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撒哈拉——司徒志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大漠孤煙魚腸劍
埃及是地球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考古發現屢屢震驚世界。
1963年,由伊莉莎白·泰勒和理察·伯頓主演的《埃及豔后》以史詩般的恢弘氣勢重現了一段古羅馬時代波瀾壯闊的歷史;1978年,導演約翰·古勒米將英國偵探推理小說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說《尼羅河上的慘案》搬上銀幕,一時間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法老、木乃伊成了全球旅行者和探險家心頭揮之不去的迷霧;也使得故事發生地埃及一舉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埃及地處北緯30度、撒哈拉沙漠東沿,屬熱帶沙漠氣候,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當我國大部分地區覆蓋上厚厚一層積雪的時候,埃及的午後已是光照耀眼、暑氣逼人了。
睡眼惺忪的開羅
早就聽說開羅的城市環境比較糟糕,然而,現實永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觸目驚心。
從機場出來,汽車沿著新城區向老城區方向疾駛,當過了第一座石橋,開羅這座尼羅河畔的歷史名城的歲月滄桑便漸漸顯露。
此時的開羅猶如一個酣然入眠的遲暮老婦,頭枕尼羅河、腳踹蘇伊士;新開羅猶如柔軟的袍,老開羅則是荒涼的額。
這裡是她笑看波斯帝國崛起的地方,這裡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這裡有建在地球大陸重力中心的金字塔群和至今無法破譯的獅身人面像之謎。
這裡就是神秘而充滿恐怖傳說的北緯30度……
汽車進入老城區,猶如一頭扎進了莽莽大漠,擁擠不堪的建築物和大片大片酷似民居的墓地錯落在一起,讓外人很難辨別哪些是民居哪些是鬼屋?這裡被當地人稱之為「死亡之城」。
開羅的老城區似乎沒有規劃,建築物大多挨得很近,從一棟樓探出身子就能爬到另一棟樓去,遠遠望去到處都是「一線天」。
更不可思議的是成排成排的建築物基本都是半拉子工程,高樓不封頂、外立面不粉刷,鋼筋和蜂窩磚悉數裸露,在揚塵的作用下,建築物陳舊斑駁、土黃一片。
比起當年我國海南的爛尾樓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於開羅終年乾旱,大街小巷基本不設下水道,生活污水和垃圾滿街皆是。
微風過處,五顏六色的現代垃圾漫天飛舞。
「咦,還有這麼髒的地方呀?」車上一名不知名的遊客驚呼起來。
巴士行駛在高架道路上,原本兩車道的路面,被兩旁堆積的垃圾擠成了一車道,情形類似掃雪車清掃過的路面,兩旁留下厚厚的堆積物。
負責我們此行的埃及地陪穆罕默德?賽法克給自己起了個中文藝名叫西門大官人,他對自己遺傳了八分之一的義大利血統感到十分自豪。
穆罕默德是個三十歲的小伙,個頭高大,眼窩深陷、滿臉絡腮鬍子,講一口流利的漢語。
自詡對《水滸傳》和《三國志》頗有心得,因此,他周圍的同行不是取名武二就是綽號張飛,目的不外乎取悅中國遊客。
「開羅是埃及髒亂差的代表。
因為,埃及有8000萬人口,開羅就占了2200萬,人口太多啦……」 穆罕默德說:「開羅的城市形態有幾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十字路口基本沒有紅綠燈、滿大街跑的都是二手車、公交車從來不關門,愛上上愛下下……」
「你們看看這馬路上,汽車、馬車、驢車、手推車,什麼都有。
