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瓷器不值錢,有的進來看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瓷器

  • 瓷質器物

  • 北京方言

  • 2012年紀錄

瓷器是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燒制而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

瓷器的成形要通過在窯內經過高溫(約1280℃-1400℃)燒制,瓷器表面的釉色會因為溫度的不同從而發生各種化學變化。

燒結的瓷器胎一般僅含3%不到的鐵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較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廣為世界各地的民眾所使用,是漢文明展示的瑰寶 。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

謝肇制在《五雜俎》記載:"今俗語窯器謂之磁器者,蓋磁州窯最多,故相延名之,如銀稱米提,墨稱腴糜之類也。

"當時出現的以"磁器"代窯器是由磁州窯產量最多所致。

這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瓷器稱謂的史料。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

    瓷器

  • 外文名稱

    china

目錄 1製作流程2歷史起源3背景簡介4主要分類5派別之分 6鑑別仿品7收藏尺度8收藏知識9收藏專業術語10陶器瓷器區別 11發展歷程12基本紋飾13中國瓷都14外國瓷器15怎樣保養

摺疊編輯本段製作流程

製作瓷器的完整流程,一般要經過如下幾道工序。

練泥:將瓷胎的原料——高嶺土、瓷石經過磨洗、除雜揉勻後,調和成用於製作瓷器的瓷泥。

制坯:經過模具等,將瓷泥製成所需要的瓷器外形,並將坯胎涼至半干,再置於車盤,用刀旋削表面,保證瓷器外表的光潔。

最後依照需要,使用材質不同(鐵、骨、木等材料)的雕花刀在外表刻出花紋。

通過對瓷胎上釉順序的不同,瓷器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種不同的種類。

上釉:依照瓷器的幾何外形,有不同的上釉方式。

圓口瓷器(指通過拉坯方法成型的口徑較圓的器皿種類)將瓷胎浸泡在釉漿中。

大一些的瓷器或者形狀不規則的瓷器,採用吹釉的方式上釉。

無論採用何種方式,保證釉漿的均勻分散,是重要的一點。

釉下彩:一般家用瓷器和中國元代青花瓷器均屬此類:將顏料直接塗在未上釉的瓷胎上,再進行上釉。

由於顏料被包裹在釉之下,使得色彩能夠長期保存,並不易被磨損。

但由於施加釉下彩將使顏料經過約1天的高溫灼燒,會導致部分瓷器顏色變化,因而釉下彩的瓷器顏色變化較多。

釉上彩:將未上色的瓷胎塗釉後放入窯內燒結為素瓷,待冷卻後再進行上色,並放入相對低溫(約700℃–900℃)的窯爐中進行二次燒結。

這樣的做法能夠保證釉彩的花紋和顏色豐富多彩,但長期暴曬或使用會導致表面磨損,導致顏色脫落。

摺疊編輯本段歷史起源

用瓷土燒制精細的瓷器是漢族特長。

原始瓷器從陶器發展而來,最早見於鄭州二里崗商代遺址。

東漢出

現青釉瓷器。

早期瓷器以青瓷為主,隋唐時代,發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單色釉為主的兩大瓷系,並產生刻花、劃花、印花、貼花、剔花、透雕鏤孔等瓷器花紋裝飾技巧。

