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遺址公園:南昌歷史文化的新地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海昏乍現,福佑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大墓從發現之初,國家和江西省有關部門就按照代表當今中國第一流考古水平、第一流文物保護水平、第一流展示水平的要求,最大限度的提取、記錄、梳理文物信息,直接奔著建設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宏大目標」而去。
征戰尚未有窮期,海昏侯墓挖掘只是「大戲」第一幕。
下步大墓的整體保護規劃已納入到江西省委、省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具體規劃有待進一步研究論證。
江西省按照「邊發掘、邊保護、邊建設,邊展示」的原則,針對南昌西漢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的建設也已經明確了時間表。
在江西省新近出台的「十三五」文化發展總體思路中,海昏侯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也是重中之重,江西文化部門表示,將保護利用好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目標做好保護規劃,推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建設,力爭五年內基本具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條件。
談及海昏侯墓的未來,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朱虹親自激情撰文:毓秀鍾靈,天佑江西。
大美無言的寥廓山川,總是無私地向人們呈現它精彩絕倫的豐厚寶藏,展示出它載育萬物的歷史秘密。
我多次到過海昏侯墓葬遺址現場,作為一名對考古發現充滿好奇的人,深為遺址的完整性、墓園的唯一性與文物的豐富性而驚訝,為古代先人的文明遺留而嘆服;而作為一名負責海昏侯國考古遺址保護研究的管理工作者,面對先人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我們要以上能對得起列祖列宗,下能造福於子孫萬代的歷史擔當肩負重責。
照此計劃,海昏侯墓園將在10年後建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據了解,2015年歲末,南昌市委、市政府已經成立相關機構,並專門召開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籌建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開始建設」的要求,確定了「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從2016年起,啟動並推進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的規劃、編制、建設、運營各項工作,同步組建了規劃申報、建設運營、安全保衛、專家委員會,要求加快借鑑先進經驗、引進高端人才,強化考古、保護、利用等專業力量;統籌抓好宣傳、立法、安保等重點工作,不斷擴大遺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海昏侯大墓及其驚世瑰寶的發現,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熱議。
現任南昌市市長郭安表示:「首先要保護好文化遺址和文物的安全,要求在遺址範圍7平方公里之內,將不再建設任何房屋。
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
」國內各方專家和很多人民群眾紛紛前來南昌參觀文物,了解大墓挖掘的最新進展情況,並紛紛對海昏侯墓進言獻策。
希望對海昏侯遺址的保護,要以「世界眼光,國際一流」的大視野、大手筆,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做好大遺址總體規劃及其專項規劃,不「急功近利,貪大求全」,也不能僅僅為旅遊開發而「殺雞取卵,惟利是圖」。
科學縝密,循序漸進,分步驟、分階段實施並對外開放。
認真考證其歷史脈絡、文物價值、文化蘊涵及其禮俗之變,在此基礎上,精心設計和打造高端大氣、布局科學、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服務精細、特色鮮明的「遺址公園」。
為此,大家紛紛希望和建言,一是讓將來參觀的遊客不僅僅是看「老東西」,關鍵要有「新感覺」,人文、典故、傳說新鮮誘人,仿佛歷史就在眼前,讓歷史告訴未來。
二是不僅僅有「文物味」,更要有「文化味」,大片、大景、大戲滿目生輝,讓人美不勝收,震撼不已。
三是不僅僅有「漢代風」,還要有「贛鄱情」,把江西美景、美食、美好融入其中,變「穿越2000年的參觀」為「穿越2000年的對話」,讓「江西風景獨好」更加深入人心。
秦漢考古專家、海昏侯墓考古專家組組長信立祥表示,遺址公園不同於一般的旅遊地,它帶有強烈的歷史觀和文化景觀在裡面,是江西最好的鄉愁載體。
「我預期這個考古文化遺址公園建成以後,將會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目光。
」
這樣,才能真正讓南昌海昏侯墓之旅,成為江西的歷史之旅,文化之旅,體驗之旅,心靈之旅,游者觀有所得,看有所悟,四海紛至沓來,流連忘返。