」 穆罕默德不無調侃地說:「這裡的人可以隨便過馬路,隨便停車,隨便開車,在開羅,什麼都隨便!」
說著說著,一輛雙輪摩托載著五個人從我們乘坐的巴士前呼嘯而過。
忽然,車廂里一陣騷動,原來平行的一輛產自俄羅斯的拉達轎車內塞了九個人,兩個男孩頭頂後廂蓋拚命朝我們揮著手。
「太不可思議了吧?你們不遠萬里來到埃及,是來看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古埃及文明的」 穆罕默德說:「現代文明離我們很遠……」
巴士停在離埃及博物館百米距離的地方,沒等車門打開,幾個小販就圍了上來。
我忽然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睡眼惺忪的小男孩從街邊的長凳上爬起來,一邊用袖口擦拭著嘴角,一邊揮舞著手中的明信片:「one dollar,one dollar!」地快步向我們走來。
閱讀圖坦卡門
埃及博物館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六世紀的歷史文物30多萬件,其中大部分展品的年代都超過3000年。
這裡珍藏著無數奇珍異寶,尤其是從圖坦卡門的陵墓中發掘出來的大量隨葬品更是震驚世界。
來到埃及,參觀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固然重要,但是,走進埃及博物館比前者更為重要。
人們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比作古埃及文明史的封面,而把豐富的館藏比作書的內頁是不無道理的。
穆罕默德說:「圖坦卡門的陵墓能得以完整保存下來,取決於兩個因素。
其一,圖坦卡門的陵墓建於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之下,盜墓賊不曾想到在他們盜掘的陵墓下面居然還有一個地下室;其二,『法老咒語』讓盜墓賊望而卻步,生怕掘了他人祖墳、丟了自己性命。
」
「法老咒語」盛行於上世紀20年代:由圖坦卡門墓志銘上的十個無序字列構成,後經語言學家破譯整理後組成 「誰要是干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的句子。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及其同伴進入帝王谷圖坦卡門的墓穴,不久,卡特意外死亡。
此後,與圖坦卡門陵墓發掘工作相關的21名工作人員先後死去。
於是,「法老咒語」便與愛爾蘭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驚情四百年》,雙雙成為超越半個世紀最聳人聽聞的神鬼故事。
尤其是好萊塢電影的推波助瀾,讓「法老咒語」的傳說變得更加邪乎。
走進二樓圖坦卡門的展廳,人形金棺、黃金面具和金箔御座等文物共1700餘件,不少展品曾經相識於各類圖書、雜誌和國家地理頻道。
能夠如此近距離接觸古埃及歷史遺珍,不能不說是人生的一次值得驕傲的體驗。
「真的還是假的?好像剛從河南空運過來的……」
「哪能可能!嘎巴!」
來自上海的一對夫婦的對話引起周圍一片笑聲。
「埃及博物館裡展示的所有文物都是真的,只有門口的羅塞塔石碑是假的」 穆罕默德說:「這裡不能拍照,一旦抓住罰款兩千埃鎊……」
然而,2011年1月28日晚上,一夥不明身份的人闖入埃及博物館,部分文物被偷被砸,兩具木乃伊的腦袋被擰掉。
事後埃及博物館館長扎希·哈瓦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疑犯沒有盜走任何一件文物,受損的文物只是複製品。
一語道破天機,原來埃及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大多為現代仿品,與穆罕默德的說詞有很大出入。
