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抗日英雄、漢奸、軍閥,多重身份的東陵大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盜墓一事在民間百姓看來向來有一種特殊的感覺,特別是那些帝王、名臣、富商的墳墓,因為他們代表著某些埋藏了千年的秘密和人類未知的文明。

而百姓最喜歡的就是發掘秘密。

即便在當代,人們對盜墓的熱度依然不減。

參考《盜墓筆記》《鬼吹燈》之流的受熱捧程度,就可知」盜墓「真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中國歷史上的盜墓賊也是成千上萬,包括職業的和業餘的,團伙作案和單打獨鬥的,精通此道和硬闖硬撞的。

但要說起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盜墓賊,大家又要犯迷糊了。

有的盜墓賊及其事跡是真實存在的,還有些盜墓賊及其經歷帶有濃厚的傳說虛構色彩,究竟誰的本領最強,自然是眾口難調。

不過,有一個人的盜墓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則是獨一無二、無人可出其右的,那便是民國時期的東陵大盜孫殿英。

孫殿英在中國近代史上也算是個頗有名頭的人物。

當然,他的名聲是臭名。

若是論勢力和名望,孫殿英充其量算個小軍閥,只能在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等人之間來回倒戈,以謀生存,到最後還投靠了日寇,做了漢奸。

眾所周知,讓孫殿英真正名聲大噪的,是他率軍炸開清東陵,有預謀、有組織、有計劃地大規模進行盜墓活動,其中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陵被破壞的最為嚴重。

縱觀孫殿英的一生,除了盜掘東陵這一震驚全國的舉動外,在很多地方都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前幾年曾有一部叫作《東陵大盜》的電視劇,集中講述了孫殿英盜掘東陵的前前後後,卻沒有把孫殿英的一生講完,錯過了其它許多精彩的片段。

東陵大盜儼然已經成為了孫殿英的標籤,除了盜墓賊這張面孔外,孫殿英還有其它兩張面孔。

1.洗劫東陵:級別最高的「盜墓賊」

孫殿英也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從一個年幼失去父親的苦孩子,做到了手中有兵馬、有地盤的一方諸侯。

孫殿英很早就開始闖江湖,在各個行當都混過,特別是他加入了河南地區的民間組織廟道會,對他後來的晉身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孫殿英酷愛賭博,尤其擅長擲骰子,練出了一手想要幾點就丟出幾點的本領,當了軍長後還時常拿著骰子在手上丟著玩。

在多年的時間內,孫殿英從下層的連長、營長一步步做到了副旅長。

利用各派勢力混戰的契機,孫殿英拉了隊伍自立門戶,在各系軍閥之間來回倒戈,經常搞一些反戈一擊,從內部造成混亂。

最終,孫殿英修煉到家,他的部隊終於歸到了國民政府旗下軍隊的序列。

當然,孫殿英的軍隊可不比國民政府的嫡系部隊,甚至都算不上正規軍,因此,孫殿英經常面臨著沒有軍餉、沒有武器彈藥補給、沒有軍糧的窘迫境地。

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各路勢力為了自身利益,把十幾年後抗日戰爭中日軍掃蕩時的「三光政策」提前用上了。

不過,即便是肆無忌憚地劫掠,也不能從根本上緩解揭不開鍋的問題。

一旦如此情況持續發展下去,隊伍就面臨著散夥的風險,軍長孫殿英的這個頭銜就要成為空頭支票了。

就是在這樣一個危急關頭,孫殿英所部移動到了東陵附近。

孫殿英對於東陵寶物是素有耳聞、覬覦已久,再加上又有解決隊伍經費問題這一現實困擾,孫殿英決定鋌而走險也就不足為奇了。

孫殿英盜掘東陵,要面臨以下方面的考慮。

首先,這是對於祖國傳統文化與文明的一次重大破壞,必將受到輿論上的譴責,然而,對於已經餓紅了眼的軍閥來說,這種道義上的因素是絲毫不起作用的。

其次,當年溥儀退位時,根據中華民國政府與滿清商定的「優待條例」,清朝帝王的陵墓,主要就是指東陵和西陵,民國政府要加以保護,清朝原先的守陵官員、官兵依然守衛東陵、西陵,任何人不得加以破壞。

