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始祖炎黃二帝不能排第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

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

用人類科學的觀點來解釋,黃帝約是屬於中國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時代的一位部落聯盟的首領,當時還是部落時期。

僅黃河中游至汾水之間,就有大小一萬個以上的部落,當然人數不一,原始氏族社會都是群居的,階級和國家還沒有產生。

黃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歷史記載各有不同。

有的說,黃帝曾居住在浙江杭州,史書上叫做「涿鹿之野」。

也有的說,名曰「軒轅之丘」。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尚有爭議,也有說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領尊號炎帝)。

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

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

五帝之首 。

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

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亦稱有熊氏。

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在上古傳說中,黃帝是個非常聰明能幹的人物。

他既會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國最早的曆法,又會發明對人有用的東西。

他還精通醫術,和神醫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診治方法。

他和岐伯關於醫學的對話,被後人編成中國最早的一部醫書《黃帝內經》。

黃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幹,她教人民養蠶,總結出一套餵蠶、繅絲、織帛的經驗。

從此,人們既會製衣,又會作冕,還能製鞋,從上到下都裝束起來,徹底改變了上古時代穿樹葉獸皮的原始習慣。

古代的人受飲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

黃帝發明了井,人們才有可能到遠離河流的地方去開發。

當時的人還不會蓋房子,穴居野處,構木為巢;又是黃帝教給人們「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

黃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們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比如,文字學家倉頡,造出了象形文字,音樂家伶倫分出十二音階,配成樂曲;精通數學的隸首,制定了各種度量衡等等。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明創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製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明的,但是後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

阪泉之戰

是黃帝與炎帝之間為爭奪大華夏部落聯盟首領而進行的戰爭,炎帝族戰敗,和黃帝族融合,炎黃勢力壯大。

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黃帝炎帝共戰蚩尤

涿鹿之戰,是距今約5000餘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東夷集團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縣一帶所進行的一場大戰。

「戰爭」的目的,是雙方為了爭奪適於牧放和淺耕的中原地帶。

它也是中國歷史上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戰爭」,對於古代華夏族由野蠻時代向文明時代的轉變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九黎族的首領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

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全是猛獸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

他們還製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另一個是文化水準似乎較高的新興起的有熊部落(這個部落顯然的用熊作為圖騰,再不然他們一定養有熊羆),根據地在有熊(杭州),酋長姬軒轅;他有很大的智慧和很大的能力,集政治家、科學家、軍事家和魔法家於一身。

據說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且部眾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進入華北地區後,首先與炎帝部族發生了正面衝突。

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炎帝族,並進而占據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為了維持生存,遂向同集團的黃帝族求援。

黃帝族為了維護炎黃集團的整體利益,就答應炎帝族的請求,將勢力推向東方。

接著姬軒轅乘戰勝餘威,揮軍渡過富春江,一直挺進到九黎部落的根據地涿鹿。

會戰就在涿鹿郊野進行,這是歷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戰「涿鹿大戰」,兩軍膠著,不分勝負。

蚩尤跟姬軒轅一樣,也是具有神性的人物。

他張開大口,噴出滾滾濃霧,三日三夜不散,有熊部落的士兵都迷失了方向。

姬軒轅就發明指南車,使他的部隊雖在濃霧之中,仍能辨識道路。

蚩尤又向風神雨神求援,立刻颳起倒山拔樹的狂風,降下瀑布般大雨,大地上波浪滔天,一片汪洋。

姬軒轅也施展法力,召喚女神旱魃助陣。

旱魃的相貌猙獰可怕,據說是殭屍變成的,眼睛生在頭頂上,秀髮全是一條一條的小蛇,身上長滿白毛,所到之處,連一滴雨都不會有,往往一連大旱三年,赤地千里,所有生物,全部乾渴而死。

人們聽到她的名字都會發抖,但請她出面對抗風神而神,卻最恰當。

她一出現,風神雨神就狼狽逃走,霎時間風停雨住,大水消失,泥濘乾涸。

姬軒轅乘機反攻,九黎部落大敗,蚩尤戰死,殘餘的民眾向南逃竄,定住在現在貴州省的萬山之中,據說就是苗民族的祖先。

這一場大戰展示了有熊部落所向無敵的兵力,使姬軒轅名震當時的世界。

於是各部落那些心驚膽怕的酋長們,戰戰兢兢的擁護他當「天子」,尊稱他為「黃帝」。

天子的意義是天老爺的愛子,當然至高至上。

「帝」的原始意又跟「皇」「氏」的原始意義一樣,同是神祗,不過神性再次減少,可以說屬於第四等級。

黃帝者,即黃顏色的神祗。

這正是姬軒轅所盼望的地位,他把首都設在他部落的根據地有熊(河南新鄭),建立黃帝王朝。

他下令各部落間的爭執,不准效法他那樣用武力解決,改為向他控訴,由他以天子的身份為大家判斷是非。


涿鹿之戰的結果,同時也有力地奠定了炎黃集團據有廣大中原地區的基礎,並起到了進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