五代瓷器製作工藝高超,屬北瓷系統的河南柴窯有「片瓦值千金」之譽。

柴窯是後周柴世宗官窯,傳說周世宗要求柴窯生產瓷器「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

但至今尚未見到柴窯傳世品或發掘實物。

南瓷系統以越窯「秘色瓷器」著名。

宋代瓷器以各色單彩釉為特長,釉面能作冰裂紋,並能燒制窯變色及兩面彩、釉里青、釉里紅等。

著名「瓷都」景德鎮因宋景德(公元1004-1007)年間為宮廷生產瓷器得名。

所選瓷土必白埴細膩,所制瓷器質尚薄,色白如玉,善做玲瓏花。

元代瓷器盛行印花瓷及五彩戧金。

明代流行「白底青花瓷」,青瓷有「影青」,瓷質極薄,暗雕龍花,表里可以映見,花紋微現青色。

又有「霽紅瓷」,以瓷色如雨後霽色而得名。

窯變色從一種發展為窯變紅、窯變綠、窯變紫三種彩。

清代生產「彩瓷」,圖樣新穎,瓷色華貴,以「琺瑯瓷」、「粉彩」傑出,又有「天青釉」,仿擬五代柴窯瓷色,還有霽紅瓷和霽青瓷等。

現在著名瓷器產地有:江西景德鎮,以青花瓷、青花玲瓏瓷、顏色釉瓷和粉彩瓷聞名。

河北唐山、山西長治、廣州石灣都能採用傳統工藝及現代化技術設備,燒制各種各色瓷器。

此外,還有河南禹縣的鈞瓷、湖南醴陵的紅瓷、臨汝的汝瓷,浙江龍泉的青瓷等。

白陶的燒製成功對由陶器過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商代和西周遺址中發現的「青釉器」以明顯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徵。

它們質地較陶器細膩堅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燒結溫度高達1100-1200°C,胎質基本燒結,吸水性較弱,器表面施有一層石灰釉。

但是它們與瓷器還不完全相同。

被人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從商代出現後,經過西周、春秋戰國到東漢,歷經了1600-1700年間的變化發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

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

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誌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我國白釉瓷器萌發於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

至唐代更有新的發展。

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C,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準。

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宋代聞名中外的名窯很多,耀州窯、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越窯、建窯以及被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的汝、官、哥、鈞、定等產品都有它們自己獨特的風格。

耀州窯(陝西銅川)產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層勻凈;磁州窯(河北彭城)以磁石泥為坯,所以瓷器又稱為磁器。

磁州窯多生產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鎮窯的產品質薄色潤,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龍泉窯的產品多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麗光亮;越窯燒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細緻,光澤美觀;建窯所生產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為主色,色清潤;官窯是否存在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一般學者認為,官窯就是卞京官窯,窯設於卞京,為宮廷燒制瓷器;哥窯在何處燒造也一直是人們爭議的問題。

根據各方面資料的分析,哥窯燒造地點最大的可能是與北宋官窯一起生產;鈞窯燒造的彩色瓷器較多,以胭脂紅最好蔥綠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錯;定窯生產的瓷器胎細,質薄而有光,瓷色滋潤,白釉似粉,稱粉定或白定。

我國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彩瓷一般分為釉下彩和釉上彩兩大類,在胎坯上先畫好圖案,上釉後入窯燒煉的彩瓷叫釉下彩;上釉後入窯燒成的瓷器再彩繪,又經爐火烘燒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

明代著名的青花瓷器就是釉下彩的一種。

明代精緻白釉的燒製成功,以銅為呈色劑的單色釉瓷器的燒製成功,使明代的瓷器豐富多彩。

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樣化,標誌著中國制瓷技術的不斷提高。

成化年間創燒出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的「鬥彩」,嘉靖、萬曆年間燒製成的不用青花勾邊而直接用多種彩色描繪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

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起來的,制瓷技術達到了輝煌的境界。

康熙時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時的粉彩、琺瑯彩都是聞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輪廓線內添加釉上彩而燒成的一種瓷器,由於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繪爭奇鬥豔,故名「鬥彩」。

清代仿銅胎畫琺瑯效果的一種瓷器。

琺瑯彩又稱「料彩」。

瓷器與陶器的關係密不可分。

當部分摻有高嶺土(或長石、石英、石灰等天然釉料)以及其他含有氧化銅、氧化鐵、氧化亞鉛等天然色彩成份的原料在燒結陶器時,會自然在陶器表面結成一成薄釉(日本信樂燒

最早就是這樣出現的。

) 在中國的歷史上,明代以前中國的瓷器以素瓷(沒有裝飾花紋,以色彩純凈度的高低為優劣標準的瓷器)為主。

明代以後以彩繪瓷為主要流行的瓷器。

另一個瓷器製作國家日本也與茶道文化界也發揚了其獨特的茶器。

最早素瓷依照顏色分類,有青瓷、黑瓷、白瓷三種常見顏色的瓷器 彩繪瓷和其他彩色瓷器中較為著名的有:

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是低溫鉛陶)、信樂燒、青花瓷等 依照瓷器出產地點也有不同的分類。

