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出土大量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縱貫長江、黃河兩個古代文明的核心地區,所經湖北、河南、河北等地不僅地下文物埋藏豐富,而且地面歷史古蹟不勝枚舉,文物的價值遠超三峽地區,搶救性保護的難度也更大。

」南水北調文物保護專家組成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喬梁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正是考古人員爭分奪秒的大搶救,才讓河南新鄭唐戶遺址、湖北鄖縣遼瓦店子遺址等沉睡千年的中華文明浮出水面。

南水北調工程除丹江水庫大壩升高擴容形成的淹沒區外,渠線工程的規劃設計儘可能避開重要的地面和地下文物。

「有些遺址在勘探之前就被破壞了,有些墓地在發掘過程中面臨著被水淹沒的威脅,白天剛勘探過的墓地,晚上就有盜賊光顧。

我們在和工程搶進度、和盜賊搶時間,竭盡所能讓深藏地下的國寶重見天日。

」喬梁說,「目前,南水北調工程涉及的600多處文物點,在不影響蓄水、調水的情況下進行了搶救性保護。

「以丹江口庫區來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居民早就搬遷了,很多文物點變成了孤島,考古人員面臨的困難超乎想像。

考古工作要跟隨水位變化隨時調整,適合考古的時間一年中只有6個月。

」喬梁稱,「目前,歷經10年的南水北調中線文物保護搶救工作基本結束,湖北丹江口庫區共出土15萬餘件重要文物。

這些文物及文化遺存對於研究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以及中華文明的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南是南水北調文物搶救保護的主戰場,需要考古發掘和搬遷的文物點有369個,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保護工作總量的60%以上。

出土的10萬餘件文物,展現了從8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到明清時期的重要發現。

「中原文物存量大、分布密集,南水北調工程涉及範圍和出土文物較為突出。

2007年評選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河南就占了一半。

」喬梁介紹說。

他以南水北調乾渠新鄭唐戶遺址為例,說:「在這座目前國內已知的最大規模的裴李崗文化遺址內,發現了9000年前古人類最大規模的聚居群,從房屋可推斷出當時先人已有相互聯繫的生產組織。

在這座當時的『豪宅』中,首次發現了『一室一廳』的房子。

他們還利用自然地勢建了繞房排水溝,並發現石器作坊、排水系統、安全壕溝等。

這一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考古的重大發現,對研究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聚落形態、家庭組織結構和農業文明的起源等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矗立在海拔165米處的武當山遇真宮,同樣在文明與水的碰撞中經受著洗禮。

作為武當山「九宮」之一,位於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邊緣的遇真宮,面臨被庫水淹沒的危險。

「當時提出了三個方案,異地搬遷、築堤圍堰、就地頂升。

業界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圍堰和頂升這兩個方案。

」喬梁回憶說。

異地搬遷是要將遇真宮現存的文物拆掉,在另一個地方將其復原,工藝按照古法炮製。

由於磚瓦等材料在拆遷中的損耗率很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近似於重建。

「這樣不符合文物原地保護的原則,對文物、對歷史不是很尊重。

」喬梁說。

圍堰則是築壩把遇真宮和庫水隔開,但經過當地文物保護和水利部門勘察後發現,圍堰會讓遇真宮面臨暴雨山洪的威脅,同時自身的排水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為了穩妥起見,文物部門選擇了耗資最多、工程難度最大的就地抬升方案。

「遇真宮東西宮門和中宮山門被72個千斤頂抬起,在原址上整體頂升抬高15米,這好比將7000噸的建築抬上5層樓的高度。

」喬梁告訴記者。

圍堰方案當時預計投入7000萬元,後來採用的頂升方案則耗費了1.5億元,成為南水北調工程中單體文物保護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項目。

今年5月,喬梁前往武當山驗收時,遇真宮的「增高手術」已進入收尾階段。

「也正是基於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契機,高密度、大投入的考古工作才緊鑼密鼓開展。

這些原本需要耗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作,在短短十數年內得以完成。

」喬梁坦言,「南水北調工程涉及的文物保護都是搶救性質的,後續整理和價值實現還需考古人員做大量的修復、整理和研究工作,文物的價值才能更好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連結:

河南滎陽關帝廟遺址

關帝廟遺址位於河南滎陽市豫龍鎮關帝廟村西南部。

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開始實施發掘,2007年繼續發掘,兩年累計發掘面積13300平方米,發現灰坑1100多個、灰溝11條、房基26座、墓葬200餘座、水井18口、陶窯16座、祭祀坑13座。

出土大批包括青銅、陶、石、骨、蚌、角、鐵、瓷等質地在內的文化遺物。

關帝廟遺址發現了仰韶文化晚期、商代晚期、西周、東周、漢代、唐代、宋代、清代等時期的文化遺存,尤以商代晚期文化遺存最為豐富。

商代晚期文化遺存內部有功能分區。

保存完整的商代晚期小型聚落的大面積揭露,在商代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對於探討商代晚期的聚落結構、社會形態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湖北鄖陽明代大成殿

湖北鄖陽明代府學宮大成殿舊為鄖鄉縣(鄖縣古名)縣學,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正式設為府學(古代官辦教育機構),歷史上曾多次重修。

該殿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儒家學堂,位於鄖縣城關鎮老城區,面積約600多平方米。

明清兩代,鄖陽、荊襄、陝南、豫西廣大地區的學子們都匯集於大成殿參加科考。

2002年,該殿被列為湖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大成殿因位於調水線以下,被確定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文物搬遷保護項目,2013年1月8日正式動工復建,選址位於鄖縣漢江南岸的鄖陽島上。

目前已經復建完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讓你驚呼深圳歷史竟有7000年!

深圳新聞網訊 很多人認為,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沒有什麼歷史,其實,這完全是誤解。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深圳文物考古人員基本完成全市文物普查任務,發現大批史前及各個歷史時期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城...

精彩紛呈的南水北調鄭州段文物展

鄭州地處中原,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孕育生成之地。千百年來,眾多歷史人物在此登場,無數歷史事件在此精彩上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流經之地,歷史遺蹟密集。文物管理部門高度重視鄭州地區的文物保護工作,...

2014考古十大初評:陝西清澗辛莊商代建築遺址

內容摘要:該遺址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文化面貌以商代晚期遺存為主,與清澗李家崖、綏德薛家渠、山西柳林高紅等遺址相同。因在遺址發現盜掘現象,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

山東南水北調工程保護和發掘大量文物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涉大量古代文化遺存,山東省高度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文物保護工作,採取「避讓」、搶救性發掘等辦法,發現和保護了大量珍貴文物、遺蹟。據介紹,山東省2004年成立了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

南水北調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開展

河南日報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三周年之際,為充分展示我省在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文物保護成果,由省文物局、鄭州市文物局主辦的「長渠綴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文物保護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