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造型圖像與嫦娥奔月傳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神話」一詞語源出自古希臘語的「mythos」,意思是關於神祗與英雄的傳說故事,是關於人類早期各種思想觀念意識的混合體,其中包含著人類早期的對自然宇宙、人類社會、自身起源等解釋。

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化不常,其諸現象,又出於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

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

」作為我國歷史上最悠久、最美麗動人、最具藝術魅力的神話之一,嫦娥奔月的神話一直是文人墨客吟詠稱頌,表達生命追求與傳達宗教情感的宣洩母題之一。

嫦娥奔月神話正如大多說中國神話故事一樣,均「含有豐富的原始文化底蘊,寄託著原始初民的某種社會幻想,並且由於形象自身行為的高尚而具有崇高美的美學特徵」。

基於此種考慮,我們從出土材料入手,擷取一些典型的文物例證,在結合傳世文獻的基礎上,初步談談嫦娥奔月神話的造型藝術以及隱含在背後的原始文化意蘊。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

上圖是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

整個帛畫通長205厘米,頂端寬92厘米,末端寬47.7厘米。

根據同出的遣冊記載,這種帛畫似應稱為「非衣」,其實就是死人出殯的時候所使用的一種旌幡。

學者多以為即古書中的「銘旌」。

馬王堆一號漢墓所出的帛畫構圖自上而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代表天上、人間和地下,每個部分繪有不同的神物圖像。

除去畫在中心線上的形象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帛畫左上方的圖像了。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局部

畫面上一輪尖尖的鐮刀形的月亮高高懸掛在浩渺深邃的天宇,月亮上部是一隻體格碩大的蟾蜍,頭朝著西北向,周圍雲霧繚繞,富有神秘色彩;左最上角是一隻體型狹長的兔子,作奔跑狀;月亮下方則有一個人獸合體形象的女子,身穿寬袖長襦,側身斜立,頭向上仰面,雙手用力上舉,腳踏祥雲,朝著月亮的方向飛奔。

以雙手托月的一個女性人物,論者多以為就是神話傳說故事中的嫦娥。

關於這個神話傳說,見於較早記載的是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諸子》引「《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弈斃十日,姮娥奔月。

1993年在湖北江陵王家台15號秦代墓出土一批《易》占性質的殘簡,經過學者的研究,證明是當時的《歸藏》。

可見《歸藏》一書,成書不晚於戰國晚期。

《山海經·大荒西經》所記「生月十二」的常羲,學者多認為就是姮娥。

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為奔月之嫦娥。

屈原《楚辭·天問》中也曾感嘆說:「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例維何,而顧莬在腹?」顧莬,聞一多讀為蟾蜍。

總的說來,有關「嫦娥奔月」的傳說故事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並非是漢代人憑空想像杜撰的。

漢代以來,有關「嫦娥奔月」的故事也越發演繹的更加豐富了,故事情節曲折動人,神話色彩也更加強烈了。

《淮南子·覽冥篇》中說:「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

」高誘註:「姮娥,羿妻;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

」《淮南子·外八篇》更有曲折動人、跌宕起伏的的記載:「后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藥,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

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

由於不忍心離開后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

廣寒宮裡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后羿團聚。

」「民間有聞其竊竊私語者眾焉。

」後來有關嫦娥奔月的故事本末,例如張衡《靈憲》、《後漢書·天文志》、晉干寶《搜神記》等書的記載和《淮南子》的說法大體是一致的。

山東嘉祥宋山出土西王母畫像石

由於對死亡的恐懼和未知世界的困惑,漢代人在面對死亡這個超出了基本生活經驗的階段時最起碼是不自信的,尤其是在死後將進入的黑暗世界可能充滿了可怕的幽靈和精怪。

尋仙長生和靈魂轉換成了最令人安慰的歸宿。

在這種氛圍中,漢代人對死後升仙的追求樂此不疲,因此在很多的墓葬、祠堂和石棺上能夠得到明白清晰的證明。

馬王堆一號漢墓所出的帛畫也正是在此類思想的影響下所創造出來的。

正是在這一升仙長生思想的引導下,所表現在墓葬形式上,就以嫦娥飛奔入月來隱喻、象徵墓主人死後能夠獲得再生,在仙界復甦生命以享受美妙的神仙生活。

整個帛畫的主題可以認為「在宇宙的背景下它描寫了死亡,也寄託了重生的願望:葬禮之後,軑侯夫人將生活在她地下的永恆家園。

」這和我們後來有關「嫦娥奔月」的文化內涵和功能解釋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這也說明了「嫦娥奔月」神話故事也在不斷的層累似的加工演繹。

