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古錢幣的真假。。。銅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嘉慶通寶

1、看銅色

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青色。

2、認銹

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發掘品,一為傳世品。

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銹。

傳世品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暗銅色。

出土的錢幣表面銹色深深漬入錢幣裡面,因為其分子結構穩定、緊密,所以真銹很不容易擦掉。

而偽造銹色則在錢幣表面,稱做「浮銹」或「粉狀銹」,比較輕浮,容易脫落,往往經鹼水一煮,做上的假銹便迅速消失。

3、看銘文

中國金屬鑄幣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體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

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

鑑定一枚錢幣書體對不對,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當時的特點;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種的特點。

如:「益化」圜錢雖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時有齊文字的特徵,不同於同時期其他各國之圜錢文字;發現有東周、西周的圜錢,若其錢文是小篆書寫,顯然是偽品無疑。

4、聽聲

許多錢幣學家和收藏家喜歡用聽聲音的辦法鑑定古錢。

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

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基本是啞音。

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清脆、響亮。

5、辨鑄造方法

中國古代鑄幣的鑄造,大概經過了子范(土、石、銅)、母範(磚、銅)、翻砂等幾個發展階段。

無論是真錢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的痕跡。

這些痕跡就是鑑定錢幣真偽的有力依據。

6、聞味

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7、觀版別

從版別上辨別古錢最主要的辦法是除了多看錢譜之外,必須要多接觸實物,以熟悉各個朝代的錢幣真品。

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種。

因為這些普通品很少偽品。

如戰國時期刀幣形制特殊,造偽者只好用真品翻砂製造贗品,其破綻在於翻砂鑄造後的錢幣偏小,較為厚重,文字膚淺,銅質粗糙,銹色不對且易脫落。

嘉慶通寶

中國古代錢幣,中國古代錢幣多為金屬鑄幣,有一定的形狀、大小、重量、成色,其上還多有文字標記,與作為等價物的牲口、布帛、海貝有所不同。

在考古學上,錢幣對遺蹟和遺物的年代斷定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經濟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中國的金屬鑄幣出現於春秋末期,此前以麻布、海貝等為等價物,表明當時的商品生產尚不發達,錢幣還停留在實物階段。