換句話說,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藝術品大多被放在了博物館的地下倉庫里,而我們只是跟它們的替身打了個照面。
雖說這是世界上許多博物館的通行做法。
但是,對於不遠萬里慕名而來的膜拜者來說,無疑是一次帶有明顯瑕疵的文化探尋之旅。
其感受猶如在國內看一場真偽互現的藝術品拍賣預展。
據記載,圖坦卡門的金棺重達110.9公斤,純金面具也有10.23公斤,是人類歷史上最精緻、最奢華的隨葬品。
年輕的圖坦卡門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九歲隆重登場, 18歲黯然謝幕,比中國清朝的短命皇帝同治還早死一年。
然而,在古埃及燦若星河的歷史長河中,年輕的圖坦卡門法老並不為人們所知曉。
真正讓他撥開歷史迷霧、走出安息之所的還是在公元1922年那場考古兼盜墓之後。
考古人員自發現圖坦卡門木乃伊以來,一直試圖解開他的死亡之謎。
很長一段時間裡,死於謀殺、被馬踢死、罹患敗血症等猜測一直左右著學界。
隨著科學進步,經過CT掃描顯示,圖坦卡門生前疾病纏身、脊柱嚴重彎曲、左腳畸形、右腳缺趾,而且膝蓋骨折;DNA檢測結果也顯示,圖坦卡蒙患有多種遺傳性疾病,死因系罹患瘧疾和骨折後的併發症。
圖坦卡門的祖父是阿蒙霍特普法老三世,父親是埃赫那頓法老,母親與父親是嫡親兄妹。
圖坦卡門也娶了他同父異母的姐姐,結果導致一對雙胞胎女兒夭折。
當我們真正目睹圖坦卡門的尊容,還是兩天後在盧克索的地下陵墓里。
木乃伊歸來
忽然從二層西南角傳來孩子的尖叫聲,一個十來歲的當地小女孩從母親的手中掙脫出來,徑直朝樓下跑去。
原來小女孩不知道木乃伊為何物,當看到周圍一大堆齜牙咧嘴的先人時被嚇到了……
據說,木乃伊是埃及博物館展品中最吸引人的一大門類,從飛禽走獸到埃及眼鏡蛇;從尼羅鱷到巨型鱸魚,從靈長類動物到貓狗一類家養寵物,都能在博物館裡找到他們不朽的身影。
尤其是館藏的52具歷代法老、后妃、祭司和孩子們的木乃伊,更是聚焦了世界考古界的目光。
如果說,剛才我們還在為圖坦卡門的墓葬品的真偽心存疑惑,那麼木乃伊的真實性是毋庸置疑的。
古埃及製作動物木乃伊始於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650年至公元200年達到巔峰狀態。
許多動物被飼養後用於製作木乃伊,為傳說中的天神提供祭品,其用途與如今教堂里點亮的蠟燭有些相似。
古埃及人把不同的動物以象徵性的手法製作成供奉天神的圖騰。
比如朱鷺和狒狒木乃伊象徵月亮神;猛禽木乃伊象徵太陽神,而貓則象徵保護女神貝絲蒂。
記者仔細端詳起身旁一隻猴子木乃伊,只見它兩隻前爪放在膝蓋上,端坐在白色座墊上,一條長長的尾巴與前爪捆綁在一起,腦袋微微向右低垂,就像剛剛受到責備的孩子,流露出滿臉的不高興,想必被人搞成現在這模樣也不是它的意願。
然而,這隻栩栩如生的猴子已經在墓穴里一坐4000年了。
「哎喲!這麼大的鱷魚,足以吞下一個成年人……」
記者循聲望去,一條六米多長的巨型鱷魚木乃伊趴在玻璃櫥櫃內,整條鱷魚呈皮革狀,眼睛微啟、牙齒裸露、四爪向後呈划水狀,似乎正在尼羅河上快速向獵物靠近,看上去兇猛依舊。
史料記載,古埃及人曾經把幾千條鱷魚做成木乃伊,而後將它們作為獻給鱷魚神索貝克的祭品。
據了解,埃及進入第四王朝時已經發明了屍體防腐技術。
古埃及人將死者的大腦、內臟等部分掏出,再將腹腔清洗乾淨後填上天然鹼,然後裹上亞麻布。
死者的胃、腸、肺和肝臟被分別保存在四個罐子中,並由鷹頭人身的法老守護神荷魯斯的四個兒子分別保管。
動物也是如此,只要有象徵意義都會被做成木乃伊,以作為供奉神靈的祭品,古埃及人認為,眾神可以通過這些動物載體來到塵世。
但是,話也要說回來,走進木乃伊陳列室確實需要一點勇氣,這裡不但氣氛詭異,而且環境十分可怖,空氣中時不時飄過淡淡的酸性氣體。
原本不大的陳列室安放了十幾具猶如煙燻火燎後的乾屍。
有些木乃伊差不多隻剩骷髏了,還衝著你莫名其妙地微笑。
此時的哈特謝普蘇特女王躺在特製的玻璃櫃里,脖子上纏在凌亂的麻布,像是慶幸自己躲過了一場劫難,疲憊地倒在床上便沉沉睡去;但見她眼窩深陷、雙眼緊閉,鼻尖下陷、腦袋上寸草不生。
