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導遊大賽導遊詞——天子駕六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天子駕六博物館

大家好!歡迎參觀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

這是一座展示東周時期洛陽歷史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

館區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分為兩個展廳。

第一展廳

我們首先步入的是第一展廳,在參觀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的周朝。

在中國歷史上眾多的朝代中,周朝是最漫長的一個朝代,綿延長達近八百年。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在今天陝西西安的西南部),歷史上稱為西周。

然而,西周只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繁榮便走向衰落。

公元前771年北方的少數民族部落犬戎攻入鎬京,幽王被殺,西周結束。

周幽王死後太子宜臼即位,他就是周平王。

由於當時鎬京殘破,犬戎不斷侵擾,迫使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在強勢諸侯的護衛下,東遷國都於洛邑,也就是如今的洛陽,開始了中國歷史上長達515年的東周時期,史稱「平王東遷」。

史學界把東周分為春秋、戰國兩大時期。

從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為春秋時期。

從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為戰國時代。

「王城」是周平王東遷之後逐步修建起來的一座新的都城。

它是周平王至周悼王及周赧王共14王的都城所在,沿用時間達300餘年(周敬王至慎靚王共11王皆居成周城)。

在這張表中,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東周時期的25位天子有些居住於王城,有些卻居住在成周城。

為什麼會有兩個都城呢?

因為周悼王時爆發王子朝之亂,朝(王子的名字)殺死了悼王,並且不擁護之後而立的敬王,迫使敬王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逃離王城,遷居成周城。

成周城是西周時期在洛陽修建的都城,時間要早於王城。

西周初年,為了有效的控制東方,武王命弟弟周公(姬旦)營建洛邑修建了成周城,位置就在今白馬寺以東孟津縣平樂鄉金村。

列國爭霸,群雄逐鹿,是中國歷史步入春秋戰國時期最突出的特徵。

雖然說「禮崩樂壞」的形勢下,列國中很多的都城規模超過王城,但王城作為「天子」之都,仍然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在列國都城中享有最高的規格。

關於東周王城的規模、布局、演變,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但因歷史久遠,昔日壯觀的景象如今已蕩然無存,不見蹤影。

20世紀50年代,文物工作者根據文獻記載在今王城公園一帶、澗河兩岸進行了全面勘察和發掘,並在澗河東岸的小屯村發現了漢河南縣城遺址,進而根據漢河南縣城與東周王城的沿襲關係,以河南縣城為基點,找到了沉睡地下2000多年的東周王城遺址,摸清了東周王城的具體位置、範圍和布局。

勘察表明,東周王城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曾多次修補。

到西漢後期,整座城池開始逐漸荒廢。

《周禮·考工記》記載:匠人營建城邑,修築邊長九里的方形城制,每邊三個門,共十二門。

每座城門均有三個通道,城內設經、緯大道各九條。

王宮建在中央大道上,左邊是祖廟,右邊是神壇社稷,前面建有殿庭,後面建有商貿市場,這是我國古代典型的「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建築布局,是中國古代城市設計者們設想的營建都邑最理想的藍圖。

這種《周禮》中記載的理想化的建築布局與考古勘察發掘的周代都邑遺址並不一致,但它仍對後世都城的設計和營造具有深遠影響 。

我們看到的這張圖是現在的考古工作者經過多年考古勘探所繪製出來的2000多年前東周王城的城市布局。

王城北依邙山、南傍洛水,城市平面略呈方形,遺址面積約九平方公里,城內分布四大功能區。

城址西南部為宮殿區,其東為糧窖區,西北部為手工業作坊區,東部為陵墓區。

博物館就位於陵墓區的範圍之內。

下面我們將通過實物及展板來了解下王城遺址內的考古發現。

宮殿區位於王城遺址的西南部,今瞿家屯一帶,北至行署路,東至澗東路這一區域內。

1959年,在瞿家屯一帶發現了一處東周時期大型夯土建築基址。

基址附近出土有大量東周時代的板瓦、筒瓦和各種形式的饕餮紋、雲雷紋瓦當,這些建築材料和建築構件結構堅實,製作精美,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為後世建築材料的生產發展提供了借鑑。

這裡應該是東周王城內一處重要的宮殿建築區。

考古發掘表明東周各國的城市建設都已具備了用水、排水等公共生活設施。

2004年,在洛陽盛世唐莊的東周時期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群中,發現了築城時修建的排水和取水設施。

倉窖區位於宮殿區東南,自70年代以來,在這裡勘探到糧倉80餘座,考古發掘其中20餘座,這些倉窖排列有序,東西成排,南北成行,發掘的倉窖均為口大底小的圓形,口徑及深度都在十米左右。

