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原來這才是長沙真正的「老九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圖文|湯蕾

編輯|老茂

主編|老茂

【長沙記憶】最近幾天,大家的朋友圈應該是被熱播劇《老九門》刷了屏,《老九門》是根據南派三叔《盜墓筆記》改編而成的電視劇。

劇中主角吳邪來自老長沙九個盜墓家族中的吳家,這九個盜墓家族被稱為「老九門」。

劇情一播,立馬掀起了人們對老長沙歷史遺蹟的各種好奇和猜想。

當然影視文學作品是帶有創作色彩的,那麼既然說到長沙九門,我忍不住向大家提一個問題,老長沙到底有沒有「老九門」呢?

(圖為熱播劇《老九門》劇照)

(圖為熱播劇《老九門》長沙元素截圖)

■熱播劇《老九門》大致劇情是:民國年間,九大家族鎮守長沙,被稱為「老九門」,又稱「九門提督」。

這九門勢力龐大,外八行的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幾乎所有明器,流出長沙必然經過其中一家。

原著小說中提到《老九門》分為上三門、平三門和下三門。

其中,上三門皆已洗白,即為官,平三門多半背負罵名,即為賊,下三門多數是做生意的,即為商。

■關於「老九門」的傳說都是解放前的事了,1938年「文夕大火」幾乎把老長沙城地面上的建築都燒沒了,可循的文物古蹟基本都埋在地下,而即便真的有「老九門」這個行當,他們生活的那個年代的模樣,現在也沒有誰真正了解。

《老九門》作為去年巨火的《盜墓筆記》一劇的前傳,一開播就受到持續關注,自然也引來網友無數的吐槽,目前比較有意思的一個觀點就是,「老九門」並非是說盜墓家族,而是指長沙的九座老城門

(圖為1938年「文夕大火」前後的長沙城)

■戰國時期,長沙成為楚南一座重鎮,那時候的長沙城有多大呢?不妨按我說的範圍,你來想像一下吧,東到黃興路和蔡鍔路之間,西臨下河街,也就是現在我們習慣稱之為河邊頭的那一帶,南到坡子街一線,而北只在五一路和中山路之間。

這麼一比較,你定會驚呼:什麼!戰國時候的長沙難道只有這麼點兒大?是的,的確那個時候的長沙四四方方,東西長約700米,南北寬約600米,可謂是一座 袖珍小城

■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封吳芮為長沙王,開始大規模築城,因此現有一說,長沙古城,是城即芮築也。

而西漢時期長沙城的範圍也略有擴張,東至大約小吳門一帶,南擴至約樊西巷以南,西邊橫向延伸到了大西門附近。

隋唐時期長沙古城得到更大規模的拓展,這一時期的長沙城東在天心閣龍伏山脊和瀏城橋一帶,南到南門口,西臨湘江,北至潮宗街附近。

■宋代長沙被稱為「潭州」,城的範圍擴張更廣,北邊延伸至今潘家坪一線。

後由於戰事不斷,城牆多次損毀,當時的知州李綱修復城垣時奏請皇帝,請截三分之一,因此宋末的長沙城,規模反而縮小了。

(圖為2012年長沙萬達工地出土的宋代長沙古城牆遺址)

■ 到了明清時期,長沙城市格局基本定型並設有 9座城門

北2座:湘春門、新開門(後名興漢門)

西4座:德潤門(後名小西門)、驛步門(後名大西門)、潮宗門(曾名草場門和草潮門)、通泰門(曾名通貨名)

東2座:小吳門、瀏陽門

南1座:正南門(後名為南熏門、黃道門)

城門深寬約一丈九尺。

(圖為民國時期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 譚延闓)

(圖為1907年長沙古城牆)

(圖為1925年初天心閣修葺施工場景)

■民國1917年,湘督譚延闓下令設立「長沙商埠馬路工程處」,1923年正式下令拆除長沙城牆修環城馬路。

至1924年的兩年期間,陪伴了長沙城2000多年的古城牆被拆除殆盡,僅留下天心閣一小段,以供後人憑弔。

如今,雖然我們無法得見古長沙城市格局的模樣,但我們還能從些許老地名中,揣測出當年老長沙城門的所在之處。

(圖為古湘春門)

(圖為2012年的北正街「頭卡子」如今已拆)

■舊時的長沙,北城極具傳奇色彩。

湘春門當時的位置進城就是北正街,出城就是湘春路。

在2012年北正街未拆除前,裡面有個地名稱為「頭卡子」,老班子們說這裡是舊時進城門的第一道關卡,因此稱為「頭卡子」,今天的湘春路一帶,也聽到有老人說過去的老口子習慣將這一帶稱為「城門口」。

