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絲綢之路上的精靈---文物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古時沒有照片、錄像等技術手段,作為千百年間流傳下來的文化遺存 — 絲綢之路上的文物俑,它們大多真實地模擬著當時的各種人物,文物俑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及社會習俗。

絲綢之路上文物俑的紋飾、雕刻的衣服樣式、髮髻樣式等,不僅能反映出各個時代雕塑藝術的水平,同時也是研究各代輿服制度的重要資料。

追本溯源

文物俑:所謂俑,是以陶、木、青銅等材料製作的小型人像,目的在於代替活人隨葬。

俑大約是從春秋戰國時代才開始出現,它的前身是殉葬的活人。

人殉極其殘酷,在商和西周非常盛行,大量的活奴隸和活士兵被用作殉葬,比如安陽殷墟武官村大墓中排列著152具人骨,就是墓主生前的武士和奴隸。

隨著春秋戰國時代奴隸制的崩潰和封建制的興起,用奴隸作為人殉的習俗也被迫改變,從而出現以茅草等扎束成人形來代替真人殉葬。

這可能就是最早的俑,當時稱「芻靈」。

以後,這種以人形模擬物隨葬的方法日益普遍,並開始用泥、陶、木來製作模擬人形,這就是俑。

文物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

俑系陪葬的偶人,由木、石、陶、銅等不同材料製成。

《孟子.梁惠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

趙岐註:「俑,偶人也,用之送死」。

鄭玄釋為「與生人相對偶,有似於人」。

絲路男神:文物男俑

正解與歪解:絲綢之路上的呆萌男俑

陶俑在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燒制陶俑。

2014年,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在國家博物館開展,這是目前有關絲綢之路的數量最多、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展覽,匯集了中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44家文博單位的490件文物珍品。

在展出的眾多文物當中,造型各異、面部表情生動活潑的各色陶俑萌翻了參觀的觀眾。

下面小編就為您盤點盤點那些呆萌男立俑,裡面還有胡人版的「大師兄」和「二師兄」。

絲路天王俑:驅邪鎮墓 俑中神祗

中國古人相信靈魂不死,到冥間還會過同現實一樣的生活,所以常在墓中放置各種各樣的隨葬品供死者使用。

同時他們也認為在陰間鬼怪橫行,對死者構成威脅。

為了驅邪避崇,震懾鬼怪,保護死者的靈魂不受侵犯,另一方面也為了達到恐嚇盜墓者的目的,古人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墓中放置鎮墓俑。

鎮墓俑包括鎮墓獸、武士俑和天王俑。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後,就逐步被漢化,天王也不例外。

墓葬中的天王俑的形象已失去了在古印度佛教中護法神的姿容。

絲路女神:文物女俑

絲綢「女神」:文物女俑

女俑因其優美的形體與服飾給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漢唐時代,女俑作為一種文物符號深刻地表現了所處時代的精神風貌。

這些絲綢之路上的「女神」,曲眉豐肌,儂麗多態,多著胡裝,是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胡漢融合的體現。

唐朝寬容開放,婦女可以拋頭露面到市街遊玩,還可以參加打球、射獵等活動。

女俑有的身著女裝,嫵媚婀娜;有的身著胡服或男裝,英姿颯爽,展現了唐代女子開朗自信的精神風貌。

漢代那些「窈窕淑女」俑

在漢代,社會對女性的審美觀是面容姣好,唇紅齒白,身材方面講究體態輕盈,弱骨豐肌。

漢代當時的文學作品中對女性之美多有描述,如《孔雀東南飛》中有「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目前所見出土的大量漢代女性陶俑、木俑及畫像磚石中的形象,無論是長袖曼舞的女子,還是吹竽撫琴的伎樂,大多為細腰裊裊,輕盈欲飛,即所謂的「窈窕淑女」,漢代美女趙飛燕就是由於體態輕盈、腰肢纖細而深得漢成帝寵愛。

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仕女俑鑑賞

說到俑的發展,漢代可以說是第一個發展時期,隋唐則迎來了第二個發展高潮。

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位於新疆吐魯番市三堡鄉、二堡鄉。

該墓葬群出土了大量隋唐時期的彩繪泥俑和木俑,其中有傾國傾城的仕女俑、桃花玉面的舞伎俑、神態猥瑣的宦官俑、精神抖擻的武士俑、姿態超群的雜技俑、神態各異的胡人俑及正氣凜然的天王俑和鎮墓獸,無一不是俑中精品。

