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盜墓案件牽出的千年考古大發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95年春,在芒碭山發生了一起盜墓大案,一夥盜墓賊炸開了夫子山上的漢梁王墓,盜走價值連城的玉璧等寶物數百件。

案件發生後,國內外文物販子云集永城,準備重金購買這些寶物。

接群眾舉報後,時任永城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王學習為了儘快破案,化裝成一個從廣東來的文物販子,打入盜墓賊內部。

他先從一個小文物販子入手,經過一層層的介紹,找到了芒山鎮前窯村的一個盜墓賊馮化連。

王學習與馮化連商定,以58萬元的價格購買馮化連從夫子山一個漢代梁王墓室里盜出來的玉璧、玉衣片、玉環等文物300多件。

盜墓賊給王學習蒙上眼,把他領到一個農戶家中。

看了文物後,王學習又被蒙上眼睛帶了出來。

最後雙方商定:1995年9月7日上午,在永城市薛湖鎮一個窯場內交貨付款。

9月7日那天,王學習帶著兩名扮成保鏢的刑警,開著一輛廣東牌照的三菱吉普車,提著58萬元現金去赴約。

王學習把現金放到窯場讓盜墓賊們檢驗,自己帶著一個刑警到兩公里以外的一個村莊去驗貨。

當時,另外有14名警察扮成走親戚的人,在薛湖鎮陳寨村內接應。

在驗貨現場,幾個歹徒身捆炸藥包,手裡緊握開關,那架勢很清楚:如果交易不成,就同歸於盡。

王學習把歹徒們引到院子中間時,看到有人身上帶著槍。

臨出門時,王學習突然拔出手槍,頂住帶槍那人的頭部,繳了他的槍。

然後他鳴槍示警,院外的民警迅速衝進房內,當場抓住5人。

此次行動中,警方追回夫子山3號墓出土的漢代文物309件。

這個抓盜墓賊的故事後來被拍攝成6集電視連續劇《追蹤309》。

這個盜墓大案被偵破後,盜墓賊們並沒有停止冒險,此後的一段時間內,芒碭山漢梁王墓葬群依然經常被盜。

梁孝王生活在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在一定程度上說,正是由於他的參與,才有了「文景之治」。

但畢竟,「文景之治」不是「孝王之治」。

梁孝王雖然絕頂聰明,但他的夢想註定無法實現。

他的悲哀在於,他有一個太能幹的父親和同樣了不起的胞兄,他們都有足夠的能力治理好國家。

就算是有著遺憾,貴為文帝之子、景帝之弟,梁孝王劉武還是享受著超出一般的優厚待遇。

據《資治通鑑》載:「(梁孝王)每入朝,上使使持節以乘輿駟馬迎梁王於關下。

既至,寵幸無比,入則侍上同輦,出則同車,射獵上林中。

」和景帝同坐一輛車,那是什麼規格!