這批倉窖興建於戰國中期,沿用至西漢初年,是我國保存下來最早的大型地下糧倉,對研究戰國時期儲糧管理制度和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有重要的價值。

在任何一種文明中,城市生活的發展都必須依靠工商業。

周都洛邑是一個典型的工商業城市。

東周時期,以商業和手工業為代表的都市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

在王城遺址內的西北部,發現了大規模的燒制建築材料、日用陶器、坩堝和隨葬明器的窯場,附近還發現了制骨作坊、制玉制石作坊、鑄銅作坊等。

這些表明王城遺址的西北部,是周王城的手工業作坊區。

在王城遺址的考古發掘中還出土了數量眾多的珍貴文物,而青銅器鑄造技術則代表那時候最高的工業成就。

蟠龍紋銅方壺和方格紋銅罍是盛放酒的器皿,是古人在祭司和舉辦大型歡宴時使用的。

這件蟠龍紋銅方壺長頸、垂腹,長方形口,上帶壺蓋鑄造成盛開的蓮瓣形,花瓣上布滿鏤空的小孔,頸腹部有蟠龍紋,腹兩側有對稱的獸頭。

器形高大,紋飾精美,結構嚴謹精巧,製造工藝繁縟。

帶鉤是古代用於扣系腰帶的鉤。

其形體以鉤鈕連體為特徵。

相當於我們今天使用的皮帶扣。

當時的人們穿的都是寬袍大服,衣服需要束系,戰國經秦漢時代,帶鉤使用極為普遍,帶鉤的鉤面一般都有精美的紋飾,這件帶鉤就使用了錯金銀工藝。

莊子說:「滿堂之座,視鉤各異。

」鉤掛在革帶上的樣式各式各樣,應當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徵。

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銅鑒,就是指青銅鏡子。

這是一件東周時期的透雕夾層銅鏡,我們看到的是銅鏡的背面。

它是由兩片銅分鑄,然後壓制在一起製作而成,鏡子正面打磨光滑用來照面示容,鏡子背面鑄出漂亮的鏤空紋飾。

隨著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商業有了較大的進步。

貿易往來頻繁,貨幣經濟得到很大發展。

以物易物已不能滿足當時的商業需求,因此出現了貨幣。

這裡展示的考古工作中發現最早的金屬貨幣青銅「空首布」,是由一種農具「鎛」的形狀發展演變而來的。

由於「鎛」和「布」的發音相近,稱它為「布幣」,又因為它上方把首是空心的,所以叫「空首布」,形狀和鏟子相似,俗稱「鏟幣」。

東周時期下層貴族和上層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銅禮器的陶「禮器」隨葬。

在各地發掘的大量戰國小型墓里,隨葬品甚少,卻都有著一組仿銅的陶器。

把天然的礦物質顏料渲染在已經燒制好的陶器表面上,不再經過二次燒制則稱之為彩繪陶器。

如我們面前的彩繪陶壺、彩繪陶鼎、彩繪陶豆。

東周時期的彩繪陶器,往往是在一件器皿上使用多種色彩,用色大膽,構圖對稱平衡,裝飾性很強。

這件彩繪陶壺頸部和腹部布滿了幾何雲紋,肩部有兩個鋪首銜環的獸頭,前後有兩對長著華麗羽毛的鳳鳥。

它在當時是用來盛水盛酒的。

而這一件彩繪陶豆主體紋飾是兩條變形的夔龍紋,龍身為黑底著綠色圓點紋,有幾組紅色彩帶纏繞龍身。

特別是龍頭為綠色,尖角、呲牙、吐舌。

同一件器皿上,紅綠搭配,著色大膽,色彩鮮艷。

這組彩繪陶器距今已經兩千多年了,兩千多年的掩埋磨礪使它的色彩、線條已經顯得暗淡、斑駁,作為東周時期的彩繪陶器,作為那個遙遠年代的藝術品,它們都顯得彌足珍貴。

(這些都是當時陪葬用的明器)

這些珍貴的文物大多出土於東周時期的墓葬。

五十多年來,洛陽發掘清理了數以千計的東周墓葬。

考古學者們對東周時期的墓葬形制、喪葬制度等都有了較為詳實的了解。

東周的25位天子,死後也都葬在了洛陽,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史籍記載的不確切,關於東周陵區的定位,王陵的確定,喪葬習俗、陵寢制度、等等問題一直難以明確。