一旦動了東陵,那就是違反政府的條例,非但清朝的遺老遺少不會放過自己,說不定政府為了平息眾怒還會把孫殿英交出去。

但是,孫殿英與國民政府的關係十分鬆散,名義上他是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其實,這支隊伍就是孫殿英的私人土匪武裝。

再說,孫殿英之所以落得這般田地,主要就是國民政府不發軍餉,你不拿我當自己人,我也不把你當回事,孫殿英哪裡還會顧及這些協議呢?最後,東陵是有清朝的守陵官兵駐紮的,各陵墓的構造都十分精巧,此次盜墓行動的勝算究竟有幾成?好歹自己手下還有幾千兵馬,總得試一試,一旦成功,那可是金銀財寶、享之不盡。

就在這樣的權衡之下,孫殿英果斷決定:進軍東陵!

為了使官兵們打消顧慮,孫殿英做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前動員大會,聲稱挖掘皇陵也是革命,是執行孫中山先生反清的主張。

孫殿英的軍隊剛進入東陵,一支冷箭射來,一名官兵應聲倒地。

這是清朝的守陵官兵,在面對這群暴徒時所能做的最大努力。

東陵的防務多年來懈怠鬆弛,清朝滅亡後更是名存實亡,守陵大臣早已不知所蹤,官兵的武器裝備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只有幾杆鳥槍。

於是,孫殿英的軍隊剛放了幾槍,守陵官兵就四散而逃了。

可憐那個倒霉蛋,還沒拿到陵墓中的寶貝,就一閉眼一蹬腿倒在了路上。

若是論盜墓技巧,孫殿英是十分拙劣的。

為了找到墓穴入口,孫部官兵大費周章,用炸藥炸了好幾次,卻是毫無進展。

最終,孫殿英找來了設計慈禧太后的定陵的工匠,當年清廷為了避免這些工匠泄露機密,在陵墓完工後把這些工匠都用藥毒成了啞巴。

經過威逼利誘、嚴刑拷問,一位工匠終於指出了墓道的入口所在。

之後,一場大規模的搶劫活動就此展開。

對於孫殿英所部官兵究竟是如何盜取金銀財寶,在墓道中有哪些令人驚奇的經歷,筆者不打算多講,只是向讀者諸君介紹這樣三個細節。

第一,匪軍在打開慈禧太后的棺材時,由於慈禧太后去世不過十幾年,再加上高超的防腐技術,屍體栩栩如生,面目炯炯有神,但在見光之後,立刻風化腐爛了。

第二,為了將棺材中的陪葬品全部取出,匪軍官兵用刀割開了慈禧太后所穿的壽衣,有用刀挖開慈禧太后的嘴部,將一顆夜明珠取出。

第三,為了取出乾隆裕陵中的寶物,匪軍將裕陵中的棺材來回抖動、翻轉,導致其中的屍骨散落一地。

至於墓道中匪軍官兵的屍體到底是死於暗器機關,或是死於地下有毒的空氣,或是被滲漏的積水淹死,還是死於傳說中墓室中的詛咒,這些話題,摻雜著許多好事者傳聞的因素,筆者便不再多說,如此慘案,更不適宜作為娛樂的談資,因此也不必對這些問題過度解讀甚至故弄玄虛。

這起惡行發酵後,震驚全國。

已經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大哭大鬧,號稱要嚴懲元兇,各界人士義憤填膺,要求政府查辦兇手。

各地的軍閥也各懷鬼胎,利用這起事件各作姿態,以達到各自的目的。

馮玉祥居然第一個帶頭叫好,認為孫殿英革死人的命也是革命,此君當年在「北京政變」時,公然違反民國對清皇室的「優待條例」,剝奪了溥儀在紫禁城的居住權,將他趕出了皇宮。