空氣中已經聞不到曾經沁人心脾的沒藥的芳香,卻多了些許只有死亡過道里才有的味道。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昔日風采蕩然無存,唯有符合其家族遺傳特徵的「天包地」的嘴唇依然露出不屑一顧的微笑。
相比之下,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就保存比較良好,但是,一張極度猙獰的臉和一段超長褶皺的脖子確實有點瘮人,難怪一些遊客沒等站穩就逃了出去。
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發動了一系列軍事擴張,並大修神廟,包括阿布辛貝神廟。
他在位67年,壽命超過90歲,是古埃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當記者看到一生南征北戰、功勳卓著的拉美西斯二世原本偉岸的身軀,如今變成一副瘦小乾枯的皮囊,不由讓人唏噓不已,感慨歷史滄桑和歲月無情。
其實,學界對此舉也有不同看法:「木乃伊的價值在於科學研究,而不是用於商業化展示,這樣做對死者很不尊重,也容易對非專業人士造成心理創傷……」
女王與她的神殿
兩天以後,我們從塞法傑驅車230公里前往盧克索,據說埃及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基本來自盧克索的地下陵墓,圖坦卡門的木乃伊就躺在盧克索帝王谷的KV62號墓里。
但是,今天我們要走進古埃及第一位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建造的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以太陽神之女自稱,公元前1503年至公元前1482年在位。
其丈夫死後,她作為太后,為年幼的繼子圖特摩斯三世處理朝政,後篡權自立為王。
情形與我國清末的慈禧有些相似。
為了向世人證明她與太陽神的親密關係,在建造神廟時,她刻意在石碑頂端放置許多金盤來反射太陽的光芒。
據史料記載,哈特謝普蘇特是開創古埃及一代盛世的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圖特摩斯一世與王后的唯一孩子;她從小聰明伶俐、深諳權術,常以自己是法老唯一的正統繼承人為榮,夢想有朝一日統治強盛的埃及。
扮男裝、戴鬍鬚、執權杖是哈特謝普蘇特的公眾形象。
三層結構的哈特謝普蘇特神廟位於帝王谷的東側、尼羅河西岸的山岙底部、面向谷地、背靠懸崖、規模浩大、氣勢恢弘。
神廟每一層的前廊都橫向支撐著29根方方正正的石柱,中間一條數十米長的坡道將前後建築緊緊相連。
雖經3500年的自然侵蝕,主體結構依然保存完整,廊柱和走廊牆體上的彩色浮雕清晰可辨。
就建築設計而言,完全符合簡潔明快的現代審美諸多元素。
由於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的名字念起來比較拗口,與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相比不太容易被人記住。
但是,一場針對遊客的恐怖襲擊,讓該廟的名字一夜之間為世界所熟知:1997年11月17日上午10時,六名恐怖分子端著衝鋒鎗在該廟的入口處向遊客瘋狂掃射,造成60多名遊客死亡、20多人受傷。
槍擊事件無疑給景點做了一次全球性的免費廣告。
風波平息之後,哈特謝普蘇特神廟遊人如潮,許多人來到這個地方後才驚異地發現,建築本身展示在人們面前的那種攝人心魄的氣勢簡直無與倫比。
這也是哈特謝普蘇特執政期間,為古埃及帶來長時間的繁榮和建造眾多超乎想像的宏偉建築的例證。
穆罕默德說:「若干年前,考古學家在尼羅河西岸發現的皇家木乃伊中,沒有一具屬於哈特謝普蘇特。
