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於中國文化的熱愛應該從安陽開始,安陽位於河南的最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西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北隔漳河與河北省邯鄲市相望,東與濮陽市毗鄰,南與鶴壁、新鄉連接。
西部為山區,東部為平原,瀕臨洹水,交通便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的八大古都之一,也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祥地。
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曾由衷的讚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
安陽殷墟之所以聞名世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甲骨文、青銅器和都城。
據史冊記載,商代時安陽稱作「北蒙」、「殷」,又稱「殷虛」、「殷邑」,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商邑」,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自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的255年間,這裡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直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
這座曾經輝煌了二百多年的商朝都城,逐漸變成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殷墟規模巨大,範圍廣闊。
東起郭家灣,西至北辛莊,南起劉家莊,北至後營,東北至三家莊,長約6公里,寬約5公里,總面積約24平方公里。
殷墟的總體布局以小屯宮殿宗廟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呈環型放射狀分布,是一座開放形制的古代都城。
經過近百年的考古發掘和學者們艱苦的考證,這座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代都城重新展示在了我們面前,1986年安陽市政府將這座都城的宮殿遺存在原址上進行了科學復原,成立了殷墟博物苑,並正式對外開放,為我們今天更直觀的了解和認識殷墟,提供了真實可靠的資料。
殷墟遺址占地面積近36平方公里,受到保護的範圍包括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殷墟王陵遺址、洹北商城遺址。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區位於洹河南岸小屯村、花園莊一帶,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650米,總面積達71.5公頃,是殷墟最重要的遺址和組成部分。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以殷墟的遺址形態來看,現在我們所處的地方只是古代國王居住、辦公以及祭祀的場所,是商代後期王都宮殿區遺址,也是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重點區域之一。
殷墟考古發掘的王宮夯土基址及諸多遺蹟,規模宏偉壯觀,是中國古代土木建築的傑作。
在20世紀30年代考古發現的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中,夯土建築基址面積大,是殷墟最重要的遺址。
在那裡共發現建築基址53座,由南向北排列。
考古學家石璋如將它劃分為甲、乙、丙三組,其中甲組基址15座,乙組基址21座,丙組基址17座。
據考察,這些基址的用途又分為宮室、宗廟、祭壇、鑄銅作坊等。
已揭露的遺址,其上部都已毀壞無存。
遺存下來的夯土基址,現可辨識形狀的有長方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條形、圓墩形等七種。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猶如一座展示華夏歷史瑰寶的藝術殿堂,它給人以古代文明的陶冶和啟迪。
甲骨文發現地石碑 甲骨文發現地石碑,是由沈鵬先生書寫的。
之所以佇立在這裡,是想讓我們藉此景觀向您指出,中華文明最為重要的文化承載體系—漢字,它的早期形態甲骨文,便是誕生於今天的洹河之濱—安陽殷墟。
清朝末期,小屯村民在此耕種勞作時,經常刨出一些骨片,上面刻有奇怪的刻劃,其實這就是商朝的文字甲骨文。
到了近代,一個偶然的發現,引出了「一片甲骨驚世界」的恢宏樂章。
中國乃至全世界所有的教科書上,都這樣無可爭議地記載著:公元1899年秋,在中國河南安陽西郊一個被稱為「小屯」的村子裡,發現了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表明我國至少在距今3300年前就已經具備了完備的文字體系,它標誌著中國歷史進入了有文字可考的時代,從此揭開了有文字記載的中華文明史。