涿鹿之戰為我們中華民族在發軔時期決定日後基本面貌的歷史性「戰爭」。

黃帝王朝建立的日期,古史學家說是紀元前二六九八年。

這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中華人很多次想用這一年作為紀年開始,像西洋諸國用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開始一樣,以代替中國特有的以帝王個人為基礎混亂不堪的年號制度。

這主張屈服於專制政體的壓力,沒有成功。

但它值得紀念的價值,至為顯然。

《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 凡是中華兒女,都把黃帝和炎帝並稱為自中華民族的始祖,即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魯迅先生也把黃帝作為偉大的民族象徵。

他在一首詩中說:「我以我血薦軒轅」,就是說要用自己的鮮血來保衛中華民族。

每逢清明節,中國人民紛紛來到黃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謁這位民族之祖。

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來到大陸,差不多也都要到這裡來尋根,表示後代對祖先的敬意。

人們都把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悠悠五千年過去了,黃帝的形象一直激勵著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作出更多的貢獻。


中華始祖除了以往公認的炎黃二帝外,還應有蚩尤一個席位!

那麼,為什麼人們在談論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源流時,都只提炎黃二帝,卻從不講蚩尤呢?原因在於,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正統觀念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傳統思想影響,後世一直錯誤地認為,蚩尤是「倡亂者」,黃帝戰蚩尤是「正義」對「邪惡」的「討伐」。

這樣是不對的,炎、黃、蚩尤所處的時代,為中國原始社會的末期。

我們在歷史教科書上也學過,部落聯盟的形成、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軍事首領的出現、各部落聯盟之間的爭戰,是人類原始社會末期由原始氏族社會向文明時代過渡階段所普遍存在的現象。

而各部落和各軍事力量之間的戰爭,往往是十分激烈和殘酷的,但它與進入文明時代(即階級根本對立的社會)以後所發生的戰爭,性質完全不同,它並沒有什麼「正義」與「非正義」之分,也談不上誰是誰非、誰對誰錯。

而且,正是這種部落之間的戰爭,揭示了文明時代到來的曙光,推動人類社會由「野蠻」走向「文明」,成為階級、民族、國家形成的一種催化劑。

眾多研究蚩尤的專家形成的觀點比較一致:「中華始祖除了以往公認的炎黃二帝外,還應該有蚩尤一個席位。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專家們在作了大量考證後認為,其實蚩尤九黎不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形成漢族的最初的重要淵源。

當今,無論哪一個地區、哪一個姓氏的漢族同胞中,都絕少有人想過尋根問祖去同蚩尤九黎攀上關係。

但專家認為,如果能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稍作歷史的考證,就不難發現,漢民族中有不少成員,追根溯源,確是當年蚩尤九黎的子孫後代。

大家都知道,漢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人數最多,這是在數千年的歷史中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

從發展史看,漢族的前身和主體是夏、商、周時代的華夏族。

但專家認為,華夏族系並不只是源於炎、黃部落集團,實際上最初是以黃帝部落集團為中心,由黃帝、炎帝、蚩尤九黎三大部落集團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而以涿鹿為中心的華北大平原的角逐和爭戰,正是三大部落集團得以融合的契機和起點。

因此我們得到,蚩尤不僅是苗族的祖先,同樣是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人文始祖,蚩尤也應稱為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

蚩尤作為九黎部族的首領,率領他的部族子民,最早地進入了定居的農耕文明時代,為中華文明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祖陵寢

1、黃帝陵

黃帝陵簡稱黃陵,相傳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衣冠冢。

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橋山上,故亦稱橋陵。

2、炎帝陵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里的鹿原鎮境內。

3、蚩尤墳

蚩尤墳位於山西運城。

是夏後浙江文明進入中原後的紀念碑,黃河流域先民始知文字,乃服衣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古時期著名的戰爭——軒轅黃帝大戰蚩尤

文/鄧海春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始祖之一,被後世尊為人文初祖。他是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少典與附寶之子,以姬為姓,有土德之瑞,尊稱黃帝。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