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客圖書的巫術、神諭和魔法(一) | 創始人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說家冶文彪如今不用再苦悶了。

他的長篇系列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9 月份順利出版到了第二本。

並且,阿里巴巴和光線傳媒已經以花了一筆「作者圈沒聽過」的高價,買下了這本書的影視改編權。

這本書的命運,本來很有可能和冶文彪 2010 年的第一本長篇《人皮論語》一樣。

那也是他最擅長的歷史推理小說類型,在豆瓣讀書上的評分高達 8.9 分,但銷量並不好。

這並不奇怪,甚至不能說是「倒霉」,因為在國內出版界,口碑好的小說賣不起來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

他在第二本上花了更大的精力,圍繞千古名畫,「5 年構思,3 年寫作,設下曠世奇局,畫中 824 個人物逐一復活」。

他決定換個「東家」試一試,把稿件和接下來的構思發給一家新的出版社,等待新的可能性。

很快,編輯給了反饋:故事很好,水平很高,但需要一個字,改。

冶文彪設計的結構過於複雜,不僅有多線程敘事,還會把時空打亂,讓懸疑感更強更神秘。

但這家書商說,根據市場經驗,超級暢銷書在結構上必須簡單,因為必須適合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

還有更多的修改要求。

比如書名也要符合暢銷書的規則,要清楚明了,有讀者會感興趣的關鍵詞。

於是定了《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千古名畫,大家都知道,都感興趣。

為了和書名更契合,同樣也要對內容進行調整。

修改又是漫長的時間。

冶文彪最後花了接近 11 年,這本書才於 2015 年 1 月份出版。

但努力得到了回報。

《清明上河圖密碼》被有的網友評價為「近年來讀得最過癮的一本原創推理小說」,6 個月賣了超過 20 萬冊。

而這個數字僅僅還只是個開始。

最近出版的系列第二本的封面上,宣傳語已經從「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和殺局」換成了更加有煽動性的「大規模上癮」。

阿里和光線已經開始了籌備把它改編成電視劇。

讀客圖書是這本書背後的出版社。

董事長華楠這麼解釋他們的修改意見:「中國懸疑讀者沒有進化到那麼高的地步。

他沒經歷過懸疑小說懸疑電影的培養。

有些中國作者的能力,能直接寫出美國高難度懸疑小說,但市場不接受這麼高難度的東西。

所以我們讓他改成完全線性,完全按照時間線來寫。

讀者不需要自己去調整。

這些都來自華楠對市場的了解。

讀客號稱是「當今中國最會賣書的圖書公司」,圖書平均銷量超過 20萬冊,是中國圖書行業平均銷量的 33 倍。

《藏地密碼》、《侯衛東官場筆記》、《黑道風雲 20 年》、《我們台灣這些年》、《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卑鄙的聖人:曹操》和《戰國縱橫:鬼谷子的局》都是超過百萬冊的暢銷書。

