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看膩了?試試水下考古探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面對失信老闆縮水的年終獎,你藍瘦香菇了嗎?又一年白幹了吧?映相小編給你指點一條發財之路:

1月5號開始,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正式啟動了「張獻忠秘密沉銀」水下遺址考古發掘工程。

明末起義抗清的張獻忠,在四川搜羅無數金銀珠寶。

後因清兵入川,他攜帶上百艘木船,滿載這些財富,在岷江遭遇敵人楊展的部隊,張獻忠大敗,無數的金銀財寶都沉入江底。

如果你是一個水性極好的人,又懂考古,或者懂盜墓也行。

趁此機會,入川一趟,一定能夠過個好年。

說到考古,也是一個因為近幾年來我國盛行的盜墓題材而大量曝光的行業。

很多人對考古一知半解,以為身穿皮衣,腳跨駿馬,帶上裝備,旁邊再挎上一個漂亮妞兒就可以浪跡天涯了。

(近期騰訊視頻的熱播網劇《鬼吹燈》)

其實,現實中的考古學家雖然不會遇到傳說中的「大粽子」,但他們面對的是不為人知的辛苦與長期跋山涉水的孤獨,以及難以預料的危險——要克服各種環境下的水土不服,長期風餐露宿帶來的各種疾病,以及發掘陵墓時面臨的心理壓力。

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他從事的是真真正正的考古,而且是比考古更專業化細分的領域——水下考古。

它是是考古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陸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

(多波束測深聲納呈現的我國千島湖下有一座古城)

而在水下考古界,林國聰是我國少有能夠深潛至海底100米的技術潛水員之一;是我國首批水下考古潛水長,還擁有多項國際通用的資格證。

1999年,大學畢業的林國聰懷抱著一股子年輕人的熱情和衝勁,闖進了當時剛剛起步、乏人問津的行當———水下考古。

他順著彎曲的海岸線,一個一個城市找尋,最終將目光投向了古老的港口城市:寧波。

從一名徹頭徹尾的「旱鴨子」,到搏擊海浪的「浪里白條」;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初學者,到浙江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拓荒者與探索者,其中的付出和汗水,只有林國聰自己品得出來。

24歲那年初學潛水時,他整天泡在水裡,每天手指腳趾泡到發白髮脹,連晚上睡夢中都會不自覺地伸手踢腿練習蛙泳,一次由於動作幅度過大,還驚醒了同屋酣睡著的學員。

(林國聰在美國參加洞穴潛水培訓)

水下考古,不是看看專業書就可以的。

每次在下水前,林國聰和同伴們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翻史籍、查檔案、尋漁港、走碼頭、串漁村、上漁船、訪漁民……追尋水下文化遺存的蛛絲馬跡。

而後,運用科技設備對目標海域進行掃測,進行精確定位標註。

最後,按兩人一組的方式結伴下水,進行海底探索與發掘。

自2012年以來,由林國聰領隊主持的浙江第一個水下考古發掘項目——「小白礁Ⅰ號」沉船考古項目,先後順利完成了文物發掘、船體發掘及現場保護等工作,取得了舉國矚目的成果。

如果說盜墓題材的文學作品給大眾普及了文物的價值,那麼這些面對高額古董誘惑,還可以保持初心的考古學家更值得欽佩。

他們雖然並不像傳說中的」摸金校尉「有著傳奇般的經歷,但終其一生只為了古代文明能夠重見天日,若先祖真的在天有靈,也會感到欣慰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江口沉銀︱二期考古:發掘面積是去年兩倍

記者28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了解,四川將於近期開展「江口沉銀」遺址二期考古。去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位於四川眉山市彭山區的「江口沉銀」遺址進行了3個月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萬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