從春秋到清的二千多年,錢幣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

先秦時期以青銅製的刀、布為主,也有銅的圓錢和銅貝,還有金餅和金版。

從秦到清,主要通行方孔的銅質圓錢,但從宋到金、元、明、清,和銅錢並行的還有紙幣和銀錠。


銅幣 在中國古代,銅幣沿用時間長,其發展過程中品類繁多,形制多樣,富有特徵。

先秦 春秋末年,晉和周開始用帶銎的銅鏟形錢幣,此即所謂空首布。

戰國時除布外,還有刀和圓錢。

三晉和周、燕廣泛使用的是尖足、方足或圓足的平首布。

三晉和燕的布幣上多有城邑名稱,常見者有晉陽、 安邑、離石、藺、皮氏、蒲坂、襄平等100多個縣邑名稱。

有的布又分大小几種,如安邑布有二釿、一釿、半釿之分。

齊國通行的貨幣是刀幣,上面常有齊、安陽、即墨等地名。

燕、趙也用刀,但比齊刀為小。

燕刀上有一明字,俗稱為明刀。

趙刀上則有邯鄲、白人等地名。

楚用銅的貝形幣,錢上也有一兩個字,俗名「蟻鼻錢」。

戰國時在三晉和周還出現了圓孔的圓錢,後來齊、燕、秦也鑄造圓錢,但改圓孔為方孔。

根據傳世品和地下發掘可知,戰國時發行的錢幣數量是相當多的(見東周貨幣)。

秦漢至隋 秦統一後,廢刀布,以圓形方孔的半兩為法定貨幣,重十二銖,有錢文曰半兩。

西漢初仍用半兩,惠帝呂后時半兩錢大小屢變,出現過薄小的榆莢半兩。

文帝時鑄四銖半兩,幣制趨於穩定。

武帝初鑄三銖錢。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始行五銖錢。

從此到西漢末,幣制不復改變。

王莽代漢,為了復古而造刀、布及大泉五十、貨泉等圓錢。

半兩、五銖及大泉五十、貨泉等錢的錢範傳世品頗多,近年又多有發現。

東漢初恢復五銖錢,沿用到東漢末。

西漢末和東漢末,都出現過沒有邊郭的所謂剪輪錢。

東漢末還有被鑿去錢心的「環錢」,反映當時社會上普遍鑿錢取銅。

三國時蜀鑄直百五銖等,吳鑄大泉五百、大泉當千等錢。

魏晉到十六國時,蜀中有太平百錢、漢興等錢,石勒曾鑄豐貨。

南北朝時,南朝宋鑄孝建四銖,梁鑄五銖,陳鑄太貨六銖。

北朝北魏孝文帝鑄太和五銖,孝莊帝鑄永安五銖,北齊文宣帝鑄常平五銖,北周鑄布泉、永通萬國、五行大布。

魏晉南北朝時期,市場上多以谷帛交易,或用金銀,故錢幣需求量減少。

不少政權雖也鑄造錢幣,但發行量並不多,而漢以來的各種舊錢,長期以來一直流通。

隋統一後仍鑄五銖錢,但其邊郭較寬。

從漢武帝到隋的700多年之中,各王朝或地方政權所鑄的錢幣,基本上不出五銖的範圍。

唐至明、清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鑄開元通寶。

這是中國古代幣制上的重要轉折點。

此後,銅錢上不再標明兩、銖等重量,而代之以通寶或元寶之類的名稱。

唐高宗時鑄乾封泉寶,肅宗時鑄乾元重寶,這兩種錢都較少。

從玄宗到武宗時,仍鑄開元通寶。

武宗鑄會昌開元,背面有京、洛等字以紀鑄地。

開元通寶是唐代主要的通行貨幣,銅質優良,鑄工精整,流傳下來的實物數量很多,表明唐代貨幣經濟較為發達。

五代十國各地方政權所鑄造的錢幣多達30餘種,常見者有後周的周元通寶和南唐的唐國通寶等。

但當時不少貨幣質量極劣。

宋統一後,隨經濟的日益繁榮,貨幣需求量也不斷增長。

神宗時每年鑄錢達500多萬貫,創歷代鑄錢的最高紀錄。

南宋鑄錢也很多,因而兩宋銅錢傳世者甚多。

宋錢有以下的一些特點:一是年號錢極多,從太宗鑄淳化元寶之後,各帝幾乎每改元一次便要鑄造有新年號的錢幣,對元、明鑄錢有很大影響;二是鑄大小不同的錢。

小錢為小平錢,和開元錢相當。

較大者為折二、折三,即合小平錢2枚或3枚,還有折五或當十者;三是錢文書體的多樣化,從篆到隸、楷、行、草,應有盡有,有時還用皇帝的親筆,即所謂御書體,如出現於崇寧、大觀錢上的瘦金體,就出自徽宗手筆。

鑄造貨幣和書法藝術相結合,也是宋代文明發達的例證之一。

遼代鑄有統和元寶、重熙通寶等十多種錢,但數量較少。

金代僅鑄正隆通寶、大定通寶等幾種,但鑄造量較大。

元代紙幣較多,故鑄錢較少,民間多用舊錢交易。

傳世元錢有至大通寶、至正通寶等。

明建國前,鑄大中通寶。

洪武時鑄洪武通寶。

明和元一樣發行紙幣,故明中期鑄錢甚少。

從嘉靖、萬曆到天啟、崇禎,鑄錢數量較以前增多。

清沿明制,在各地設局鑄錢。

康熙、乾隆時國家富強,錢幣製作較好,到清代晚期漸趨於濫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