隨著上世紀20年代金村大墓、50年代西小屯「甲」字形大墓、本世紀初27中學「亞」字形大墓、王城廣場大型車馬陪葬坑等一系列的重大考古發現,加之學者們通過對文獻資料的研究,關於東周王陵的疑團已經基本明確。

學者們把東周王陵按地域分為王城、成周、周山、三大陵區。

王城陵區是東周王陵最重要的陵區,位於東周王城的中部及東南部。

王城陵區內大量的考古工作,獲得了豐富的考古資料。

據目前的考古資料表明,我國最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開始有了墓葬,目前發現的商周墓葬有著嚴格的等級差別,墓葬的規模,隨葬品的數量與組合,都反映出墓主人生前的社會地位、身份和財富。

商周時期,中小型墓葬沒有墓道,這時期墓葬的形制為「豎穴土坑式」。

目前,發現的帶墓道的大型墓葬從形制上可分為三類:南邊一條墓道的墓葬為「甲」字形墓,南北兩條墓道的墓葬為「中」字形墓,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墓道的為「亞」字形墓。

2001年,洛陽市27中學校院內,發現了一座大墓。

墓葬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墓道,朝南的這條為主墓道,長約30米,墓室為夯土結構。

這種墓葬的平面形狀和漢字中繁寫的「亞」字相似,考古學上稱其為「亞」字形大墓,「亞」字形墓葬在形制上,是豎穴土坑墓時代規格最高的墓葬,這是目前洛陽發現的唯一一座「亞」字形墓。

這座墓葬在發掘之前,曾被多次盜擾,在殘餘的隨葬品中,出土一件青銅鼎,青銅鼎上發現銘文,「王作寶尊彝」。

銘文中清晰的「王作」字樣,說明這是天子的使用器。

這座墓葬特殊的形制,有銘文的器物出土,一起證明了這座偶然發現的墓葬是東周時期某位天子的陵墓。

學者們從出土器物分析,這座墓的年代為春秋初年,遷都洛陽的周平王在位時間長達51年,所以有學者大膽推測,這座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東周時期第一位天子----周平王。

2002年,洛陽市規劃修建周王城廣場,考古工作者在近1.7萬平方米的區域內進行文物勘探。

共發現東周墓葬397座、陪葬坑18座。

除了兩座墓為帶墓道的大墓外,其餘的都是長方形豎穴土坑墓。

模型展示的是中區190號墓。

這是一座大型的長方形豎穴土坑積石墓,槨室外四周堆放鵝卵石,在墓室中填入鵝卵石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盜掘。

雖然做了防盜措施,但很可惜這座墓還是經過多次的盜擾,我們在墓室的北部,西部,中部,南部都發現有盜洞。

這座墓室口部略大,墓口長6米寬5米,墓底長5.5米寬4.76米,墓室深11.7米。

墓室墓壁稍斜,在距現在地表深12.3米處,出現槨頂板痕跡,鋪滿整個墓室,槨頂板的中部凹陷。

從朽痕看,槨頂板至少有18塊,每塊寬度約為0.35米。

木槨是古代墓葬的構造形式之一,在商代墓葬中已有發現,戰國和西漢時期非常流行。

商周時代的墓葬,由地面垂直向下開掘一塊長方形土壙作為墓室,墓室內放置葬具。

葬具使用上則是棺槨並用。

用木材構建成長方形或方形的槨室,將棺放置其中。

據記載﹐周代的棺槨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即所謂「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考古發掘工作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槨室內置雙重棺﹐可見記載大體上是可信的。

春秋戰國時期棺槨仍然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

諸侯﹑貴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槨。

槨內常常放置隨葬品,這座墓葬的槨頂部出土有石珠,玉片飾,銅鈴等,由此推測,槨室內應該放有隨葬品。

在槨頂東側南北向並列放置了3輛車,車轅向南,沒有發現馬匹的遺蹟。

由於多次盜擾,3輛車遭到不同程度破壞。

像這種墓葬中放馬車的陪葬實屬罕見,為保護這一重要遺蹟,整個墓室沒有再向下發掘,而是對這座墓室進行了回填保護。

儘管這些帶墓道的大墓里埋葬著數量眾多的隨葬品,即便這樣,有的墓主人依然認為,這不能夠表現自己生前的財富,不能夠滿足自己在另一個世界裡的需求,因此,在大墓的旁邊往往會發現一些附建的陪葬坑。