據說,竇太后最寵愛的兒子就是梁孝王,而景帝也非常喜歡這個能幹的弟弟,所以竇太后、景帝、梁孝王母子三人常常在一起吃飯喝酒。

公元前155年,母子三人又在一起喝酒,酒酣耳熱、親情蕩漾之時,景帝情不自禁地說:「千秋萬歲後傳於王。

景帝的意思是說,死後要把皇帝之位傳給梁孝王。

酒場上的話,很多時候只是說說而已,誰也不會完全當真。

梁孝王當然也不會笨到相信這句話,但誰不喜歡聽好話呢?「王辭謝。

雖知非至言,然心內喜。

太后亦然。

」只是讓孝王死不瞑目的是,直到生命的盡頭也沒有實現他的帝王夢,生前遺憾身後補,因此,梁孝王把自已的陵墓修建得有如皇帝的王陵一樣豪華。

漢代梁王生前奢侈腐化,死後又都夢想繼續過天堂般的生活,故不惜重金裝飾自身歸宿之地宮。

兩地墓室的陪葬品都極為豐富。

梁孝王的墓在芒碭山群的保安山南山東側半山腰,坐西面東,距山頂20米。

梁孝王墓南北最寬處(迴廊北耳室北壁至迴廊南耳室南壁)32.4米,最高處3米,總面積約650平方米,總容積約1367立方米。

全墓由墓道、甬道、主室、迴廊及10餘間側室、耳室、角室和排水系統組成。

主室的四周建有迴廊,迴廊的東端與主室相通。

迴廊的四角都有耳室,大小一致。

迴廊內有十字街、飲馬泉、黑水河等。

在迴廊與各室之間穿行很容易迷失方向,據說,曾有人進梁孝王墓後幾天走不出墓道。

與其它梁王的墓葬不同,漢梁孝王墓前有龐大的寢園建築。

這些建築是為祭祀墓主而建的,有專人管理。

按照當時的規矩,只有帝王的陵墓才有資格建寢園。

梁孝王墓之所以建有寢園,當然是因為一直忘不了他的帝王夢。

1971年12月保安山北側漢墓發現一套金縷玉衣,玉片精美,金絲的串結超過河南滿城漢墓。

1986年夏僖山漢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被列國寶。

1989年,前窯漢墓發現比較粗糙的玉衣片可能為銀縷或銅縷玉衣。

在夫子山一、二號漢墓附近群眾還拾到很多玉衣片。

夫子山一號墓還未來得及發掘僅開山打石就已經出土20餘件陶俑、50餘件車馬器和金獅頭、金羊頭等價值連城珍貴的文物。


一般的王陵都是劈山後用巨石修砌,但梁孝王墓不是這樣。

梁孝王墓「斬山作廓,穿石為藏」,工程之浩大、結構之獨特、布局之對稱,都是罕見的。

總而言之,梁孝王墓是開鑿得比較早的大型石崖墓,它由墓道、甬道、門道、主室、便房、迴廊等組成,是按照漢代皇帝的墓葬規格來建造的。

梁孝王墓以主室為中心,以墓道、甬道為中軸線,把我國傳統的地上建築布局用於地下。

這表明當時的工匠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幾種先進的生產技術:一是積累了豐富的開山採石經驗;二是排水設施非常合理,說明當時對山體的走向、山水的流向有了足夠的認識;三是墓室南北對稱,每個墓室四壁垂直、室角為直角,說明工匠們已經有較先進的測繪技術和測量工具。

除上述珍品外,現在尚未來得及發掘而已有線索的夫子山二號漢墓,欠角山一、二號漢墓和黃土山等處漢墓又有多少珍貴文物實在難估計。

雖然漢代梁國十三陵多被盜,但是僅從殘存數萬件珍貴出土文物看,所有漢代文物芒碭山都應有盡有了。

為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實物資料。

1991年4月,河南商丘的村民在永城芒碭山崩山採石,炮聲過後,塵煙散盡,一片金黃呈現在人們面前。

已經有了經驗的村民,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墓。

他們不敢怠慢,立馬報告了文物部門。

在現場發現的一枚「梁後園」銅印,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重視。

考古人員由此初步判斷:此墓應是梁孝王王后李氏之墓。

李王后墓同梁孝王一樣,也是「斬山為廊,穿石為藏」的大型岩洞墓,規模龐大,結構複雜。

該墓是一個由兩條墓道、3條甬道、前庭、前室、後室、隧道、排水系統和34個側室等部分構成的龐大地下建築群。

李王后墓東西全長210.5米,最寬處72.6米,墓內最高處4.4米,總面積1600多平方米,總容積6500餘立方米。

因為墓內容積巨大,李王后墓曾被稱為「天下石室第一陵」。

這個墓從東到西貫穿了整整一座山,所以當地老百姓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李王后墓的巨大:「從山東到山西。

其實李後的墓有如此規模也並不令人奇怪,要知道從公元前144年梁孝王去世,到公元前132年李王后去世,李王后墓至少建造了21年。

在如此長的時間裡,為修建李王后墓所動用的人力之多,花費的財力之大,實在難以想像。

李王后墓有東西兩個墓道。

東墓道位於山峰的東坡,是在岩石上露天開鑿的,總長37.7米。

東墓道的西端連接前庭,前庭北壁有兩個側室。

側室門口發現刻有「東車」、「西車」字樣。

東墓道西端有門和甬道相連。

甬道南北兩側各鑿有兩個側室,是放置陪葬品的地方。

李王后墓的前室西部有一斜坡甬道與迴廊和後室即主室相連通。

後室是李王后墓的主體建築部分,周圍有迴廊環繞。

後室西半部鑿有一長方形凹槽,後室北壁鑿有棺床室、側室和過道。

過道西壁有兩個小側室,南側室為浴室,北側室為廁所。

廁所內有便池及扶手等,當為我國坐便器的最原始形態。

在南迴廊的東段南側有一仿樓閣式側室,被稱為儲冰室,據說這是我國最早的「冰箱」。

據史書記載,漢代喪俗,夫妻「同塋不同穴」。

為了在死後能夠繼續相親相愛,梁孝王囑咐後人在他與李王后的墓穴之間挖一條黃泉道。

這條黃泉道到現在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是一條從李王后墓中的南迴廊中部往南開鑿的隧道,可惜這條黃泉道只修了50多米,遠遠不到200米(李王后的陵穴距梁孝王的主墓穴約有200米)。

一對恩愛夫妻因此含恨九泉,千古難以相見。

在梁孝王王后墓僅車馬坑一次就出土珍貴文物鎏金銅車馬器等近2000件。

柿園漢墓除被專家認定的國寶:巨幅彩繪壁畫外,尚有陶器、225萬枚銅錢、車馬器和兵器等萬餘件文物出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這個城市被稱為漢興之地

永城市位於河南省最東部,豫、皖、蘇、魯四省接合部,離劉邦老家沛縣不遠。劉邦曾任秦朝亭長,秦末發生陳勝、吳廣起義。劉邦響應陳勝、吳廣的行動,在永城芒碭山斬蛇起義,從此邁出了開創漢朝一統天下四百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