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一年才出一集,速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哈嘍北鼻,我是桃子。
作為一名喜愛紀錄片的妹子,桃子一直在尋找好片的路上不斷前行。
去年,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燃爆了國內網站,好評如潮。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國內唯一一部成體系拍攝故宮稀世文物修復故事的大型紀錄片,它系統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揭秘世界頂級文物「復活」技術。
一道宮門,兩重世界。
如今《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升級版來了——
《故宮新事》
New Diary of The Forbidden City
豆瓣評分9.1,相比於《我在故宮修文物》差了0.2分的距離,不過我相信,這一定只是時間的問題。
相比於三集的《我在故宮修文物》,《故宮新事》上升到了五集,我想這對很多故宮迷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不過,您先別高興的太早。
您要想看第二集,得到明年了,對沒錯,它一年只出一集。
所以接下來的四年中,每一年的春天你都有事幹了。
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
一個「故」字,將紫禁城昔日的興衰離合封存在了歷史的另一端。
而在歷史的另一端,故宮博物院啟動了「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從2016年起的未來五年內,養心殿將閉門謝客。
文物保護和修復專家們,將在最大限度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基礎上,完成對養心殿的保護性修繕。
而這部《故宮新事》,就是將要把養心殿這五年修繕全過程記錄下來。
愛看清宮劇和略知清史的人都知道,養心殿在清雍正帝繼位之後直至清末,這裡一直都是清代皇帝的寢宮,同時,皇帝也在這裡批閱奏摺,召見大臣,禮佛。
養心殿被譽為八朝天子的寢宮,封建時代皇權的中心。
所以有人說,養心殿是紫禁城最神秘最重要的宮殿之—,更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存在。
故宮的工作人員做過一次統計, 故宮每年有1500萬觀眾,其中只有1/3以上到過養心殿參觀。
對於這座神秘的宮殿,一般人無法進入,觀眾都只能扒著窗戶往裡看,就連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都不得隨意入內,只有負責文物典藏的工作人員才走進過養心殿。
但伴隨著「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的啟動,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宮殿內凝滯了百年的時間再次流動了起來。
在開始修繕與保護工作之前,就有一個最棘手的問題擺在大家面前:這座需要被修繕的宮殿,它裡面裝滿了國家級保護文物,整整1890件。
在以「最大限度不改變文物原狀」為原則的基礎上,故宮史無前例的文物撤陳行動開始了。
所謂撤陳,就是給文物搬家。
接下來故宮博物院各部門專家開始了史上最高難度最高規格的文物搬家。
首先需要對照著文物建立花名冊,標明它們之前都陳列在哪兒。
之後就是給文物們拍照,留下完整的影像資料。
再之後就是將它們從養心殿請出,收入庫房。
看桃子說的簡單不,然而事實卻是這樣的:
上千件的老物件,在拍照之前都要進行除塵,畢竟已經上百年都沒有人碰過它們了。
文物們古老,精緻卻又脆弱,文物專家們在任何步驟中,都非常小心和嚴謹。
在紀錄片中你可以看到,一位又一位戴著手套和口罩、穿著藍大褂的師傅,搬任何東西,都盡力合作完成,這樣才能提高安全性。
他們需要打著手電筒試著慢慢取下「隨安室」里的湖色暗花羅帳;撣除孔雀石荷花式洗和翡翠葡萄上的灰。
小心翼翼解下方形琺瑯玻璃掛燈上的鉤子,然後將它們完好的放入箱匣內,就連一根掉落的宮燈穗都不落。
對於這座百餘年都鮮有人涉足的宮殿,時不時就會有令人驚喜的寶貝出現。
書寫字畫的紙張是難得一見的藏經紙。
精緻的印花牆面重現人間。
對於這種一不留神就有寶貝出沒的寶殿,我也好想去啊。
養心殿內部有很多空間,閉塞又昏暗。
因此在撤陳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都感覺自己像在考古。
還有的老師笑稱,那些積壓了百年的灰塵,其實也可以說是文物了。
與人來人往的前殿相比,佛堂的撤陳工作安靜的讓人有些恍若隔世。
工作人員身處在這禪意漫漫的仙樓佛堂里,就連呼吸,腳步都變得很輕。
仙樓佛堂的前身是始建於乾隆元年的長春書屋,乾隆十一年改為乾隆爺修行秘法的佛堂。
佛堂里,除了上百件的唐卡,佛龕,供器之外,還有有一座聳立於曼陀羅格局中心的無量壽寶塔。
寶塔共七層,高逾四米,通身都是由紫檀木製成。
在這次文物撤陳行動中,因為它個子太大,移動和拆分都存在風險,所以專家們決定將佛塔原地封釘。
最後對文物的打包裝箱工作,其實才是整個搬家過程中最艱難的環節。
為了安全,在這次搬家之前,工作人員就已經為這一千八百多件文物每一個都量身定做了一個箱匣。
另外一些需要包裝的文物,在搬運的過程中,它們的外層至少要裹上四層包裝紙。
這樣才能保證文物在運輸和儲藏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撞擊、潮氣或者是蟲蛀的影響。
整個過程,不僅需要良好的組織,還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細心,匠人之心應該就是如此吧。
在這部故宮新事中,我們還看到了不少《我在故宮修文物》中的老面孔。
會彈吉他的書畫修復師楊澤華,木器修復大哥屈峰,漆器組的閔俊嶸。
在這個動輒就以百年為時間單位的地方,五年的修繕仿佛只是一瞬間,但對於歷史的存留卻意義深遠。
養心殿經歷了封建皇室王朝興亡的驚濤駭浪,也經歷了帝王天子作為普通人的日常瑣碎。
歷史在養心殿留下的一切都將藏於這些文物深處,並隨之世代流傳。
文物保護與修繕它關乎的不只是那些日益古老的文物,更關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承。
伴隨著養心殿文物的全部安全撤出,文物們新的征程開始了。
養心殿最具代表性的268件被挑選出來,被送完首都博物館展出。
當桃子看到故宮博物院和首都博物館的一把手全部親臨現場,恭送文物出宮的那個畫面上時,真的很想哭。
古物有靈,時光過了幾百年,文物們第一次走出黃瓦紅牆的紫禁城。
警車開路,萬人矚目,我想這不僅是對文物的保護,更多的是我們對那段歷史與文化的尊重。
紫禁城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而養心殿故事最多。
歷史塵封了那段往事,很多人和事都已消散,只有那些器物留下了。
世間的古物,每一件都有著自己的故事,它們默然等待千年,只為再次與我們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