陪葬坑中有些是放置馬或馬車的,有些是放置生活器物的,這兩種陪葬坑在洛陽發現的都很多。

這座器物陪葬坑,是1982年在解放路與漢屯路發現的。

它是迄今為止洛陽發現的東周時期規模最大的器物陪葬坑。

整座陪葬坑長5.8米,寬1.1米,深10.5米,這種深度在陪葬坑中是極為少見的。

發掘時,共出土器物196件,主要以青銅器為主,還有少量的玉、石、骨角器等。

這些器物,放置的很有規律,大致分為三類:右邊這些青銅壺、青銅盤、青銅罐是當時的一些貴族使用的銅質生活用具;中間放置的銅編鐘、石編磬是兩種古老的打擊樂器,編鐘敲擊的聲音低沉渾厚,編磬發出的聲音清脆悅耳,後人所說的金石之聲、金石之樂就是由此而來。

陪葬坑的左側放置的是當時的禮器,大部分以青銅鼎為主,它是用來烹煮肉食的飲食器。

王城陵區的考古調查有形有物,彰顯王陵氣派;金村陵區,則是另一番景象。

金村陵區,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進村一帶。

金村陵區的發現,源於1928年夏天的一場特大暴雨。

暴雨過後,金村附近一處地面塌陷,漏出一個巨大的洞穴,好奇的村民前去探查,在洞穴深處發現了埋藏地下的寶物。

於是,金村有寶物的消息像風一樣傳遍全國。

1928年的中國,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年代,是飽受西方列強瓜分強食的年代。

當時,遠在開封的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聞訊趕來,組織村民們開始長達六年的瘋狂盜掘。

八座帶墓道的大墓被先後掘開,數千件精美文物相繼挖出,陸續走私出境。

目前,洛陽只保留了一件金村大鼎,現收藏於洛陽博物館。

金村陵區出土的青銅器,凝聚著古人們先進的製作技藝和豐富的想像力,它們是東周時期青銅器的典範之作,代表了當時青銅製造的最高成就。

鑲嵌工藝、錯金銀工藝的成熟運用,使得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色彩亮麗、造型生動、美輪美奐,遺憾的是這些精美的國之瑰寶,如今,卻收藏在國外的博物館,我們只能通過這些資料照片來一睹它們華麗的面容。

齊侯寶盂(文物仿製品位於展廳中央)也叫齊侯寶鑑。

在古代是一種大型的盛放器,可用於盛水、盛冰。

1957年在孟津縣平樂鄉附近的邙山坡上發現,從器物內壁的二十六字銘文看,應該是春秋晚期,齊候為女兒仲姜嫁給周王所做的陪嫁物。

寶盂高43.5厘米,口徑70.3厘米,重75公斤,斂口、侈沿、鼓腹、圈足,腹部有均勻的環帶紋做裝飾,腹部四周有四隻銜環獸耳,造型奇特,活潑生動。

周山陵區,位於現洛陽市高新開發區。

周山,原名秦山、秦嶺,傳說山下葬有周天子,百姓們叫它周山,山上有三座大冢緊密相連,俗稱三山。

有人說,這裡是東周時期景王、悼王、敬王的陵墓所在地。

2002年的時候,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前往周山陵區進行考古勘探,確定這裡為東周時期周王陵墓,由於沒有發掘,至今無法確定是哪幾位周天子。