如中國浙江越窯(秘色瓷)、江西昌南、河北定瓷以及日本在10世紀後轉肩發展的特色瓷器:近江、甲賀的信樂燒(shigarakiyaki)、長崎有田燒(aritayaki)、岡山縣備前燒(bizenyaki)等。

另外歐洲自18世紀起亦開始製造瓷器,今天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等地,特別是英國已建立起多個高級瓷器品牌。

[1]

摺疊編輯本段背景簡介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

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

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制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制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

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

當時的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並稱為宋代五大名窯。

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

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

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

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高級瓷器擁有遠高於一般瓷器的製作工藝難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

作為古代中國的特產奢侈品之一,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中國古代瓷器有曾拍出天價的精品,但部分國寶級瓷器並不在中國國內。

歐美人士在結婚時,便特別喜歡送贈高級瓷器茶具。

摺疊編輯本段主要分類

1.越窯

該名稱最早見於唐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一詩,系對杭州灣南岸古越地青瓷窯場的總稱。

其形成於漢代,經三國、西晉,至晚唐五代達到全盛期,至北宋中葉衰落。

中心產地位於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區,始終以生產青瓷 主,質量上乘。

陸羽《茶經·四之器》中評述茶碗的質量時寫道:"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 ;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陸羽煮飲綠茶,故極推崇越瓷。

2.邢窯

在今河北內丘、臨城一帶,唐代屬邢州,故名。

該窯始於隋代,盛於唐代,主產白瓷,質地細膩,釉色潔白,曾被納為御用瓷器,一時與越窯青瓷齊名,世稱"南青北白"。

陸羽在《茶經》中認為邢不如越,主要因為他飲用蒸青餅茶,若改用紅花比較,或要反映真實的茶湯色澤,則結果正好相反,所以兩者各有所長,關鍵在於與茶性是否相配。

3.汝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一帶,因北宋屬汝州而得名。

北宋晚期為宮廷燒制青瓷,是古代第一個官窯,又稱北宋官窯。

釉色以天青為主,用石灰一鹼釉燒制技術,釉面多開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較薄。

4.鈞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在今河南禹縣,此地唐宋時為鈞州所轄而得名。

始於唐代,盛於北宋,至元代衰落。

以燒制銅紅釉為主,還大量生產天藍、月白等乳濁釉瓷器,至今仍生產各種藝術瓷器。

5.定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在今河北曲陽潤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時屬定州而得名。

唐代已燒制白瓷,五代有較大發展,白瓷釉層略顯綠色,流釉如淚痕。

北宋後期創覆燒法,碗盤器物口沿無釉,稱為"芒口"。

五代、北宋時期承燒部分宮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銘文。

宋代除燒白瓷外,還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等品種。

6.南宋官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宋室南遷後設立的專燒宮廷用瓷的窯場。

前期設在龍泉(今浙江龍泉大窯、金村、溪口一帶),後期設在臨安郊壇下(今浙江杭州南郊烏龜山麓)。

兩窯燒制的器物胎、釉特徵非常一致,難分彼此,均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鐵足"之稱。

16世紀末,龍泉青瓷在法國 場上出現,轟動整個法蘭西,由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言稱呼它,只得用歐洲名劇《牧羊女》中女主角雪拉同所披的青色長袍來比喻,於是"雪拉同"成為青瓷的代名詞。

