察飛馳的歷史,須髯逼真,有「風過髯動,指能彈物」之動感。

那一雙大耳,垂掛著世間的故事,聆聽著世間的聲音。

他似在喃喃自語:「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段夫人低頭沉思,仿佛在體會戲中深情。

對面舞台,吹拉彈唱,戲劇人物表情各異,豐富多彩,如數家珍地敘述著世間風雲。

在宋金古墓里,每個古墓都有金代雜劇精美的磚雕場景。

這一發現,把「戲盛於元」之說提前了幾百年。

斗拱飛檐,雕花隔扇,人物戲劇表演的場景精雕細刻於磚上自不必說,古墓中尤為可貴的是刻銘於磚上的「貫通食補湯方」:「鹿茸三錢米鍋巴人參三」。

毋庸置疑,段家當時是著名的中醫世家,《段祖善銘》中的「孝養家、食養生、戲養神」,在磚雕中也有完整的記載。

磚雕把這一文化融入其中,是把儒家文化講究「齊家治國平天下」又上升到一個高度。

沒有官職的醫生世家,自然是面向民眾健康和精神文化的享受了。

把生前的榮華富貴複製到地下,生死一致,或許在段家看來,也是一種不走樣的傳承吧。

也正因此,我們才有幸看到古人的生活狀態,這是段家對歷史的貢獻。

孝養家,食養生,戲養神,在古墓磚雕有著詳細而細膩的記錄。

孝養家,表述的是二十四孝,墓群里的二十四孝圖當是最典型的。

一號墓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雕刻動人,二號墓百里負米、齒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刻畫逼真,四號墓一套完整的二十四孝泥塑更是楚楚動人,像段氏這樣極致完整地把孝悌故事刻畫於古墓中實不多見,強化了家文化中的孝道。

食養生,二號墓中的「開芳宴」是一個典型代表,只見雍容富態夫婦二人對坐而食,桌上的瓜果點心及桌下酒罈,讓人猜測為養生食譜,素食加藥酒。

有段祖醫銘中的各種方劑做補充,這一猜測應該有據可查。

戲養神,是古墓中表露最多的,也是最讓人入迷的。

墓中磚雕幾乎都有金代雜劇場景,還可以看到由大鼓、笛子、腰鼓等組成的伴奏樂隊。

從古到今的文化傳承無疑是一種生活享受。

段家將看戲和養神連在一起,把精神享受提到了重要位置。

走出古墓,眼前還浮現著一幅幅精雕細刻的畫面。

這些精品閃爍著前人的智慧,流動著前人的血脈。

今天,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這些精品時,前人的目光也正望著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山西發現800多年前的金代古墓 坐北朝南 八角形

山西長治市文物部門獲悉,近日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在山西黎城縣發現了一座距今800多年的金代古墓。這座仿木結構八角形磚雕古墓的發現,對研究中國的古建築、特別是山西上黨地區古建築的營造特點提供了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