這家 2006 年成立的公司,用了 3 年時間就成為碼洋(定價乘以銷量)上億的公司,別的公司碼洋上億可能需要做 200 本書,讀客只用 20 本。

我們可以從一本書開始介紹這家公司(也為本文看起來有點莫名的標題給出解釋)。

華楠說他們有一本編輯必讀書,叫《阿贊德人的巫術、神諭和魔法》。

「這是一本英國人類學家在剛果的田野調查報告。

書中有很多和我們工作的理念非常吻合。

」華楠告訴《好奇心日報》,「阿贊德人信奉特殊的儀式,比如葬禮,比如祈禱。

我看到他們會相信咒語。

得了潰瘍之後,他會用一種特殊的草,摘下來放在路邊,然後開始念咒語,讓潰瘍離開我,你去找下一個經過這裡的人。

他就走了,認為就會好。

如果把摘草念咒語比喻成一種文化消費,那說服讀者買書,就像是在念咒語。

這麼說可能過於抽象。

我們來看看讀客在對冶文彪小說的改造過程中,都施了哪些「咒語」。

書名《清明上河圖密碼》,封面的畫,這都使讀者相信這本書和千古名畫有很大的關係,「買書吧,讀了你就能看到謎一般的歷史」。

宣傳語「大規模上癮」,「買書吧,讀了你就能在這本通俗小說中爽到」。

甚至是讀客那個熊貓看書的 logo 也是咒語,「認準讀客熊貓,本本都很暢銷」。

這些招數肯定不是對每個人都管用,但卻足以讓 20 萬人產生了購買衝動。

這就是讀客的「巫術、神諭和魔法」。

《清明上河圖密碼 2》封面

華楠跟讀客 logo「熊貓君」的宣傳照

我們和華楠聊了聊,發現他對圖書出版業的很多看法都很理性。

有趣的是,他說他並沒有出版理想,只有把一家公司做好的熱情,如果把賣書變成賣飲料,這種熱情大約也差不多。

這種理性和判斷可能不僅僅適用於出版業。

它本質上是關於市場、競爭和產品的思考,就好像華楠自己說的,賣飲料,這種思考也用得上。

文章比較長,我們分成兩部分來發。

「讀客 80% 和做廣告一樣,獨特的只有 20%,來自國內圖書市場的特點。

讀客有一句在業內很出名的口號,「像賣牙膏一樣賣書」,意思是說像快消品一樣賣書。

華楠曾經和哥哥華杉經營一家叫做「華與華」的廣告公司。

還記得那則廣告語「田七牙膏——拍照喊田七」?這就是華與華想出來的。

在讀客圖書的官網上,有這麼一段話形容公司的來歷:「在創立讀客之前,讀客團隊有長達 10 年數百億快速消費品的營銷經驗,曾全程營銷三精藍瓶、晨光文具、黃金酒、黃金搭檔、克咳、葵花葯業、田七牙膏等國內超級暢銷快消品品牌,每年策劃總計超過 100 億人民幣銷售額的各類商品。

2006 年,雖然廣告市場前景光明,但華楠執意轉行。

他說原因很簡單:「不喜歡。

有些人天生適合干廣告,我哥哥乾的起勁得很,但我不行。

」那時他已經有點積累,本來想做實業,看藥廠、日化,想買個小企業自己來弄。

轉出版,契機是一場飯局。

華楠和讀客現在的總經理吳又吃了一頓飯,聽他聊了聊出版大概是什麼。

「我說這玩意,當場我就覺得我肯定能幹這個,當場我就說我們來開家公司我們來干。

一個星期我們就開了這家公司。

華楠說首先對自己的閱讀量很有信心:「業餘時間我基本就在讀書。

」他和吳又能夠「相見恨晚」,也是因為在飯局上彼此曬了曬最愛書單,發現很相似,都有那本《阿贊德人》。

但更主要的,他認為做書和做廣告的方法是相通的:「這行核心是做選題,靠的是對社會的認識和判斷。

這個和做廣告一樣。

」念咒語的法則也相通。

「取書名、畫封面,都相通」。

華楠能夠畫出明確的比例——「讀客 80% 和華與華做廣告一樣,獨特的只有 20%,來自國內圖書市場的特點」。

《藏地密碼》是讀客成功的開始。

2008 年吳又在某個論壇發現一個帖子,閱讀數是 999,他於是點進去——為了變成 1000——找到了個好選題。

「《藏地密碼》是一炮而紅,一上架就火起來。

這是第一本我們自己的方法來包裝的書。

營銷手段很普通,當時都是紙媒。

但我們做小說的理念不一樣。

別人賣懸疑小說,賣的是小說多好看,賣懸疑。

那我們賣的是你能了解西藏。

」華楠告訴《好奇心日報》,「我們把小說當成寄形,提供的內容是西藏。

在口碑上做的引導也是,看完這本書你會想去西藏。

那麼我們針對的讀者群不是懸疑小說的人,而是想了解西藏的人。

後者人數多得多,因為中國懸疑畢竟還是個小眾市場。

《藏地密碼》全套 10 本已經銷量接近千萬冊。

《盜墓筆記》、《鬼吹燈》、《藏地密碼》,這是出版業最暢銷的三本原創小說。

這本之後,讀客做出一套「知識小說文庫」,現在是國內通俗小說界最成功的品牌。

系列一共一兩百本,有數本銷量達到百萬級別的暢銷書。

特點是每一本都會依附一個體系。

《山海經密碼》、《官場筆記》、《清明上河圖密碼》,你能夠從書名輕易發現它們的「寄形」所在。

華楠總結了兩個事。

一是閱讀體驗,屬於小說的固有價值。

要精彩,要好看,要快速讀完。

另一個是閱讀價值。

中國讀者,尤其是偏成年讀者,讀一個毫無意義的東西,他覺得浪費時間。

你給他小說體驗的同時,還給某方面的知識結構,他會覺得值得一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懸疑小說正當紅 屢破版權紀錄

憑藉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和滿滿的歷史乾貨,講述藏在千古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帝國秘密的系列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口碑爆表,該書將畫中824個人物逐一復活,展現了一幅宏大的曠世奇局。如今,《清明上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