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陵墓之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古老的陵墓——華胥陵★

華胥,也稱華胥氏,風姓,故里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是中國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女首領,她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譽稱為「人祖」,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母體,被中華民族尊奉為「始祖母」。

伏羲、炎帝、黃帝功勳卓著,在華夏文明史中位列「三皇五帝」,中華民族由此興盛。

關於華胥的記載最早見於《列子·黃帝》,其後上百種典籍均有記載。

在八千多年前,華胥為了部族生存,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游徒,足跡遍布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文化,開創了中華文明史。

「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華胥逝世後,卜葬故里孟岩,即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是載於史冊中最古老的陵墓。

農業合作化時期,三皇廟被夷為平地,祭壇被拆毀,祭祀用的大鐘也在大煉鋼鐵的年代被砸碎煉鋼,如今只余陵冢。

★最神聖的陵墓——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是《史記》記載的唯一的一座黃帝陵,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號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中華第一陵」。

黃帝陵古稱「橋陵」,是歷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

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前422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 。

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橋山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保存著漢代至今的各類文物。

1961年3月,黃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

從西漢起先後有多位皇帝親臨橋山黃帝陵祭祀或致祭文,如漢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

現代有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親筆祭文和題詞。

陝西是民族之根,延安是民族之魂,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最神秘的陵墓——西周王陵★

周朝王陵不封不樹,即:地面上沒有明顯痕跡,也沒有栽種樹木。

清乾隆年間,時任陝西巡撫的畢沅經過考證,曾對周原境內(今陝西寶雞扶風縣與歧山縣交界處的北部)相傳的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成王姬誦、康王姬釗和附近的穆王姬滿、宣王姬靜及周公姬旦、太公望、魯公伯禽等人的墓葬逐一樹碑立記,但經後人考證多有異議。

儘管如此,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了團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增強民族自豪感,民國政府在陝西黃帝陵、周陵、漢唐帝陵等先祖陵地舉行最高級別的國祭,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親赴周陵致祭。

解放後,考古部門經過多次勘探試掘,在周原境內發現大批西周墓葬,但大多是中小型長方形豎穴墓。

作為周王朝重要的政治中心和宗廟所在地,周原的王陵多年考古沒有重大發現。

據典籍記載,西周王陵都位於一個叫「畢」的地方,但關於畢地或畢原位於何處,至今眾說紛紜,有人說位於咸陽原上,有人說位於西安南郊。

西周王陵神秘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有一個說法是,漢武帝時修建昆明池,損毀了西周王都豐京鎬京的部分遺址,很可能周王陵被一起破壞了。

★最有名的陵墓——秦始皇陵★

千古一帝,華夏祖龍——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多民族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帝國,推行郡縣制、三公九卿制,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開靈渠,修直道,築長城,北御匈奴,南征百越,憑此幾項,秦始皇足可震古爍今!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是中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世界第八大奇蹟,陵區總面積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大小,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有200多位國家元首及領導人訪問十三朝古都西安,包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日本天皇明仁、美國前總統里根、布希、柯林頓,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薩科奇,俄羅斯總統普京、比利時國王和王后、西班牙國王和王后、瑞典國王和王后、加拿大前總理克雷蒂安、韓國總統朴槿惠等。

這些領導人訪問西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去欣賞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知名的陵墓。

★修築時間最長的陵墓——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修築時間比埃及胡夫大金字塔還要長8年。

役用工匠72萬人,修陵人數最多時近於80萬,幾乎相當於修建胡夫大金字塔人數的8倍。

考古工作者利用最新的遙感、物探、化探等勘察技術,探測秦始皇陵的底下形態,結果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高大的封土堆之下,埋藏著一座高達30米的九層夯土台階,頂部台階上,還發現大量瓦片堆積,是一座體量巨大的九級高台樓閣,真可謂高台榭、美宮室!

秦始皇陵的地宮是石結構,墓室底部的尺寸為東西80米,南北50米,空間高度為15米,至今還沒有塌陷,這一點可以讓關心秦始皇陵的人們安心一些了。

★規模最大的陵墓——唐太宗昭陵★

昭陵位於陝西禮泉縣城西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主峰,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寢,取「集帝王之氣」和「文治武功」之意,從唐貞觀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長孫氏首葬,到開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設持續了107年之久,周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被譽為「天下名陵」,是世界上占地面積最大的帝王陵寢。

從唐代開始,歷代帝王都委派官員代表朝廷祭祀昭陵。

現存歷代皇帝祭陵碑30餘通。

最早的祭陵碑是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後所立,碑上尚存「監察御史賜緋魚袋臣韓雲卿述並書」15字。

其次是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員所立的「御製祝文」碑。

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當中,唯昭陵在其以後形成了「祭壇」。

這說明,唐太宗及其昭陵,對後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陪葬墓最多的陵墓——唐太宗昭陵★

昭陵的陪葬墓群非常龐大,共有180餘座,是陪葬墓最多的帝陵。

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八年詔令建陵時說:「自今以後,功臣密戚及德業佐時者,如有薨亡,宜賜塋地一所。