如今,周山陵區已開闢為「周山森林公園」。

禮樂文明

西周初年,為了鞏固統治,周公「因於殷禮」製作了周禮。

所謂「禮」是規定天子、諸侯、大夫、士必須遵循的等級制度,所謂「樂」,是規定典禮儀式所使用的樂舞。

在禮制的範疇下最能體現階級等級和權力象徵的就是青銅鼎。

青銅鼎,在我國的商周時期不僅是用於祭祀宴饗時盛放烹煮肉食的器皿,也是國之重器,是王權的標誌、政治的標誌。

鼎作為國家重器,象徵著奴隸制王權,所以有「得鼎者得天下,失鼎者失天下」一說。

《孟子·梁惠王下》記載道:「毀其宗廟,遷其重器」,意思就是說:置立於王室或宗廟內青銅鼎的轉移,就代表了一個國家或一個諸侯國的滅亡。

所以,在古代人們就把建立政權稱為「定鼎」,奪取政權稱為「問鼎」。

關於青銅鼎,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列鼎制度。

列鼎制度出現於西周初期,成熟於西周中期。

它是指在使用鼎的時候,將一組形狀相同,紋飾一致的銅鼎,按尺寸大小依次排列。

在禮樂制度森嚴的時代,用鼎數量的不同,顯示著主人身份的貴賤。

列鼎制度的核心,是鼎與簋(guǐ)組合。

鼎用來烹煮肉食,簋則盛置黍稷等穀物,兩者相配使用。

二者的組合也成為祭祀、宴饗的象徵。

與鼎相配的簋也是形制相同,大小相次排列。

在使用時,鼎呈奇數使用,簋呈偶數使用。

鼎和簋的禮器組合,成了區分大小貴族等級的標誌。

列鼎制度是貴族禮制的一部分,與貴族等級身份密切相關。

《儀禮》等文獻對東周時期列鼎的使用和鼎簋相配製度有許多記載。

如規定:天子用九鼎,我們熟悉的「一言九鼎」也由此而來;諸侯、卿大夫用七鼎;下大夫用五鼎;士在特殊的場合使用三個鼎,一般情況下使用一個鼎。

九鼎配八簋,就是天子級的最高配置。

我們看到的這五件銅列鼎是出土於同一座墓葬中的。

根據數量,我們可以判斷出墓主人是下大夫一級的貴族。

您看,它們的大小並無規律,而且從形制上還分為了獸足鼎和柱足鼎。

這是兩種鼎混放在一起,於「列鼎」的要求不相符合。

這是因為東周時期,群雄爭霸,戰亂頻繁,居住在王城的王室貴族財力衰退,沒有能力組織五件一致的器物;另一方面也說明在禮崩樂壞的大背景下,禮器的使用已不再那麼嚴格化,出現了湊數的情況。

西周初年,周公在洛陽「制禮作樂」,被看作中國走向成熟文明的主要標誌。

他把前代遺留的樂舞進行了整理,建立了雅樂體系。

鍾和磬構成金石之樂。

以它們為代表,嚴格等級化的樂懸制度是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體現,與列鼎制度共同形成了禮樂制度的核心。

中國的樂器經歷了吹奏樂器、打擊樂器,到撥弦樂器的演變過程。

鍾和磬是主要的打擊樂器,以鍾和磬為主導地位的「金石之聲」代表了宗周的雅樂系統。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組編磬。

磬是用發音清亮的石料製成的。

它清脆悠揚的音色,在遠古人看來,是可以通神到達天界的,所以,古人用「天籟之聲」來形容磬的聲音。

編磬是指若干個磬由大到小依次排列成編,編成一組,掛在木架上演奏.

編鐘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用青銅鑄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圓鍾按照音調高低的次序排列起來,懸掛在一個巨大的鐘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錘和長形的棒分別敲打銅鐘,能發出不同的樂音,因為每個鐘的音調不同,按照音譜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上古時代,「樂」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正是由於主人身份的不同,編鐘、編磬的懸掛方式,使用數量,演奏的曲目也不相同。

樂器的擁有,經常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我們熟悉的成語「鐘鳴鼎食」就是用來借指高級貴族的奢華生活。

古人將一切溫潤而又有光澤的青、綠之美石都稱之「玉」。

古人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中國古代人對玉情有獨鍾。

佩玉不僅是配戴者身份地位的象徵,更是禮制的要求。

形成於西周,盛行於春秋戰國之際的組玉佩的規格與佩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嚴格的等級制度。

玉器的使用大致分為「禮玉」 、「配玉」和「葬玉」三種。

古人認為,瑩潤而光澤的玉石,可以溝通天地人神。

禮玉就是祭祀時使用的禮器。

禮玉的代表是「六瑞」又名「六器」,即璧、琮、圭、璋、琥、璜,分別用來祭祀天地四方。

這裡展出的玉璜和玉璧就是「禮玉」,玉璜祭祀北方,玉璧用來祭天。

進入東周時期,隨著日益激烈的社會變革,玉器的使用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變化的標誌有兩個:一是玉器的使用越來越擺脫宗法禮制的束縛,減少了神秘性而加強了實用性;二是人們對玉器的認識越來越重視其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佩玉成為玉器使用的主流。

「佩玉」又被稱為「德玉」,這些玉龍是人們佩戴時使用的,東周時期,有身份的男子都以佩玉為時尚。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通透晶瑩的玉石是君子高尚情操的象徵。

我們現在走進的是第一展廳的最後一部分,在這裡主要向您介紹的是「車馬殉葬制度」。

車馬坑和馬坑是商周時期殉葬制度的主要內容之一。

天子、諸侯、貴族等具有相當政治地位和擁有相當財富的葬主,下葬時,在禮儀規定的範圍內,隨葬一定數量的車馬。

送葬的車馬由專門負責車、馬的官吏負責置辦;送葬完畢後,這些車馬要就地隨葬。

墓主人身份地位越高,陪葬的車馬數量就越多,年代越早,車馬陪葬就越為規範。

中國古代對乘輿制度非常重視,周代規定的乘輿制度是周禮的重要組成內容,被統治階級作為代表等級和身份的重要標誌。

商周時期,特有的一種以實用的真車真馬殉葬的車馬殉葬制度,是貴族階級喪葬禮儀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參觀車馬陪葬坑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些從車馬陪葬坑中出土的金屬車馬器。