現在龍泉窯又有新的發展。

杭州南宋官窯遺址建立了南宋官窯博物館。

7.哥窯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至今遺址尚未找到。

有的文獻上將浙江龍泉官窯稱為哥窯,實為訛傳。

傳世的哥窯瓷器,胎有黑、深灰、淺灰、土黃等色,釉以灰青色為主,也有米黃、乳白等色,由於釉中存在大量氣泡、未熔石英顆粒與鈣長石結晶,所以乳濁感較強。

釉面有大小紋開片,細紋色黃,粗紋黑褐色,俗稱"金絲鐵線"。

從瓷器的釉色、紋片、造型來看,均不同於宋代龍泉官窯。

8.建窯

在今福建建陽。

始於唐代,早期燒制部分青瓷,至北宋以生產兔毫紋黑釉茶盞而聞名。

兔毫紋為釉麵條狀結晶,有黃、白兩色,稱金、銀兔毫;有的釉面結晶呈油滴狀,稱鶴鴿斑;也有少數窯變花釉,在油滴結晶周圍出現藍色光澤。

種茶盞傳到日本,都以"天目碗"稱之,如"曜變天目"、"油滴天目"等,現都成為日本的國寶,非常珍貴。

該窯生產的黑瓷,釉不及底,胎較厚,含鐵量高達10%左右,故呈黑色,有"鐵胎"之稱。

宋代著名書法家也是茶學家的蔡襄在《茶錄》中云:"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燲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

"可見,宋代盛鬥茶之風,又視建窯所產茶碗為最佳之器。

9.景德鎮窯

在今江西景德鎮。

始燒於唐武德年間,產品有青瓷與白瓷兩種,青瓷色發灰,白瓷色純正,素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磐"之譽。

它在宋代主要燒制青白瓷。

元代為宮廷燒制青白瓷,上有"樞府"字樣,還燒制青花、釉里紅等品種。

至明代它成為全國瓷器燒制中心,設立了專為宮廷茶禮燒制茶具的工場。

這時青花瓷有很大發展,茶具傳到日本,日本茶道之祖村田珠光十分喜愛,稱之"珠光青瓷"。

此時,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還燒造了多種名貴藍、紅釉、甜白釉瓷器。

清代時它又創製琺瑯彩、粉彩等多種新品種。

自宋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就遠銷日本,明清時大量輸入歐洲,同時也奠定了"景瓷宜陶"的瓷都地位。

10.宜興窯

在今江蘇宜興鼎蜀鎮。

早在漢晉時期,就始燒青瓷,產品造型的紋飾均受越窯影響,胎質較疏鬆,釉色青中泛黃,常見剝釉現象。

於宋代開始改燒陶器,及明代它則以生產紫砂而聞名於世。

據明末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中記載,紫砂壺的創始者是金沙寺僧,正始於供(龔)春,供春是學使吳頤山的家僮。

明正德年間,吳頤山在金沙寺讀書時,供春暇時仿老僧制壺,做了一把銀杏樹癭壺,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但原蓋已失,曾由清黃玉麟配製一瓜蒂蓋,後被著名畫家黃賓虹看出"張冠李戴",遂又由制壺名家裴石民重做一個樹癭壺蓋。

供春之後,出現了制壺的"四名家",即董翰、趙梁(一名趙良)、袁錫(一名元錫)、時朋(一作鵬)。

和"四名家"同時的另一位名家李茂林發明了壺放在匣缽(瓦囊)中燒製法,一直沿用至今。

明萬曆年間至清初,被公認為第一制壺大家的是時大彬(時朋之子),他與自己的高足李仲芳(李茂林之子)、徐友泉三人因排行都是老大,故稱"壺家三大"。

時大彬另有四大弟子,即邵文金(又名享祥)、邵文銀(又名享裕)、蔣時英、歐正春。

同時,還有紫砂壺藝史上重要人物陳用卿、陳仲美、惠孟臣。

現品飲烏龍茶用的"烹茶四寶"中的容量僅50~100毫升的茶壺,人稱孟臣罐,即其所擅長製作而得名。

到了清初、中期,第一大家為陳鳴遠,名家還有邵茂林、邵旭茂等。

乾隆中後期至道光年間,紫砂壺史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是陳鴻壽。

陳鴻壽,號曼生,曾設計了眾多壺式,由楊彭年、楊鳳年兄妹製作,壺身上留有大塊空白,自己刻銘,後人稱"曼生壺式",多學之。

之後,又出現黃玉麟、裴石民、朱可心等制壺名人。

現健在的顧景舟又將制壺藝術推向頂峰,被譽為"一代宗師",與時大彬齊名。

此外,還有蔣蓉等一批陶藝家,從而使宜陶始終居於最高水平的地位。

摺疊編輯本段派別之分

在中國,瓷器可分為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景德鎮為代表的青瓷;北派——以刑窯、定窯為代表的白瓷。