進而以千年「南昌故郡」為核心,進一步整合和優化周邊旅遊文化資源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環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大文化旅遊線路,打造並叫響「廢都看西安,廢帝看南昌」或「秦陵漢墓:北看秦始皇,南看海昏侯」的旅遊概念,把海昏侯墓遺址公園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旅遊勝地,給全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奉獻一場精美絕倫的漢文化饕餮盛宴,以此帶動南昌乃至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讓老祖宗留下的瑰寶福報民生,傳世共享。
相信,三到五年之後,一個舉世矚目、建築精美、內涵豐富、富有特色的「海昏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初具雛形,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周邊環境和配套功能還將得到進一步拓展、優化和提升,成為當代江西文化乃至中國文化最大的「新景點」和「新亮點」,這一切,令人無限期待。
浩瀚的歷史煙雲淹沒了許多的過去,而在不經意之間,又讓一些真相漸漸浮出水面,讓我們慢慢地走近,靜靜地聆聽歷史的足音,一切的故事皆有因果,任何一個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獨特的意義,我們不能只看到歷史的A面,而忽略歷史的B面,我們不能圖一時的新奇,而忽略長遠的謀劃。
海昏侯墓的發掘、保護和展示,是一個長期而宏大的系統工程,或有歷史價值,或有科學價值,或有人文價值,然而無論哪一樣,都需要靠我們今天乃至將來所有人來悉心呵護,共同探索。
至於南昌「海昏侯墓」的未來,是大放異彩,還是隨風飄散,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話題中,這一切,都得靠心力和時間來見證它真正的魅力了。
唐代詩人孟浩然詩云:「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一個曾經「短命」帝王的背影漸漸清晰,一段穿越兩千年的故事在今天開始鋪陳,一個龐大的歷史文化遺址將崛起於美麗的贛鄱大地......(完)
@網友精彩留言:
@南昌陳政: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我認為至少有以下重大意義:1、西漢時期制度文化的深入解密;2、又一次坐實社會歷史環境對於個人命運的重大影響和個人命運對社會歷史的重大反推力;3、釐清家國與郡縣之間的政治地緣關係;4、中國南方經濟發展程度和文明進程的重新判斷;5、進一步測量封建國家政權的注意力和行動力:人治與法治,制度文明,宗法關係等;6、為中國美學史、藝術史、經濟史、考古史等等許多領域的學術研究,增添了實在例證。
@芒果先生馬小冰:1.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其歷史文化價值重大,必會入選「2015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這將進一步促進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和學術研究;2.在遺址上方建立「大空間」結構的博物館或展覽館,依託墓穴本身,設立原狀陳列展覽、精品文物展覽、考古發掘過程展覽、圖文歷史展覽和公眾互動區域5大板塊;3.江西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山川錦繡,江湖一色,可以圍繞「江西特色」向世人展示一個極具地方元素和文化符號的文化展示基地,充分將海昏侯墓的精美文物和歷史價值呈現在觀眾面前;4.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將海昏侯墓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化身精緻豐富的文創產品,體現藝術價值,傳承文化淵源。
@Kuang_Si日:第一,在鐵河紫金城建設漢朝文物博物館展示區,第二,復古紫金城城址的宮殿樓宇,城池遊園,商貿街道,客棧店鋪等古代生活體驗區,兼具仿古購物,仿古飲食功能區,第三,墓園觀覽區,復原所有下葬文物,包括祔葬墓,遊客進墓參觀海昏侯墓園,第四,進入景區的路旁建設漢代城牆,道路應提前規劃。
@夜間列車:1、以墓葬為中心,規劃方圓10公里,建設「大漢影視城」,與橫店一較高下;2、以劉賀為原型,創作影視劇,拍攝《海昏侯傳》,超越《甄繯傳》和《羋月傳》。
@憨情小子:建議增設「海昏侯」塑像、出土文物圖片及實物展示遊覽區、中國漢代文化多媒體播放區(其中包括:「海昏候」人文簡介以及古墓開挖過程紀實等)、遊園觀光車、中國漢代字畫精品展示區等,僅供參考。
@一棵正直的歪脖子樹:我是學歷史學的學生。
我覺得應該首先了解好這段歷史,明確該明確的。
如果說到吸引遊客什麼的話,我覺得可以製造一些類似的模擬場景。
可以由表演形式展開(不一定是舞台形式)或者讓遊人某一程度上親自體驗漢代生活或說禮儀。
要做到就算不完整也要最真實。
獻醜了。
@Cherry-wangyq:千篇一律不可取,中國從不缺這樣的景點,如果單純的仿橫店影視城完全沒必要:一是你是新建的,在基礎配套設施及產品集合上都處於弱勢,二是你的知名度及口碑遠不及橫店……仿建永遠都會活在陰影下。
個人覺得,突出特色和創新最重要,是需要立足整個海昏侯歷史文化及南昌甚至是江西地方文化來考量的!
