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耐:"中國青年總把落後的責任推到傳統文化,這不公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3月3日,漢學大師謝和耐(Jacques Gernet)去世,享年97歲。

1979年,漢學家謝和耐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中,他筆耕不輟,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獲得過的學術榮譽和獎項不可勝數,其中最著名的有法蘭西科學院授予的翟理斯(Giles)獎、布傑(Budget)獎和有「漢學界諾貝爾獎」美譽的儒蓮獎

近日,法蘭西學院文學院官方網站發布一條訃告:法國漢學首席權威、歐洲中國學大師謝和耐(Jacques Gernet)於3月3日在法國布列塔尼的瓦納去世,享年97歲。

3月8日,他的葬禮在巴黎郊外拉雪茲公墓舉行,諸多學界人士出席,一起悼念這位為中西方文明交流做出卓越貢獻的傑出學者。

作為當代法國權威的漢學家,謝和耐教授曾領導法國漢學界的工作達五十餘年,1979年以唯一一名漢學家的身份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

在長達半世紀的學術生涯中,他筆耕不斷,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獲得過的學術榮譽和獎項不可勝數,其中最著名的有法蘭西科學院授予的翟理斯(Giles)獎、布傑(Budget)獎和有「漢學界諾貝爾獎」美譽的儒蓮獎。

敦煌經卷和「一代宗師」

◇◆◇

1921年12月22日,謝和耐生於北非的法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

他出身於學者之家,父親為研究古希臘的知名法國學者,曾擔任法國文學院院長一職。

在阿爾及利亞的海灣和山丘上,謝和耐度過了大部分的童年和青少年時光,在那裡接受了古典文學的教育。

1942年,他應徵入伍,投身於盟軍在北非開闢的反法西斯戰場。

二戰結束後,他回到母國,在巴黎國立東方現代語言學院學習漢語,1948年畢業於高等實驗學院。

1949年,26歲的謝和耐前往設在越南河內的法蘭西遠東學院學習,師從漢學權威戴密微。

遠東學院是一所專門研究南亞、東南亞和東亞文明的國立學術機構,在吳哥窟和敦煌學領域有過輝煌成就,出了沙畹、伯希和、馬伯樂、戴密微等一批世界聞名的漢學大家。

在越南的兩年間,謝和耐到過中國昆明。

受戴密微委託,謝和耐自1952年起參與編寫法國國立圖書館所藏伯希和敦煌漢文寫本特藏目錄。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使他得以親手接觸到法國探險家保羅·伯希和從敦煌帶回來的大量珍貴資料,成為他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節點。

伯希和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大名鼎鼎的伯希和是一名探險家和全才型東方學家,據說精通13國語言。

他曾師從「歐洲漢學泰斗」沙畹,說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精通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1908年,他組織探險隊在中國新疆、甘肅進行考古活動,用500兩白銀和看守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做了一筆交易,劫走藏經洞中最珍貴、最有價值的六千多卷經卷、寫本和一些畫卷,足足裝滿10輛大車,運往巴黎。

這一大批珍貴資料,為法國成為國際敦煌學重鎮奠定了基礎。

1956年,謝和耐的博士論文《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由法國遠東學術院在越南西貢出版。

書中以社會學的觀點,把漢籍、譯自梵文的大藏經、敦煌和西域文書互相對照,分析了從南北朝到五代期間的中國寺院經濟。

書中對佛圖戶、寺戶、僧祇戶、常住百姓、碨戶、梁戶、長生庫、社邑、齋供、三階教無盡藏都做了深入探討。

除了使用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這位大個子的年輕博士展露出某種熠熠生光的學術天賦——他使用的全部原始資料都是經濟性的、具體的,並且與處於歷史中的一種集合心理學現象聯繫起來。

