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上滿刻的奇異符號,到底是失傳的文字還是神秘的咒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聽到秀才說到咒語二字,我頓時一陣眩暈,嚇出一身冷汗,頭皮也開始發麻,渾身上下直起雞皮疙瘩。

因為我知道,咒語是很可怕的。

我的祖爺爺水潭清當初就可能是中了咒語而死的,這讓我的內心很是驚慌。

我滿臉驚異的看著秀才問:「你確定這是咒語,可別嚇唬我們?」

秀才看了幾眼之後,篤定說:「沒有嚇唬你們,這是真的,應該是咒語!」

什麼叫應該是?也應該不是。

我心裡思索道。

儘管我不知道咒語到底有多厲害,但此刻這塊壁上出現了咒語,我心裡不由得害怕起來,萬一要我們當中的人要是中了咒語,在這個鬼地方,無論跑到哪裡,都是死路一條。

我不能重蹈我家祖上的覆轍,本來我和二叔下來倒斗已經違反了祖上「後人不得涉獵倒斗」 的祖訓。

如果再冒著咒語的危險進入洞裡,後果是什麼,我不能預測到,但我知道,一定不是有好的結果。

聽完秀才所言,我對我二叔說:「二叔,秀才說這是咒語,你也知道,咒語很邪乎,你還記得你爺爺水潭清是怎麼死的嗎?我看咱們還是麻溜的撤吧?」

「靠譜嗎?」二叔似乎對秀才所說的咒語不太相信,但他也有點懷疑,畢竟我的祖爺爺,他的爺爺據說是中咒語而死。

然後他又一本正經的問秀才道:「秀才,你真的確定這上面是咒語,而不是已經消失的文字?」

秀才望著壁上這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含糊其辭的說道:「是不是咒語我也沒有十分的把握,但就對比《楞嚴經》的經文來看,確實有很大的出入,如果想進這個地宮裡,大可以不用管這些!」

我對秀才的話表示不同意,我說:「那也未必,說不定這兩具屍骨就是不信咒語,才被咒語害死的,這是前車之鑑,我們不得不防!」

二叔反過來又瞅了瞅地上的兩具屍骨,雖沒發現什麼特殊之處,卻在門前不遠處這具屍骨的左手邊發現了一塊煞白的布。

二叔移近火把,撿起那塊布,攤開一看,卻發現布上是一幅草圖。

這副草圖上有很多的標識,密密麻麻的都是建築,有廊腰、照壁、廂房,就連大牙老宅祠堂上的幾口棺材都畫得清清楚楚。

接著就是後面的達摩寺,有前寺、階梯、還有神壇和六角塔,並且在我曾經陷下去的那個位置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而且左邊還有一個箭頭指過去,上面寫著:此處盜洞,已塌陷。

從這幅圖來看,比我們先來的一波人(包括大牙的父兄)的確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他們做了詳細的地形勘察,也畫出草圖,但終究還是鎩羽未歸。

我點頭說:「有人先來了,可惜啊,沒能出去!」

解老八接著我的話說:「別吵,這樣的地方邪乎,不能亂說!」

「是啊,別亂說!」身邊的阿七也跟著附和。

二叔沒有吱聲,他又看了另一具屍骨。

看了之後,二叔發現,在這具屍體上,還殘留著一個帆布書包。

二叔拿來打開一看,發現裡面有蠟燭、墨斗、糯米、桃木符等物事,最最重要的是,在這個帆布包裡面,還發現了一個透明的像爪子一樣的東西,上面還有三個錯金小篆,寫著「摸金符」三個字。

二叔看罷,立即就明白了,他說道:「原來是摸金門的老前輩,唉,可惜啊,出師未捷!」二叔看了兩枚摸金符,莫名的嘆了口氣,顯然是在惋惜這兩具屍體,他隨即把摸金符收了起來。

然後他又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既然幹了倒斗,就不能怕死,所以,咱們不管是什麼咒語,都走到這裡了,想退回去也不可能了,開弓沒有回頭箭,好馬不吃回頭草,咱們不可就此半途而廢,這不是我的風格,就這麼回去了,那是萬萬不行的,走,我們進去!」

二叔身上萌發了雖萬千人吾往也的氣勢。

看來,二叔並不相信這是所謂的咒語。

他認為這就是古人留下來的失傳的文字。

不過這樣認為也不無道理,起碼往前走的時候,心裡有底,沒有壓力,不至於被咒語這樣的負擔壓在身上,導致無法前行。

據我所知,咒語是古代一種巫術行為,同歸為方術的範疇,一般都很玄乎。

方術又稱術數,主要包括六壬神課、巫術、圖讖、相術、占夢術、風水術、煉丹術;其中六壬神課和奇門遁甲主要是用來推演吉凶的工具,而巫術、圖讖、相術、占夢術、風水術則是世人對所謂的鬼神等神秘未知事物的感應或控制,但巫術中的咒語則是被認為是最神秘的,也是最不可預測的部分之一。