河北唐山作為北方瓷都,即是北派瓷器的代表之一,尤其以陶瓷彩繪而著稱。

陶瓷彩繪作為陶瓷藝術的一種,具有悠久的歷史,最初源於景德鎮。

早期的唐山陶瓷彩繪做工粗糙,瓷味甚濃,工藝特點明顯。

到了近現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審美趣味的改變,唐山陶瓷有了很大的發展。

特別是玉蘭瓷和白玉瓷的出現,以及近年來骨質瓷的興起,都把我國的白瓷文化發展到了極致。

現代唐山陶瓷彩繪業也發展迅速,與景德鎮以青花為主的彩繪有了極大的區別,新彩為主的手繪和獨具唐山特色的噴彩瓷構成了唐山彩瓷的兩道風景。

兩地彩繪的區別顯而易見,景德鎮的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傳統技法完備成熟,到了現代雖有創新但始終能找到其祖宗的身影。

而唐山的陶瓷彩繪卻不同,由於受傳統的影響比較少,再者地近津京,津京兩地的書畫家的不斷介入,使陶瓷彩繪有了很大的發展。

因為新彩和釉下五彩比較適合對中國畫的表現,所以發展比較迅速,這也是唐山藝術陶瓷畫味十足的原因。

有人說陶瓷彩繪就得有瓷味,這也不無道理。

現代的唐山手繪陶瓷大都是中國畫的複製,畫味太濃而瓷味太少,創新之作寥寥。

傳統的瓷畫形式樸實,並具有裝飾性,但是過於陳舊,缺少神采,無時代感。

而純中國畫的複製雖然有韻味,但總是感覺和紙畫有一定的差別。

怎樣才能創作出既有時代感又有韻味,且有陶瓷特點的作品,是擺在現代陶瓷藝術家面前的一道難題。

可喜的是近幾年有不少藝術家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嘗試和開發了一些創新的作品。

藝術是需要創新的,這是藝術生命之所在。

陶瓷彩繪也是一樣,正如民國時期珠山八友把中國畫元素帶進陶瓷繪畫中一樣,現代藝術理念也必將走進現代陶瓷裝飾藝術中。

從某種角度說,藝術陶瓷也是商品,它的興衰不可能不受市場之左右,從六七十年代唐山噴彩陶瓷和八九十年代陶瓷壁畫的興衰便可見一斑。

至本世紀由於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審美追求的改變,中高檔藝術陶瓷漸漸走入人們的生活,近年來日用陶瓷的藝術化也說明了這一點。

現代人的生活需要現代裝飾藝術來美化,現代陶瓷藝術更需要有一方滋潤的沃土。

盛世到來,這是陶瓷藝術和陶瓷工作者的希望,願陶瓷工作者創作出具有時代精神的作品,為美化人們的生活作出貢獻。

[7]

摺疊編輯本段鑑別仿品

一、仿製

1. 紋飾與器型

紋飾和器型的仿製相對容易。

最基本的方法是以出土的破損瓷器作為藍本,直接仿畫原件上的紋飾;比較到位的仿製是採用細毛筆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輪廓,然後用透明白紙印出輪廓,再將該紙貼在新的瓷胎上摹。

為求得更高水平的仿製效果,利用電腦三維掃描紋飾可以做到與原件幾乎絲毫不差。

仿製器型也是如此。

2. 胎土和釉色

對胎土和釉色的仿製較為困難,是因為兩者對原料都很有講究。

胎土的仿製取決於原料的配方,最初景德鎮瓷器的胎土以單一瓷石為原料,南宋之後,隨著高嶺土的發現,制瓷工藝迎來一大轉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讓景德鎮瓷器自元代起揚名全國。

而釉色的仿製則取決於釉料的產地和配方,每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差異。

3. 出土原料與工藝結合

(1)老胎新繪:利用清中後期及民國的白胎,在上面繪上粉彩等釉上彩;

(2)老釉新胎:利用近年出土的老釉水裝飾新胎;

(3)舊件新器:將足、流、底、口、頸等各殘缺部分的出土物組裝在新瓷器中;

(4)復火: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指將殘缺部位較少的舊器修補後放入窯中復燒;第二種是指將老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礦石原料,重新做坯燒胎。

二、做舊

做舊的手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階段一: 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中後期,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徵為主。