甲骨文因刻在龜甲或獸骨上而得名,它記述了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天文曆法、祭祀等重大事件,成為研究商代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
殷墟博物院
通過石碑,我們可以看到殷墟的紅色大門,這是中國古建築專家楊鴻勛先生根據甲骨文的「門」字仿建的,門額題名「殷墟博物院」是由著名的歷史學家周谷城老先生題寫。
整扇大門就是由三個甲骨文「門」字寫實放大的組合,它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大門,可稱其為華夏門的鼻祖。
門框上的浮雕鳳、虎、蟬等花紋取自青銅器上的圖案。
門兩側牆上浮雕的是殷代龍形玉玦,是根據1976年婦好墓中出土的龍型玉玦放大仿製而成,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早期龍的形象之一,仿佛顯示著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整個苑門莊嚴大方,朱墨雕彩,古風古韻,古香古色,其構思之奇巧,令人嘆服。
此苑門和仿殷殿建築的人文景觀已成為古都安陽的的象徵。
走進大門就是3300年前商朝都城的宮殿區,「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千年前帝都的風采吧。
司母戊鼎
走進大門,迎面我們就可以看到壯觀的司母戊鼎,司毋戊鼎1939年從王陵區出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所發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長79.2厘米,重量達875公斤。
此鼎造型龐大雄渾,紋飾精美細膩,是中國青銅器文化中的瑰寶,美術史上的璀璨明珠,為「世界之最」。
如此大的重器,澆鑄起來特別困難。
據估計製造這樣的重器需要明確的分工和協作,從煉銅的澆鑄,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時施工。
青銅器中,84.77%的銅、16%錫,不到3%的鉛,銅、錫、鉛的含量比例,與現代所鑄青銅中銅、錫、鉛的比例基本相同,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冶煉技術是何等的高超。
鼎最開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鍋,到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逐漸變成了權力的象徵,像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等成語都跟權力有關係。
鼎的內腹部鑄有「司母戊」三字,亦有人釋作「後母毋」,應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所鑄。
司毋戊鼎是個方形鼎,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戊死後,她兒子為紀念她鑄造的。
辛和戊是兩個人,據說她們是同一個國王武丁的妻子。
大家都知道婦好了不起,從方鼎的大小,墓葬的方法看,地位上婦好比不上戊。
因為婦好墓只有160立方米,而戊的甲字形墓有1360立方米,這反映了商朝的一種家族關係,一種人情,最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一種社會本質。
(鼎是做什麼的呢,快下載旅遊伴侶APP看看吧,旅遊伴侶你的貼身導遊http://www.talaobai.com/)
仿殷大殿
乙二十仿殷大殿是在乙組基址上復原的,它東西長51米,由於東側的20米地下尚未發掘,所以只復原了西側的31米,這座建築,面積闊大,是商朝的國王議事的朝堂。
此後也是只有皇家庭院才用此結構形式,如果您去過北京故宮的話,那種建築結構也是這樣的。
仿殷大殿以黃土、木料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坐落於厚實高大的夯土台基上,房基置柱礎,房架用木柱支撐,牆用夯土版築,屋頂覆以茅草,雙重檐,四面斜坡,正如《周禮考工記》中記載的「茅茨土階、四阿重屋」式的建築風格,造型莊嚴肅穆、質樸典雅,具有濃郁的中國宮殿建築特色,十分宏偉、莊嚴。
整座建築規模巨大、左右對稱,反映出中國古代建築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審美意趣,集中體現了殷商時期的宮殿建設格局、建築藝術、建築方法、建築技術,代表了中國古代早期宮殿建築的先進水平。
這種土木建築,在商代是一種綜合性的手工業,其中夯土術、木架結構等技術傳承至今,可見其科學性及影響深遠。
殷王宮四周雖然未發現城牆,但考古研究認為,王宮的東北有洹水河曲的天然屏障,西南有人工開挖的巨大壕溝,這樣洹水可以流入大壕溝,將王宮圍在中間,起到「護城河」防禦、防洪的作用。
(仿殷大殿里都有啥,快下載旅遊伴侶APP看看吧,旅遊伴侶你的貼身導遊http://www.talaobai.com/)
殷墟博物館
進入殷墟的大門,往前走一二百米,右手邊就是殷墟博物館了。
