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也可生產性保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聲 音】
2012年2月,文化部頒布的《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主要是在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傳統醫藥藥物炮製類非遺領域實施。
自從提出「生產性保護」兩年來,文化部已向社會公布兩批共98家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從非遺的生成特性出發所提出的「生產性保護」因而成為重要的「中國經驗」。
筆者認為,對於這一「中國經驗」,我們仍然需要深化對其內涵與外延的研究,非遺的生產性保護不應僅局限於上述三類領域,還應拓展到古村落。
古村落是擁有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的文化遺產。
就物質文化而言,其中包括民族建築文化、民族紡織文化、民族服飾文化、民族飲食文化等;就非物質文化而言,其中包括民族民間文學(如口頭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史詩、長詩和諺語等)、民族音樂舞蹈、民間戲劇、民族傳統手工藝、民族習俗。
古村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體現出中華姓氏的血緣文化、祖宗崇拜、倫理觀念、堪輿風水、典章制度、建築風格、地域特色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和經濟價值。
同時,古村落的自然風光旖旎秀麗,民族風情濃郁而獨特,是綠色文化、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混合體,是民間文化的「實地活態博物館」。
它既是一種獨立的文化存在,又保存著一套完整的文化傳統。
因而,它是保存和全面呈示地域文化的舞台。
隨著現代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鄉村被城市吞噬。
統計數據表明,2000-2010年,中國有90萬個村子消失,每天大約有將近300個自然村落消失。
這些自然村中包括許多文化歷史悠久的古村落。
千篇一律的現代建築侵吞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之後,不少旅遊勝地又千方百計地重修民族建築,試圖恢復其原始面貌,重構「真實性」。
然而機械複製導致的是完整性、真實性、權威性的喪失,造就的是千篇一律的景觀。
保護古村落就是保護一個民族的「根性文化」。
對古村落的保護,應從其文化空間入手進行整體性保護,不僅要保護遺產本身,還要保護其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空間,如設立生態博物館、民族文化生態村等對文化遺產進行「就地保護」,這樣有助於文化在其植根的「土壤」里「生長」「發芽」「開花」「結果」。
但是保護根性文化並非是把它們束之高閣,而是要讓這些民族文化和綠色文化走進我們的心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古村落大多分布在偏僻的山區,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後。
對於這些擁有較高審美價值、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的古村落,可以通過旅遊觀光來展示其秀麗的山水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俗風情,通過發展旅遊產業,使文化資源走出深山,實現其經濟價值,這是古村落生產性保護的要義之所在。
開展古村落的生產性保護,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地開發利用,可以推動古村落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大眾的生活,在豐富當代人精神生活的同時,提升區域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古村落資源是同礦產資源一樣具有開發潛力的資源。
開發利用得當,它必定會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生髮點,也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文化傳播效益。
因此,古村落旅遊肩負著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和脫貧致富的雙重使命。
也就是說,古村落的生產性保護,既促進了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活態傳承,同時也促進了區域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一箭雙鵰的功能。
(蔡熙 作者單位: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
首屆「中國古建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應用研討會」即將開幕
由聯辦財經研究院主辦、上海燊榕古建保護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古建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應用研討會於本月8日-9日於紹興品臻園·蘭亭安麓舉辦。本屆研討會圍繞「古建遺產的文化內涵、價值闡釋、認定與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