1985年南陽蒲山漢畫像石墓出土嫦娥奔月畫像石

1964年河南南陽市出土嫦娥奔月漢畫像石

漢代「嫦娥奔月」圖像的發展因而融合了兩大趨勢,一是其內在的故事文本的不斷豐富以及「圖像學」系統的初步雛形進而形成;二是構圖模式和層次的逐漸完善以及對圖像隱含意蘊的日益重視。

古代最起碼在漢代人的頭腦中,在訴求訪仙長生和靈魂轉換的方面,有關這種信仰的美術圖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了,例如特殊的動物(如玉兔、蟾蜍等)、植物(如靈芝、三珠樹等)、器物(如玉勝等)、人物(如西王母等)及山嶽(如蓬萊、崑崙等)。

在漢代美術造像中,嫦娥奔月圖像的構成系統主要有嫦娥、蟾蜍、玉兔、西王母等組成。

在這些圖像中所表現出來的兩個基本形式特點,即構圖的對稱性與中心人物的正面性。

西王母的傳說由來已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漢代有關西王母的圖像藝術種類繁多、造型別致,而且經常被描繪成天堂里的中心人物(圖二、三)。

西王母與西方仙境崑崙山的聯繫進而成為了古代人宗教崇拜的對象,以致於演變成了其他神話故事發生的背景。

在西王母的圖像中經常可以看到搗藥的兔子、體格碩大的蟾蜍(圖四、五),圖像中的所有人物和動物均為側面,向西王母行禮膜拜,這仿佛成為了漢代此類圖像的固定模式。

在漢代人的頭腦中,把蟾蜍當作月精,有辟五兵、鎮凶邪、助長生、主富貴之功,兔子被認為長生仙藥的製造者。

山東沂南漢墓出土西王母畫像石

種種的機緣巧合使這些看似支離的圖像有機的組合在了這狹小的圖像空間中。

嫦娥、玉兔、蟾蜍等圖像因素逐步凝合,成為了後來典範的嫦娥奔月圖式。

另一方面,附著在各類圖像背後的內涵意蘊雜糅形成了新的圖像主題。

這也成了我國民間傳說的基本素材,後來逐步演變以致於成為了古人一種美好的生命追求與祈求長生平安的宗教情感的象徵,這也許就是後世中秋節拜月風俗的來歷吧。

《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古人中秋祭拜月亮,以月之陰晴圓缺,比喻世態人情悲歡離合。

北宋文學家蘇軾《水調歌頭》曾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句,感物傷懷,表達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願。

現代作家魯迅也曾經寫過一篇小說《奔月》,收在《故事新編》小說集中。

他在小說寫到后羿由於箭法了得射盡一切鳥獸飛禽,以致後來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嫦娥厭煩了后羿的烏鴉肉炸醬麵,終於飲食仙藥飛往月宮了。

這和我們以前的「嫦娥奔月」故事相比,少了一些浪漫和真情,倒是多了些許生活的無奈和前路的茫然。

月中蟾蜍、玉兔搗藥畫像石

通過以上的梳理,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嫦娥奔月的神話是逐漸生髮與擴張的,它和后羿神話、西王母神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尤其是在漢代發達的神仙思想影響下,追求長生不死幻想死後成仙得道等世俗意願蓬勃發展。

「這也就是為什麼(漢代)墓葬中不但要描繪理想塵世而且要表現靈魂成仙的原因。

」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由陰暗潮濕的墓葬到俗世人間的再興,通過藝術家的想像之手表現一個永生的境界,即靈魂可以脫離肉體的死亡繼續存在於另一世界甚至得道成仙進入仙境的過程。

同時,這種世俗的追求反映在普通民眾身上是對未來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帶有深厚宗教情感和哲學概念的表現。

附帶在這裡說一下,2004年我國正式開始了月球探測計劃,並命名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結束使命,在廣袤靜謐的月球土地上墜毀,中國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下了帷幕。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標誌著中國探月二期工程的開始。

宇宙浩渺無窮,無邊無際,終於從遙遠的時空傳來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聲音。

「往事越千年」,千年的飛天夢從來沒有在任何一個時代離我們如此的觸手可及。

這是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子孫所引以為自豪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