常見的手法是用砂紙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氫氟酸腐蝕釉面,然後塗刷泥水,泥水滲透到被破壞的釉面內,造成出土效果。

然而由於容易被識別真偽以及收藏者對仿品品相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做舊方法進入第二階段。

階段二: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今,做舊以仿傳世品的特徵為主。

比如,高檔次仿古瓷會採用中藥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根據不同的對象,中藥的配方也會略有差異,加少許酒精利於造出粉彩瓷蛤蜊光效果,而少許氫氟酸可以消除釉下彩瓷的亮光。

除了中藥浸泡,其他的表面做舊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煙燻、塗細煤灰等等;至於器物內壁出現的雞爪紋,在上釉瓷剛出窯時用小錘敲砸即可仿出。

[9]

摺疊編輯本段收藏尺度

第一要「古」

古瓷、古董貴在一個「古」字。

古瓷器屬於傳統收藏,或稱古玩(現代收藏稱現玩)、古董。

遠古的器物是歷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銅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貴。

第二要「稀」

物以稀為貴。

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貴,尤其是御用汝瓷。

據有關資料統計,從北宋晚期至今傳世的御用汝瓷總數不超過百件,且分別珍藏於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及各國博物館和少數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說法。

國內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作品為熱點,其次要數元代青花彩瓷了。

第三要「美」

在宋代五大名窯中,只有定窯燒制白瓷,而汝、官、哥、鈞都是以青釉取勝。

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貴,不僅僅在於其如雪似銀的胎釉,而在於它精美的劃花、刻花和印花的紋飾。

而汝瓷的精美,可謂宋代瓷藝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注重古樸典雅,又追求造型美麗,把東方美學特有的藝術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

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聞名,雖然在民間有一定的藏量,但價格也都不菲。

第四要「俏」

要注重收藏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的古瓷。

這種「俏」貨價格攀升潛力大。

約十年前,清三代官窯瓷器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才幾千、幾萬元。

由於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現在的官窯瓷器價格已達幾十萬、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了。

另外,國內古瓷的拍賣價近年來雖然不斷升高,但與國際拍賣價相比還是較低的,後者往往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

[10]

摺疊編輯本段收藏知識

1.要入對門,路子要正。

這一點對於初學者來講特別重要,一旦路子走錯,可能終身都難糾正。

有許多花費巨資錯買了許多贗品,而至今執迷不悟者。

初學者要從瓷片標本入手,不要開始就買完整器,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高起點」。

2.多看少動,戒除貪慾。

多看權威書籍、圖冊,多學習理論知識,夯實基礎。

多看實物,經常到博物館去領悟真品的神、形、釉、胎、紋飾等特點,逐步提高自己的辨識鑑賞能力,但這只能是宏觀的感悟。

博物館只能隔著玻璃看,不能上手,如同隔靴搔癢,很難掌握微觀特徵,故有它的局限性。

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多上手瓷片標本。

在市場中不可聽信賣者美妙動聽的「故事」,不可心貪。

很多人認為自己學習了一定的理論、實踐知識,就想到市場去撿漏,這樣幾乎百分之百「中招」。

3.研究揣摩,提高悟性。

搞收藏「悟性」很重要,「悟性」從何而來呢?靠研究、靠比較、靠分析、靠揣摩。

對瓷片標本要反覆研究、仔細琢磨,悟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這樣你的悟性就能提高。

4.廣交藏友,參加收藏組織。

初學者要積極參加收藏組織,參加收藏會所的學習,這是一條少走彎路的捷徑。

[4]

瓷器歷來都是收藏界中的重要部分。

針對那些有較高的歷史文化修養,有特定的文化收藏追求而熱衷於古陶瓷收藏的收藏之友,筆者總結出古陶瓷收藏三個要訣:收藏啟蒙入門階段要訣:一不收新、可收舊;收藏求知進門階段要訣:二不收舊、可收老;收藏鑑賞研究階段要訣:三不收老、可收古。

第一階段,所謂「不收新、可收舊」,即是指,處在收藏啟蒙入門階段,除了當代特指文革(1966——1976)後的新瓷工藝品不收藏之外,所有舊的、包括老的、古的一律可收;這一時期主要練辨新瓷的眼力,凡嶄新出窯的瓷器一律不收。

