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帶一路」貢獻海洋文化遺產的力量--訪海南省博物館館長丘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講解員與孩子扮演海洋生物進行互動
2008年11月,海南省博物館館舍正式建成,結束了之前將近20年時間裡有館無舍的狀態。
2013年,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工程作為海南省「十二五」規劃的重大文化建設項目業已開建。
具備了硬體設施的海南省博物館將如何更好地發揮文化窗口的作用?海南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黃金航道的交通樞紐,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並將繼續發揮作用。
海南省博物館在助推「一帶一路」戰略舉措上有哪些做法和規劃?記者專訪了海南省博物館館長丘剛。
充分展示海南特色文化
「2008年11月15日,海南省博物館新館落成後,8000平方米的展廳面積對於我們來說十分寶貴,作為海南首個綜合類的省級博物館想要展示的東西其實有很多。
」丘剛說,「當時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省人大、省政協鼎力相助,經專家慎重評估後,最後由省政府確定下來海南歷史、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館藏文物4個基本陳列,通過這幾個板塊塑造出屬於海南的歷史文化形象。
」
在開館籌備的過程中,國家文物局給予了海南省博物館大力支持,調撥了唐三彩馬、「越王亓北古」劍和青白釉花口鳳首壺作為鎮館之寶。
海南歷史陳列運用了場景藝術、影像藝術、聲效藝術、光構成藝術,以及綜合媒體藝術等多種高科技手段,特別是序廳的動態海水影像投射感應技術,使觀眾有親歷海邊踏水逐浪的感覺,瓊北大地震3D影像、騎樓街區場景等與文物陳列相結合,動靜相宜,創造出高潮迭起的展示藝術氛圍,概念性地升華了陳列內容,這個展覽當年獲得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最佳形式設計獎。
丘剛介紹,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工程已於2013年開建,作為海南省「十二五」規劃的重大文化建設項目,海博二期得到了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未來二期將有「華光礁Ⅰ號」沉船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等,對海南特有的民俗風情、漁家文化等進行展示。
展現海洋文化遺產的魅力
海南省陸地面積全國最小,卻擁有約2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是我國總面積最大的省份。
作為一個名符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南蘊藏著全國最豐富的海洋資源,不僅包括漁業資源、油氣資源,還包括近年來頗受關注的水下文化遺產資源。
丘剛介紹,「大海的方向——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是該館在2011年3周年館慶當天推出的首個自主展覽,展覽榮獲「第十屆(2011—2012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華光礁I號沉船是南海眾多古代沉船中的代表,也是中國第一艘打撈出水的遠洋古沉船。
該船是研究800年前中國同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海上絲路文化商貿交流的重要資料,對了解南海特有的文物資源,認識南海及其諸島的歷史與現實有重要意義。
展覽採用藍色海洋文明基調,圍繞華光礁Ⅰ號沉船進行深入解讀,並將視野擴展,深入廣大的西沙諸島,更加全景、多樣地呈現這片海域遺留給我們的豐富寶藏,一經推出就備受關注。
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現在正在全國巡展當中,已先後在首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地展出,受到各地觀眾的肯定和關注。
特別是在新疆博物館,這是在距離海洋最遠的新疆舉辦的首個展示東方海洋文明的沉船特展,深受當地觀眾的喜愛。
「在建的海南省博物館二期,將以『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為藍本,依託科研人員多年來對我國南海水下考古和海上絲綢之路(南海段)的豐碩研究成果,通過我們保護修復沉船及出水的近萬件瓷器,重點展示與南海歷史、海上絲路、地緣政治和海洋生物礦產資源等方面有關的文物和標本,全方位、高水平地展示我國南海的水下文化遺產。
」丘剛說,我們還將深入挖掘海南島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展示其作為古航道、古港口的歷史地位,展現中國悠久的海洋文化和對外交流貿易的歷史,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建設貢獻一份來自海洋文化遺產的力量。
把展覽送到海島上
海南省博物館開館以來就實行免費開放,年接待量近百萬人次,吸引了大批島內外遊客走進博物館。
開館6年多來,在展覽上力求出新,除了基本陳列展覽外,推出了原創臨時展覽「重器靈光——國家文物局入藏海南省博物館珍貴文物特展」「古韻凝香——海南黃花梨文化特展」「大海的方向——華光礁Ⅰ號沉船特展」「瓊島蹤影——75年前兩名美國青年的探險之旅」「陶瓷擷英——國家文物局劃撥海南省博物館入藏文物特展」等,通過琳琅滿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布景及多媒體手段的展示,使觀眾可以全方位、多層次、身臨其境地了解和感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海南獨特的歷史文化氛圍。
除此之外,我們每年堅持推出十大精品展覽,通過引進國內各大博物館的高水平、高規格展覽奉獻給觀眾,海南省博物館曾舉辦過「國家寶藏展」「走近大師——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中國畫精品展」「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新世紀巡展」「海貿遺珍——清代廣州外銷藝術品展」「淮揚墨韻——南京博物院藏揚州八怪書畫精品展」「大千世界——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作品展」等精品展覽,為廣大觀眾奉上了一份歷史文化的饕餮盛宴。
海南是一個新興的省份,在經濟、文化等方面起步較晚,許多偏遠地區的群眾和少數民族同胞外出一趟並不易,因此我們在2010年開啟了環島巡展活動,把流動展覽送到了家門口,讓他們不用出門就可以享受到這樣的文化大餐。
「5月1日當天,我們登上西沙永興島開啟巡展首站,當地漁民和駐島官兵與我們長期隔海相望,對海南島的歷史文化和近年變化不甚了解,所以當我們的巡展隊伍把展板帶上島,用快板形式『唱』出展覽內容時,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受到他們的熱烈歡迎,第二天我們西沙巡展的消息就上了央視的新聞。
」丘剛說。
這次的環島巡展以移動式宣傳展板為主體,精心設計與編排海南歷史文化,配以豐富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將流動展覽送到群眾家門口,途經白沙、東方、昌江、臨高、五指山、瓊中等全省19個市縣,行程5000多公里,免費發放展覽宣傳資料3萬餘份,吸引觀眾5萬餘人次。
巡展小隊克服烈日、高溫、雷雨等因素,堅持向觀眾介紹展覽內容,發放展覽資料,並針對海南白天氣溫高的氣候特點開展了夜間展覽。
丘剛說,作為海南省首家國家一級博物館,海南省博物館在科研方面擁有大量人才,近年來開始幫助各市縣修復文物,並提供人才技術幫扶支持,未來將通過文物藏品的數字化,實現藏品的數據管理和資源共享,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