這些俑多為彩繪泥俑和木俑,絕少有陶俑,且製作材料和方法有地域性。

胡俑:絲路外來風

絲路胡俑外來風

有唐一代,客居在帝都長安城的胡人保持在十萬人以上,約占都城總人口的十分之一。

大量胡人的加入更加豐富了唐文化的內涵,絲綢之路沿線唐墓出土的形態各異的胡人俑生動地再現了胡人來華追夢的盛況。

絲路上胡人著裝喜混搭

吐魯番在唐朝時稱之為西州,很久以來就是多民族地區,在隋唐時期,這裡生活的居民除了突厥、粟特、吐蕃、回鶻等民族之外,還生活著大批漢族居民。

從考古出土的俑來看,當時人們混搭著裝很普遍。

三彩俑:陶俑的壓卷之作

在唐三彩眾多的器物中,最為突出的是俑類。

藝人們通過對社會現實生活中人物、動物形象的認真觀察,經過提煉和加工,將不同人物、不同身份的形象,塑造得準確生動、生氣勃勃。

三彩俑一般為盛唐的產品,洛陽是唐三彩的最早發現地,洛陽出土唐三彩胎質潔白堅硬、造型生動優美、釉色艷麗多姿,成為洛陽曆代文物中最絢爛的篇章。

洛陽出土的唐三彩是精品的代表。

唐三彩人物俑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神形兼備,由於主要是用寫實的手法來塑造人物,因此人物表情細膩而傳神,通過這些三彩俑可以反映出唐朝社會風俗、服飾遺蹟等方面的情況。

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宋三彩陶俑作冥器?這跟宋代的社會變遷和喪葬習俗的演化是密不可分的。

宋代多戰事,尤其是南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重心南遷,使長江流域以南發生很大變化。

陶俑在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開始燒制陶俑。

雖然明清時代陪葬俑日漸式微,但明代陶俑依舊可以稱為繼秦俑、漢、唐三彩俑之後陶俑歷史上最後一個高峰。

馬背上的「跑團」:絲綢之路上的騎馬俑

奔跑吧!絲路文物俑

騎馬出遊和狩獵是唐代上層階級休閒娛樂的一種方式,狩獵活動和騎馬出遊也成了唐代繪畫、雕塑、詩歌等藝術的創作題材。

騎馬狩獵俑和出行俑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威武的胡人和矯健的胡馬是唐代詩歌、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中常見的題材,反映了長安作為國際大都會的開放與繁榮。

在騎馬或騎駝俑中,男性胡人俑比較常見。

在這些騎馬出遊和狩獵活動中,甚至還有女性形象的出現,由此可見,唐朝是一個寬容開放的朝代,婦女可不僅以拋頭露面到市街遊玩,還可以參加打球、射獵等活動。

婦女騎馬在唐代繪畫、雕塑和文學中都有生動的表現,且常著胡服,唐代上層婦女著胡服騎馬出遊是一種社會風氣。

馬背上的「樂團」:絲綢之路上的騎馬樂俑

唐代社會愛好音樂之風甚盛。

而在絲綢之路上,由於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原音樂也也與其他地域有了更深的交融,其中,騎在馬上的騎吹就是受到北方少數民族鼓吹的影響而盛行的「馬上樂」。

這些樂俑姿態各異,手持的樂器可以辨知的有排簫、豎笛、橫笛、篳篥,接近於鼓吹樂中的大橫吹樂器。

唐代鼓吹多數是騎在馬上的騎吹,這種演奏方式是受到北方少數民族鼓吹的影響。

唐朝貴族墓中隨葬的明器,注重表現外出活動,常見儀仗俑原群,是唐代貴族現實生活中出行儀仗隊伍的模寫,「馬上樂」比較隆盛。

騎馬樂俑一般有擊鼓俑、拍擊樂器俑及吹奏樂器俑數種,有時還包括少量歌唱俑。

古代絲綢之路上的「跑男」

在追著《奔跑吧兄弟》節目的過程中,中國文物網小編靈機一動,在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也有「跑男」的蹤跡,他們曾風靡中外,他們是那個時代的見證者。

這些「跑男」就是騎馬俑和騎駝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陶瓷鑑賞專家張現峰:三彩之滄海桑田

唐三彩是盛行於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然而三彩並非專指這三種色彩,中國文化中通常提到:一是太極,二是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