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龍泉窯青瓷的特徵和鑑定(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龍泉窯屬於南方青瓷系統,早在公元二、三世紀,今浙江東部寧紹地區形成早期越窯青瓷體系。

除越窯外,燒制青瓷的還有婺州窯、甌窯及德清窯。

據朱伯謙《龍泉窯青瓷》所述,龍泉及周圍地區陸續發現的一批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古墓,墓內出土的瓷器與越窯、婺州窯、甌窯及德清窯的產品有些差別,具有自己的特色,可能屬於龍泉窯早期產品,由此推測龍泉窯可能源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現有考古發現表明,龍泉及周圍地區有幾處唐代的青瓷窯業遺蹟,如現今慶元縣竹口鎮黃壇村、松陽縣赤壽鄉界首村、青田縣臘口鎮石帆村、蓮都區呂步坑村,其中慶元在當時屬於龍泉管轄範圍。

這一時期龍泉窯青瓷產業規模不大,屬於就近銷售模式。

五代時期,龍泉窯青瓷得到了快速發展,博得了世人的關注。

據宋?莊綽《雞肋編》記載:「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取於此。

」這是目前發現最早記載龍泉窯青瓷的文獻。

由此可見,早在吳越國時期,龍泉窯已經從眾多窯場脫穎而出,成為吳越錢王納貢所需秘色瓷的生產地。

從龍泉東區安福等五代時期窯址產品來看,釉色淡青,青中泛黃,基本形成龍泉早期產品淡清釉的特徵。

東晉龍泉窯青瓷四系壺

高24.4cm,腹徑15.9cm,口徑12.4cm,底徑9.8cm

南朝龍泉窯青瓷平底碗

高4.8cm,口徑10.8cm,底徑6.2cm

唐代龍泉窯青瓷撇口碗

高4.8cm,口徑13.6cm,底徑6.4cm

唐代龍泉窯青瓷四系罐

高24.4cm,腹徑15.9cm,口徑12.4cm,底徑9.8cm

五代龍泉窯青瓷雙系瓶

高24.4cm,腹徑15.9cm,口徑12.4cm,底徑9.8cm

宋代龍泉窯

北宋時期是龍泉窯青瓷逐步實現釉層加厚,色澤更青,在制瓷工藝和文化審美上屬於承上啟下的階段,這方面的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基本保持一致。

北宋早期龍泉窯青瓷,常見產品有碗、盞、盤、梅瓶、執壺、罐、盒、多管瓶、盤口壺等,胎質較白,釉色淡青,裝飾以刻劃花為主要手法,線條嫻熟纖細,花紋有蓮瓣、牡丹、菊花、梅花、水草、蕉葉、魚、龍、弦紋等,具有獨特的時代風格和地域特徵。

北宋中晚期龍泉窯青瓷主要產品有各式各樣的碗、盞、盤、碟、壺、瓶、爐、罐、多罐瓶等。

其中碗有單面刻花碗、雙面刻花碗、斗笠碗、葵口出筋碗、花口碗等,盤有蓮瓣盤、刻花盤等, 碟有刻花碟、獸面碟等,瓶有五管瓶(多管瓶)、盤口瓶、梅瓶、四方瓶、八棱瓶等,爐有鰲足鼎爐、四足印花方爐、六足印花六角爐、素麵鼎爐、六角八卦鼎爐、熏爐等。

胎骨多為灰白,釉色普遍青綠,也有青中泛黃或泛灰,釉層不是很厚,具有一定的玻化程度。

裝飾以刻劃花為主,構圖簡練,刀法嫻熟,往往一刀為一莖,兩刀為一葉,四刀為一蕾,刻劃時刀鋒傾斜,刻劃線條一面深一面淺,俗稱「半刀泥」,並常穿插長短曲直的篦紋,刻劃與篦紋深淺相間,越發形象生動,表現了很好的裝飾效果,這是北宋時期龍泉窯刻劃花藝術的一大特色。

紋飾題材常見團花、卷草、摺扇、荷花、蓮瓣、蕉葉、松濤等。

碗、盤、碟等敞口器物則盛行雙面刻花。

北宋龍泉窯青瓷五管瓶

高42cm(殘39.5cm),腹徑20.5cm,口徑8.2cm,底徑9.5cm

南宋時期,龍泉窯青瓷在胎釉配方等制瓷技藝上有了革命性的進步。

起初,龍泉窯坯料用泥為瓷石一元配方,而龍泉大窯等地的瓷石普遍屬於高矽低鋁原料,其高溫強度較低,所以生產的瓷器胎壁較厚;後來,坯料改用瓷石與紫金土二元配方,紫金土氧化鋁含量較高,胎內鋁含量的增加,能提高胎體耐高溫強度,可以做成更為精緻的薄胎瓷器。

早期龍泉窯青瓷釉層中鈣、鎂含量較高,釉的高溫流動性大,釉薄而透;南宋時期龍泉窯青瓷釉層中鈣、鎂含量降低,鉀、鈉含量提高,從而增加了釉的高溫粘稠度和熔融溫度範圍,龍泉窯這種釉被當今陶瓷界、學術界稱為石灰鹼釉。