對於防盜咒語,我所知道最厲害的,莫過於古埃及法老的詛咒,因為當時凡事接觸過那個咒語的人,幾乎都莫名的死去。

然而,在中國古代的陵墓中也有類似詛咒盜墓者的咒語。

比如八十年代在山東濟寧發掘的一塊漢墓碑後刻著「諸敢發我丘者令絕毋戶後」的字樣,意思就是說:「你們要是敢挖我的墳,就讓你們斷子絕孫」,這算是比較直接的警告了,目的是讓盜墓者害怕,知難而退。

但也有比較溫和的防盜咒語。

在《水經注湍水篇》中,記錄魏國征南軍司張詹墓的碑背面,刻著這樣一首短詩:「白楸之棺,易朽之裳。

銅鐵不入,丹器不藏。

嗟矣後人,幸勿我傷。

詩的大意是說:同志們,你們不要瞎忙乎了,你們看看我的棺材,這是白楸木的,衣服也是腐朽過的,棺材裡既沒有銅鐵一類的器物,也沒有珍珠玉器,更沒有厚葬之物,總之裡面什麼都沒有,老兄,就請你高抬貴手吧,趕緊走吧!

這種勸誡算是比較溫和的,帶有商量的語氣,但盜墓者哪管那麼多,你說你的,我倒我的,有沒有,動動手就知道。

想知道梨子什麼滋味,那就得親自嘗一嘗。

估計墓主人這樣的說辭,只能嚇唬膽小的,但是,敢來倒斗的哪個膽子小啊!

而比較聲色俱厲的當屬西安西郊葬於隋煬帝大業四年的貴族少女李靜訓的墓了,他的石棺上刻辭則十分簡潔有力,就是「開者即死」。

也就是說,你打開了你就得死!這就是赤裸裸的詛咒。

祖上也說過,倒斗是有損陰德的行為,因此不到實在沒有活路的時候,是不會考慮走倒斗這條路的,所以這些咒語的用處或許還不如石頭的用處大,這也是二叔無所顧忌的根本原因。

於是,二叔揣好從地上的死者同行包里翻出來的那兩枚摸金符,一不做二不休,舉著火把慢慢往裡走。

進去之後,二叔明顯比之前小心多了,他弓著腰,伸直了胳膊,把火把舉在最前面,小照著路心翼翼的往這墓葬的最深處深入。

洞裡陰氣森森,火光照明有限,洞內卻顯得黑暗無邊,一陣涼氣襲來,感覺就像越來越接近地獄了。

這個甬道的兩邊很規整,都是用大石塊堆砌成的,但地面卻顯得極為的不平整,因為這地面上的石塊凸起,非常的凌亂,就像有人掘開過一樣。

我邊走邊注意到,兩邊的石壁上還雕刻有佛像,這些佛像已經不知道歷經多少年了,落滿灰塵,布滿蛛網,但依舊栩栩如生。

越往下走陰冷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但不知怎地,這雕滿佛像的石壁上居然滲出了水珠。

按照達摩寺的規模,我們從十二生肖柱的位置下來,走了那麼長的距離,曲曲折折,迂迴環繞,估計應該到了達摩寺後面的這座山的山體里了。

但眼前這個洞穴,看上去根本不像墓室,因為墓室就沒有這麼建造的,太凌亂了。

我估摸著,這應該是通往埋葬葬舍利子之處的通道。

我們只有從這個洞穿過去,才能進入地宮,尋找舍利子,這樣走應該不會有錯。

雖然我不知道舍利子到底有什麼用,但我覺得,先輩們這麼精心的埋葬舍利子,定然有極其深刻的含義,只不過我讀不出來這深層的含義。

我邊走邊想,這存放舍利子的葬具怎麼也得是個五重保函,就算沒有五層,至少也得四層!但我猜不到盛放真身舍利的葬具是什麼,一般土葬所用的大多是棺材,舍利子也得用棺材吧?法門寺的那個舍利子用的可是玉棺。

我祖爺爺流下的書里簡單的記錄過,說是在氏族社會,埋葬死去的人是沒有棺材的,最早的棺材是瓦制的陶器,商代以後才有了木棺,這些記錄,也為倒斗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能詳細的知道哪樣的墓葬中有棺材。

只有棺與槨的數量多了,才能放更多的隨葬品,這樣的鬥倒了才有價值,才能倒到好東西,如果葬入的連棺槨甚至連棺材都沒有,倒這樣的斗跟濾坑(被別人盜過的墓,裡面被盜一空,再次盜掘叫做濾坑)有什麼區別?