古時,車子的主體部分都是用木頭製成的,為了使關鍵部位牢固,使用了許多金屬構件,這些構件就是車馬器。

銅鑾鈴,馬車上的儀仗器,立在駕轅馬匹軛頂與衡上,馬車在行進的時候鑾鈴鐺鐺作響,起到警示作用;同時,它精美漂亮的外形也有裝飾性作用。

青銅節約,馬車上的節制約束器,可以起到固定和連接的作用。

貼金銅軎(wèi)轄。

古代的車輛安裝在車廂下的車軸是固定的,不隨車輛進退而轉動,車軸的兩端裝上輪子後,輪子轉動,輪外還露出軸頭,為了保護軸頭,古人就套上了一個直筒狀的銅帽,叫做軎。

軎上有軎孔,可以插入車轄,古代車輛上的轄是古代車馬器中用以固定轄的一種銅質的鍵,與今天我們所說插銷的作用是一樣的。

轄一般做成長條形,插入轄以後,貫穿至底,便牢牢地將軎緊套在軸頭上,車輛行進時,穩當阻止車輪向外脫出,插入車軎的轄,隨時可以拔取。

「去其轄,車不行」。

轄唯一的功能在於統管車輛的行駛,去掉了轄,車就不能行進了,說明小小的轄在車子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今天所說的管轄、統轄就是由此而來。

中國歷史上的商周時期,非常盛行真車真馬殉葬;但是到了東周末年戰國的時候,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逐漸進步,逐漸由真車真馬殉葬趨向車馬明器殉葬,現在展示的兩件小銅馬就是當時陪葬的明器。

車馬坑展廳

洛陽作為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地下文物古蹟層層疊壓,非常密集。

為了確保基本建設中文物古蹟的安全,按照國家《文物法》要求,在建設施工之前,必須由文物部門進行考古鑽探和發掘。

2002年,為修建河洛文化廣場及人防工程建設,文物部門對腳下這片近三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鑽探和發掘。

共鑽探出古墓近千餘座,馬坑、車馬坑四十九座。

發掘其中的墓葬二百一十多座,馬坑、車馬坑十八座,其中「天子駕六」車馬坑的發現更是引起極大的轟動,在學術界和社會各界引起極大關注。

為了科學保護和合理的利用,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一珍貴的文化遺存,市政府修改了設計方案,建造了這座博物館。

我館的主題陳列就是「天子駕六」車馬陪葬坑。

在這一展區內,我們參觀到的是原址陳列的馬坑和「天子駕六」車馬陪葬坑。

馬坑和車馬陪葬坑以及器物陪葬坑,這些都是商周時期大墓的組成部分,用以放置主人的生活用具。

目前,考古見到的最早的車馬陪葬坑,是安陽殷墟商代晚期的車馬陪葬坑。

我們面前的是東周時期的車馬陪葬坑。

西區六號是一座馬坑,發現時距地表一點二米。

坑內殉葬有兩匹馬,頭朝南尾向北,整齊的擺放著。

這座殉馬坑與大型車馬坑相比,規模小的多,也沒有發現車,但主人的身份應該是個貴族。

眼前這座馬坑和後面那座大型車馬陪葬坑,位置上高低錯落,面積相差很大,它們都是東周時期的陪葬坑,但是它們分屬於兩個主人,兩人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

下面我們將重點了解「天子駕六車馬陪葬坑」。

天子駕六車馬陪葬坑,長42.6米,寬7.4米。

坑底距地表深度為2.2到2.7米。

坑內殉馬70匹,車26輛。

這些馬車頭朝南,尾向北,呈兩列縱向擺放著。

這支隊伍應該是由北向南擺放過來的。

放置這些車馬時,因為坑的面積太小了,所以許多輛車疊壓在一起。

你看,我們眼前的這駕車應該是最後放進來的,它壓在了先放進來的車的車衡、車轅上。

在這一角很多輛車疊摞在一起。

雖然這種疊壓的情況非常明顯,但是縱觀這支車隊,車馬排列的還是較為整齊有序的。

這支車馬隊伍是主人使用的重要的交通工具。

他們作為隨葬品被掩埋在這裡。

車,是古代陸地上用輪子轉動的交通工具,古代使用的車主要是馬車。

這些車是用木頭製成的,這些木頭車被掩埋在泥土中慢慢的朽化,緊壓著車子的泥土慢慢的滲透。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木頭完全被泥土置換後的車的形態痕跡。

