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葬禮時有一樣東西千萬要留意 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葬禮一般都是在農村舉行的,老人很少在城市裡面的,所以葬禮有很多講究。
一般葬禮的現場基本都是這個樣子的。
中國的葬禮一般是召開規模大小不等的追悼會。
追悼會的主要程序:
1.會前:來客登記,敬送花圈,輓聯等,並在偏廳等候
2.追悼會:主持人宣布開始
向遺像致哀3分鐘奏哀樂
致悼詞(死者單位領導)
家屬致辭(一般為長子)
瞻仰遺體,來客排隊進入
釘上棺木(所有子女)
推出火化(男性親屬護送)
追悼會結束
3.後續:回死者家中(各地有跨火盆,焚燒花圈紙錢,喝紅糖水之類的)
吃飯
中國傳統葬禮的主色調為白色和黃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
隨死者的信仰和經濟情況,整個過程中經常伴有有關的佛教、道教或風水儀式。
其主要過程有: 小殮:為屍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
這個步驟要儘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
因為過幾個小時,由於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屍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
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
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輓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禮。
停靈:又稱暫厝,將屍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於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
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
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
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
葬禮
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弔唁。
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大殮: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入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
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
出殯開始的標誌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
由孝子執「引魂幡」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
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燒七:下葬後,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並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
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
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掃墓:親友於清明節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葬禮最後扔的燃燒的棉花,一定要注意附近是否有可燃物,不然後果很嚴重。
漢族習俗 漢族喪葬習俗有什麼特別之處
漢族喪葬舊的傳統是講究重殮厚葬,並且夾雜著許多迷信的習俗。漢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禮隆重,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 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
走近湖北神秘土家族,探秘奇特喪葬文化習俗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文化及風俗習慣。湖北利川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他們繼承和發揚了本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留下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價值取向。利川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很廣泛,特別是一些非物質文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