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萊西發現保存完好戰國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土台上面發現的盜洞

土台周圍發現的陶鬲碎片,進一步佐證了古墓年代

專家初步判斷:這個四方形的土台是戰國時期的古墓。

早報訊 萊西市大架山中發現了一座戰國古墓,更奇怪的是古墓上面還有一個深約7米的盜洞。

昨日上午,萊西市文化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考察,發現墓穴周邊散落有戰國時期的陶鬲(lì)碎片,而且盜洞並沒有挖掘到真正的墓穴,工作人員據此判斷戰國古墓還保存完好。

報料:有人用洛陽鏟挖開墓地

「我們這裡有座墓被人挖了個深洞,好像是被盜了,現場留下一個盜洞。

」昨天,萊西市沽河街道辦孫家坡村村民劉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反映這一情況。

據介紹,大約20多天前,幾個身份不明的人在這裡用盜墓者專用的洛陽鏟,挖了些胳膊粗的小洞。

因為墓地離村子比較遠,又有很多現代的墳墓,即使村民偶爾看見也沒在意,直到前天有村民經過這裡,才發現墓地上被人挖開了一個洞。

得到這一消息後,記者隨即向萊西市文化局反映此事。

實測:七米深盜洞沒挖到墓穴

昨日上午,萊西市文化局派出相關專家和工作人員來到位於大架山的這處墓地。

這裡是一片丘陵地帶,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小山丘,山丘的中間有一處四方形的土台,寬約15米,高約3米,下面是村民種植的果樹。

村民發現的盜洞就在這處較為平整的土台上,盜洞長寬約0.5米,因洞內光線不足無法目測深度,且越向下越窄,一個人根本無法容身。

專家用繩索拴上重物沉入洞底,測量洞深約7米。

專家告訴記者:「盜墓賊可能沒有挖到墓穴就放棄了,如果挖到墓穴,盜墓賊肯定要加寬盜洞,這樣才能取出墓穴里的東西。

考察:陶鬲碎片佐證古墓年代

隨後,專家開始對周邊環境展開調查。

在離盜洞100多米遠的一條水溝里,專家發現了從盜洞裡挖出的土和石塊。

此後,專家在土台周邊的泥土中意外發現了一些陶器碎片,經鑑定這些碎片很可能屬於戰國時期。

專家分析說:「從墓穴形狀看應該是戰國時期的墓,墓穴周圍發現的陶鬲碎片中含有雲目,陶鬲內含雲目在戰國之後就很少見了,初步判斷古墓是戰國時期的遺蹟。

村民:古墓旁原來有座三官廟

記者了解到,附近的村民中還流傳著關於古墓的一個傳說。

村民管這裡叫「三官墓」,是古代三個官員的墓穴所在地,但具體是哪個朝代的人已無法考證。

離這裡不遠處曾經有一座「三官廟」,可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推倒了。

萊西市文化局局長程燦謨告訴記者:「萊西這個地方曾有個萊子國,建立於夏朝,春秋時期被齊國所滅,後劃入齊國的『即墨』,整個膠東地區都歸即墨管轄。

」程燦謨表示,他們已向警方報案,等向上級部門匯報此事後,將對古墓展開進一步考察論證。

(欒思齊 原野 攝影報導)

新聞連結

戰國時期約從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當時的青島地區大部分屬於齊國,當時的膠州、即墨等地是政治經濟的區域中心,濱海的青島居民因捕魚和曬鹽,成為較為富庶的人群。

萊西地區曾出土過多件文物。

1978年曾在萊西一西漢古墓中出土了一個大木偶,這是我國考古發掘史上首次發現全身關節都可自由活動的隨葬木偶;同年在萊西先岱野村挖掘出一座東漢墓室,發現了許多漆器及銅鏡等,填補了國內考古史空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