這部著作看起來更像一部經濟學家的著作,而不是宗教史學家的論述。

謝和耐的導師戴密微長於歷史和語言學,是法國結構主義、符號學派在漢學界的中堅。

但謝和耐的治學卻更接近「師祖」沙畹的另一名弟子葛蘭言——受法國社會學之父塗爾乾的影響至深,更像一名社會學家。

此書一經出版,立刻在國際敦煌學領域引起轟動,歐、美、日同行學者紛紛發表書評,作出高度評價。

美國著名漢學家芮沃壽稱讚此書「為用現代科學標準來編寫中國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法國,此書與戴密微的《吐蕃僧諍記》並列為該領域的兩大名著。

直到21世紀,《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仍被公認為法國研究敦煌經濟文書唯一一部重要著作。

三十出頭的謝和耐一舉成名。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歲月里,他逐漸成為法國漢學界「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

在謝和耐之前,法國的漢學傳統是擅長紮實、精深的考據,一般不寫或很少寫系統的論著,只是對古文獻作注釋,如沙畹、伯希和、馬伯樂、葛蘭言。

謝和耐一方面繼承了前輩的考據學功底,另一方面又突破了他們的局限,用客觀、歷史的論述和評判進行系統研究,使法國漢學研究向著現代化的道路前進,為後學開闢了道路。

13世紀中國南方之繁榮只是幻象

◇◆◇

相比只在專業學術圈流傳的敦煌學專著,謝和耐得到更多中國文史愛好者喜愛的,是充滿美感和詩意的歷史著作——《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

1957年起,謝和耐任教於巴黎大學文學院,主要講授中國語言和文化。

他逐漸轉向了宋元社會經濟史的研究。

在白樂日的影響下,他對吳自牧的《夢粱錄》和周密的《武林舊事》、《癸辛雜識》等宋末元初文人筆記和回憶錄發生了興趣,最終促使他在1959年完成了《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

他藉助筆記小說、地方志,以及馬可·波羅的遊記和回憶錄,選定南宋王朝(1227-1279)陷落於蒙古人之手前數十年的歷史時段為社會生活史的研究對象。

他以南宋國都臨安城為中心,描繪和還原了這座當時世界上最富庶城市的建築和民居、運河和交通、市場、商業交易、節慶和娛樂,城中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的衣著、飲食、個人衛生,以及個人和家族從出生、撫養、婚姻、疾病到亡故的生命周期和四時節令,構築了一幅精緻、繁複、奢華、立體的《清明上河圖》。

筆者手頭這一本《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中譯本引進於1995年,收錄於頗有聲名的「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譯文用詞典雅細膩,頗有古風,讀來全無洋人手筆之感。

翻到前頁,才恍然大悟——原來,該譯本由叢書主編、有「中國學術翻譯界法人代表」之稱的劉東先生親自操刀。

在《譯後絮語》里,這位活躍於1980年代的著名學者被某種「求醫問藥」的歷史心結焦灼著——南宋官民何以身處巨大危機仍沉湎於審美的創造和感官快感?華夏文明何以在文化輝煌頂峰之際走向毀滅?這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基因有怎樣的因果關係?以及,越發放縱人類物慾的現代文明是否會落得另外一個「白茫茫大地更乾淨」?

隔著紙張和歲月,這位法國學者冷靜地向中國的知識精英給出了他的理解和回應:

「中國崩潰的真正原因其實與道德鬆弛無關,而似乎更像是在其經濟學和社會學的本質之中。

有關13世紀中國南方之安定繁榮的印象只不過是幻象。

在此幻象背後的,卻是國庫之年悲劇性的空虛、農村之貧困和不滿以及統治階層內部的黨爭。

「這座大廈已是十分脆弱。

」謝和耐寫道,「只要蠻族用力地推它一把,就會倒塌下來。

中國與基督教——和解的可能與不可能

◇◆◇

1982年,正值西方思想學術界紀念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入華400周年之際,謝和耐在巴黎推出了又一部有廣泛影響的著作——《中國和基督教》。

