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一石棺,上面刻有「開者即死」,石棺上血跡斑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7年,中國考古者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件,意外的發現了日前保存最為完整等級最高的隋朝墓室。

當時的考古者在挖掘中發現,是一座規格長方形豎井土坑墓。

其中有墓室和墓道兩部分組成,在當時隋朝中高規格的安葬方式。

石棺

在進一步的挖掘中,考古隊發現了一塊完整的石槨。

在其內部是一具雕刻精美的仿殿堂石棺,其形狀是長方形,表面有浮雕的形狀的房子,其中棺蓋是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的。

改下部分是有六塊石頭組建成的,中間可以開門,兩邊有窗門,瓦片等形狀,其中在還刻有真龍鳳凰侍從的圖案。

一眼看過去就是一座建築縮略圖。

開者即死

在古代能有如此該規格的厚葬,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

更具碑文記載,在這座墓室里埋葬著一個年僅九歲的女孩。

名字叫做李靜訓,字小孩。

是隋朝左官祿大夫李敏的第四女,其家族顯赫,曾祖父是北周的膘騎大將軍,祖父曾跟隨周武帝平齊,後又與楊堅一起打天下。


其中內容還表明李靜訓自幼呆在祖母楊麗華的身邊,生活在宮中。

不過在大業四年的時候病死在汾源宮,那麼她的墓室應該是她的祖母一手操辦的。

楊麗華此人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此墓是安置在萬善尼寺中,並仿照舍利的埋葬方式。

紅色棺木,來源網絡

又將舍利放置在石棺中,又在石棺上刻了「開者即死」的文字,現在的我們在陰森之處看見此物,感覺都會毛骨悚然。

但是在當時這四個字體現出來祖母對她的寵愛,在古時候人們都比較信奉,所以在當時人們對其比較敬畏。

所以即使有人知道在裡面埋藏了許多東西,但是處於內心的恐懼也不會妄動。

以字品史,品出歷史的韻味,史記出興衰。

喜歡的朋友不妨關注通古至今,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導,請多包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專家頂著害怕打開,果然發現驚奇

說出考古隊出了奇怪的事情並不罕見,但是今天你想說的其中一個故事確實是一個可怕的故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陝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外的一處工地突然發現了一個墓地。考古人員到墓地時發現,這是一座精心修建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