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李飛榮膺首屆中國考古大會金爵獎!海龍屯上田野考古, 每個日子都不平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各專業委員會推薦,由中國考古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七次常務理事會議投票選舉,評選出11位40歲以內的學者,榮獲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2016•鄭州)金爵獎(青年學者獎)。

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李飛研究員赫然在列,他也是唯一獲獎的地方考古研究所的青年學者,這是對他長期堅持在考古第一線,躬耕田野、潛心苦研、成果甚豐的肯定。

兩千里疆土家與國

千餘日考古苦與甜

海龍屯

田野考古

每個日子都不簡單

艱苦卓絕

努力凝練文化精神高峰

2012年4月2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貴州省文物考古所、遵義市文體廣電局、匯川區文體廣電局聯合組成的考古隊進駐海龍屯,貴州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長李飛擔任領隊。

但誰也沒想到,這將成為我省有史以來最為漫長的田野考古發掘工作。

2012年是考古隊工作最為艱苦的一年。

入屯之後,考古隊寄住在當地農戶家,當時還未被開發的海龍屯沒有通水電,生活用水只能從山下以5毛一斤的價格購買上山,電是農戶從山下接上山,由於電壓不穩,燈光忽明忽暗,印表機和變壓器都被燒壞過,到了晚上七八點就無法開展工作,更談不上有什麼娛樂。

2012年之後,考古隊在屯上安了家,每年都定期開展田野考古。

山上春夏多雨,冬季潮寒,隊員們每天蓋的被子都是潮潤的。

一個月僅能洗一次澡。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李飛一駐就是1211天,寫滿了30多本野外工作日記。

2012年度,275天;2013年度,151天;2014年度,311天;2015年度,330天;2016年度,已過去144天……

在偌大的海龍屯上,考古發掘工作範圍太大猶如「螞蟻啃西瓜」,生活條件艱苦,這些難題都被考古隊一一克服,可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橫亘在李飛眼前:作為考古隊的領隊,他必須確保考古工作的順暢。

然而當地種植了大片經濟林,也有農戶居住。

入屯之初,這些問題只能由考古隊來一一面對和解決,寫了近10份伐木、征地、用地的報告;為了按標準賠付一位當地農民的竹子,陪當地農民喝大酒……發掘海龍屯遺址的攻堅戰在忙亂之中打響。

與發掘文物的偶然驚喜相比,日復一日的發掘顯得漫長孤寂。

辦公室牆上貼著考古工作進程表。

考古人員早上8時上班,晚飯後還要對文物進行錄入整理,一直到21時。

李飛每天凌晨1、2點上床睡覺是家常便飯。

「因為敬業,所以專業」,「用我們的工作贏得別人的尊重」,李飛常常用這兩句話來激勵自己和隊員。

「青山萬重,古屯一座。

殘垣十里,雄關九個。

茅屋兩楹,野人五粒。

豆腐兩塊,土酒三盅。

閒書半冊,牢騷一籮。

碎瓷萬片,青花朵朵……」李飛把那些日子稱為屯上的日子。

白天發掘,但夜深人靜時,他就寫考古手記。

他的妻子是記者,充當了第一讀者後,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於是在《貴州都市報》連續刊發。

他一共寫了36篇,每一篇都靈動飛揚,既有考古學家的沉著,又有詩人的跳躍。

當年海龍屯的考古榮獲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他的手記則被稱為是最成功的一次公眾考古,現在已結集出版。

去年4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前文化顧問理察•恩格爾哈特來到了海龍屯。

作為一名考古學家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他曾經去過全球百個遺址,他認為海龍屯不僅在考古及歷史方面吸引人,同時也是他在中國見過的管理最好的遺址之一,「完全沒有被商業的東西沖淡主題」,遺址區內發掘出來的遺物、傑出的建築、景致及展示中心,非常和諧地組成了既有歷史內涵又有較好管理的文化景觀。

2015年7月4日16時,在德國波恩舉行的第三十九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由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聯合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成為中國第三十四項世界文化遺產,也是第四十八項世界遺產。

幾乎在第一時間,李飛發了條微信——海龍屯:貴州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他的微信朋友圈裡的同行,紛紛祝賀。

申遺成功後,海龍屯考古領隊李飛和他的同事們,繼續留在屯上簡陋的工作站里,清理、比對、復原、研究從海龍屯上挖掘出來的文物。

雖然春夏多雨,冬日淒寒,但看多了楊氏家族700年的傳奇,李飛覺得每一個平淡的日子都值得認真對待。

(據《人民日報》《貴州日報》整理)

(來源:聚焦匯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