那些曾經重壓這些車子的泥土,如今卻成為這些車子能夠保持輪廓的依託。

我們通過這輛車,向大家簡單介紹古車的結構。

最前面的橫木叫車衡,車衡左右連繫的這件人字結構的構件叫車軛,將車軛系在馬脖子上,馬一行進,就拉動車子前進了。

這兩個圓形的痕跡,就是放置鑾鈴的位置。

鑾鈴是馬車上一種儀仗器,鑾鈴的多少也與等級有關。

縱向的這一根叫車輈(zhōu),也就是車轅(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講,一根的叫輈,兩根的叫轅;駕馬的叫輈,駕牛的叫轅。

)。

從最早的商代車馬坑裡的車子開始,直到秦末漢初,中國的馬車一直是獨轅車。

車轅從車衡連接到車尾,最後露出車廂的叫車踵(乘車人上車時腳踩的地方)。

這個大致呈方形的部分叫車輿,也就是車廂。

2000多年前,有身份的男子出門,要正襟跽坐在車廂里。

這根橫木叫做車軾,是乘車人把扶的地方。

如果在出行的路上遇見身份相當的人,「應為敬時,則落手憑軾。

」行禮時把手放在車軾上。

車廂兩側的是車輪,這些小橫條是車輻,《周禮·考工記》介紹說「輪輻三十」,這個車馬坑內的車輻為二十八到三十根。

車輻之所以多,原因是車的輪子大。

中國古車從產生之初起,就是輪高、馬大、車身小。

《世本》記載「奚仲始作車」,是說夏代的奚仲創造了車。

據說夏代就有了管理車輛的官員叫「車正」,奚仲就是夏代的車正。

《後漢書》中說「黃帝造車,故號軒轅氏。

」夏代的車目前沒有考古發現,但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最早的車轍痕跡。

考古發現的最早的車是商代晚期的,在距今兩三千年以前,象這樣的木輪子車,在中國開闊、平坦的黃河流域馳騁。

在商代車戰盛行,快速、衝擊力強的馬車上了戰場,成為主要的戰爭工具。

在中國古戰場上,一輛車四匹馬組合成了一駕戰車,叫一乘。

「千乘之國、」「萬乘之國」,是由車和馬組成戰車的多少,形容國力的強弱。

商代車馬坑裡的車主要是戰車。

東周時期,騎兵和步兵在戰場上的威力越來越明顯,車戰逐漸退出戰爭,馬車成為貴族主要的交通和狩獵工具,成為貴族身份與禮儀的象徵。

車轅的兩側,左右對稱整齊擺放著的是駕車的馬,這些馬也已經成為了骨骼,但是它們整齊一致,很有規律。

學者們分析,這些馬是在喪失意識的情況下,被人按照事先的計劃,整齊的擺放出來的。

這些當年做工精良,裝飾華美的馬車,曾經伴隨者貴族們遊玩享樂。

在狩獵活動中,狗是必不可少的夥伴,在這個車馬坑裡我們還發現了七隻狗。

它們主要出現在最北面車子的車廂下,只有一隻例外。

這隻小狗的位置十分奇特,它出現在馬坑的半中腰,伴隨著它的是一塊卵石。

學者們分析,這些狗是被綁縛在車旁活埋的,填土時,驚恐萬狀的小狗紛紛躲藏到車廂下去躲土,結果當車廂壓塌後,那些狗也都壓死在車廂里。

這隻小狗,掙脫了繩索向坑外爬,還有一步就逃生有望時,被人發現了,一塊卵石擊中頭部,中斷了逃亡,也中斷了它的生命。

黃土掩埋了這一切,托舉著這小生命停留在這裡。

在這個車馬坑裡,除了這些遺存外,我們還看到兩處方坑,這是兩座東周墓,它們的年代晚於車馬坑。

東周時期的墓地制度據《周禮·春官》記載分兩類,一類是由冢人掌管的王者所葬的「公墓」。

這是貴族墓地,由「冢人」根據爵位的等級,安排各個家族的墓葬位置。

第二類是由冢大夫掌管的國中庶民所葬的「邦墓」,令國中平民劃分區域聚族而葬。

我們所在的這一區域,應當是當時的公墓區,在修建這座車馬坑時,這一區域是有專人管理的,兩座陪葬坑高低錯落,互不干擾。

但是若干年過去了,這裡不再有人管理了,修這兩座墓的人們不知道這裡有陪葬坑,於是在這裡又修建了兩座墓。

考古學把這種現象叫做「打破」。

這兩座墓葬的填土由坑底向下還有七到八米,比車馬坑要深許多。

從勘探情況來看,沒有盜掘痕跡。

我們在這個車馬坑裡看到的這些遺蹟中,這組車馬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徵。

《晏子春秋》里說「有車之家,一國之權臣也」。

坐車體現著「尊卑上下,各有等級。

」製作做工考究,裝飾華麗的馬車更是一個集大成的工藝。

《周禮·考工記》說「一器而工聚焉者車為多」。

貴族們對車非常珍愛,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往往把自己的車馬殉葬。

這駕車的車輿為圓形,大該是用韌性材料製作的。

