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脈,也要揚國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博物館如何「走出去」

光明日報記者 魯博林

從1905年實業家張謇在江蘇南通創辦「南通博物苑」開始,我國博物館事業已走過了112年歷程。

目前,博物館總數已近5000家,藏品超過3000萬件。

然而,數據顯示,中國只有575所博物館加入了國際博物館協會,相比於國內博物館總數的比例仍太小。

與此同時,中國以主題形式走入外國博物館的展覽也相對較少。

3月27日,大型展覽「秦漢文明」亮相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新華社發

1.缺乏鼓勵性政策,制約出走步伐

中國博物館走出國門可以上溯到20世紀70年代。

「過去主要是出國舉辦展覽,服務於領導人出訪、建交紀念日等重要的政治任務,渠道、形式、目的都相對單一。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來順說。

2017年年初,「華夏文明之光」中國藝術展亮相俄羅斯聖彼得堡。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1983年,中國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建立了中國的國家委員會。

經過2010年上海國際博協大會的舉辦,博物館事業更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每年出境和來華的展覽不足100項。

從近年來的增量來看,『走進來』的展覽增長更多,『走出去』的增量反而不太大」。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任王軍認為,「走出去」步伐放慢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是財政經費的不足。

「從大的政策環境來說,應該不存在任何問題。

」安來順指出,具體到執行層面,國內博物館從業者在專業領域深挖的力度大,交流的意願本來就不太迫切,而博物館的行政化管理給出國、交流經費設置了天花板,很多「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更給國際交流帶來了障礙。

2.整體推進,讓交流渠道多元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董事長徐念沙委員指出了當前博物館「走出國門」存在的諸多問題,如展覽形式單一、複合型人才缺乏、民間博物館交流少限制多、保費過高等。

「作為一項綜合工程,中國博物館要破除『走出去』的障礙,只能多管齊下,整體推進。

」安來順說。

而徐念沙更重視從戰略高度搭建起多元化的交流渠道。

「除展覽合作以外,在文物藝術品相關的圖書出版、藏品資料庫共享、文化產品開發、文物修復等方面,均可嘗試開展合作。

相比之下,民辦博物館「走出去」所面臨的壁壘更難突破。

王軍解釋,根本在於其登記註冊制度的缺陷。

「很多民辦博物館的藏品在來源合法、收藏規範上很難得到保證,一些藏品搖身一變就可能成為商品,身份界限很模糊。

一旦開了出國的口子,可能會帶來弊端。

對此王軍認為,最好的解決之道是綜合治理。

首先要完善登記註冊制度,其次建立完善的藏品身份證制度,隨時跟蹤流向。

另外也有必要引進第三方評估機構,給文物「驗明正身」。

只有在正本清源的前提下,國際交流的「綠色通道」才能放心地敞開。

3.樹立競爭意識,爭取更大話語權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博物館的國際拓展逐漸從滿足異域的獵奇,到具備了實力的競爭。

這意味著博物館人在走出國門之際,也應從心理上為激烈競爭做足準備。

「當務之急是軟體的提升,比如策展的理念。

」安來順介紹,在一些國外知名博物館人眼中,中國博物館徒有財力,在專業觀念上顯得落後。

因此無論引進展覽,還是出國展出,策展方案往往都只能單方面接受。

此外,借展費過高、合作模式被動等問題,都表明我們的競爭意識必須要建立起來。

近段時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合作方強大的策展能力引發了博物館界熱議。

相比之下,中國博物館在複合型人才方面的短板,常常導致文物「走出去」了,理念卻未能隨之出海。

「我們期待在國際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展品的租借,還要積極介入到策展過程中,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安來順說。

《光明日報》( 2017年03月30日 05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