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旋舞 讓絲路珍寶光彩重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7月6日,自治區博物館工作人員為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生肖雞泥俑全色。
修復中的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彩繪泥俑。
7月6日,日本遊客在自治區博物館參觀。
新疆日報訊(記者瑪依古麗·艾依提哈孜 湯永 實習生簡晴晴攝影報導)作為第五屆中國新疆國際民族舞蹈節社會活動的重要內容,《指尖旋舞藝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復成果展,將於7月18日在自治區博物館與各族觀眾見面。
成果展上不僅有歷千年仍鮮艷的絲棉毛麻織物,還有惟妙惟肖的泥塑和千姿百態的青銅展品,也有聞名中外的文書和3000多年前的精美壁畫……
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要衝和東西方文明交匯之地,加之乾燥炎熱的氣候,使新疆成為我國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這些曾經深埋於地下的精美文物,重現天日時,往往已經面目全非。
文物修復工作者,用一雙化腐朽為神奇的妙手,讓一件件破損的文物,重現光彩。
文物修復工作室「搬進」展覽
月6 日,記者來到自治區博物館,深度了解新疆文物修復成果展的籌備情況。
《指尖旋舞藝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復成果展匯集了新疆出土且經修復保護後的壁畫、紡織品、金屬器、紙張等精品文物共140餘件(組),這些文物不僅展示了傳統文化精髓,也較全面地展示了新疆文物修復保護工作近10年的成果。
很多文物是第一次走出「深閨」。
自治區博物館副館長劉煒介紹:「在展覽開始策劃的時候,我們的定位就是一方面是成果匯報,另一方面是對公眾進行一次文物保護的知識普及。
特別是把默默奉獻的文物修復工作者推向前台,比如在這次文物修復成果展中,除了展出修復好的文物,還有文物修復現場的真實再現。
」
讓觀眾和文物修復工作者零距離接觸,在我區的文物展中屬首次。
不僅使廣大觀眾直觀地了解文物修復保護的過程,而且會增強展覽的視覺吸引力,令展覽內容飽滿而生動。
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修復保護中心主任萬潔說:「通過現場的修復展示,可以讓觀眾更多地了解文物修復工作者的艱辛和努力。
」
這次展覽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通過小型紀錄片、文物修復前後的對比、互動遊戲等多種手段增強觀眾的參與度,拉近文物與觀眾的距離。
其中就有泥塑文物(仿製品)修復拼對,體驗區中有工作檯,放著完整泥塑圖片及破碎泥塑若干,供觀眾做拼對體驗。
文物修復與時俱進
其實,在博物館展出的所有文物都經過修復和保護處理。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新疆古代服飾展》、在上海博物館展出的《絲路梵相:新疆和田達瑪溝佛教遺址出土壁畫藝術展》、在德國柏林馬丟格羅皮斯堡博物館展出的《中國新疆絲綢之路文物展》等展覽,都是文物修復後舉辦的大展。
自治區博物館副館長劉煒說:「新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少、氣候乾燥,為文物的保存提供了先天的優勢,新疆出土的紙質文書、棉麻絲織品等有機質文物數量在全國首屈一指。
」但有機質文物材質脆弱,易出現各種病害,保存十分不易。
文物修復保護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有著嚴格的修複流程和技術路線。
我國很早就確定了「修舊如舊」的原則。
當代的文物保護修復在傳統修復技藝基礎上,結合人文歷史、自然科學和現代科技,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體系。
記者看到,自治區博物館館藏文物修復保護中心的文物修復工作者都是80後、90後,但他們的修復工齡也都在七八年以上,算得上「年輕的老師傅」了。
劉煒說:「雖然現在修復人員年輕化,但文物修復越來越專業化。
我們文物修復保護中心,10年以前也就七八個人,現在接近20個人。
原來是跟師傅去學,現在都是經過專業培訓,他們中間有材料學、紡織品、化學等方面的研究生。
我們正逐漸把各個學科的專業性融入整體的文物修復中。
」
文物不同修法各異
不同文物的修復技術是大不一樣的。
新疆出土的數量和質量都位居前列的壁畫、紡織品、金屬器、紙張和泥塑等五類特色文物,修復保護過程也各有不同。
紡織品文物距今年代久遠,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輕則被泥土污染,重則僅僅剩下部分殘片,而大多數文物都面對糟朽、污染、褶皺、殘缺、破裂、褪色、蟲害等問題。
每一件紡織品文物只有經過拼接、除塵、平整、針線修復等工藝才能煥發青春。
在文物修復保護中心紙質文物修復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古色古香的紅色漆木案台,它是在揚州純手工打制的。
而案台背後用來懸掛字畫的牆,不是一般的水泥牆,是木質牆,還要在牆面貼上3層報紙,才有很好的吸水性。
這次文物修復成果展,將展出他們修復的9組殘片、10幅書畫,其中包括左宗棠的行書七言聯、陶然行書詩橫等。
文物修復師王昕說,對紙質文書進行修復保護之前,需要對紙張的酸鹼度和成分進行分析檢測。
傳統的紙質文物修復技藝,主要用補、揭、托、接等技法,這些技法可用於單面有字的文書修復。
出土紙質文書,雙面有字者居多,由於紙張殘損嚴重,採用紙漿滴注鑲嵌法,保護文書的同時,還不影響其雙面文字的識讀及展覽。
文物修復保護中心主任萬潔說,隨著科技發展,產生了文物虛擬修復技術,可以將文物碎片數字化,通過雷射掃描儀從不同角度採集文物的深度圖像,然後進行模型預處理。
文物修復保護中心也引進了這類技術,大大提高了修復水平。
十年一大步
「通過近10年我們對文物修復人才的培養,從文物保護理念的提升,從設備環境的改善以及參與國家文物局重點文物修復項目來看,這10年我們是邁了一大步。
」劉煒說。
文物修復師姚敏最大的感受是自己在博物館工作了七八年,工作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煒自豪地說:「現在我們整個保護中心,各門類的文物修復室,儀器檢測室、囊匣室等全部都配備齊了。
原來因陋就簡,現在設備齊全。
光譜分析、電子顯微鏡、拉曼光譜等先進的文物保護設備,我們都有了。
」
自治區博物館還與國內外專業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文物修複合作項目有「新疆博物館館藏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紡織品保護修復」項目、「新疆博物館館藏紙質文物保護修復」項目、「新疆和田策勒縣達瑪溝壁畫修復保護」項目等等。
近年來,我區先後成立了「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紙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等5個國家級工作站。
在科學有效地進行文物保護的同時,全面提升了文物保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近10年來,實施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80餘項,修復文物3000餘件。
新疆可移動泥塑文物修復保護工作即將全面展開
本報烏魯木齊10月12日訊記者瑪依古麗·艾依提哈孜報導:11日,記者從在自治區博物館召開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館藏阿斯塔那出土彩繪泥塑文物(二期)修復保護論證會」上了解到,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