這些青色的是青銅節約,它是連接韌性材料的,這些十字形的節約,在這片廣場上發現的非常的多。

由於古代道路與城門的限制,馬車的大小,在外形上並沒有太大區別,既然在車型上沒有大的區別,那區分等級的標誌是什麼呢?

大家仔細觀察這些車,您會發現那些駕車的馬數量各有不同。

從我們見到的最早的商代的馬車,一直到西漢初期,中國的古車一直是獨轅車,那麼駕車的馬就是偶數出現的。

以車轅為中心,左右對稱,兩馬駕一車,這種車型在這裡很常見共有十五輛;以車轅為中心,左右對成,一邊兩馬,四馬駕一車的車有八輛;在這整個隊伍中,最獨特,最與眾不同的是這輛車,其他車兩輛一排,它是單獨成排,車子的軌距,比其他的車子稍大,我們再來看馬,以轅為中心,一邊三匹共六馬駕一車。

這些二馬、四馬、六馬駕的車分別在表現著什麼樣的等級呢?

關於當時的乘輿制度,文獻上有兩種記載。

《逸禮·王度記》上說「士駕二、諸侯駕四、天子駕六」;《毛詩》上說:「士駕二,天子諸侯同駕四」。

由於這種記載的不同,引起的學術上的爭議,一直是爭論不休。

面前的這座車馬陪葬坑,出土於王城遺址中,王陵區內。

在這個陪葬坑西南三十米內,也發現大型墓葬,應當是一座天子墓,這是天子墓的陪葬坑,這一輛馬車就是古文獻中「天子駕六」的真實再現。

所以它的發現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座車馬坑被譽為天子駕六車馬陪葬坑,為了保護它而修建的這座博物館被命名為天子駕六博物館。

它們曾經是中原大地上最顯赫的儀仗,像這樣的兩列隊伍縱向擺放的車馬陪葬形式也是非常罕見的。

它的發現在史學界意義重大,它印證了「天子駕六」這一記述的正確性;它在考古學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它為王城陵區東周時期的陵寢制度、陪葬制度、乘輿制度的研究提供了可貴的實物資料。

站在車馬坑的北端,仔細觀賞這座車馬坑,您就可以領略到天子儀仗的威儀。

這些車馬曾經陪伴著主人馳騁,在墓葬的一側,修建這樣的陪葬坑,是主人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是彼岸的世界裡安全保衛的需要,交通便利的需要。

主人把它們掩埋在這裡,是希望在那個世界裡,它們可以繼續陪伴自己馳騁。

兩千多年過去了,當它們重現天日時,一切已經變成了遺蹟。

一切都是靜默無語的,可是如果能夠瞬間給予它們生命的話,我們面前的將是一隊車粼粼,馬蕭蕭的壯觀景象!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這一遺蹟,在原址上修建了這座博物館。

博物館從2003年10月1日開館至今,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它成為了解洛陽東周文化的窗口,被譽為「東周瑰寶,舉世無雙」!

景區門票:30元/張

景區地址: 洛陽市西工區東周王城廣場

以上導遊詞由洛陽旅發委好導遊平台提供

更多諮詢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好導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輔展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

震驚!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令人嘆為觀止!

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於洛陽市中心的東周王城廣場,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輔展以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專題博物館...

南陽「不見冢」西側發現大型車馬坑

一座東周墓,牽動一座城。河南考古史上規模最大的豎穴土坑墓——冢崗廟大墓(不見冢)的考古發掘工作,牽動著南陽人的心。昨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在冢崗廟大墓西側,又發現了長70餘米、寬7.5米的車馬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