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鬧市區驚現漢代古墓群 出土各類遺物400餘件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昌鬧市區驚現漢代古墓群 出土各類遺物400餘件套,其中出土的太平百錢在南昌地區屬首次發現

出土的銅器

買地券

龜形水注

銅器

漆器

金器

昨日,省文化廳聯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發布南昌市象南中心古墓群考古發掘主要成果。

據介紹,象南中心古墓群共發掘清理墓葬11座,發掘面積約2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器、漆木器以及採集樣本等各類遺物400餘件套。

其中出土的太平百錢,在南昌地區尚屬首次發現。

出土的顏黃買地券,是三國時期唯一石質買地券。

此次發現的墓葬,說明在漢晉時期象南中心一帶屬於郊外,為考古學家研究漢晉時期南昌城的發展與變遷提供了重要線索。

南昌鬧市發現古墓

記者了解到,墓葬位於南昌市西湖區,為南昌老城區核心區域,北靠孺子路,東鄰象山南路,南接南浦路,西邊為船山路。

2017年7月施工過程中發現古墓,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聞訊後,立即會同南昌市博物館對現場進行了勘察。

2017年8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南昌市博物館組成考古隊對墓葬進行了搶救發掘,共發掘清理墓葬11座,發掘面積約2000平方米,出土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器、漆木器以及採集樣本等各類遺物400餘件套。

據參與發掘的考古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共發掘墓葬11座,時代從東漢到東吳時期。

墓葬主要有土磚混合結構墓、磚室墓、磚木混合結構墓三種類型。

土磚混合結構墓2 座(1號墓、3號墓);磚室墓7座(2號墓、4號墓、5號墓、6-10號墓);磚木混合結構墓1座(11號墓)。

1-10號墓時代為東吳時期,11號墓時代為東漢早期。

棺內屍骨保存完好

據介紹,11號墓的墓葬形制較為特殊,為磚木混合結構墓,屬於土坑木槨墓向磚室墓轉變的過渡時期。

墓室內共放置6具木棺,東室4具(1大3小),西室2具。

開棺後,發現其內屍骨保存完好,並發現有漆木器與紡織品。

2號棺遺骸年齡為30歲左右,可能為女性,其餘5具棺均為未成年的小孩,最大的約13、14歲,最小的才5、6歲。

根據墓葬的內出土的貨泉及五銖銅錢,以及其出土的名刺上「廣陵郡廣陵縣」字樣,判斷墓葬應該屬於新莽之後的東漢早期的墓葬。

此外,1號墓出土了銅錢「大泉五百」,這是孫吳嘉禾五年-赤烏九年(公元236、246年)所發行使用的貨幣。

2號墓出土了「赤烏四年」買地券,赤烏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的稱帝後第四個年號,赤烏四年即公元241年。

3號墓出土了「建安十七年」銅鏡,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第五個年號,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此時南昌地區屬於孫權統治範圍之內。

9號墓出土有「太平百錢」銅錢,為三國時期蜀郡所鑄。

此次發現的墓葬中,有晚期墓利用早期墓磚修建的情況。

太平百錢在南昌首次發現

考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明清時期,現在的象南中心一帶屬於城區範圍,但此次發現的墓葬,說明在漢晉時期象南中心一帶應該屬於郊外,「這為我們研究漢晉時期南昌城的發展與變遷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11號墓是南昌首次發掘的磚木混合結構墓葬,為研究南昌地區豎穴土坑墓向磚室墓轉變過程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此外,太平百錢此次在南昌地區尚屬首次發現,位於孫吳境內的9號墓內出土蜀國錢幣,1號墓出土的「蜀郡」漆盤,都說明當時吳蜀之間有著密切貿易往來。

蜀錦是蜀國對外重要貿易物品,有可能是通過長江與吳國進行貿易,進而行銷全國及海外,這為我們研究絲綢之路在大陸上的路線提供了新的線索。

出土罕見的「丹書石券」

2號墓中出土的顏黃買地券,是三國時期唯一石質買地券,由硃砂寫成。

這件文物上註明的定約對象不僅有鬼神,還有後世活人,在其他地券中從未有過,而且書寫類型與其他買地券不同。

記者了解到,買地券是由買地契約演變而來的。

從東漢到明清時期,歷代皆有。

買地券的材質因時代不同而有變化,有鉛質、玉質、石質、陶質,甚至還有鐵質。

買地券在墓中多放於墓室內,也有放在墓地甬道或靠近墓門之處的。

買地券的出現和使用,反映了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和土地買賣的盛行。

這件「丹書石券」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三國時期最早的女性買地券,此前發現的女性買地券上標註永安四年大女宋某,比南昌出土的顏黃買地券晚20年,而且居於合葬墓側室,身份不如顏黃。

這件文物上有我國出土最早的關於土公(土地公)的記載,比神鳳元年的會稽亭侯買地券早十多年;文物上還有東海小童的記載,同樣是我國出土最早,比昇平五年周芳命妻潘氏買地券早120年。

值得一提的是,「丹書石券」上記載了廣陵江都都鄉里等字樣,而當時江都已為廢縣,說明顏黃為移民。

都鄉里是特殊安置機構,對於了解三國時期基層建設和移民問題等有很大的價值。

文物上記載的黃鵠與鯉魚的句式,與黃武四年浩宗買地券句型相通,但後者寫為鶮與魚,與鶴音通,後來張道陵修仙的鵠鳴山,寫為鶴鳴山,可證明本字是鵠,後來在魏晉慢慢轉為鶴。

(南昌晚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魏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昌古墓群出土東吳時期陰間樓契

江西南昌市西湖區去年7月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了共有11座墓的「象南中心古墓群」,面積約2000平方米,當中有一座為罕有的「六棺合葬墓」,共有一成人女子和五名未成年孩童,葬俗奇特;至於最早的一處古墓距...

南昌「海昏侯」墓後考古又有新發現

海昏侯墓是漢廢帝劉賀的墓葬,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自2011年發掘以來,已出土1萬餘件(套)珍貴文物,對研究中國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