事後,孫殿英用從皇陵中盜出的財物對國民政府各級官員大加賄賂,據傳孫殿英將慈禧太后死後含在口中的夜明珠獻給了宋美齡,將乾隆皇帝陪葬品中的一把九龍寶劍托戴笠轉贈給蔣介石,此外對於宋子文、孔祥熙、宋靄齡也是大加進獻寶物。

最終竟然真的實現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

溥儀眼巴巴地等著國民政府嚴懲兇手的決定,在得知竟然是這樣一個結果後,仿佛遭到了當頭一棒。

當年溥儀從北京遷居到天津日租界中的張園,多虧了日本人的幫助,一路上都由日本便衣士兵護送。

此次事件之後,溥儀心中「復辟大清」的念頭就不再停留在空想了,與日本人的勾結更加緊密了。

溥儀曾多次向人表示過,自己不恨孫殿英,只恨蔣介石和國民政府。

因此,有的學者指出:日後溥儀完全倒向日本人,與國民政府兩次違反「優待條例」有著直接關係。

特別是在孫殿英盜掘東陵後,國民政府的所作所為令溥儀徹底心寒,使溥儀開始倒向日本人,溥儀已經把對國民政府的怨恨、復辟大清的美夢融為一體了。

這一觀點看法顯然是十分深刻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東陵慘案就絕不是單純的文物、文化的浩劫,而是一起具有十分複雜深遠的政治影響的重大事件。

它的直接起因,是孫殿英為了解決隊伍的軍餉問題,順便撈個外快。

為什麼孫殿英的隊伍沒有軍餉?因為國民政府沒有下發。

孫殿英盜取的東陵寶物主要有這樣三個下落:(1)孫殿英所部自孫殿英起,上至師長、旅長,下至普通官兵,人人都是在東陵大發橫財。

因此這一部分的寶物牽扯麵極廣,基本沒有完全查清下落的可能性。

(2)孫殿英在事後向當局要員大肆行賄,不少東陵寶物流入國民政府一批軍政要員之手,之後甚至又經過了多次輾轉。

(3)據稱,在東陵附近的田地中,經常能撿到東陵的寶物。

民國時期,天津曾多次查獲試圖走私到國外去的東陵寶物。

總而言之,大量東陵寶物已經流失民間甚至流失國外。

綜合以上三點,別說找回,哪怕只是查清孫殿英此次盜墓所帶走的寶物,已經是大海撈針,難於上青天了。

孫殿英小時候,他的父親和一個旗人打架,被抓進監獄,當天就被打死了。

在走向東陵時,孫殿英根本不會想到什麼對文物的破壞,仇恨和貪婪在此時占據了他的內心。

2.華麗轉身:從千夫所指到抗日英雄

在東陵事件後,孫殿英依然只是能僅僅維持生存而已。

在多次的軍閥混戰和中原大戰中,孫殿英一如既往地見風使舵、到處投機,隊伍幾次被打散,又幾次重新組織起來。

「九一八」事變後,日寇向熱河、華北、綏遠地區步步緊逼,終於爆發了熱河抗戰。

此次作戰,參與對敵作戰的各方決心很大。

在兩年前被罵成「不抵抗將軍」的張學良誓要雪恥,派出父親張作霖的結拜兄弟湯玉麟和東北軍宿將萬福麟率軍抵抗,國民政府中央軍也派兵出戰,雙方紛紛表示要精誠團結、共抗強敵。

不料戰事一起,雙方臨陣只顧保存實力,相互推諉扯皮,前線的軍隊與日軍一觸即潰。

日軍長驅直入,東北軍不放一槍一彈,放棄承德一路逃跑。

就在此時,在赤峰城下,正在上演著熱河抗戰中唯一能讓國人感到欣慰的一幕。

裝備最差、人員最不齊整、聲名最為狼藉的孫殿英所部,硬是在赤峰與日軍浴血奮戰了七晝夜。

在歷次作戰中經常倒戈跑路的孫殿英,終於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定不移地站到了抗日的一面來。