此外,素燒與多次上釉工藝,以及窯爐與燒成等技術的成熟,也是龍泉窯成為青瓷集大成者的必要條件。

南宋龍泉窯梅子青三足爐 高11.3厘米,口徑14.4厘米

南宋龍泉窯青釉三足鬲式爐

元代龍泉窯

元代龍泉窯青瓷胎釉配方繼續改進,胎中鐵含量明顯降低,白度進一步提高;釉中鈣、鎂含量進一步降低,而鉀、鈉含量進一步提高,使得釉在高溫下黏稠度繼續提高,燒成溫度範圍繼續拓寬。

元代龍泉窯青瓷的燒制工藝整體不如宋代講究,瓷胎逐漸變厚,釉層逐漸變薄,玉質感有所降低,至元代末期,多次施釉工藝已很少使用;再者,裝燒方法也發生改變,墊托常放在坯件的外底,碗、盤等瓷器的外底一圈無釉,更有甚者,為增加裝燒量,一個匣缽內壘裝二三件同類的碗、盤,因此內底無釉或一圈無釉,影響瓷器的品質。

元代 龍泉窯青釉劃花執壺 口徑8.7cm,足徑11.5cm,高32.7cm

元代龍泉窯青瓷瓷塑文殊菩薩像 高24厘米

元代龍泉窯 拱花大瓶

明代龍泉窯

明代早期的龍泉窯繼承前代的制瓷工藝,胎釉特徵變化不大,胎呈灰白或灰色,釉色較深,多數呈青綠或豆青色,黃釉少見,說明燒窯時,窯內氣氛的控制比較好,燒窯技術高。

多數產品施一次釉,釉層較薄;少數產品釉層較厚,多次施釉,有玉質感。

常見的器物有碗、盤、杯、執壺、盒、罐、瓶、爐、硯、硯屏、燭台、凳和雕塑等。

明代早期的龍泉窯,花紋裝飾仍舊是美化瓷器的主要手段,紋飾有弦紋、回紋、S紋、竹節、鼓釘、瓜棱、菱花、蓮瓣、菊瓣、菊花、梅花、牡丹、蕉葉紋、纏枝花、八寶、八卦、雲紋、十字杵紋等;龍、鳳、魚、以及吉祥動物紋罕見。

裝飾方式主要有刻劃、模印、鏤雕等,元代常用的貼花和露胎貼花的裝飾方法已不多見。

明初 龍泉窯劃花龍紋碗

明初 龍泉窯龍紋匜

明代中晚期開始,窯口減少,質量下降,龍泉窯瓷業逐漸衰落。

據清乾隆《龍泉縣誌》卷三「物產」記載:「青瓷窯……明正統時顧仕成所制者,已不及生二章遠甚,化治以後質粗色惡,難充雅玩矣。

」在龍泉大窯和慶元楓堂的明代窯址中,發現有內底印「顧氏」銘文的碗、盤,器型粗壯厚重,銘文「顧氏」可能是文獻記載的「顧仕成」。

成化弘治以後,龍泉窯瓷器的胎體更加厚重,釉層更薄更透,刻劃花及挖足工藝更粗更草,質量顯著下降,已基本處於衰落狀態。

明 龍泉窯 劃花牡丹玉壺春瓶

明 龍泉窯 劃花帶蓋執壺

清代龍泉窯

清代龍泉窯為數不多,僅剩下大窯、孫坑等地瓷窯燒制青瓷,胎骨粗硬,呈灰或灰白色,釉層薄透呈青灰或青黃色。

產品主要有碗、盤、盞、盒、罐、瓶、筆筒和花盆等;紋飾主要有梅、蘭、竹、菊、牡丹、荷葉、蓮瓣、龍、魚、八卦、鼓釘、寶珠、幾何紋等;裝飾方式多為刻劃,也有鏤空。

清代龍泉窯青瓷鳳尾大瓶

二級文物

高46.8cm,腹徑21.6cm,口徑22cm,底徑14.5cm

清代龍泉窯青瓷鳳尾大瓶

三級文物

高27cm,腹徑11.5cm,口徑13cm,底徑9cm

清代龍泉窯青瓷梅花盤

三級文物

高3.4cm,口徑22.8cm,底徑10.4cm

清代龍泉窯青瓷鼓罐

三級文物

高11.5cm,腹徑12cm,口徑11cm,底徑10cm

清代龍泉窯青瓷八卦爐

三級文物

高9.2cm,口徑17.7cm,底徑10.2cm

清代龍泉窯青瓷八卦長筒瓶

三級文物

高36.8cm,腹徑11.9cm,口徑8.6cm,底徑11cm

清代龍泉窯青瓷燈

三級文物

高5.5cm,口徑9.2cm,底徑5.8cm

民國時期龍泉窯

民國初期,龍泉窯業從大窯、孫坑轉移到寶溪溪頭一帶,主要以燒制日用青花瓷器為主,同時還堅持燒造傳統龍泉青瓷,並以家族和師徒方式傳承青瓷燒制技藝。

其中, 「李生(三)和」、 「張義(貳)昌」、 「龔三興」 等瓷坊是龍泉窯青瓷薪火傳承的典範。

有識之志徐淵若、陳佐漢為龍泉青瓷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民國時期對龍泉青瓷燒制技藝的保護與傳承,為解放以後的恢復大規模生產和走向中興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民國時期龍泉窯青瓷大龜

高16.8cm,長36cm,寬20.8cm

民國時期龍泉窯青瓷鼓罐

二級文物

高15.8cm,腹徑14cm,口徑11.6cm,底徑11.2c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