哪個倒斗的都想倒一個新坑(從未被盜掘過的),但往往都是吃人家剩下的殘羹冷炙。

我們發丘門也不例外。

即便有新坑,也是難以盜掘的,比如秦始皇陵、乾陵等大型陵墓。

幾乎無人敢盜掘。

中華民族自古儀禮為先,對於死者死後所用棺槨的數量,古代喪葬制度有嚴格規定:天子棺木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這意思就是說,天子所用的除貼身內棺外,外面還套著四重外棺,總共五重。

每一層棺都有特定的名稱、最外一層叫大棺,第二層叫屬、這兩層用梓木製作,又統稱梓棺或梓宮。

一般的隨葬品放在這一層的居多數。

第三層叫作迤或俾,用椴木製作,第四、五層為水牛皮和犀牛皮製成的革棺。

諸公以下由內至外遞減,到士這一階層,就只有一層大棺,不得用套棺了,隨葬品也少的可憐了。

不僅如此,棺木大小厚薄,內外裝飾的用料花樣,也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用多大的尺寸,刷什麼漆,是否用牛皮捆綁,用什麼東西固定,打幾個榫卯眼兒,全都是按照身份等級規定好的,如果僭越,就有謀逆之罪,是要殺頭的,誅九族也有可能。

這座地宮中的舍利子若是按照諸侯級別的規格,至少也得有兩到三重大棺,如果是三兩重的話,裡面的隨葬品肯定少不了。

當我們走到這條通道的盡頭,石壁上出現了兩扇石門,石門上雕刻著天王像,天王的手裡抱著一個琵琶,那姿勢就像太極拳手揮琵琶的招式。

這應該就是佛教四大天王當中東方的那個持國天王了。

沒想到,這裡出現一道石門。

一般的寺院布局都是把四大天王放在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

秀才看到天王像,他說:「這裡的佛教文化太濃重了,究竟是什麼人的墓葬?」

解老八看著門上的雕像說:「管他誰的,我們要的是隨葬品。

咱們剛才走過一條甬道了,這又出現一道持國天王石門,按照第一重天的布局,石門後面應該就是前殿了吧?」

照解老八這麼說,這地宮難道是跟地上建築一樣的?似乎有點匪夷所思。

二叔看了一眼天王雕像,點了點頭,然後又看看左右兩邊,發現壁上的佛像一個緊挨著一個,排列的十分緊湊,這些佛像全是雕刻上去的。

從這些精美的雕像來看,當時建造這個地下宮殿的時候,應該死後花了大量的人財物力?

二叔看罷,他低聲說道:「沒錯,按照古代的葬制,一般都是甬道之後為前殿,前殿之後是中殿,中殿的左右兩邊是兩個配殿,象徵左輔右弼,中殿的後面才是後殿,一般就是安放棺槨的,如果沒錯的話,這後面定然就是前殿了!」

解老八聽完這話,伸出一隻手放在石門上,使勁推去。

可是,他使出了很大的勁兒,石門卻絲毫沒有動彈一點,解老八趕緊喊了阿七一起過來推。

兩個人加起來的力量也算不小了,但是,加上阿七,解老八仍舊沒有推動這扇石門,解老八很不解的罵道:「娘的,這扇石門這麼重,兩個人也推不動!」

秀才插話說:「一個蘿蔔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看來這是門比蘿蔔還重!」

解老八一聽秀才話裡有話,臉色一沉說道:「秀才,你他娘的罵誰是驢呢?」

秀才苦笑著說道:「沒有,我是在形容這扇門比較重,你不要望文生義,眼下我們要想著怎樣打開這扇厚重的石門,而不是追究誰是驢!」

解老八瞥了秀才一眼,也不再追究。

不過剛才秀才的話確實有歧義,明明是解家的叔侄兩人在推石門,秀才卻突然冒出一句——一個蘿蔔千斤重,兩頭毛驢拉不動,這名俠士在諷刺他倆。

二叔細心的看著這扇門的兩邊,發現門與牆壁的結合部位好像已經被粘的死死的。

於是他道:「沒有用的,別推了,石門已經被粘合住,蠻力肯定是不行的,看來只能想其他辦法了!」

「都被粘死了,你有什麼好辦法?」我問。

二叔想了一下說:「這種粘合劑應該是石灰漿糯米雞蛋清一類的混合物質,眼下我們也沒有酸性液體,看來,只能用一種比較特殊的物質了。

「什麼特殊物質?」我問。

二叔說:「這個物質大家都有!」

我百思不得其解,二叔所說的特殊物質我們都有,這物質到底是什麼?

我想了一大會子都沒想到到底是什麼,就問二叔道:「你說的我們都有,那是什麼玩意兒?」

此刻,我忽然想到了褲襠里的那玩意兒,這個才是我們人人都有的,難道他說的是這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