@西安趙建強:一直以來也許是我的無知,漢代歷史上更多的都是在北方留下的遺址或者印記,南方較少,知名的除了馬王堆之外幾乎沒有,但看此次南昌的發現應該是近年來中國考古界的大事,無論對於歷史還是文化都有非凡的意義,所以我覺得首先應該考慮如何對遺址本身的保護,其次才是考慮如何進行開發和利用。
@木木村人:海昏侯墓的出土,起因是盜墓賊打的盜洞;因盜墓活動被損毀的陵墓不知凡幾,而海昏侯墓能夠保存大致完好,除了盜洞位置沒有找准,也可能跟廢帝陵墓規格與普通王侯規格不同有關。
我認為,可以在陵墓原址上分地上、地下不分進行規劃,地上建設文物展覽館;地下建設假借盜墓或者發掘的形式,曲徑通幽,展現地下陵墓考古探險的奇妙。
@工作中的小蟲慢慢:狹義的文物價值不一定算最高,但海昏侯那一萬多竹簡的意義現在還未知。
馬王堆發掘數年後其帛書竹簡的價值才慢慢浮現,海昏墓也可能是類似情況,可能從中發現許多未解之謎的答案,或者是記載了我們未知的東西。
如果是那樣的話,海昏墓的價值不可估量。
@-冷小哲-:一墓激起千層浪,歷史不僅僅是過去了的往事,很可能是一段被刻意封存的記憶,而海昏候墓到底還會為我們解開多少未知,顛覆多少已知,創造多少新知,期待新的驚喜,坐等更多精彩。
@南客周倩:我覺得儘可能的還原復古,然後請大編劇、大導演、大明星來拍攝類似《盜墓筆記》這樣的電視劇來向大眾宣傳,情節魔幻一點,從盜墓方面宣傳對古代文化的保護,擴大影響力,讓人們更好地記住海昏侯墓,起到宣傳推廣的作用。
@老梅點茶:關於劉賀,一說命太好,享盡榮華富貴;一說命不好,早死無福消受。
引驗了作者博文中的那句話:有才必須有命,有錢不能有病!
@江邊的詩人:一座墓讓南昌有了沉澱,一座墓讓南昌有了迴響,從此,多了歷史的穩重,多了未來的期許,在故郡與新城的節點,這個城市將會漸漸的成長。
@chtyise:劉賀的奶奶居然是那個傾國傾城的李夫人,可是感覺史料上總說這傢伙長得挺難看啊!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鬚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
那個時候應該沒有整容這個行業吧,李夫人應該天然美女,可是這劉賀怎麼就沒有遺傳點祖上的優良基因呢,難道這劉賀是充話費送的嗎?不知道之後會不會有個復原圖出來,或是古人刻意的醜化和抹黑。
@籣朋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對於歷史,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背景,各人談各人的觀點,每根柴火都不相同,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來關注,火焰高了,火堆暖了,歷史就活了。
@奇峰:從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出土的上萬件精美的文物來看,早在 2000多年前的西漢,甚至更早的時間,地處長江以南的江西,其文明程度就與中原地區別無二致。
正是始於幾千年前就具有的高度文明和文化底蘊,在贛江兩岸廣為傳播與承續,讓人們看到了贛鄱大地昨天的不凡、今天的成就,也將預示著明天的輝煌!