殷墟博物館是建在地下,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展廳面積2400平方米,殷墟博物館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較專業、系統展示商代文物的博物館,它是由中國建築研究設計院、建築學界中生代的領軍人物的崔愷先生設計的,他的設計符合現在世界上保護遺址的理念,同時儘可能地與整個殷墟遺址景觀相協調。
從平面上看,博物館酷似甲骨文的「洹」字,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徵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中心高出地面3米的這個青銅結構,象徵殷墟的青銅器和甲骨文一樣都是世界一流的。
館內展出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自建國以來在殷墟發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展品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地下藏著什麼秘密呢,快下載旅遊伴侶APP看看吧,旅遊伴侶你的貼身導遊http://www.talaobai.com/)
YH127甲骨文堆積坑模型
殷墟宮殿宗廟區還分布著為數眾多的甲骨窖穴,最著名的有YH127甲骨窖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花園莊東地H3甲骨窖穴。
YH127甲骨窖穴發現於1936年,位於宮殿宗廟區中部偏西,共出土刻辭甲骨17000餘片。
這些甲骨的內容極為豐富,包括祭祀、田獵、農業、天文、軍事等,涉及商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為甲骨文和商代歷史研究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料,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甲骨檔案庫」。
這坑甲骨不僅數量多,而且甲骨上所紀錄的內容非常豐富,大都反映的是商朝武丁時期的內容。
這一時期也是商王朝綜合國力最為強盛的一個時期,並且發現了一版最大的甲骨長44厘米,經過專家鑑定這塊甲骨屬於馬來龜。
婦好享堂 婦好墓位於丙組基址西南,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曾多次參與國家政事,為武定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馬功勞,被稱為我國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婦好享堂母辛宗,即是婦好死後,國王武丁為祭祀婦好,在其墓壙上所修建的宗廟建築,婦好廟號「辛」。
其墓上的享堂,卜辭稱「母辛宗」。
(旅遊伴侶APP給你講訴巾幗英雄婦好的故事)
殷墟王陵遺址 殷墟王陵遺址位於洹河北岸侯家莊西北岡、武官村北地的高地上,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隔河相望,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與祭祀場所、舉世聞名的司母戊鼎出土地,這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它的發現,奠定了殷商文化研究的基礎,確證了奴隸社會的存在,成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
王陵遺址東西長約450米,南北寬約250米,總面積約180畝。
殷墟王陵區包括東、西兩區。
自1931年起,這裡共發掘13座王陵大墓(包括1座未完成大墓)、2000餘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其中,西區有8座大墓,分成4排,一南一北分布,最西為M1500、M1217號,最東為M1001、M1550號。
位於中間東北部的為M1004號,西北部為M1003號,南部為M1002號,居中位置為M1567號,東區有5座大墓.其中4條墓道大墓1座,為M1400號,2條墓道大墓3座.分別為M1443、M1129和武官大墓,1條墓道大墓1座,為M260號,這些大型墓葬均為南北向,墓形呈亞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學名認定為殷商後期的王陵。
河南安陽殷墟:茅茨土階里的甲骨青銅驚天下
【點睛】殷墟雄偉壯闊的宮殿宗廟建築基址、等級森嚴的王陵大墓、星羅棋布的居住遺址、家族墓地,密布其間的手工業作坊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都構成了殷墟獨特的文化內涵。
殷墟博物苑 基本簡介
殷墟博物苑坐北朝南,建於洹水之濱,仿商代的古建大門以紅、黑兩色為主色調,三門並峙,設計簡約,洋溢著3000年前王室的氣息。大門內的廣場中央佇立著一尊大鼎,這就是出土於安陽、堪稱商代青銅器登峰造極...
行走安陽--殷墟王陵遺址
到了殷墟宗廟遺址,才知道殷墟的概念,王陵區大門另在離這裡六公里遠的地方,既來之則去之,看完宗廟遺址,出門沒有計程車,只好打個三輪,要價20元,別無選擇,挨宰也得認。殷墟王陵遺址位於安陽市洹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