可是今天的 「城門口」這一地名,只怕早就從人們的意識中消失了。

由黃興發起的辛亥革命也促使「新開門」改名,成了大家現在都耳熟能詳的 「興漢門」。

(圖為古大西門,來自陳先樞《老照片中的長沙》)

(圖為古小西門,來自陳先樞《老照片中的長沙》)

(圖為1904年日本人修的小西門碼頭)

■西邊的 大西門小西門由於臨湘江,自然成了舊時商賈雲集之所。

與此同時,會館、旅社、錢莊等各色行當應運而生,下河街,太平街一帶也因此成為長沙的商業繁忙之地。

(圖為1900年潮宗門外挑水賣的人群,來自陳先樞《老照片中的長沙》)

■而西北一帶的 潮宗門通泰門,如今也只留下「潮宗街」和「通泰街」的地名,讓我們還能大致了解當時城門的所在之處。

我偶爾路過潮宗老街時,總會情不自禁的來一句:老街依舊在,潮宗不見門。

(圖為古瀏陽門,來自陳先樞《老照片中的長沙》)

■東邊的城門有兩座,小吳門瀏陽門,從瀏陽門進城即為今天的瀏正街,出城是長瀏古道,因此稱為瀏陽門。

舊時城門外護城河上有一座便橋名「瀏城橋」。

長沙首任市長何元文還為此題寫了碑額。

(圖為古南熏門)

■ 「南門口」的地名作為長沙人那是耳熟能詳,既然名曰「南門口」,當時必然也是設有城門的,如今只有一張照片為證,即清末時期的 南熏門

進城就是我們今天最為熟悉的黃興南路商業步行街,舊時稱「黃道街」。

■圍繞長沙當年九座古城門的所在地,我用腳步把老城區丈量了一遍。

此刻我站在天心閣城樓下,伸出手指輕觸古城牆,希望能將那些年的歲月變遷,通過指尖傳遞至我內心深處。

長沙老城故事萬象,九門早已隨著歷史的進程消失在茫茫雲煙里,留給後人的只有些許黑白照片和無盡的遐思。

■老長沙有句話:「南門到北門,七里又三分」。

浮光略影中,我們仿佛還能看到小販們挑著貨擔進出城門的身影,還有潮宗門外臨江邊賣水的挑夫黝黑的面頰,閉上眼耳邊甚至還能聽到悠遠的地方傳來市井叫賣聲。

而放眼遠眺,眼前延綿閃現的則是一幅百年前長沙古城最原始的生活畫卷。

(圖為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老長沙城)

END

(本期內容獲作者授權使用)

湯蕾

長沙范|特邀作者

網名@Carmen小龍女 。

工作在長沙的歷史地標里,玩樂在長沙的市井街巷裡,吃喝在長沙的鬧市中心裡,生活在長沙的郊外田園裡。

喜歡文史、漢服、攝影。

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畢業,混跡於專業之外的各種藝文圈子,土生土長的長沙妹紙一枚。

自薦或推薦長沙故事|歡迎隨時勾搭小編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長沙老九門的變遷

近兩年,網絡、螢屏上盜墓傳奇題材文藝作品又流行一時,如《盜墓日記》、《老九門》等等,不外乎渲染神秘,來點恐怖,以吸引、刺激觀眾,增加點擊、賣座力。 在電視劇《老九門》中,長沙,自古便流傳著倒斗九...

周末聽戲|一邊下午茶,一邊聽長沙老九門

因為熱播劇《老九門》中頻繁出現的長沙因素(長沙站、長沙話、糖油粑粑、花鼓戲等等)而讓湖南人倍感親切,於是大家開始一邊看電視,一邊疑惑:「老九門」到底指的是什麼?長沙真有「老九門」嗎?長沙共有哪九...

長沙的這五大秘密,老長沙人也未必知道哦!

作為一個長沙人你有挖掘過長沙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嗎?你知道長沙為什麼叫長沙嗎?你知道梅溪湖、洋湖曾經是什麼樣的嗎?長沙的老九門真實存在過?今天要說的這5大秘密就算你是老長沙人也未必知道哦1、長沙為...

為什麼長沙是影視小說中盜墓比較火熱的地方?

前段時間《老九門》的開播使全國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長沙這片土地上,那麼不禁就有人問了,為什麼在很多盜墓系列的影視中一些背景都要放在長沙這個地方,他不是六朝古都,也不是政治中心,僅僅是一個擁有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