第二階段,所謂的「不收舊,可收老」,即是指處在收藏求知進門階段,辨新器眼力已練就,接下來要練辨「舊器」的眼力。

這裡的「舊」,文物商店經營行業里特指新中國建國初期至「文革」(1949——1966年)的藏品,行話俗稱「舊貨」,因為1949年前的藏品就直接稱民國貨了。

也就是說,處在第二階段,除了新貨、舊貨不收外,可收「老(器)」,即民國、清朝、明朝的器物,而更「老"的「古器」,指的是元朝以前的器物。

這一時期主要練辨「新器」、「舊器」的眼力,凡「新器」、「舊器」儘量不收。

第三階段,所謂的「不收老、可收古」,即是指處在收藏鑑賞研究階段,辨「新器」識「舊器」的能力早已解決,鑑定明清民國瓷器也非常在行,接下來就要向元以前的高古瓷器進軍,即向晉唐宋元的瓷器收藏進軍。

「可收古」,即主要收元以前的「古瓷器」,文博專業術語叫做「高古瓷器」,古玩業行話叫做「老窯瓷器」。

唯有真正懂得收藏鑑賞研究晉唐宋元瓷器的收藏家,才有可能成為學問淵博、歷史修養高深的古陶瓷收藏鑑賞研究大家。

而很多企業家型的瓷器收藏家收藏到明清官窯瓷器就停滯不前了,這是因為他們還缺乏深厚的古陶瓷收藏的歷史文化修養。

至於古陶瓷收藏鑑賞研究階段的進一步延伸,繼續向前推進,專題收藏鑑賞研究秦漢陶俑,春秋戰國、商周原始青瓷,史前彩陶者,屬於更有學術收藏境界者。

[5]

摺疊編輯本段收藏專業術語

棕眼:瓷器表面極小的棕色釉點。

衝線:瓷器受到衝擊形成的裂紋。

衝線若在口邊,可能在受到衝擊時繼續加長。

琢器:景德鎮制瓷專用術語,指不能在輪車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雞爪紋:瓷器上範圍較小的放射狀裂紋。

磕邊:瓷器邊上的小缺,一般對瓷器的保管影響較小。

自然開支:瓷器年久,釉面出現局部或整體的冰裂紋,與哥釉的工藝開片不同。

窯裂:燒制時出現的裂紋,區別於使用造成的裂紋。

做舊:將現代仿品用物理、化學方法處理,消除火光,加上包漿污垢以冒充老器。

剝釉:胎釉結合不好,年久胎釉剝離。

早期青瓷常有這種現象。

爆釉:釉下的大氣泡在使用時破裂,露出胎。

晚清有些瓷器有此現象。

[6]

摺疊編輯本段陶器瓷器區別

說到陶瓷,人們腦海中浮現出各種瓷器,人們普遍認為陶瓷就是瓷器 ,其實不然,陶和瓷還是有區別的,先有陶再有瓷,瓷是在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我國早在遠古時代就已經已經開始製作並使用陶器了,到了商周時期才逐漸由陶轉向瓷的。

那麼,陶器和瓷器有什麼區別呢?陶器和瓷器的區別如下:

一、使用原料不同。

製作陶器使用的是普通粘土,而瓷器製作使用的是瓷土,為高嶺土。

陶器質地粗糙,瓷器質地細膩光滑。

二、燒成溫度不同。

燒造陶器一般需要900度的溫度,燒造瓷器的溫度更高,為1300度。

三、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

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

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四、兩者胎體含鐵量不同。

陶胎含鐵量在3%以上,而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陶器胎體一般呈紅色、褐色或灰色,且不透明;瓷器胎體為白色, 呈現透明至半透明狀。

五、釉料不同。

陶器表面不施釉料,瓷器表面是施釉料的。

藝術陶瓷承載著中國數千年陶瓷文化底蘊,雖然,瓷沒有被列入中國四大發明之列,但從其誕生、到演變,瓷器一直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以至生活質量,可以說瓷的美學,永遠無間斷地在中國這片沃土滋長著。

下面帶來歷代瓷器造型大全,以供欣賞學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