@段郎說事:發現與展現不是一回事。
做好「展現」,才是最重要的一步棋,這便需要強烈的開放意識,依靠卓有成效的文化策劃、創意和傳播,甚至是好萊塢史詩般的大手筆。
萬萬不可輕信那些小圈子裡某些「專家」甚至是自封的「大師」的話,閉門造車,多集思廣益,納天下之英才,否則,「海昏侯」墓發現難免曇花一現,更談不上經久「展現」。
@
libuwei貼吧留言:仔細對比,馬王堆漢墓,和海昏侯墓可謂長江以南的「漢墓雙壁」啊。
兩者一東一西,一陰一陽,一君一臣。
難能可貴的是,都保存完好,為我們分別遺留下西漢初年,西漢中興的歷史遺蹟。
最為期待的,還是出土的那些漢簡。
不知道帝王候級別的漢墓之中,能夠保存那些歷史典籍呢?漢代是中國文化典籍,整理成型的時代,也是中華文明、漢文化的三十而立的時代。
希望能夠多多的揭示我們文化成型期的更多信息。
有人說,美歐為代表的西方文明,總是仰望星空,開拓創新,展望未來,引領人類的發展方向。
而我們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總是埋首地下,回顧歷史,探求本源,以史為鑑,經營當下。
不管怎麼樣,這也許就是民族性格吧。
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將我們的文明延續五千年,和我們關注歷史傳承的傳統,密不可分。
也許有時候顯得我們守舊,但是也反映了我們對於文明的繼承和傳承,在所有的人類文明中,獨具一格,風華綽約!
@落紅留春貼吧留言:僅憑目前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數量、品質難以判斷它的考古價值,它能不能拿得出像辛追女屍級別的特色文物將馬王堆比下去,端賴5年後的考古報告。
現在鼓吹超越,或許是吸引注意力的話題營銷。
實際並不贊同把「馬王堆」漢墓與海昏侯墓考古價值拿來比較。
海昏侯墓畢竟有完整的漢墓實體,對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而言是件大事,日後若要在周邊開發旅遊經濟,更是件喜事。
據說國家文物局已要求當地按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去做,相信能極大鼓舞當地的文保工作熱情,他們喊出超越之語吸引輿論,為文保、申遺造勢,為日後旅遊打廣告的心情,不難理解。
其實,每一個文物以及文化遺產都具備獨一無二的價值。
即便文物之間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客觀」差異,評估者也會受制「情感」,價值高低說白了也是主觀判斷。
所以哪怕等到考古文物報告出台之後,再有人鼓譟哪個墓的考古價值高,也別當回事兒。
對於後來者「海昏侯墓」的管理者而言,當務之急顯然是文保,其次是,真正拿出幾件能讓公眾記住,讓學者傾心的文物「符號」,否則「海昏侯」墓發掘也是熱鬧一陣就過去了。
江西代表團建議為西漢海昏侯墓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相關新聞:中國江西網北京訊 特派記者葉新闊、孫娟報導:作為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且具有重大研究和展示利用價值的漢代列侯墓園,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從去年...
南昌海昏侯墓以最高票入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5月16日下午,從北京傳來喜訊,經過層層角逐,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以最高票成功入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專家認為,這個發掘項目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整個考古調查、鑽探及發掘過程的...
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墓主確定為劉賀
江西手機報訊 記者張思楠報導: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記者從同時召開的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考古發現表明...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922件珍貴文物明起在省博物館展出
萬眾矚目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又挖出了什麼「寶貝」?高精尖的科技手段有多「牛」?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又有什麼新進展?昨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棺基本清理到位,棺內漆盒遺存經...
市民上網可參觀海昏侯國遺址 網上博物館昨上線
本報南昌訊 信息日報記者張雁報導:5月30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網上博物館正式上線,網站不僅有精美的圖片,還有三維技術復原的墓園、墓室構造和出土文物,全景揭秘這座千年古墓,為大家帶來一個永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