該書中,他拋開了基督教在華傳播史,轉而把重心放在中國人對基督教的態度和反應。

有關中西文明史上這次著名的碰撞,他運用了大量中文史料,著意敘述了明清時代的中國人對基督教和傳教士的態度如何從同情、好感轉變為拒絕、敵視,隨後剖析了中西方文明之間這場艱難對話及其背後深刻的文化和歷史原因。

自16世紀起,以利瑪竇為代表的第一批傳教士到達中華帝國後,通過傳播科技、在中國傳統經典中找尋「共識」、甚至有意歪曲教義來迎合中國士人,得以和部分中國精英階層建立了默契和友誼。

但是,這種默契是表面的,摻雜著暫時的妥協和許多誤會。

當「這一策略卻隨著基督教觀念被人們更加透徹地理解,而被越來越多的文人識破和揭露,便反戈一擊轉向反對他們了」。

最終,謝和耐提出他的觀點:「中國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之間不可能達成內在的、實質的、精神上的共識,因為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態,根植於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歷史傳統、知識結構及語言結構。

譬如,中國人對於「天」、「道義」等的理解自成一體,與西方人在希臘哲學傳統之上的「上帝觀」格格不入,因而無法真正地「基督化」。

這一開創性的研究引來一片喝彩。

德國漢學家、宗教學家馬雷凱對《中國和基督教》給予極高評價。

他認為:謝氏的著作「改變了基督教在中國的歷史記錄的整個研究領域」,是一次「範式的改變」——第一次使得中國人的看法和意見在傳教史研究中找到一席之地,同時也催生了一系列相關著作的出版。

謝和耐的觀點也受到一些批評和質疑:謝氏把人首先視作文化的而非自然的產物,他從文化中獲得的因素比其自然因素重要得多。

除了特定的文化,他沒有別的存在模式,沒有別的支持物。

文化成為解釋人的特質的唯一框架。

如此,文化成為一種密封的容器,而個體的人不過是文化這所監獄的囚徒。

這意味著謝和耐完全否定了一種超越於文化之上的、為所有人類普遍理解的共同體驗的存在,因此割裂了兩種文化間達成對話與和解的可能性。

此外,在這位深受法國啟蒙思潮影響的理性主義者看來,宗教和信仰等同於文化和歷史結構中的部分。

由此,他也選擇對宗教信仰中超驗的那一部分「視而不見」。

謝和耐另一讓人嘆服的成就是,他是至今為止憑一己之力獨立撰寫一整部中國通史的唯一一位西方漢學家。

1972年,耗費他近八年心血的《中國社會史》首次刊行,榮獲了法國最高學術獎——聖杜爾獎,此後於1980年和1990年經歷兩次修訂,先後譯成英、羅、韓、德、西等多種語言,被英美和歐陸許多大學列為中國史教科書。

作為一名對中華文明懷有深情的海外學者,謝和耐時常痛惜中國傳統文化自19世紀末尤其「五四」運動以來遭受的命運。

他毫不客氣地批評中國近代的部分知識階層代表,認為他們對自家傳統「懷有歧視和嚴重的無知」。

謝和耐曾說:「近百年來,中國的青年要求改革是對的,但他們應該和自己的文化傳統和解。

戊戌以來,中國青年總是把落後的責任推到傳統文化,這不公平。

1998年,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曾到位於巴黎雷慕瓦主教街道的「漢學研究所」拜訪已退休的謝和耐。

在李的印象中,年屆古稀的老者熱情得像個孩子,他對傳統中國的文化有著很深的理解和體悟。

「他心中的中國,是傳統的中國。

」李天綱感慨,「當我們投向歷史的視線常常受到來自現實的干擾的時候,謝先生在國外,有時反倒有進入明清歷史的捷徑。

本文首發於南方人物周刊第545期

原標題《一代宗師謝和耐 「傳統中國」的海外知己》

文 / 本刊記者 徐琳玲

編輯 / 楊子 [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