自從埃及尋找木乃伊計劃實施後,科學家才把搜索目標鎖定在帝王谷一座編號為KV60的小型墓葬里的兩具木乃伊中的一具。
經過現場撿到的一顆牙齒和女王口中缺失的牙齒比對,並通過現代技術對牙齒的掃描和DNA檢測,女王的身份才得以確認。
」
也就是兩天前記者在埃及博物館看得到的那具疲憊不堪卻面露微笑的女屍,一旁的銘牌用阿拉伯語和英語標註著「她就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陛下」。
這個了不起的女人,在古代男權社會裡獨樹一幟,並在盧克索的地下洞穴里孤獨地沉睡了3500多年,所有對她的功過評說,飄過她的耳邊,又在煙雲中消散。
她是古埃及特立獨行、美貌驚艷的哈特謝普蘇特法老、她才是真正的「埃及豔后」。
今天的尼羅河西岸矗立著一座跨越3500年的巨大建築,裡面的象形文字和彩色浮雕向後人敘述著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美麗而傳奇的故事。
夕陽下的尼羅河
從《埃及豔后》的故事發生地亞歷山大到「和平之城」沙姆沙伊赫;從盧克索的帝王谷到開羅的獅身人面像;從埃及的希臘羅馬城堡到卡爾奈克廟宇群。
尼羅河兩岸有著超過7000年人類活動的痕跡;就如同幼發拉底河、恆河、黃河一樣,都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今天的埃及,法老文化和古建築遺址遍布尼羅河兩岸,當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還在揣測金字塔的堆砌是否憑藉「上帝之手」的時候,現代文明的旅遊項目便接踵而至。
旅遊業已成為埃及僅次於蘇伊士運河的第二大經濟來源。
然而,近年來埃及國內政治動盪,針對外國遊客的綁架、槍殺、爆炸和敲詐勒索事件時有發生。
再加上旅遊景區管理混亂,安全事故層出不窮。
2013年2月26日,盧克索發生熱氣球爆炸墜落事故,造成十九人遇難;3月2日,一輛小型旅遊客車在前往阿布辛貝神廟途中側翻,造成一死十三傷。
2012年1月28日,一名法國遊客在沙姆沙伊赫遭槍擊身亡、另一名德國遊客受傷;12月3日,五名德國人和三名埃及人在前往紅海度假勝地的交通事故中死亡。
2011年1月31日至2月3日,埃及政治動盪導致城市運營癱瘓,中國政府派出八架飛機,接回遊客1848人……
我們的巴士從開羅前往沙姆沙伊赫,行程590公里,原定行駛時間約六小時,結果花了將近九個小時。
原因是在穿越這一恐怖區域時,不但遭遇哨卡盤查,而且,負責警戒和開道的武裝警察做禱告去了。
在埃及,旅遊警察還樂於充當「導遊」,但這種「熱情」是需要遊客支付小費的。
穆罕默德說:「埃及警察收入很低,平時靠遊客支付小費來貼補家用。
」
然而,在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著名景點,當地人強買強賣、敲詐勒索已成常態。
埃及旅遊業沉疴泛起,幾乎所有景點都被小販包圍,在這裡與當地人合影,需要支付30美元;如果拍了他的馬或者駱駝,也必須支付費用。
「金字塔周邊的駱駝千萬不能騎,上去容易下來難。
」 穆罕默德事前再三告誡:「在這裡,上駱駝可能只收一美金,但是,下駱駝就會讓你再掏五十美金。
」
「導遊,拍照的小孩敲了我三十美金和五十埃鎊;否則,就不還我的照相機!」
來自同濟大學的一對夫婦想拍一張攀爬金字塔的照片,結果也被當地人索要錢財。
如果不給,他就始終擋在你照相機鏡頭前……
哎!積聚了4500年的歷史人文氣息,竟然被濃烈的商業氛圍沖刷得蕩然無存;也使得原本脆弱的埃及旅遊業更加雪上加霜。
……
從法老時代、希臘時代、羅馬時代、伊斯蘭時代,到法國入侵、英國殖民,再到1952 年獨立。
埃及的歷史就像一部厚重的教科書,在軍事、藝術、文學和流行文化方面留下了豐富的遺產。
看著夕陽西下的尼羅河,浩浩蕩蕩、一往無前。
我忽然明白,尼羅河把埃及分割為東西兩岸,西岸的日落代表著古埃及法老的往生之旅。
原來死也能如此極致、如此壯美!