」後又准許功臣自請陪葬,而且這些大臣的子孫也可以隨父、祖葬於昭陵。

陪葬墓數目之多,是歷代帝王陵寢之冠。

陪葬者除了皇族外,大部分是文武功臣,他們是李世民父子統一中國,創設大唐帝國的重要人物,此外,有些少數民族首領也有幸陪葬。

昭陵主陵居於陵園最北端的九嵕山主峰,190餘座陪葬墓以陵山主峰為軸心,呈扇面分布在陵山兩側和正南面,猶如群星拱衛北辰一樣拱衛著昭陵,恰似當年長安城的布局一樣,帝王居住的大內居北,朝臣貴戚的府邸在南,象徵著君主專制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力。

陪葬墓的排列,也體現著濃郁的君主專制宗法思想。

★最「結實」的陵墓——秦始皇陵、唐高宗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

秦始皇陵和乾陵自古便被各種宵小騷擾,數千年來,見於史冊的大規模盜掘就多達十餘次,但無一人得手,這不得不說是先人智慧所在。

墓道封閉嚴實是乾陵歷千年而沒有被盜的重要原因,整個墓道用巨石填充,石塊之間又以數千斤銅水澆灌,完全融為一體。

進深大,墓道長,塞石多,若越過墓道在墓室上方山體打洞盜掘,如同挖掘一座大山,所耗費的人力、物力非同小可。

解放後,曾有當地農民開山挖石,偶然挖到乾陵墓道口,後被政府阻止,周恩來總理親自批示停止挖掘,留待後人。

秦始皇陵除了封土非常厚實,水銀海也是千年未被盜掘的重要原因,這已經從連續三十多年的監測中得到證實。

更神奇的是,比對地宮內的水銀分布探測圖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秦朝疆域圖,兩者之間竟然驚人的相似。

水銀為劇毒,其蒸汽無孔不入,如無嚴密的防護措施進入地宮就會中毒,且水銀蒸汽可以隨風蔓延,如史記記載的水銀總量屬實,全部揮發後,幾十平方公里內的土地都會荒蕪一片。

有人據清人徐松輯出的《宋會要輯稿》,說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盜。

對這一觀點,學界認為司馬遷編纂《史記》,距秦始皇入葬僅百餘年,書中專門有篇章論述秦始皇,但對陵墓被盜掘一事隻字未提,而六百年後的酈道元卻做了詳細記述,不能不令人生疑,且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典籍記載此事,僅憑這一句話一個孤例就斷定秦陵被盜,非常幼稚。

1980年,「青銅之冠」——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秦始皇陵銅車馬」橫空出世,震驚世界。

銅車馬的出土基本推翻了秦陵被盜的傳言,其出土位置在封土下的地宮西墓道耳室里,如果秦始皇陵地宮屢遭火焚和洗劫,墓道旁的隨葬品應該首先遭到破壞才對,兩乘銅車馬僅金銀飾品就重達14公斤,如此龐大的體量和貴重等級,不可能為盜墓者所忽略。

★被盜掘次數最多的陵墓——秦公一號大墓★

秦公一號大墓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是秦景公的陵寢,大墓平面呈「中」字型,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創下了中國考古學史上諸多第一:

它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的先秦古墓;

槨室的柏木「黃腸題湊」槨具,是迄今發掘周、秦時代最高等級的葬具;

槨室兩壁外側的木碑是中國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實物;

墓內186具殉人是中國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

出土的石磬是中國發現最早刻有銘文的石磬。

同時,秦公一號大墓也是被盜掘的最為嚴重的陵墓。

考古專家清理時,確認出的盜洞的總數是247個盜洞,基本上被盜掘一空。

★石刻最雄偉的陵墓——晉國夫人順陵★

順陵,是武則天之母楊氏之墓,位於咸陽城東北渭城區底張鎮。

楊氏死於咸亨元年(670年),先以王妃禮安葬。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追封楊氏為孝明高皇后,改墓稱陵。

唐玄宗即位後,下詔削去楊氏孝明高皇后稱號,仍稱太原王妃,將順陵改回王妃墓
,但後世習慣性仍以順陵稱之。

順陵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陵園之一,最引入注目的是其地面遺存的豐富精美的石刻群,形體高大,姿態生動,異常雄健,製作精美,可謂唐陵石刻之冠,陝西歷史博物館正廳內的石獅雕刻就是仿順陵所制。

順陵的天祿石刻為圓雕,身高連底座為4.5米,長4.2米,寬1.9米。

體積之大,腹下可容納幾個人。

走獅為圓雕。

雄、雌各一,兩獅相距20米,均呈走動的姿態,在造型方面作了藝術的適度誇張,突出地表現了獅子雄健的特點,是
最為雄偉的唐代石刻,高3.15米,長3.2米,寬1.45米,重40餘噸。

體態高大,造型兇猛,四爪強勁有力,似在闊步緩行,闊口半開使人如聞獅子震撼山林懾服百獸的吼聲。

特別是高高突起的腱肚胸肌和向前邁步的腿足部分,比例勻稱,富有質感,是唐代諸陵中現存形體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石刻之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十大帝王陵,繁華盡處是蒼涼!

皇陵是古代中國歷代君主安眠長睡的地方。在中國歷史上,前後共出現了200多位皇帝,不過,即便統領天下,君王們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貴榮華終有盡時,人生老之將至,所有一切也會隨著死亡不復存在,帝...

中國歷史上最引人好奇的四大王陵

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有這麼四大王陵在眾多王陵之中卻是非常出名;公認的中華民族始祖陵墓——黃帝陵;最宏大的王陵——秦始皇陵;最詭異的王陵——李唐乾陵;最神秘的王陵——成吉思汗陵;這些陵墓可以說在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