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撿到一個「鐵片」, 高價也不賣,上交後,變為博物館鎮館之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1982年,5月,河南省登封一個普通的農民,在上山的時候在石頭縫裡,意外的發現了一個看似「鐵片」卻不是鐵片的東西,因為這個「鐵片」上邊有很多看不懂的文字,看樣子很像一個古董,他也不識字,當然不知道這個東西的珍貴。
有外地人聽說他這個東西,想要收購,而且價格一出就高達10萬元
想想當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10萬元啊,萬元戶能有幾家?周圍的人,還有他的親人,都勸他讓他快點賣了,這一賣,一輩子就不用奮鬥了啊,不過,此人雖然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長大 的,但是思想覺悟很高,他認為這是國家的東西於是交到了河南省博物館,當工作人員接到這個文物的時候,驚訝的說不出話了,初步斷定這是武則天當時封禪山的金簡。
武則天的乾陵,但現在都沒人敢動,武則天的寶物很少能見到,這個文物的價值,可是無法估計的
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武則天一生一共去過10次嵩山,然後把嵩山改名為「神岳」,有人會提出疑問了,一般皇帝不都是封泰山麼?為啥武則天偏偏選擇嵩山呢?
這個其實不用想,單單從地理因素上就想明白了,嵩山離都城洛陽,長安,多近呢,為何要大老遠的去泰山,另外一幫大男人去泰山,自己偏偏去嵩山,這也能體現出自己的獨特
1985年,武則天金簡從登封縣轉移到了河南博物院。
後來武則天封山金簡被專家評為河南博物院鎮館之寶。
農民山上撿到一片垃圾,有人出價十萬不賣,上交國家後才知是國寶
在上世紀80年代,河南有個農民上山採藥,卻在山頂的石頭縫中,無意間發現一塊金光閃閃的刻字金屬片,起初他以為這是一張包點心的黃紙片,當時很流行這樣的鍍金包裝紙,所以將此物撿回了家中,後來村裡的讀書...
河南採藥老漢撿到金屬片,成了河南博物館鎮館之寶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上有過燦若星辰的瑰寶。但中華民族災難深重,歷經多次戰亂,很多國寶級文物都已經遺失不見了。有些是偶然情況下才得見天日,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件國寶——武曌金簡。所謂武曌金簡是除罪...
農民撿到一塊鐵片,有人出一萬堅持不賣,現在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有一個到河南登封上去採集草藥的農民,偶然間看到有兩個石頭之間夾著一個用鐵做成的薄片,上面寫的和現在的文字不太相同,依照常識,他覺得這是一個寶物,可他也沒讀過什麼書,也不知道...
農民撿到一文物,拒絕商人的收購,果斷上交國家,現成為鎮館之寶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河南省登封縣的一位農民上山採藥。因為天氣太熱,加上已經勞累了一天,農民就坐在中嶽嵩山頂峰的一塊石頭上休息,並拿出隨身攜帶的乾糧充飢。二十分鐘後,農民剛要起身離開,卻在石頭縫中發...
一農民撿到無價之寶,無知差點賣掉,最後上交國家,成鎮館之寶!
一農民撿到無價之寶,無知差點賣掉,最後上交國家,成鎮館之寶! 說到文物,大家可能都會想到那些埋在地底的文物。但是有些文物卻是散落在全國各地,在一些家族手中世代相傳,也有一些文物因戰亂的原因,散落...
農民發現武則天唯一一件文物,拒絕數萬元誘惑,上交國家
1982年5月,河南登封一個上山採藥的農民屈西懷,再石頭縫裡意外發現一個「鐵片」上面還寫著看不懂的文字,看樣子應該是一件文物,但是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並不清楚這件東西的年代。消息傳了出來,有兩個山...
農民撿到一個「鐵片」, 上交國家,現在是博物館鎮館之寶
1982年5月,河南登封一個上山採藥的農民屈西懷,再石頭縫裡意外發現一個「鐵片」上面還寫著看不懂的文字,看樣子應該是一件文物,但是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並不清楚這件東西的年代。消息傳了出來,有兩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