而原本應該挑大樑的東北軍以及負責策應、掩護的軍隊,早已丟失陣地、首先逃跑。

赤峰1933紀事——鬼子來了

起初,赤峰一帶的百姓得知孫殿英部要來赤峰駐防,人心惶惶,就像要迎來瘟神一樣。

甚至有這樣一種說法:赤峰百姓畏懼孫殿英的土匪軍隊,比害怕日本人更甚。

但當孫殿英部與日軍頑強作戰後,當地百姓紛紛捐錢捐物,組織擔架隊上前線支援。

孫殿英看到這一幕,情不自禁地感慨:「友軍不仁,義軍不義,唯有民眾最親!」

當然,孫殿英依舊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對於孫殿英所部在赤峰城下的英勇抗戰,國民政府對其戰功不予表彰通報,對其人員損失不予增補,對其武器彈藥不予補充,對其所欠軍餉不予補發。

孫殿英依然走獨立自主發展的道路,他在此次戰鬥後吞併了東北軍的一部分人馬,勢力反而比原來壯大了。

要是隊伍能集中到真心抗日的人手上,那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遺憾的是,孫殿英在抗日的道路上起了個好頭,卻沒能堅持到底。

3.一生倒戈,晚節不保

要是此時,孫殿英能通電下野,或是從此不問政事,那麼他還能勉強落個毀譽參半的名聲。

在熱河抗戰之後的日子裡,孫殿英還是小小風光過一段日子的。

他招納了一批進步人士進入自己的隊伍,甚至在孫殿英的身邊還有中共黨員。

抗日戰爭正式爆發後,孫殿英始終與八路軍保持良好聯繫,雙方互通情報。

在一段時期內,八路軍甚至向孫殿英所部派出過一批幹部對其進行宣傳教育。

不過,隨著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孫殿英的投機本性再次暴露,他對於抗戰的前途沒有明確的判斷,對於「抗戰到底,必然勝利」缺乏信心;對於八路軍,他既想與之合作,又擔心即便與八路軍聯合也抵抗不了日本人;對於國民黨,他一方面還想保住自己部隊的番號,另一方面卻對國民政府有著很深的芥蒂;對於日本人,賣身投靠他是不想的,但又擔心日本人實力強大自己抵擋不足。

於是,孫殿英在司令部的附近開設了三個招待所,分別接待八路軍、國民黨、日本人三方面的人物,可謂真正的狡兔三窟。

然而,這種危險的平衡不可能永遠保持下去。

1943年,日軍集結重兵對太行山進行大掃蕩,包圍了孫殿英的駐地,孫殿英缺乏殺身成仁的勇氣,選擇了投降,做了漢奸。

賣身投靠後,孫殿英利用老長官龐炳勛對自己煙土的嗜好,誘捕了龐炳勛,又拖他下水,讓龐炳勛也做了漢奸。

龐炳勛(前左),孫殿英(前右)與日軍合影

日寇投降後,孫殿英所部又被國民黨收編,後又參加了內戰。

孫殿英在解放戰爭中被我人民解放軍俘虜,後再戰俘營中病故。

中原野戰軍的首長劉伯承同志曾經接見過孫殿英,對他熱河抗戰的功績以及抗戰初期與八路軍的合作表示肯定,但又指出他後來做了漢奸這一段就實在「太不好了」。

舊中國的軍閥混戰,是暗無天日、不堪回首的一頁。

這是一個各種道德、各種法紀、各種良知都全面淪喪的黑暗時期。

孫殿英這個東陵大盜,這個一生都在投機倒把的人,不過是這個可悲時代的縮影罷了

關於時拾史事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時拾史事(點擊連結關注我們:http://dwz.cn/2epd7s)。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時拾史事讀者群號535858375,歡迎喜歡歷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啊\(^o^)/~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